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安全常识必读手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349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安全常识必读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员工安全常识必读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员工安全常识必读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员工安全常识必读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员工安全常识必读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员工安全常识必读手册.docx

《员工安全常识必读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安全常识必读手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员工安全常识必读手册.docx

员工安全常识必读手册

员工安全常识必读手册

必读手册二一二

年九月

第一章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第一节安全生产名词解释

第二节安全生产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章安全理论知识

第一节HSE管理体系概念

第二节安全生产管理原理

第三节事故致因理论

第四节安全责任理论

第三章安全台账与安全票证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安全制度、台账、票证的服务性

第三节安全制度、台账、票证企业安全工作的行为准则

第四节安全制度、台账、票证国家法律法规在企业安全工作上的补充和完善

第五节安全制度、台账、票证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三位一体

第四章安全培训与教育

第一节企业安全教育的概念

第二节时间和内容

第五章安全生产基础资料的管理

第一节安全台账的种类与分工管理

第二节安全票证的种类与分工管理

第三节各种台账、票证的格式和印刷管理

第四节安全票证的作用和意义

第六章安全生产标准与规章制度6-1第一节安全生产标准化

第二节安全管理制度

第七章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

第一节安全检查原理

第二节安全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安全检查的内容和形式

第四节隐患整改

第八章安全色及常用安全标志

第一节安全色

第二节安全标志

第九章石油化工行业安全行为守则

第一节石化行业生产的特点

第二节进入石化装置各项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三节金属焊接作业不焊

第章习惯性违章行为及事故案例

第一节146种习惯性违章行为

第二节安全事故案例附录A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前言为使公司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的战略目标,公司安全部门特编制了“员工安全常识必读手册”。

目的是增强公司员工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技能,排除不安全隐患,努力实现公司的“以人为本、预防为主、追求零事故、零伤害”的安全工作目标。

第一章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第一节安全生产名词解释

一、安全类1安全。

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汉语中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的英文safety,指健康与平安之意,梵文为sarva,意为无伤害或完整无损;韦氏大词典对安全定义为“没有伤害、损伤或危险,不遭受危害或损害的威胁,或免除了危害、伤害或顺手的威胁”。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指的是“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

2安全第一的概念。

安全第一的含义是指安全生产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

各企业和主管机关的行政领导同志和各级工会,都会分重视安全生产,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职业的安全,努力防止事故的发生,当生产任务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应先解决安全问题,使生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2职业安全卫生。

以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3职业安全。

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4职业卫生。

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5安全生产。

辞海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

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

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概括地说,安全生产是通过人环的和谐运作,使生产活动中危机劳动者生命和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的状态。

6本质安全。

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

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6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

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一级其他损失。

7传统安全管理。

传统安全管理,也称为常规安全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按行政管理、安全监督检查、安全设施管理、劳动环境及卫生条件管理、事故管理等。

如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工作体制、安全生产五大原则、全面安全管理、三负责制、安全检查制、四查工程、安全检查表技术、“0123管理法”、“01467”安全管理法等综合管理方法,也包括“五不动火”管理、审批火票的“五信五不信”、“四查五整顿”、“巡检挂牌制”、防电气误操作“五步操作管理法”、人流、物流定置管理、三点控制、八查八提高活动、安全班组活动、安全班组安全建设等生产现场微观安全管理技术。

8现代安全管理。

现代安全管理也称现代安全管理科学,是目前安全管理工程中最活跃、最前沿的研究和发展领域。

意义和特点是:

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代的时间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传统的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过去企业只顾生产经济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变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主要方法有:

安全行为抽样技术、安全经济技术、事故判定技术、本质安全技术、危险分析方法、风险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PDCA循环法、危险控制技术等。

11安全生产五要素。

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规;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1)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根本。

最基本内涵就是人的安全意识,确立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理念。

2)安全法制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最有力武器。

是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执法。

3)安全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灵魂。

企业是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企业“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4)安全科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手段和动力。

企业要采用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

5)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和保障。

企业是安全投资主体,要制定源头治本的经济政策。

12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3安全生产工作。

指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目标而进行的系统性管理活动,由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四个部分所构成,既包括了生产主体对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所进行的识别、评价和控制,也包括了政府安全许可、监管监察行政执法、救灾善后以及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科学研究、宣教培训、认可认证、工伤保险等方面的活动。

14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的组织措施。

18安全标准化。

企业具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生产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规定的标准。

20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亦称“安全技术须知”,“安全技术细则”。

企业根据生产性质及技术设备的特点,结合实际给各工种工人指定的安全操作守则,它是企业实行安全生产的一种基本文件,也是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依据,一般包括四部分内容:

总则、工作前(即班前准备)时的安全规则、工作时的安全规则、工作结束(包括交接工作)时的安全规则。

规程的文字应简明,不仅要指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和操作方法,而且要指出应注意或禁止的事项。

二、事故类1事故。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伤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企业生产中,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引起作业人员急性中毒,就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

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氛围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出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

2职工伤亡事故。

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职工人身伤亡或急性中毒事件。

3伤亡事故经济损失。

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在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4直接经济损失。

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损坏财产的价值。

5间接经济损失。

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6物体打击。

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中打击人体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7车辆伤害。

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撞车或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8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入等伤害。

9起重伤害。

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折臂、倾翻、倒塌等引起的对人的伤害。

10触电。

电流流经人体或带电体与人体间发生放电而造成的人身伤害。

11灼烫。

由于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及酸碱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而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

12火灾。

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13高处坠落。

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高处作业指距地面

2、0m以上高度的作业。

14爆炸。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的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

16容器爆炸。

指容器的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和容器破裂后的二次空间爆炸。

注:

容器的物理性爆炸指容器在允许的压力下有余容器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而发生的爆炸;容器的化学性爆炸指由于误操作使容器内介质发生异常化学反应导致的容器爆炸;容器的二次空间爆炸指盛装易燃介质的容器爆炸后,易燃介质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与火花而产生的二次爆炸。

17中毒。

有毒物质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内引起某些生理功能或组织器官受到急性健康损害的事故。

18窒息。

机体由于急性缺氧发生晕倒甚至死亡的事故。

窒息分为内窒息和外窒息,生产环境中的严重缺氧可导致外窒息,吸入窒息性气体可致内窒息。

19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繁殖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类非常复杂,它与事故分类有密切关系,但又不同于事故分类。

可将事故患归纳为21类,即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和其他类隐患等。

20未遂事故。

由设备和人为差错等诱发产生的有可能造成事故,但由于人或其他保护装置等原因,未造成职工伤亡或财物损失的事件。

21轻伤事故。

一次事故造成12人轻伤为轻伤事故。

因工负伤休息满一个工作日,按表定损失工作日在105日以下(不含105日)的伤害为轻伤。

22重伤事故。

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称为重伤事故。

1)因工负伤损失工作日在105日(含105日)以上的伤害为重伤;2)表定损失工作日系指GB/T15499-1995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中所定的损失工作日;3)一次事故致三人(含三人)以上轻伤,称为多人事故。

多人事故按重伤事故统计处理。

23重大死亡事故:

系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24特大伤亡事故:

系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含3人)以上的事故。

25不安全行为。

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

26事故责任者。

系指对造成火灾、爆炸、电气、设备、生产操作、交通及人身伤亡等事故负有责任的人员。

27事故责任者分类。

事故责任者按事故原因构成分为直接责任操作者和间接责任操作者(领导责任者),事故责任者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所起作用分为主要责任者和次要责任者。

28事故直接责任者。

凡对直接导致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人员,均为事故直接责任者。

29事故间接责任者(领导责任者)。

凡对间接导致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人员,均属事故间接责任者(领导责任者)。

30事故主要责任者。

凡事故责任者(间接或直接)在事故发生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员,均属事故主要责任者。

31事故次要责任者。

凡事故责任者(间接或直接)在事故发生的全过程中,所起作用属次要地位者,均属事故次要责任者。

32危险。

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33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34危险化学品。

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毒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35危险化学品事故。

指由危险化学品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故。

36三违。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37违章指挥。

强迫职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行为。

38违章操作。

职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操作的行为。

39习惯性违章。

指固有守旧不良作业传统的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这是一种长期传下来的违章行为,不是在一代人身上偶尔出现,而是几代人身上反复发生,经常出现的违章行为。

40班后防火“五不走”。

1)交接班不交代清不走;2)用火设备火源不熄灭不走;3)用电设备不拉闸断电不走;4)可燃物不清理干净不走;5)发现险情不报告不处理好不走。

41安全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42三个一样对待。

小事故当大事故一样对待、未遂事故当已发生事故一样对待、外单位事故当本单位事故一样对待。

四、应急与防护措施1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的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为。

4防护措施。

为避免职工在作业时身体的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质而采取的隔离、屏蔽、安全距离、个人防护、通风等措施或手段。

5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是指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防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劳动保护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其内容包括:

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

6个人防护用品。

为使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而提供的个人穿戴用品。

7安全带。

高处作业工人预防坠落伤亡的防护用品、由带子绳子和金属配件组成,总称安全带。

8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由国家认定的,在易发生伤害及职业危害的场合供职工穿戴或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

五、测试与评估1最高容许浓度。

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2爆炸极限。

可燃性气体、蒸汽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炸的浓度,叫爆炸极限。

3火灾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统称为火灾三要素。

六、工作条件及设备1工作条件。

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的总和。

2工作环境。

在工作空间中,人周围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

3有尘作业。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

4有毒作业。

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

5有害物质。

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6有毒物质。

作用于生物体,能使机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病变,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7三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8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9动火证业。

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作业(易燃易爆场所指甲、乙类防火区),称为动火证业。

10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3)不清洗置换禁止动火;4)不清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5)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6)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11特种设备。

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

12锅炉。

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13压力容器。

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14压力管道。

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15特种作业。

由国家认定的,对操作者本人及其周围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

16特种工种。

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岗位类别的统称。

第二节安全生产的概念和意义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二、安全生产的内容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是指企业的生产组织领导者必须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的原则。

它要求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组织管理环节中去。

这是解决生产管理中安全与生产统一的一项重要原则。

2、安全具有否决权原则

3、“三同时”原则(安全生产法第24条)

4、“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三、安全生产意义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于巩固社会的安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稳定政治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对于保护劳动生产力,均衡发展各部门、各行业的经济劳动力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加社会财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实在的经济意义;对于生产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家庭的幸福和生活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第二

章安全理论知识

第一节HSE管理体系概念HSE管理体系是三位一体管理体系。

H(健康)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S(安全)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能够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E(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还包括人与自然因素间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

由于安全、环境与健康的管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把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形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是现代石油化工企业的必然。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上发生了几次重大事故,如1987年的瑞士SANDEZ大火,1988年英国北海油田的帕玻尔阿尔法平台事故等,引起了国际工业界的普遍关注。

大家都深深认识到,石油石化作业是高风险的作业,必须采取有效、完善的HSE管理系统才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1991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第一届油气勘探、开发的健康、安全、环保国际会议,HSE这一概念逐步为大家所接受。

第二节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中安全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律。

一、系统原理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