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270.91KB ,
资源ID:50033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0033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选择和填空.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选择和填空.docx

1、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选择和填空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如果被调量随着给定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A.恒值调节系统 B.随动系统 C.连续控制系统 D.数字控制系统2.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3.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 )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A.输出量 B.输入量 C.扰动量 D.设定量4. 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 )A.给定元件 B.放大元件 C.比较元件 D.执行元件5. 对于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进行( )的元件又称比较器。A.微分 B.相乘

2、C.加减 D.相除6. 开环控制系统的的特征是没有( )A.执行环节 B.给定环节 C.反馈环节 D.放大环节7. 主要用来产生偏差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8. 某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则该可看成由( )环节串联而成。A.比例.延时 B.惯性.导前 C.惯性.延时 D.惯性.比例10. 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 )A.输入 B.引出点 C.比较点 D.传递函数1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3、。第二章 自动控制的数学模型1. 已知,其原函数的终值( )A.0 B. C.0.75 D.3 2正弦函数sint的拉氏变换是( ) 3传递函数反映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它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输入信号 B.初始条件 C.系统的结构参数 D.输入信号和初始条件4对复杂的信号流图直接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采用( )A.终值定理 B.初值定理 C.梅森公式 D.方框图变换5采用系统的输入.输出微分方程对系统进行数学描述是()A.系统各变量的动态描述 B.系统的外部描述C.系统的内部描述 D.系统的内部和外部描述6拉氏变换将时间函数变换成( )A正弦函数 B单位阶跃函数C单位脉冲函数 D复变函数

4、7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 )A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 B系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C系统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D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8方框图化简时,并联连接方框总的输出量为各方框输出量的( ) A乘积 B代数和 C加权平均 D平均值9.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是( ) A.比例环节 B.积分环节 C.惯性环节 D.微分环节10.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 B. C. D. 11. 引出点前移越过一个方块图单元时,应在引出线支路上( ) A.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 B.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

5、数 C.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 D.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12.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是( )A.比例环节 B.惯性环节 C.积分环节 D.微分环节13. 已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是,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 A. B. C. D. 14. 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15. 传递函数只取决于系统或元件的( ) ,而与系统输入量的形式和大小无关,也不反映系统内部的任何信息。A.结构参数 B.控制方式 C.控制作用 D.反馈形式16. 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 )。A.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B.

6、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C.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D.非线性系统。17.数学模型就是用数学的方法和形式表示和描述系统中( )间的关系。 A.输入输出 B.各变量 C.控制信号 D.测量信号18终值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A B C. D. 19梅森公式为()A B C 20函数 的拉氏变换是()21.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 A. B. C. D. 22. 某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可看成由( )环节串联而组成。 A.比例.积分.滞后 B.比例.惯性.微分 C.比例.微分.滞后 D.比例.积分.微分23.根据系统的特征方程,可以判断系统为( ) A.稳定 B.

7、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稳定性不确定24.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 A. B. C.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25.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 A. B. C.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26PI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形式是( )A5+3s B5+3/s C5+3s+3/s D5+1/(s+1)27. 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A. B . C . D. 27.控制系统中基本环节的划分是根据(

8、)。A.元件或设备的物理特性 B.系统的组成形式C.环节的连接方式 D.环节的数学模型28由电子线路构成的控制器如图,它是( ) A PI控制器 B PD控制器 C PID控制器 D P控制器 29PID控制器中,积分控制的作用是( )A克服对象的延迟和惯性 B能使控制过程为无差控制C减少控制过程的动态偏差 D使过程较快达到稳定30.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 F(s)= 1 + G(s)H(s),错误的说法是 ( )A.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B. 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C. F(s)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D. F(s)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1

9、控制系统的上升时间tr调整时间ts等反映出系统的( )A.相对稳定性 B.绝对稳定性 C.快速性 D.平稳性2时域分析中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A.脉冲函数 B.斜坡函数 C.阶跃函数 D.正弦函数3一阶系统G(s)=K/(TS+1)的放大系数K愈小,则系统的输出响应的稳态值( )A.不变 B.不定 C.愈小 D.愈大4一阶系统G(s)= K/(TS+1)的时间常数T越大,则系统的输出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 A越长 B越短 C不变 D不定5二阶系统当01时,如果增加,则输出响应的最大超调量将Mp(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定6当二阶系统特征方程的根为具有负实部的复数根时,

10、系统的阻尼比为()A0 B0 C01 D17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该系统闭环系统是( )A稳定的 B条件稳定的 C临界稳定的 D不稳定的8.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其阶跃响应曲线在t=0处的切线斜率为( )A. 7 B. 2 C. D. 9.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且容许误差为5%,则其调整时间为()A. 1 B. 2 C. 3 D. 410.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且容许误差为2%,则其调整时间为( )A.1 B.1.5 C.2 D.311过阻尼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是调整时间ts和( )A峰值时间tp B最大超调量Mp C上升时间tr D衰减比MpMp12. 已知二阶系统单

11、位阶跃响应曲线呈现出等幅振荡,则其阻尼比可能为()A.0.6 B.0.707 C.0 D.113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性能指标中只与阻尼比有关的是 ()A.上升时间 B.峰值时间 C.调整时间 D.最大超调量14.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不变,提高n,则可以(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 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15. 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 )指标密切相关。A.允许的峰值时间 B.允许的超调量 C.允许的上升时间 D.允许的稳态误差16. 时域分析的性能指标,哪个指标是反映相对稳定性的( )A.上升时间 B.峰值时间

12、C.调整时间 D.最大超调量17. 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 A. 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B. 稳态误差计算的通用公式是;C.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D.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18.以下关于系统稳态误差的概念正确的是( )A.它只决定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B.它只决定于系统的输入和干扰C.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输入和干扰有关 D.它始终为019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在阶跃函数作用下,稳态误差为常数,则此系统为()A0型系统 BI型系统 C型系统 D型系统20一般讲,如果开环系统增加积分环节,则其闭环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将(

13、 )A.变好 B.变坏 C.不变 D.不定21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反映了系统的()A稳态控制精度 B相对稳定性 C快速性 D平稳性22设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该系统为( )A0型系统 B1型系统 C2型系统 D3型系统23.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A. 100 B.1000 C.20 D.不能确定 24.某一系统的速度误差为零,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能是()A. B. C. D. 25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斜坡时,其加速度误差为( )A. 0 B. 0.25 C. 4 D. 26当输入为单位斜坡且系统为单位反馈时,对于II型系统

14、其稳态误差为( )A. 0 B. 0.1/k C. 1/k D. 27.系统的传递函数,其系统的增益和型次为 ( )A.5,2 B.5/4,2 C.5,4 D.5/4,428.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其位置误差为( )A. 2 B. 0.2 C. 0.25 D. 329.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信号是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A. 0 ; B. ; C. 10 ; D. 2030.当输入为单位加速度且系统为单位反馈时,对于I型系统其稳态误差为( )A.0 B.0.1/k C.1/k D.31.下列系统中属于不稳定的系统是( )。 A.闭环极点为的系统 B

15、.闭环特征方程为的系统 C.阶跃响应为的系统 D.脉冲响应为的系统32当二阶系统的根分布在右半根平面时,系统的阻尼比为( ) A0 B=0 C0133当二阶系统的根分布在根平面的虚轴上时,系统的阻尼比为() A0 B=0C 0z1p10,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A.(-,-p2,-z1,-p1 B.(- ,-p2 C.-p1,+ ) D.-z1,-p15实轴上根轨迹右端的开环实数零点.极点的个数之和为( )A零 B大于零 C奇数 D偶数6开环传递函数为 ,其根轨迹的起点为()A0,-3 B-1,-2 C0,-6 D-2,-47开环传递函数为 , 则根轨迹上的点为( )A-6+j B-3+j C-

16、j Dj8设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 其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为() A0 B1 C2 D39.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2,-1)和(0,) B.(-,-2)和(-1,0)C.(0,1)和(2,) D.(-,0)和(1,2)10开环传递函数为 的根轨迹的弯曲部分轨迹是()A半圆 B整圆 C抛物线 D不规则曲线11. 开环传递函数为 ,其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为()A-5/3 B-3/5 C3/5 D5/312设开环传递函数为G(s)= ,在根轨迹的分离点处,其对应的k值应为( )A1/4 B1/2 C1 D413. 根轨迹上的点应满足的幅角条件为(

17、 )A.-1 B.1 C.(2k+1)/2 (k=0,1,2,) D.(2k+1)(k=0,1,2,)14. 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C )A.(4,) B.(4,0) C.(,4) D.( 0,)15.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则与虚轴交点处的K*=( )A.0 B.2 C.4 D.616.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 ):A.闭环零点和极点 B.开环零点 C.闭环极点 D.阶跃响应17.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 )A.主反馈口符号为“-” ; B.除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C.非单位反馈系统; D.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第五章 频率分析法1设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18、G(s)=K/s,则其频率特性幅值A()=( )A. K/ B . K/2 C. 1/ D. 1/2 2从0变化到+时,迟延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A.圆 B. 半圆 C. 椭圆 D. 双曲线 3设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为G(j) ,当频率从0变化至时,其极坐标平面上的奈氏曲线是()A正虚轴 B负虚轴 C正实轴 D负实轴4二阶振荡环节的相频特性(),当时 ,其相位移()为( )A-270 B-180 C-90 D05在用实验法求取系统的幅频特性时,一般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 )来求得输出信号的幅值。A.相位 B.频率 C.稳定裕量 D.时间常数6若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 K/(Ts+1)

19、,则其频率特性的实部R()是( )A B- C D-7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G(s)=10/(s+1),则其频率特性的实部() A B C D. 8. 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希望相位裕量 为(C )A. 015 B. 1530 C. 3060 D. 6090 92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渐近线斜率为()A60dBdec B40dBdec C20dBdec D0dBdec101型系统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的低频段斜率为() A.-40(dB/dec) B. -20(dB/dec)C. 0(dB/dec) D. +20(dB/dec)11. 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 A.

20、低频段 B.开环增益 C.高频段 D.中频段12.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 。A.超调 B.稳态误差 C.调整时间 D.峰值时间13设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 ,则其频率特性奈氏图起点坐标为( )A(-10,j0) B(-1,j0) C(1,j0) D(10,j0)14利用奈奎斯特图可以分析闭环控制系统的() A.稳态性能 B.动态性能 C.稳态和动态性能 D.抗扰性能15设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为G(j)=10/(j+1) ,当频率从0变化至时,则其幅相频率特性曲线是一个半圆,位于极坐标平面的()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6已知某单位负反馈

2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则相位裕量的值为() A30 B45 C60 D9017设二阶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G(s)= ,则其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的转角频率为() A2rad/s B4rad/s C8rad/s D16rad/s18设某闭环传递函数为 ,则其频带宽度为()A010rads B05rads C01rads D00.1rads 19. 二阶振荡环节乃奎斯特图中与虚轴交点的频率为( D )A.谐振频率 B.截止频率 C.最大相位频率 D.固有频率20.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A )上相等。 A.幅频特性的斜率 B.最小幅值 C.相位变化率 D.穿越频率21.设开环系统频率

22、特性G(j)=,当=1rad/s时,其频率特性幅值A(1)=( D )A. B. C. D. 22.一阶惯性系统的转角频率指( A ) A.2 B.1 C.0.5 D.023.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决定了系统的( )。A.稳态精度 B.稳定裕度 C.抗干扰性能 D.快速性24.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图2所示, 则图中不稳定的系统是( )。 系统 系统 系统图2A.系统 B.系统 C.系统 D.都不稳定25. 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稳定; B.只有当幅值裕度时才稳定;C.稳定; D.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26.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

23、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A. B . C . D. 1. 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 )A.相位超前校正 B.相位滞后校正 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反馈校正2. 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C )A.相位滞后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反馈校正3.进行串联超前校正前的穿越频率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的关系,通常是(B )A. = B. C. D.与无关4. 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D )A.相位滞后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微分调节器 D.积分调节器5.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B )A.圆 B.上半圆 C.下半圆 D.45弧线6.在系统中串联PD调节器,以下那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是一种相位超前校正装置 B.能影响系统开环幅频特性的高频段C.使系统的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