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整理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518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营管理整理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运营管理整理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运营管理整理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运营管理整理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运营管理整理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营管理整理资料.docx

《运营管理整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营管理整理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营管理整理资料.docx

运营管理整理资料

运营管理复习

1.生产、生产运作系统、生产运作管理,对现代生产的概念应建立的观念

答:

(1)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2)生产运作系统—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3)生产运作管理—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

(4)对生产概念应建立的观念:

系统观、集成观、信息观、服务观

2.企业竞争力和运作竞争力的来源,企业战略与运作战略的区别与联系

答:

来源:

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

时间、成本、质量、服务

企业的运作竞争力支持企业综合竞争力。

运作竞争力来源于四个方面:

时间、质量、成本、柔性

区别:

企业战略就是一个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为实现其总目标所确定的一个总纲(或者说总计划)。

这个总纲包括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的方针和方案。

运作战略是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

运作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职能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在生产系统中的分解。

联系:

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通常是由企业经营战略所决定的。

在企业整体经营目标之下,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分别建立自己的职能部门战略和自己力图达到的目标。

因此包括生产运作战略在内的各个职能级战略的制定,都受企业整体目标的制约和影响。

3.流程式生产(连续性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离散性生产)、订货型生产、备货型生产、纯劳务生产与一般劳务生产、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生产运作的区别

答:

制造业与服务业

连续性生产:

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

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流程式生产)

离散性生产:

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

形成产品的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

备货型生产:

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MTS)

订货型生产:

指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Make—to—order,MTO)

纯劳务生产:

不提供任何有形产品,如咨询、法庭辩护、指导和讲课

一般劳务生产:

提供有形产品,如批发、零售、邮政、运输、图书馆书刊借阅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运作区别:

(1)服务运作与顾客的接触程度要高于制造业

(2)服务运作的投入比制造运作的投入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即生产能力有更大的弹性

(3)由于需求的强度与工作要求的多变性,使服务业的生产率相对难以测量

(4)服务业对质量要求更高,同时质量控制的难度也大

(5)服务不能用库存来调节

4.产品生命周期、产品战略的三维结构及一般模式、产品开发的驱动模式

答:

产品生命周期:

1、引入期:

(1)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确定最有竞争力的型号;

(2)消除设计中的缺陷;(3)缩短生产周期;(4)完善性能。

2、成长期:

(1)产品工艺改进;

(2)降低成本;(3)产品结构标准化与合理化;(4)稳定质量。

3、成熟期:

(1)产品系列化与标准化;

(2)提高工艺稳定性;(3)创新服务与质量创新;(4)产品局部改革。

4、衰退期:

(1)很少进行产品细分;

(2)精简产品系列;(3)决定淘汰旧产品。

产品战略的三维结构及一般模式:

第一维是产品维。

第二维是用户维。

第三维是技术维。

产品战略的一般模式

(1)防御战略。

(2)进攻战略(3)冒险战略

产品开发驱动模式:

1、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2、技术驱动的产品开发

5.生产过程、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原则、零件的三种移动方式、生产类型(大量生产、成批生产与单件生产)、成组技术

答:

(1)生产过程:

广义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制造产品所需的技术准备开始到成品生产完毕为止的全过程。

组成部分:

①生产技术准备过程②基本生产过程③辅助生产过程④生产服务过程

(2)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2、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3、生产过程的比例性4、生产过程的均衡性与节奏性5、生产过程的准时性

(3)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原则:

1、工艺专业化原则:

即按照工艺特征建立生产单位。

2、对象专业化原则,即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建立生产单位作。

3、综合专业化原则:

即综合运用工艺专业化原则和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的原则。

(4)零件三种移动方式:

1.顺序移动方式特点:

整批移动,顺序加工。

2.平行移动方式特点:

逐件移动,平行加工。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特点:

一批零件在前道工序加工到一定数量,足以使后道工序开工后,不致发生停工待料现象时,才流转到后道工序继续加工。

(5)按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类型

1、大量生产:

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

2、单件生产:

品种繁多,每种仅生产一台,生产的重复程度低。

3、成批生产:

介于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之间,即品种不单一,每种都有一定的批量,生产有一定的重复性。

(6)成组技术:

是一种利用零件相似性来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方法。

7.面向顾客设计产品(QFD、VE)、可制造性可装配性设计的原则

答:

质量功能配置QFD:

基本思想是倾听用户的意见与明白客户的要求,然后用一种逻辑的体系去确定如何最好地通过可能的渠道实现这些要求。

这个逻辑体系就是质量屋的传递过程。

通过四个质量屋的转换关系,最终把顾客的要求转化为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的要求。

价值工程:

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着重于产品功能分

析有有组织的活动。

关键过程:

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功能评价、功能改进

面向可制造可装配性的设计的原则:

(1)使构成产品的零件数量最少,使每个零件的功能尽可能多

(2)发展模块化的设计,使设计标准化

(3)选择易于装配的紧固件,在装配中尽量减少调整

(4)使设计的零件易于定位

⏹产品设计的各阶段是一个递阶渐进的连续过程,注意粒度和清晰度。

⏹产品设计过程和产品信息模型经历从定性到定量、从模糊到清晰的演化。

⏹产品设计过程和工艺设计过程是并行展开,同时进行。

 

8.产品开发的过程(预先研究、设计性试制、生产性试制、试生产)、产品设计的过程(总体设计、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工艺过程设计的任务及内容、工艺规程的形式

答:

产品开发的过程:

预先研究、设计性试制、生产性试制、试生产

产品设计的过程:

总体设计、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

工艺过程设计的任务:

任务—确定产品的制造工艺及其相应的后勤支持系统,具体是按产品设计要求,规划出把原材料加工成所需要的一系列步骤和设备、工装需求的过程

内容:

一、产品图纸的工艺分析和审查

二、工艺方案制定

三、工艺规程编制

(1)工艺过程卡

(2)工艺卡片

(3)工序卡片。

(4)工艺守则。

工艺规程的形式:

1.工艺过程卡2.工艺卡片3.工序卡片4工艺守则

9.并行工程的概念、思想、原则、支撑技术

答:

概念:

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方法/是一种强调各阶段领域专家共同参加的系统化产品设计方法

思想:

1.设计时同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

2.设计结果产生产品设计规格和相应的制造工艺和生产准备文件。

3.设计过程中各活动并行交叉进行。

4.不同领域技术人员的全面参与和协同工作。

5.高效率的组织机构。

原则:

1.减少零件数量,少用柔性零件,设计多功能零件。

2.使用标准件和通用件。

3.模块化设计。

4.装配结构工艺性。

5.减少调整环节。

6.加工结构工艺性

支撑技术:

1.虚拟技术

面向并行工程的DFx设计模式体现了开发的集成过程

PDM发展成为CAD/CAPP/CAM系统的集成平台

Internet使设计集成的范围更加广泛

STEP标准作为设计开发集成的标准接口

2.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DataManagement)PDM。

3.产品系列化、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

4.成组技术(GroupTechnology,GT)。

5.减少变化的方案(VarietyReductionProgram,VRP)。

10.选址的重要性及难度、影响选址的因素、选址的一般步骤

答:

重要性:

1.选址是运作策略的一部分,是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

投资:

建设新工厂或新服务设施需要一大笔投资,影响投资回报。

成本:

影响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从而影响到价格和竞争力。

人员:

影响吸引优秀人才、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积极性。

2.改变困难,作用深远:

选址建厂是一件巨大的永久性投资,一旦工厂已经建成,如发现厂址选择错误,则为时已晚,难以补救。

选址不当,将“铸成大错”,也就决定了企业失败的命运。

难度:

1.选址关系到很多因素,而这些因素常常是互相矛盾的

接近顾客往往不接近原材料产地

运输方便的地点地价高

2.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很难确定和度量

3.不同部门利益不同,所追求的目标不同

4.随时间变化,现在认为是好的选址,过几年可能就不一定,反之亦然

因素:

1.经济因素2.政治因素3.社会因素4.自然因素

一般步骤:

(1)选择某一个地区:

要综合考虑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2)在同一地区选择若干适当的地点:

地区选定之后,要确定哪片土地建厂

(3)比较不同地点,作出决定。

11.工序同期期化、手工装配工序同期化的主要手段

答:

(1)工序同期化:

根据流水线节拍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的、组织的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节拍或是节拍的整数倍(装配线平衡)

(2)主要手段有:

(1)分解与合并某些工序

(2)合理调配工人

(3)通过采用高效工具,改进装配艺,减少装配时间

12.工作研究、工作研究的特点、工业工程、人机工程、行为科学

答:

工作研究:

主要是从工作方法与工作时间两方面去研究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

它从技术

的角度研究改进工作方法,制定合理的工作时间。

(工业工程的核心)

工作研究的特点:

(1)着眼于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

(2)致力于工作方法的标准化

(3)把降低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作为基本宗旨

(4)指导思想为系统、整体的观点

人机工程:

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和谐的人机工作系统,为工作者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

适的工作环境。

行为科学:

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职务轮换(行为科学提出的方案,解决工作单调等问题)

13.工作时间的构成、工时定额(三种生产类型)、直接测时法程序、工作抽样法

答:

工作时间的构成:

定额时间:

作业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照管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时间P196或PPt

非定额时间:

非工作时间、工人停工损失时间、非工人停工损失时间

工时定额:

(1)大量生产:

单件时间=作业时间+照管工作地时间+休息与自然时间

(2)成批生产:

单件时间=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每批产品的数量

(3)单件生产:

单件时间=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

直接测时法程序

(1)选择观测对象

(2)划分作业单元,制定测时记录表

(3)记录观测时间(4)计算作业观测时间

(5)进行作业的评定,计算正常时间正常时间=观测时间ⅹ评比系数

(6)考虑宽放,制定标准作业时间标准时间=正常时间ⅹ(1+宽放率)

抽样法:

(1)含义:

通过大量的随机观察,确认操作者是处于工作状态还是空闲状态,按空闲状态与工作状态分别记录发生次数,不记录事件的延续时间,通过对样本的分析计算出百分比,从而对操作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和空闲时间做出估计

(2)应用范围—改善工作、制定时间标准

14.影响设施布置的因素、设施布置的类型

答:

影响因素:

(1)厂房的布置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以避免交叉和迂回运输,缩短生产周期

(2)生产联系和协作联系密切的单位应相互靠近布置

(3)充分利用现有运输条件

(4)按照生产性质、防火和环保要求,合理划分厂区

(5)在考虑防火和卫生条件下,总平面布置应力求占地面积最小

(6)工厂布置应考虑有扩建的余地

布置类型:

(1)固定式布置—加工对象位置固定,生产工人和设备随加工产品所在的位置而转移

(2)按产品布置—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布置有关机器和设备

(3)按工艺过程布置—按工艺专业化原则将同类机器集中,完成相同工艺加工任务

(4)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C形制造单元布置、U形制造单元及生产线布置

15.生产计划的层次、生产计划的信息集成(需求信息、资源信息、能力信息)、生产计划的有效性策略、滚动计划—P220

答:

(1)生产计划的层次:

综合生产计划、产品交付计划、产品生产计划(主生产作业计划)(书上)/按照时间的长短,生产计划可以分为1.长期计划2.中期计划3.短期计划(PPT)

(2)生产计划的信息集成:

需求信息、资源信息、能力信息

 

(3)生产计划的有效性策略:

(1)掌握准确的计划信息

(2)搞好生产计划的综合平衡

(3)采用先进的计划方法与工具(4)提高生产计划执行的有效性

(5)增加信息反馈

(4)滚动计划:

滚动计划是一种编制计划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编制从战略层到作业层的各种层次的计划。

参见PPT       编制:

P222     优点:

P222

 

 

16.总体生产计划的特点和内容、出产进度策略

答:

内容:

总体计划是生产制造活动的前期工作,它属于企业一级管理层的业务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计划期的总产量计划与进度计划。

计划期的长度一般为一年,具体视生产的特点而定,生产周期与需求波动周期较长者,计划其相对要长一些。

反之,则短一些。

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合理利用企业生产资源。

总体计划的特点:

(1)是在计划期内从整体上统一考虑生产资源的合理使用,以期获得最佳效益。

 

 

(2)总体计划看起来是个不十分确定的生产计划,但对于企业经营决策者,完全有必要对一年的生产任务早做安排。

虽然此时企业只掌握部分的市场信息,但这并不妨碍做生产资源计划。

 

 (3)总体计划往往是以抽象的产品概念或某类产品作为计划的单位,

 (4)总体计划特别适用与一年内需求呈季节性的生产类型,它虽然十分的粗略,但是对于决策者来说,由于对市场需求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年度生产任务有了大体上的安排,在以后的生产管理活动中,不会因需求的变动而措手不及

出产进度策略:

(一)非均衡需求处理策略

比较常用的处理非均衡需求的基本策略有三种:

均衡策略、追赶策略、混合策略。

(二)出产进度安排的经验方法

经验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决定每个时期的需求量;

(2)确定各时期的生产能力;

(3)决定正常工作、超时工作以及需要转包的生产量;

(4)确定正常用工成本、增员/减员成本、库存成本;

(5)计算各方案的总成本,比较各种方案,选择成本最低方案。

17.服务业生产计划的特点

答:

(1)追赶策略是服务业的首选策略

(2)调节生产能力的主要手段是改变人力与场地

(3)服务业使用短期调节较之长期调节更有效

(4)服务业的生产能力更有弹性、模糊性

(5)服务能力与服务业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之间关系甚密

18.生产能力概念、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决定生产能力的要素、生产能力需求与计划、调整生产能力的策略(生产能力在于需求、生产能力小于需求)参加PPT

答:

(1)生产能力:

对制造业说,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也可在先进合理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对服务业说,生产能力可以表现为一定时间内被服务的顾客人数。

(书上摘抄)具体参见PPT

(2)规模经济:

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

成企业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具体参见PPT

(3)范围经济:

生产系统能够提供的产品品种的数量的能力。

(4)决定生产能力的要素:

(1)生产组织方式

(2)产品特征(3)生产资源

(4)设备与场地(5)人的因素(6)管理因素

(5)生产能力需求与计划:

(1)生产能力计划

(2)生产能力核算

(3)生产能力需求分析(4)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的平衡及其调整策略

(6)调整生产能力的策略:

生产能力小于需求

生产能力大于需求

延长工作时间和增加班次

维持库存

增加人员和人员培训

搭配产品生产

利用外部资源

开发新产品

更新设备

减少人员

改进工艺

减少班次与工作时间

19.库存管理中的优化目标(成本、服务)、连续检查库存补给系统、周期检查库存补给系统、库存管理工作的内容(参见书上或PPT内容)

答:

库存管理中的优化目标:

1.成本

(1)存储成本:

资金成本、仓库成本、物资损耗与变质成本。

(2)订货(准备)成本(3)缺货成本。

(4)货物成本。

2、服务水平

3、零库存管理的目标

连续检查的库存补给系统中有两种基本策略:

(1)(Q,R)策略系统。

(2)(R,S)策略系统。

周期检查库存补给系统也有两种基本的策略:

(1)(t,S)策略系统。

(2)(t,R,S)策略系统

不同补给系统的应用选择

(1)适用连续检查补给系统的情况。

库存管理费用低、容易计数、缺货费用高、贵重、需求没有周期性、市场上容易采购、需求时间与订货提前期短等物资。

(2)适用周期检查补给系统的情况。

库存管理费用高而且库存检查时间长的物资、需求有周期性(如季节性)的物资、不容易计数的物资、缺货费用低的物资、需求时间与订货时间长的物资、需要统一采购的物资。

库存管理工作内容:

订货管理(库存补给策略、物资定额管理)

库存绩效管理(库存周转管理、库存成本管理)

进出管理(进货管理、出货管理)

仓库管理(物品分类管理、仓位现场管理)

20.主生产计划与总体生产计划的区别、主生产计划的分期滚动

答:

(1)区别:

总体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

计划期长度

年度计划

月度计划

生产对象

产品类

产品

时间单位

计划透明性

灰色

透明

(2)主生产计划的分期滚动:

冻结计划、确认计划、预期计划

21.MRP的原理、MRP的前提假设有什么不足、MRP的系统结构、MRPⅡ与MRP的区别

答:

原理:

物料需求计划MRP是在产品结构与制造工艺基础上,利用制造工程网络原理,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料的从属与数量关系,以物料为对象,以产品完工日期为时间基准,按照反工艺顺序的原则,根据各物料的加工提前期制定物料的投人出产数量与日期。

不足:

P295?

MRP的系统结构:

MRP的基本输入:

主生产计划MPS、产品结构文件BOM、库存状态文件

MRP的输出内容:

(1)计划发出的订单

(2)订单执行的注意事项通知(3)已发出订单的变动通知(4)工艺装备需求计划(5)库存状态数据

MRPⅡ与MRP的区别:

1.资源管理畴方面,前者是对物料需求的管理,后者实现了物料信息与资金信息的集成,

2.生产方式管理方面,前者系统的把企业归类为几种典型的生产来进行管理,如重复制造、批量生产、按订单生产、装配。

等,对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一种管理标准

3.事务处理控制方面,后者通过计划的及时滚动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它的实时性较差,一般只能实现事中控制。

4.基本思想;前者围绕物资转换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后者把企业看成一个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的角度出发,用各种科学方法对企业各种资源和产销供材环节进行组织计划控制,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作用。

5.后者与前者最重要的区别是后者运用管理会计的观念,用货币形式说明执行企业物资计划带来的效益。

(MRPⅡ与MRP的区别:

需求与能力的协调、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

22.ERP与MRPⅡ的不同点(应用功能、行业应用、运行环境)

答:

(1)应用功能:

ERP不仅在制造资源计划上,而且在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人事管理、综合信息管理与高层决策上提供支持。

(2)行业应用:

ERP支持连续型制造企业,也支持离散型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

(3)运行环境:

ERP不但支持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也支持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而且后者的应用会越来越多。

23.网络计划的概念及原理、横道图计划的不足、绘制网络图的规则

答:

1.概念:

网络计划技术是通过网络图来制定计划,求得计划的最优方案,并通过它来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生产(工程或生产任务),使项目达到预期的目标的科学管理方法。

2.基本原理:

利用网络图来表达计划任务的进度安排及其中各项工作(或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分析,计算网络时间,找出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并利用时差,不断地改善网络计划,求得工期、资源与成本的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

最后,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按预定目标完成任务。

3.不足

(1)它不能在图上清楚地指出各项活动的相互关系。

(2)它不能表现工程项目的主要矛盾所在。

(3)它不能对各种方案进行优选。

24.流水线、节拍、工作地、不变流水线、可变流水线、混合流水线

答:

25.单时差、总时差、关键线路

答:

单时差:

是指某一工作的完工期在不影响紧后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该工作所拥有的机动时间。

即,工作或活动(i,j)的开始时间或完成时间可以前后松动的最大范围。

用S(i,j)表示。

总时差:

是指在不影响整个工程工期,即不影响紧后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活动(i,j)的开始时间或完成时间可以前后松动的最大范围。

关键路线:

从起始节点到终止节点顺序地将所有事件时差为0的节点连接起来的路线。

26.工作方法分析的技巧(5W1HECRS)、工作方法研究的内容(流程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

答:

技巧:

1.5WIH分析(用于分析问题):

(1)做什么?

(What)

(2)为什么做?

(Why)(3)由谁做?

(Who)(4)何时做?

(When)(5)何处做?

(Where)(6)怎么做?

(How)

2.ECRS原则(用于解决问题):

(1)取消(Elimination)。

对于不合理的,无必要的工作过程或动作,把它取消掉。

(2)合并(Combination)。

把能够合并在一起的工作过程和动作合并在一起,或把由不同人干的工作合并由一人干。

(3)重排(Rearrangement)。

经过取消、合并之后的工作,根据何人、何时、何地的提问,重新排列,以便得到最佳的工作顺序。

(4)简化(Simplification)。

把工作内容、工作步骤进行简化,节省时间与费用。

内容:

1、流程分析(即生产过程分析)

以整个生产过程为对象,研究分析一个完整的工艺程序,从第一个工作地到最后一个工作地全面研究,分析有无多余或重复的作业,程序是否合理,搬运是否太多,等待是否太长等,进一步改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2、操作分析(即作业分析)

以人为主体的工序,使操作者(人)、操作对象(物)、操作工具(机)三者科学地、合理地布局与安排,以减轻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个业时间的消耗,使工作质量得到保证。

3.动作分析:

分析一个固定工作地的工作人员的手工工作是否有无效的工作,或不合理的动作,从而简化其动作,减少工作疲劳和降低劳动强度

计算题要求:

1、节拍计算(代表产品法、劳动量比例法)以可变流水线为例

某可变流水线上ABC三种产品,其计划日产量分别为2000件、1875件、1857件,每种产品在流水线上各工序单件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