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九》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578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docx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几减九》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docx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十几减九》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

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3.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展示平台||,16根零散的计数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一)师生交谈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游园活动吗?

生:

喜欢。

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参加一个有趣的游园活动。

(课件出示情境1:

书上10至11页的主题图)

师:

看||,这些同学玩得多开心呀!

谁来说说他们在做些什么?

(买气球、买风车、猜谜语、套圈圈)

师:

有趣的游园活动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你想不想来解决这里面的数学问题?

生:

想。

[评析:

让一年级的学生投入到十几减九的计算课的学习中||,关键在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情境||,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数学问题。

(二)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2:

买卖风车的场景||,稍做修改)

师:

首先||,我们到卖风车的地方去看一看。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画面。

师:

告诉老师||,你们看懂了什么?

生:

原来有12个风车||,小明要买9个风车。

师:

从你看到的信息中||,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生:

还剩下几个风车?

师:

这个问题提得真好!

还有谁想来说说你想解决的问题?

生:

还剩几个风车?

生:

我也想知道还剩几个风车。

师:

还有哪些小朋友也想解决这个问题?

(几乎全班举手)

师: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评析:

让学生充分地说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在全班引起共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意识到本节课的知识将在解决问题还剩几个风车中进行学习。

二、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新知

(一)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

师:

你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知道还剩几个风车?

生:

数一数。

(教师给予肯定)

生:

用小棒摆一摆。

师:

可以。

但是你要用多少根小棒来摆呢?

生:

用12根小棒来摆。

生:

我们可以看看书上。

师:

你很会利用手中的书本来学习。

生:

我们可以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还可以问问老师。

师:

真棒!

生:

我们还可以列出算式算一算。

师:

好办法!

谁能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

生:

列式是12-9=。

师:

你们的桌上已经有你们解决问题需要的用具||,现在你们就可以用你们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评析:

让学生说说自己解答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的手段有多种多样||,培养学生用不同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

谁来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中的几种方法:

1.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

1、2、39||,拿走9个||,1、2、3||,剩下3个风车。

2.摆一摆小棒。

(1)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

先从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师:

还有谁和他的这种方法一样?

再来说一说。

师:

这种方法是从几根里面拿走9根的?

生:

是从10根里面拿走9根的。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出计算过程:

(2)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

先把2根拿走||,再从10根里面拿走7根||,剩下的就是3根。

所以12-9=3。

师:

这种方法是怎么拿走9根的?

生:

先把2根拿走||,再从10根里面拿走7根。

师:

对||,他是把9根分成两次拿走。

教师边说边板书出计算过程:

(3)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9根||,一份摆3根。

把9根拿走||,剩下就是3根||,所以12-9=3。

师:

这种方法是把12分成了几和几?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出计算过程:

(学生通过自己合理的分开小棒和拿走9根小棒||,教师做相应的提示和指导||,使学生通过摆小棒的过程||,逐步理解12-9=3的计算过程。

3.想加法、算减法。

(教师要板书出计算的过程。

因为3+9=12||,所以12-9=3。

师:

还有谁和他的这种方法一样?

再来说一说。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12-9=3

想:

3+9=12

4.其他算法。

①先用9-2=7||,10-7=3||,所以12-9=3。

②先用12减去10||,12-10=2||,再2+1=3||,所以12-9=3。

(出现此算法||,教师要追问:

2为什么要加1?

5.看书。

如果学生是看书知道计算方法的||,就让他带领同学们一起看资料。

师:

你们今天太了不起了||,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12-9=?

||,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手中资料上的计算方法和我们的哪一种相同。

师:

上面的这么多方法||,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知道还剩下几个风车了吗?

生:

3个。

[评析:

不同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要正确地认识和承认学生的差异||,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并能从教师对每一种方法的肯定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与同学交流||,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从而增加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三、学生在情境问题的解决中巩固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1.师: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阿姨卖气球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电脑演示情境3:

书10~11页上的主题图中买卖气球的情景稍做修改。

师:

你看到了什么?

生:

阿姨原来有15个气球||,小红买了9个。

师:

根据刚才看到的||,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

我想知道阿姨手中还剩下几个气球。

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

会。

师:

在四人学习小组里||,说说你的算式和计算方法。

(学生交流完后||,请稍逊色一点的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15-9=6。

[评析:

巩固新知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充分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再次了解计算十几减九有不同的方法||,同时教师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有差异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进步||,感受到成功时的快乐。

2.揭示课题。

师:

看一看||,想一想||,今天我们解决问题所列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都是十几减九的计算。

师:

(板书课题:

十几减九)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师:

今后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你觉得哪种方法好用||,算起来方便||,速度快||,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评析: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同时||,又培养学生优化计算方法的意识。

四、运用新知||,自主练习||,体验成功

1.书上做一做的3道题。

师:

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叫做考考你。

同学们愿意来试一试吗?

生:

愿意。

完成书上12页做一做中的3道题||,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按要求做一做。

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做第1题的学生到展示平台上来边摆小棒边讲方法||,做第2题的学生把图片在全班展示||,做第3题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读算式||,直接说得数。

(课件出示情境4:

出示一些小动物||,他们的背后藏着算术题。

师:

看||,这里有很多小动物||,让我们把他们邀请到游园活动中来。

你们想邀请谁?

(学生选择小动物后||,电脑出示相应的题目||,学生立刻算出得数。

3.做一个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的计算游戏。

师:

同学们||,学习了十几减九的计算||,你们想不想自己当老师||,出题考考你的同桌?

生:

想。

(1)每个人在一张白纸上||,出3题十几减九的算式。

(2)把你的题目交给你的同桌||,然后听老师的口令||,现在开始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交换批改||,你当老师批改一下你的学生的作业||,如果他做对了||,你就给他画一个大笑脸||;如果他做错了||,就给他一些鼓励。

(4)说说你的同桌哪一题错了||,教教她怎么改正。

[评析:

富有儿童情趣||,具有挑战性的层次练习||,很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既能让学生更熟练地计算十几减九的计算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通过这些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

五、总结||,师生交流

师: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师:

我们把今天学习的十几减九的算式再

复习一遍。

让学生开火车说出得数。

10-9= 11-9=

12-9= 13-9=

14-9= 15-9=

16-9= 17-9=

18-9= 19-9=

(学生说得数的速度越来越快。

师:

你们为什么算得越来越快?

你从这些算式里面还能发现一些什么吗?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学生能发现规律就说||,不能发现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点拨规律:

十几减九的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数多一或者说十几减九可以用十几减十再加一。

[评析:

谈收获||,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后的喜悦||,在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的同时||,知道十几减九还有更巧妙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初步概括能力和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