门球竞赛规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750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球竞赛规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门球竞赛规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门球竞赛规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门球竞赛规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门球竞赛规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门球竞赛规则.docx

《门球竞赛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球竞赛规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门球竞赛规则.docx

门球竞赛规则

门球竞赛规则

                                                                                                   

第一章 场地和器材

第一条 场 地

一、门球场地(图1)

(一)门球场地为长方形,分为比赛区(通称场内)和限制区,地面要求平整,无任何障碍物。

  1.比赛区长20米、宽15米(±5厘米),由带状比赛线的外沿圈定。

  2.限制区为比赛区外侧0.5~1米范围的区域,由带状限制线的外沿圈定。

  

(二)比赛线(通称边线)带宽1~5厘米,限制线与边线平行,带宽1~5厘米。

  说明:

  ●线的颜色与场地地面颜色要易于识别。

  (三)边线构成4个角,以开球区为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称为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第四角(简称一角、二角、三角、四角)。

  (四)一角与二角之间的边线为第一线;二角与三角之间的边线为第二线;三角与四角之间的边线为第三线;四角与一角之间的边线为第四线(简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

  (五)开球区为长方形,两条长边和四线、限制线外沿重合,两条短边垂直于四线,其垂点分别距离一线1米、3米。

  说明:

  ●开球区区域线与边线设置标准相同。

二、球门(图2)

  

(一)球门由直径为1厘米(±1毫米)的圆形金属棒制成,有两个直角,形状为“┏┓”形。

球门垂直固定在地面上,其横梁下沿距地面19厘米、两门柱内宽22厘米。

  

(二)门球场设3个球门,分别为第一门、第二门、第三门(简称一门、二门、三门),两球门柱后沿之间的连线为球门线。

3个球门在比赛场上的位置如下:

  1.一门位置:

球门线与四线平行,距四线外沿的距离为4米,其中心点距一线外沿的距离为2米。

  2.二门位置:

球门线与一线平行,距一线外沿的距离为12米,其中心点距二线外沿的距离为2米。

  3.三门位置:

球门线与三线平行,距三线外沿的距离为10米,其中心点距四线外沿的距离为2米。

  说明:

  ●一门的位置也可由比赛组委会酌情决定,其球门线距四线外沿的距离允许略小于4米。

  ●球门的颜色与场地地面颜色要易于识别。

  (三)每个球门正上方可设球门号码标志,标志宽不得超过3厘米,长不得超过10厘米。

三、中柱(图2)

  中柱为直径2厘米(±1毫米)的圆形金属棒,垂直固定于场地中心,高出地面20厘米。

  说明:

  ●中柱的颜色与场地地面颜色要易于识别。

 

 

 

四、自由区

  自由区设在限制线外。

应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

五、替换席

  

(一)替换席设于自由区内。

  

(二)替换席设有座位(长凳、椅子等)供运动员、教练员使用。

六、附属设施

  记分牌根据场地周边环境因地设置,但不能影响观看。

第二条 器 材

一、球槌(图3)

  球槌由槌头和槌柄构成,呈T字形,重量及材质不限。

  

(一)槌头长18~24厘米,材质坚硬,其外形不限(一般为圆柱体,直径为3.5~5厘米)槌头两端面为击球面。

  

(二)槌柄长度不小于50厘米,固定在槌头中间。

为便于球员握槌,可用胶带或织物等包裹槌柄。

  说明:

  ●允许使用各种样式的球槌。

二、球(图3)

  

(一)比赛用球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圆形球体,球体直径为7.5厘米(±0.7毫米)、重230克(±10克)。

  

(二)球分红、白两色,各5个。

红底白字球为奇数球,号码为1、3、5、7、9;白底红字球为偶数球,号码为2、4、6、8、10。

号码字尺寸为5×5厘米,标示在球面对称的两侧。

       

三、器材的审定

  全国性门球比赛使用的器材由中国门球协会按年度审定办法确定。

第二章 球 队

第三条 球队的组成

  每支球队由5~8名队员组成(5名上场队员和最多3名替补队员),设1名队长。

球队可另设1名专职教练员(如教练员兼任运动员,应包含在队员名额内)。

第四条 教练员和队长

一、教练员的职责

  

(一)统领全队,并对全队的言行负责。

  

(二)比赛中担任指挥,或指定本队一名队员代行指挥。

  (三)申请替换队员、申请缺员比赛。

  (四)队长缺席时指定一名队员代理队长,并报告执场裁判。

二、队长的职责

  

(一)代表本队。

  

(二)选择先攻、后攻或替换席。

  (三)提交击球顺序名单。

  (四)申请替换队员、申请缺员比赛。

  (五)比赛结束后代表本队在成绩单上签名。

  (六)当教练员不在场时,代行其职。

三、赛场询问

  队长或教练员对判罚结果有疑问时可向裁判员提出询问,但询问必须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一)只允许队长或教练员其中的一人提出询问,不能同时或分别询问同样的问题。

  

(二)询问只限于事发的当时,裁判员解答后,不得追问。

  (三)询问的内容要准确,用语要文明。

四、服装

  

(一)同队人员着装必须统一,须穿平底运动鞋。

  

(二)上场队员不得佩带任何可能妨碍比赛的附属物。

  (三)上场队员胸前必须佩戴表明击球顺序的号码标志,号码标志不得小于10×10厘米,颜色、字体不限。

  (四)队长和教练员须在上臂佩戴身份标识或徽章。

五、教练员和队员的基本守则

  

(一)遵守门球竞赛规则。

  

(二)本着公平竞赛的原则对待对手,尊重队友及观众,文明参赛,友好交流。

  (三)服从裁判员的判罚。

  (四)杜绝妨碍比赛行为。

第三章 比赛准备

第五条 比赛准备

一、选攻

  赛前,由主裁判员召集双方队长以“掷币”方式确定进攻顺序,猜中方优先选择先攻或后攻,另一方挑选替换席。

二、提交击球顺序名单

  选攻后,双方队长应向主裁判员提交击球顺序名单(包括上场队员、替补队员以及队长、教练员)。

三、赛前检查

  裁判员根据双方提交的击球顺序表,核实上场队员、替补队员以及队长、教练员,并检查球槌和着装。

第四章比赛方法

第六条 比赛方法

一、比赛形式

  

(一)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每队5人,每人1球,球号与队员号码、击球顺序一致。

  

(二)比赛由先攻方的1号队员开始击球,然后按1~10球号顺序依次交替击球,直到比赛结束。

  (三)先攻方使用红球,后攻方使用白球。

  说明:

  ●自球以外的9个球均称为“他球”。

二、比赛时间

  每场比赛时间为30分钟。

三、比赛开始

  

(一)比赛开始前,上场队员按击球顺序,沿开球区至四角方向从1号到10号依次排列(图4)。

 

(二)比赛在总记录台或主裁判员宣布“比赛开始”后开始。

四、比赛结束

  

(一)当比赛时间终了时,应遵循以下方式结束比赛:

  1.如先攻方击球员正在击球,则在下一号后攻方队员完成击球后,比赛结束。

  2.如后攻方击球员正在击球,则在其完成击球后,比赛结束。

  

(二)“比赛结束”由主裁判员宣布。

五、队员替换

  

(一)允许替补队员替换场上队员。

  1.队员替换应在主裁判员呼叫该球号前,由教练员(或队长)向记录员申请,记录员在审核并办理完替换手续后向主裁判员报告。

  2.主裁判员呼叫到该号时,如果此时替换队员还没有佩戴好号码标志,则本轮不予替换,主裁判员可直接呼叫下一号队员进场比赛。

  3.不得替换击球员。

  说明:

  ●提交击球顺序名单后,允许名单上的每位替补队员有一次替换机会。

  ●替补队员上场须继续使用被替换队员的号码,并佩戴好号码标志。

  

(二)替换犯规

  替换犯规是指未办理替换手续的替补队员上场参加比赛。

  发生替换犯规时,裁判员应宣布击球无效,并令该替补队员退到场外,将所移动的球恢复原位后,再呼叫下一号队员进场比赛。

如果无法恢复到犯规前的状态,则比赛行为无效,取消该号替换犯规时的得分。

待该替补队员正式履行替换手续后,其以后的行为有效。

六、缺员比赛

  

(一)比赛期间,比赛一方因故出现缺员时,比赛可继续进行,但教练员或队长须及时报告裁判员。

  

(二)缺员比赛,缺员的球应保留,其他队员使其移动、得分等均有效。

一旦该球成为界外球,则不能再进场。

第五章 胜 负

第七条 胜负的判定

一、得分及胜负

  

(一)有效移动球通过一门、二门、三门,各得1分,撞中柱,得2分,共计5分。

  

(二)有效撞击中柱后的球可重新进一门继续比赛,得分累计。

  说明:

  ●自球撞柱后须等下一轮次才能重新进一门,他球撞柱后则按正常轮次顺序重新进一门。

  (三)比赛结束时,各队每名队员所得分值相加为该队总分,总分多者获胜。

二、同分时胜负的判定

  两队总分相等时,按以下顺序判定胜负:

  

(一)单球高分者获胜。

  

(二)如单球高分值相同,高分多者获胜。

  (三)如高分不能判定胜负,则比较次高分,并以此类推。

  (四)当分值不能判定胜负时,由比赛结束时的场上队员按1号到10号的顺序依次通过一门、二门,得分多者获胜。

若得分仍相同,二门分多者获胜。

  说明:

  ●比赛结束时缺员或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不允许再上场比赛。

  (五)当仍不能决出胜负时,则两队的1号和2号队员分别通过一门、二门决定胜负;若仍不能决出胜负时,则两队3号和4号队员分别通过一门、二门决定胜负,并依此类推。

  (六)必要时可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胜负。

第八条 取消比赛资格

  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该队即被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判对方队获胜。

一、弃权

  

(一)球队宣布放弃比赛。

  

(二)比赛开始时球队不足5名队员。

二、拒绝比赛

  裁判员宣布继续比赛时,一方拒不执行。

三、犯规上场

  

(一)未列入球队参赛名单者,或虽列入参赛名单但未列入击球顺序名单者。

  

(二)使用或穿着赛前检查不合格的器材或服装上场比赛。

  (三)被替换下来的队员再次上场参加比赛。

  (四)不符合竞赛规程规定的参赛者(如年龄、职业、性别、跨队等)。

  说明:

  ●球队被取消比赛资格后,均判对方球队15:

0获胜,个人得分分别填写为:

5、3、3、2、2。

  ●按照有利无利原则,不使被取消比赛资格方及相关球队获利。

第六章 比赛通则

第九条 击球员

一、击球员及击球权

  

(一)呼号后,获得击球权的队员称为击球员。

  

(二)击球员击球后,自球无撞击、无过门或出界、撞柱、犯规时,击球权即告结束。

  (三)击球权结束后,该队员应立即退场。

二、超时

  

(一)击球员必须在10秒内完成击球或闪击。

  

(二)10秒的计时始于:

  1.裁判员第一次呼号时。

  2.闪击权产生时。

  3.续击权产生时。

  (三)击球员超过10秒未击球或闪击,判超时犯规。

  说明:

  ●超时犯规由裁判员认定,裁判员计时为最终计时,比赛队员均须服从。

  (四)击球员超时犯规,取消其击球权,被移动的球放回原位,若在闪击过程中超时犯规,按闪击犯规处理。

三、比赛中击球员可以请求确认的事项

(一)球与球是否接触。

(二)停在球门线上的球是门前球还是门后球。

(三)闪击时所放的他球是否与球门线或中柱接触。

(四)成功撞击的球号。

(五)成功过门的球号。

说明:

●如果击球员未申请确认,裁判员应据实判定。

●确认所需时间不包含在裁判用时内。

第十条 有效和无效比赛行为

一、有效比赛行为

  有效比赛行为是指按规则规定进行的比赛行为,包括正当比赛行为和犯规比赛行为。

  

(一)正当比赛行为是指击球员的比赛行为符合规则规定,比赛可以继续进行。

  

(二)犯规比赛行为是指击球员的比赛行为违反了规则规定,需经裁判员判罚后,比赛才可继续进行。

二、无效比赛行为

  无效比赛行为是指在裁判员用时、暂停、犯规等期间,击球员或其他队员的比赛行为。

第十一条 球体移动

一、有效移动

  有效移动是指击球员合法击球(或闪击)使球产生的移动。

  说明:

  ●若出现与有效移动无关的犯规行为,该移动仍然有效。

  ●如果一个有效移动的球被一个无效移动的球碰撞,则该球移动仍然有效。

二、无效移动

  无效移动是指被移动的静止球须恢复原位的移动。

无效移动包括以下情形:

  

(一)因犯规行为使球产生的移动。

  

(二)因无效比赛行为使球产生的移动。

  (三)自球通过一门时,碰撞一门前的他球造成的移动。

  说明:

  ●自球成功通过一门时,碰撞一门后的他球造成的移动为有效移动。

  (四)与球门或中柱接触的球发生间接性移动。

  说明:

  ●指击球员身体、球槌及有效移动的球触及球门或中柱,造成与该球门或中柱接触的球发生间接移动。

  (五)未能进入场内的界外球的移动。

  (六)球撞柱后的移动及其造成的他球移动。

(图5)

例:

①球撞柱后又碰到③球并使其产生移动,③球移动无效,放回原位。

  (七)闪击过程中造成自球或他球的移动。

  说明:

[本款(七)举例]

  ●撞击后,被撞击的球与自球或他球接触时,因捡拾被撞击的球,使与之接触的球产生的移动。

  ●撞击后,自球与数个他球接触时,在临时移开其中一个他球时,使自球或另一个他球产生的移动。

  (八)其他由裁判员认定的无效移动。

  说明:

[本款(八)举例]

  ●出界球碰撞了界外球而使其产生的移动。

  ●由于天气、比赛线、开球区地形及其它无效移动球的碰撞等原因,使静止球产生的移动。

  ●击球员的服装或身上的携带物掉下后碰到静止球而使其产生的移动。

第十二条 击 球

一、击球

  击球是指击球员用手挥摆球槌,使击球面击打自球的行为。

  说明:

  ●击球时,如果槌头击球面先触及地面后,再击到自球亦为合法击球。

二、开球

  

(一)开球时,击球员必须用手将自球放置于开球区内(图六)。

  

(二)开球时允许放弃击球。

说明:

  ●放弃击球时,击球员回答“放弃”即可,不需要动作表达。

  ●在开球区内击球员可以改放自球,但必须用手。

  ●击球员的球槌碰到了没有放在开球区内的自球不犯规。

  (三)击球员可以向裁判员申请临时移开妨碍通过一门的他球(图七)。

  说明:

  ●本条所指他球是停在一门前的球和一门后未超过7.5厘米的球。

7

三、续击权

  在下列情况下,待场内球静止时,续击权产生:

  

(一)自球有效通过球门后,获得1次续击权。

  

(二)闪击完成后(不论闪击几个他球),获得1次续击权。

  (三)自球在成功通过二门或三门时,又有效撞击了他球,闪击完成后获得2次续击权(通称双杆球)。

  (四)每场比赛只限双方各打成不超过两次双杆球(以闪击完成为判定标准),此后若再打成双杆时,只有1次续击权。

四、击球犯规

  

(一)出现下列行为时,判击球犯规。

  1.开球时,自球未放置在开球区内。

  2.用脚踢槌柄或槌头、用手击球槌或手握槌头击球。

  3.推球、连击或使用槌头击球面以外的部位击球。

  说明:

  ●推球是指击球面与球体接触呈同步伴送状态推进。

  ●连击是指一次击球动作中,槌头击球面两次触及自球。

  4.撞击后,他球未停稳时而击打自球。

  5.击球时,错击了他球。

  6.闪击完成后,有效移动的球尚未静止而击球。

  7.球槌击打到地面,使静止的球产生间接性移动。

  8.球槌碰到正在移动的自球或他球。

  9.获得闪击权后没有闪击而击球。

  

(二)击球犯规,取消击球权,并作如下处理:

  1.属于本款

(一)中的1,由击球员拿回自球。

  2.属于本款

(一)中的2、3、4、5、6、7,将移动的球放回原位。

  3.属于本款

(一)中的8、9,将自球放到界外,他球放回原位。

第十三条 过 门

一、球过门

  

(一)球从球门前方经有效移动后,整体通过球门线移动至球门的后方(图8)。

 

8

说明:

  ●球是否通过或停在球门线及边线上,应依据球的投影来判断。

  

(二)球过门应按逆时针方向,依次通过一门、二门、三门。

  (三)从门后向门前移动并停在球门线上的球(通称门后球),在以后的有效移动中通过球门,过门无效。

  (四)从门前向门后移动并停在球门线上的球(通称门前球),在以后的有效移动中通过球门,过门有效。

  (五)闪击他球过门时,若他球被放置在球门线上,过门无效。

  (六)界外球进场过门无效;若界外球从门前通过球门时停在球门线上,即使在随后的有效移动中通过了球门,过门依然无效。

  (七)在开球区击球使自球通过一门并停在场内,过门有效。

若自球通过一门后出界,则过门无效。

  (八)球有效通过二门、三门后出界,过门有效。

二、球过一门的规定(图9)

  

(一)自球未能成功过一门,无论在一门前或一门后碰撞他球,撞击均无效,他球移动无效,放回原位。

例:

⑦球未成功过一门,⑧、⑨球移动无效,球放回原位。

  

(二)自球成功通过一门时,碰撞一门前的他球或位于球门线后未超过7.5厘米处的他球,撞击无效,他球移动无效,放回原位。

例:

①球成功过一门,②球移动无效,放回原位。

  (三)自球成功通过一门时,碰撞一门后7.5厘米外的他球,他球移动有效,但不算有效撞击;若他球停在界内,自球在续击时可以撞击该球。

 

例:

①球成功过一门,③球移动有效(左三球为界内球,右三球为出界球)。

第十四条撞击中柱

  撞击中柱通称撞柱,是指已成功通过三门的球,经有效移动后触及中柱。

  

(一)闪击他球撞柱,在放置他球时,他球与中柱接触,撞柱无效。

  

(二)若已过三门的界外球进场撞击中柱,撞柱无效。

  (三)撞柱球应立即拿出场外,放置在限制线外待进一门的位置。

第十五条 撞 击

一、撞击

  撞击是指合法击出的自球移动后触及他球。

  说明:

  ●经裁判员确认自球与他球接触时,只需击打自球,不论他球是否移动,均为有效撞击。

二、闪击权

  

(一)撞击后,自球与被撞击的他球均停在场内,获得对该球的闪击权;若被撞击的他球撞柱或出界时,则失去对该球的闪击权。

  

(二)撞击数个他球后,获有与留在界内他球数量相同的闪击权。

  (三)获得多个闪击权时,应对被撞击的球逐个进行闪击,其顺序与撞击的次序无关。

  (四)待所有的闪击完成后才能获得续击权。

三、重复撞击

  重复撞击是指在续击中,自球再次撞击被闪击过的他球。

  

(一)重复撞击犯规,自球拿出界外,被移动的他球放回原位。

  

(二)重复撞击之前自、他球的移动为有效移动。

第十六条 闪击和闪击过程

一、闪击

  闪击是指踩住自球,将被撞击的他球放置于自球旁,通过击打自球产生的震动使他球移动。

  

(一)被撞击的他球必须放在场内进行闪击。

  说明:

  ●向边线外闪击时,要预先指示闪击方向。

  

(二)闪击成功后,所产生的球的移动均为有效移动。

二、闪击过程

  闪击过程是指从撞击后各球静止开始,到闪击成功后踩球脚抬起为止。

  闪击过程结束即为闪击完成。

  

(一)闪击过程中的行为顺序如下:

  1.捡拾被撞击的他球。

  2.用单脚踩住自球。

  3.放他球与自球贴靠。

  4.移开放球手。

  5.击打自球使他球移动。

  6.踩球脚抬起离开自球。

  

(二)闪击过程中允许以下行为:

  1.先踩自球后再捡拾他球。

  2.踩住自球后,脚可以旋转或抬脚改踩。

  3.自他球呈接触或贴靠状态时,直接踩住自、他球(视为已放他球)。

  4.放他球时手触及到自球。

  5.重新改放他球。

  6.击打自球的同时击到踩球脚。

  7.自球在踩球脚下移动,但未脱离脚的控制。

  说明:

  ●当自球在踩球脚下移动时,如果裁判员判断其移动后对撞击、过门、撞柱等有利,裁判员要将球恢复原位后,击球员才能击球。

  (三)同时撞击数个他球后,如果自球静止时与数个他球接触,击球员应先临时移开第二次及以后需要闪击的球,再依次进行闪击(图10)。

 

例:

自球与A、B两个球接触,击球员可暂时移开B球。

 

 

例:

自球与A、B、C3个球接触,击球员可临时移开B球和C球。

例:

自球与A、B两球接触,击球员可暂时移开B球。

如裁判员判断暂时移开的B球影响闪击A球时,由裁判员将B球再次移开。

如果闪出的A球碰撞了临时移开的B球,碰撞后的移动均为无效移动,裁判员将闪出的A球放在碰撞时的位置。

 

例:

自球与A、B两球接触,击球员将B球暂时移开后,如果发生闪击犯规,裁判员要将A球、B球都放会撞击后的位置,再将自球拿出界外。

三、闪击成功

  

(一)被闪击的他球移动后距离自球达到10厘米及以上。

  

(二)被闪击的他球撞柱。

  (三)被闪击的他球出界。

  说明:

  ●闪击成功后,被闪击的球将另一个待闪击的球碰撞出界,视为一次闪击完成两次闪击任务,不影响续击权。

四、闪击犯规

  

(一)有以下闪击行为时,判闪击犯规:

  1.被撞击的球经捡拾后脱手,触及了场内的自、他球(不包括踩在脚下的自球)。

  2.闪击过程中自球脱离开脚下。

  3.重新改放他球时,未踩住自球,而手触及到自、他球。

  4.放球的手未离开他球时,击打自球。

  5.将被撞击的球放在边线外闪击。

  6.闪击时,只击打到踩球脚。

  7.闪击成功后,踩球脚抬起时,自球从脚下脱离。

  8.同时对多个他球进行闪击。

  说明:

  ●捡起一个要闪击的球后,又改换另一个被撞击的球进行闪击。

  ●同时捡起多个被撞击的球(可以自行暂时移开的球除外)。

  ●自球与一个被撞击的球接触,却捡起另一个未与自球接触的被撞击的球。

  9、被闪击的他球移动后距离自球不足10厘米。

  说明:

  ●如果被闪击的他球移动后距离自球达到10厘米及以上,同时又碰上诸如球门之类的障碍物反弹回来停在不足10厘米处时,则闪击成功。

但如果停止时与自球接触,则为闪击犯规。

  

(二)闪击过程中出现犯规,取消击球员的闪击权和续击权,自球拿出界外,他球作以下处理:

  1.犯规发生在放球前,他球放回撞击后停止的位置。

  2.犯规发生在放球后,他球放在放球位置。

  3.犯规发生在闪击成功后,他球移动有效。

  4.被闪击的球反弹回来停止后与自球接触,他球位置不变。

  5.被撞击的球放在边线外进行闪击时,他球放回撞击后停止的位置。

第十七条 界内球和界外球

一、界内球

  

(一)界内球是指成功通过一门后,仍停在场内的球。

  

(二)界外球被击打进入场内静止时,则成为界内球。

二、界外球

  界外球是指由于球出界或犯规而被裁判员放到边线外的球。

  说明:

  ●球是否出界,可据图11所示判定。

图中①、②、③是界内球,④球是界外球。

 

(一)界外球应放在出界点或距离犯规地点最近的边线外10厘米处(图12)。

 

(二)当界外球妨碍击球时,击球员可以向裁判员申请临时移开(图13)。

 

说明:

  ●妨碍击球是指妨碍站位、妨碍挥杆、妨碍击球方向。

三、界外球进场

  

(一)击打界外球进入场内为界外球进场。

  

(二)击球员击打界外球进入场内后,球又滚出边线,该球成为新出界点的界外球。

四、界外球进场犯规

  

(一)界外球在进场的过程中触及他球。

  说明:

  ●此处他球是指场内球和其它界外球,不包括无效移动的球。

  

(二)界外球进场犯规按以下方式处理:

  自球放到界外。

被移动的他球放回原位。

 

第十八条 触球犯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