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选择和填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335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选择和填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选择和填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选择和填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选择和填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选择和填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选择和填空.docx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选择和填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选择和填空.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选择和填空.docx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选择和填空

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如果被调量随着给定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A. 恒值调节系统B. 随动系统 C. 连续控制系统D.数字控制系统

2.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

3.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

A.输出量B.输入量C.扰动量D.设定量

4.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

A.给定元件B.放大元件C.比较元件D.执行元件

5.对于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进行()的元件又称比较器。

A.微分B.相乘C.加减D.相除

6.开环控制系统的的特征是没有()

A.执行环节B.给定环节C.反馈环节D.放大环节

7.主要用来产生偏差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

8.某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则该可看成由()环节串联而成。

A.比例.延时B.惯性.导前C.惯性.延时D.惯性.比例

10.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

A.输入B.引出点C.比较点D.传递函数

1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第二章自动控制的数学模型

1.已知

,其原函数的终值

()

A.0B.∞C.0.75D.3

2.正弦函数sinωt的拉氏变换是()

3.传递函数反映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它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   )

A.输入信号  B.初始条件

C.系统的结构参数D.输入信号和初始条件

4.对复杂的信号流图直接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采用()

A.终值定理B.初值定理C.梅森公式D.方框图变换

5.采用系统的输入.输出微分方程对系统进行数学描述是(   )

A.系统各变量的动态描述B.系统的外部描述

C.系统的内部描述D.系统的内部和外部描述

6.拉氏变换将时间函数变换成()

A.正弦函数B.单位阶跃函数

C.单位脉冲函数D.复变函数

7.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

A.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

B.系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

C.系统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8.方框图化简时,并联连接方框总的输出量为各方框输出量的()

A.乘积B.代数和C.加权平均D.平均值

9.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则该环节是()

A.比例环节B.积分环节C.惯性环节D.微分环节

10.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

B.

C.

D.

11.引出点前移越过一个方块图单元时,应在引出线支路上()

A.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B.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

C.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D.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

12.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则该环节是()

A.比例环节B.惯性环节C.积分环节D.微分环节

13.已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是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

B.

C.

D.

14.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A.判断稳定性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D.求系统的根轨迹

15.传递函数只取决于系统或元件的(),而与系统输入量的形式和大小无关,也不反映系统内部的任何信息。

A.结构参数B.控制方式C.控制作用D.反馈形式

16.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A.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B.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C.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D.非线性系统。

17.数学模型就是用数学的方法和形式表示和描述系统中()间的关系。

A.输入输出B.各变量C.控制信号D.测量信号

18.终值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   )

A.B.

C.D.

19.梅森公式为(   )

A.B.C.

 

20.函数的拉氏变换是(   )

21.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

B.

C.

D.

22.某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则该环节可看成由()环节串联而组成。

A.比例.积分.滞后B.比例.惯性.微分

C.比例.微分.滞后D.比例.积分.微分

23.根据系统的特征方程

,可以判断系统为()

A.稳定B.不稳定C.临界稳定D.稳定性不确定

24.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A.

B.

C.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25.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A.

B.

C.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26.PI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形式是()

A.5+3sB.5+3/sC.5+3s+3/sD.5+1/(s+1)

27.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A.

B.

C.

D.

27.控制系统中基本环节的划分是根据()。

A.元件或设备的物理特性B.系统的组成形式

C.环节的连接方式D.环节的数学模型

28.由电子线路构成的控制器如图,它是()

A.PI控制器B.PD控制器C.PID控制器D.P控制器

29.PID控制器中,积分控制的作用是()

A.克服对象的延迟和惯性B.能使控制过程为无差控制

C.减少控制过程的动态偏差D.使过程较快达到稳定

 

30.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F(s)=1+G(s)H(s),错误的说法是()

A.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B.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C.F(s)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

D.F(s)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第三章时域分析法

1.控制系统的上升时间tr调整时间ts等反映出系统的()

A.相对稳定性B.绝对稳定性C.快速性D.平稳性

2.时域分析中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

A.脉冲函数B.斜坡函数C.阶跃函数D.正弦函数

3.一阶系统G(s)=K/(TS+1)的放大系数K愈小,则系统的输出响应的稳态值()

A.不变B.不定C.愈小D.愈大

4.一阶系统G(s)=K/(TS+1)的时间常数T越大,则系统的输出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A.越长B.越短C.不变D.不定

5.二阶系统当0<ζ<1时,如果增加ζ,则输出响应的最大超调量将Mp()

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定

6.当二阶系统特征方程的根为具有负实部的复数根时,系统的阻尼比为( )

A.ζ<0B.ζ=0C.0<ζ<1D.ζ≥1

7.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该系统闭环系统是()

A.稳定的B.条件稳定的C.临界稳定的D.不稳定的

8.设一阶系统的传递

,其阶跃响应曲线在t=0处的切线斜率为()

A.7B.2C.

D.

9.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且容许误差为5%,则其调整时间为()

A.1B.2C.3D.4

10.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且容许误差为2%,则其调整时间为()

A.1B.1.5C.2D.3

11.过阻尼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是调整时间ts和()

A.峰值时间tpB.最大超调量MpC.上升时间trD.衰减比Mp/Mp′

12.已知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呈现出等幅振荡,则其阻尼比可能为()

A.0.6B.0.707C.0D.1

13.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性能指标中只与阻尼比有关的是()

A.上升时间B.峰值时间C.调整时间D.最大超调量

14.若保持二阶系统的ζ不变,提高ωn,则可以()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

15.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指标密切相关。

A.允许的峰值时间B.允许的超调量

C.允许的上升时间D.允许的稳态误差

16.时域分析的性能指标,哪个指标是反映相对稳定性的()

A.上升时间B.峰值时间C.调整时间D.最大超调量

17.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

A.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B.稳态误差计算的通用公式是

C.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D.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18.以下关于系统稳态误差的概念正确的是()

A.它只决定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B.它只决定于系统的输入和干扰

C.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输入和干扰有关D.它始终为0

19.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在阶跃函数作用下,稳态误差

为常数,则此系统为(   )

A.0型系统B.I型系统C.Ⅱ型系统D.Ⅲ型系统

20.一般讲,如果开环系统增加积分环节,则其闭环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将()

A.变好B.变坏C.不变D.不定

21.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反映了系统的(   )

A.稳态控制精度B.相对稳定性C.快速性D.平稳性

22.设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该系统为()

A.0型系统B.1型系统C.2型系统D.3型系统

23.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c)。

A.100B.1000C.20D.不能确定

24.某一系统的速度误差为零,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能是()

A.

B.

C.

D.

25.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当输入为单位斜坡时,其加速度误差为()

A.0B.0.25C.4D.

26.当输入为单位斜坡且系统为单位反馈时,对于II型系统其稳态误差为()

A.0B.0.1/kC.1/kD.

27.系统的传递函数

,其系统的增益和型次为()

A.5,2B.5/4,2C.5,4D.5/4,4

28.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其位置误差为()

A.2B.0.2C.0.25D.3

29.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当输入信号是

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A.0;B.∞;C.10;D.20

30.当输入为单位加速度且系统为单位反馈时,对于I型系统其稳态误差为()

A.0B.0.1/kC.1/kD.

31.下列系统中属于不稳定的系统是()。

A.闭环极点为

的系统B.闭环特征方程为

的系统

C.阶跃响应为

的系统D.脉冲响应为

的系统

32.当二阶系统的根分布在右半根平面时,系统的阻尼比ξ为()

A.ξ<0B.ξ=0C.0<ξ1D.ξ>1

33.当二阶系统的根分布在根平面的虚轴上时,系统的阻尼比为(   )

A.ξ<0B.ξ=0C.0<ξ<1D.ξ≥1

34.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没有零点和极点,则该系统称作()

A.非最小相位系统

B.最小相位系统

C.不稳定系统

D.振荡系统

35.主导极点的特点是()

A.距离虚轴很近B.距离实轴很近

C.距离虚轴很远D.距离实轴很远

36.关于系统零极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如果闭环极点全部位于S左半平面,则系统一定是稳定的。

稳定性与闭环零点位置无关;

B.如果闭环系统无零点,且闭环极点均为负实数极点,则时间响应一定是衰减振荡的;

C.超调量仅取决于闭环复数主导极点的衰减率,与其它零极点位置无关;

D.如果系统有开环极点处于S右半平面,则系统不稳定。

37.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A.50B.25C.10D.5

38.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平面原点,则()。

A.准确度越高B.准确度越低C.响应速度越快D.响应速度越慢

39.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指标密切相关。

A.允许的稳态误差B.允许的超调量

C.允许的上升时间D.允许的峰值时间

40.A.B是高阶系统的二个极点,一般当极点A距离虚轴比极点B距离虚轴大于()时,分析系统时可忽略极点A。

A.5倍B.4倍C.3倍D.2倍

41.一阶系统G(s)=

的放大系数K愈小,则系统的输出响应的稳态值()

A.不变B.不定C.愈小D.愈大

42.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A.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B.含两个积分环节

C.位置误差系数为0D.速度误差系数为0

4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

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44.某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当k=(C)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A.2B.4C.6D.8

45.关于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c)。

A.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都为正数;

B.无论是开环极点或是闭环极点处于右半S平面,系统不稳定;

C.如果系统闭环系统特征方程某项系数为负数,系统不稳定;

D.当系统的相角裕度大于零,幅值裕度大于1时,系统不稳定。

46.系统特征方程为

,则系统(c)

A.稳定;B.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C.临界稳定;D.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

47.系统在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说明(a)

A.型别

; B.系统不稳定;

C.输入幅值过大;D.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48.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当输入信号是

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d)

A.0B.∞C.10D.20

49.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D)。

A.准确度越高B.准确度越低

C.响应速度越快D.响应速度越慢

第四章根轨迹

1.确定根轨迹大致走向,用以下哪个条件一般就够了?

()

A.特征方程B.幅角条件

C.幅值条件D.幅值条件+幅角条件

2.计算根轨迹渐近线倾角的公式为(  )

A.B.C.D.

 

3.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公式为()

A.B.C.D.

 

4.开环传递函数,其中p2>z1>p1>0,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

A.(-∞,-p2],[-z1,-p1]B.(-∞,-p2]C.[-p1,+∞)D.[-z1,-p1]

5.实轴上根轨迹右端的开环实数零点.极点的个数之和为()

A.零B.大于零C.奇数D.偶数

6.开环传递函数为,其根轨迹的起点为(   )

A.0,-3B.-1,-2C.0,-6D.-2,-4

7.开环传递函数为,则根轨迹上的点为()

A.-6+jB.-3+jC.-jD.j

8.设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其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为(   )

A.0B.-1C.-2D.-3

9.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2,-1)和(0,∞)B.(-∞,-2)和(-1,0)

C.(0,1)和(2,∞)D.(-∞,0)和(1,2)

10.开环传递函数为的根轨迹的弯曲部分轨迹是( )

A.半圆B.整圆C.抛物线D.不规则曲线

11.开环传递函数为,其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为(  )

A.-5/3B.-3/5C.3/5D.5/3

12.设开环传递函数为G(s)=,在根轨迹的分离点处,其对应的k值应为()

A.1/4B.1/2C.1D.4

13.根轨迹上的点应满足的幅角条件为

(D)

A.-1B.1

C.±(2k+1)π/2(k=0,1,2,…)D.±(2k+1)π(k=0,1,2,…)

14.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C)

A.(-4,∞)B.(-4,0)C.(-∞,-4)D.(0,∞)

15.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则与虚轴交点处的K*=()

A.0B.2C.4D.6

16.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

A.闭环零点和极点B.开环零点C.闭环极点D.阶跃响应

17.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d)

A.主反馈口符号为“-”;B.除

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

C.非单位反馈系统;D.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

第五章频率分析法

1.设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K/s,则其频率特性幅值A(ω)=()

A.K/ωB.K/ω2C.1/ωD.1/ω2

2.ω从0变化到+∞时,迟延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

A.圆B.半圆C.椭圆D.双曲线

3.设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为G(jω),当频率ω从0变化至∞时,其极坐标平面上的奈氏曲线是(   )

A.正虚轴B.负虚轴C.正实轴D.负实轴

4.二阶振荡环节的相频特性ψ(ω),当时ω→∞,其相位移ψ(ω)为()

A.-270°B.-180°C.-90°D.0°

5.在用实验法求取系统的幅频特性时,一般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B)来求得输出信号的幅值。

A.相位B.频率C.稳定裕量D.时间常数

6.若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K/(Ts+1),则其频率特性的实部R(ω)是()

A.B.-C.D.-

 

7.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G(s)=10/(s+1),则其频率特性的实部(   )

A.B.C.D.

 

8.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希望相位裕量为(C)

A.0~15B.15~30C.30~60D.60~90

9.2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渐近线斜率为(   )

A.-60dB/decB.-40dB/dec

C.-20dB/decD.0dB/dec

10.1型系统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的低频段斜率为(   )

A.-40(dB/dec)B.-20(dB/dec)

C.0(dB/dec)D.+20(dB/dec)

11.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

A.低频段B.开环增益C.高频段D.中频段

12.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

对应时域性能指标(a)。

A.超调

B.稳态误差

C.调整时间

D.峰值时间

13.设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则其频率特性奈氏图起点坐标为()

A.(-10,j0)B.(-1,j0)C.(1,j0)D.(10,j0)

14.利用奈奎斯特图可以分析闭环控制系统的(   )

A.稳态性能B.动态性能C.稳态和动态性能D.抗扰性能

15.设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为G(jω)=10/(jω+1),当频率ω从0变化至∞时,则其幅相频率特性曲线是一个半圆,位于极坐标平面的(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16.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则相位裕量γ的值为(   )

A.30°B.45°C.60°D.90°

17.设二阶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G(s)=,则其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的转角频率为(   )

A.2rad/sB.4rad/sC.8rad/sD.16rad/s

18.设某闭环传递函数为,则其频带宽度为(   )

A.0~10rad/sB.0~5rad/sC.0~1rad/sD.0~0.1rad/s

19.二阶振荡环节乃奎斯特图中与虚轴交点的频率为(D)

A.谐振频率B.截止频率C.最大相位频率D.固有频率

20.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A)上相等。

A.幅频特性的斜率B.最小幅值C.相位变化率D.穿越频率

21.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G(jω)=

,当ω=1rad/s时,其频率特性幅值A

(1)=(D)

A.

B.

C.

D.

22.一阶惯性系统

的转角频率指

(A)

A.2B.1C.0.5D.0

23.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决定了系统的()。

A.稳态精度B.稳定裕度C.抗干扰性能D.快速性

24.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图2所示,则图中不稳定的系统是(b)。

系统①系统②系统③

图2

A.系统①B.系统②C.系统③D.都不稳定

25.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不稳定;B.只有当幅值裕度

时才稳定;

C.稳定;D.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26.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b)

A.

B.

C.

D.

 

1.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则它是一种(A)

A.相位超前校正B.相位滞后校正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D.反馈校正

2.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则它是一种(C)

A.相位滞后校正B.相位超前校正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D.反馈校正

3.进行串联超前校正前的穿越频率

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

的关系,通常是(B)

A.

=

B.

>

C.

<

D.

无关

4.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则它是一种(D)

A.相位滞后校正B.相位超前校正C.微分调节器D.积分调节器

5.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B)

A.圆B.上半圆C.下半圆D.45°弧线

6.在系统中串联PD调节器,以下那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是一种相位超前校正装置B.能影响系统开环幅频特性的高频段

C.使系统的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