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0无因邪因与正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299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30无因邪因与正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130无因邪因与正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130无因邪因与正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130无因邪因与正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3130无因邪因与正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130无因邪因与正因.docx

《3130无因邪因与正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30无因邪因与正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130无因邪因与正因.docx

3130无因邪因与正因

“﹝无因邪因与正因﹞

人类文化的开展,本来都由于探求因缘。

如冷了有求暖的需要,于是追求为什么冷,怎样才会不冷,发现取暖的方法。

一切知识,无不从这察果知因中得来。

不过因缘极为深细,一般每流于错误。

在释尊未出世前,印度就有许多外道,他们也有讲因缘的。

但以佛的眼光看来,他们所讲的因缘,都不正确,佛法称之为「邪因」或「非因计因」。

佛陀出世前,印度的宗教思想非常发达、开放自由,开始是婆罗门,后来由婆罗门发展到奥义书,之后又出现了六师,每个大师都有很多信徒,说明他们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

佛陀出世后,跟这些人交往探讨,并亲近过外道的师父,但最后都放弃了,因为知道他们理念的错处就是非因计因和邪因,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和内容。

佛陀最后自悟的就是缘起法,所以他绝对是站在反对婆罗门的立场上,并一一厘清了六师外道不同的观念,这个很重要。

如果没有了解和抉择印度时代的宗教学说与佛陀所说的法有何不同之处,佛法就会与外道混淆不清。

佛法在二三千年的迁流变化中,已经融合含摄了外道的思想,如果不加以抉择,我们又如何能学到正确的佛法呢?

今天上课所讲的东西,就是要让大家明白佛法的根本建立在何处,明白佛法的主要思想和根本正见。

即使为了适应不同的民族文化,佛法在迁流二三千年中会有些变化和方便,但根本的原则和理论却是不能变的!

如果变得与外道融合在一起了,那佛法还有什么特质!

上一堂课我讲过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伟大的佛法是佛陀在印度开创的,还产生了那么多祖师级的人物,可是在印度流传一千六七百年后,居然在本土真的灭(在中国兴盛起来)了!

就是因为这个问题,使导师产生了极大的关怀,他要找出佛法流变和衰灭的原因,他知道即使有外在的压迫和条件,但最主要的还是佛法本身的问题,于是就从法上去探讨研究。

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外在不好的环境和压力会影响我们,但如果身体内部没有生病和腐烂,是不会马上就死亡的,所以不能怪外面的原因,其实主要还在于内部的原因。

导师探讨佛法,溯源而上,回到佛法的源头来看清真面目,由于这样的因缘而深入佛法,抉择法义,厘清抉择了佛教二三千年的流变,他的伟大智能都在这里!

现在我们讲的就是源头的部分,先明白法的源头,建立了佛法的根本正见后,再回过头来,才有能力抉择佛法迁流过程中的流动变化。

佛灭度后,部派佛教流传了近五百年,之后大乘佛法般若经思想兴起,一直到龙树菩萨以中观的思想破除了“有”“无”、“大”“小”两边的邪见,建立了佛法的正(中)道,这个时期佛教复兴了二百年。

导师把这个过程一一抉择了出来,佛灭度后,佛教分成几个派,慢慢的变成部派佛教的二十个部派。

导师一一抉择厘清了这些思想的变化演变:

哪一个部派是在怎样的思想观念下产生的,后来的几个主要体系是从怎样的理念而转变引申成大乘佛法的不同体系,中国八大宗的思想又是根据印度什么样的体系而来的。

通过这样的抉择,我们反省一下:

如果也以导师的这个正见为本而来抉择,后期的大乘思想(包括中国的八大宗思想)有没有符合佛陀的根本思想?

其实这就是抉择佛法是否正确的根本啊!

佛法讲的是因缘论,最后要破除的就是神教观念的主宰、上帝、神、我、大我、梵天、灵魂的邪见,这是佛陀说法的根本精神。

如果后期的佛法演变成与外道一样的观念,这就是流变的不正确的佛法了。

不探源了解根本佛法的真相,又怎能去抉择佛法这么多宗派体系的理论呢?

我们到底要从哪里走进去?

在佛法浩瀚的大海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彷徨和迷茫?

现在普遍所看到听到的是佛法的原味真精神吗?

我想很多人一定有很深很深的感叹:

我们没有择法眼,所以看到的仅仅是佛法的外壳,看不到内在的精神,不知道什么法门是究竟,什么法门只是引导众生的方便而已,而真正要解脱的人又如何抉择修行的理论和方法?

我们到底要归依谁?

到底要依什么法门才能真正解脱受用?

坦白讲,居士能用功用心很不容易啊,出家人都不容易,更不要讲在家居士了。

导师抉择厘清了几千年的佛法,让我们现在有路可走,这就是我最感动的地方。

为什么要弘这个法?

为什么要抉择这个正见?

因为这个对我们太重要了!

如果没有抉择到正见,修行真可说是盲修瞎练,那就只能在信仰依靠里,等人家救度,永远只是一条哈巴狗而已,其他毫无办法,是不是很可怜?

今天抉择到了正见,我们的内在就有方向,有方法,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修,这个太重要了!

我们以前都好像在押宝似的:

我碰到了这个师父,就押上去,师父是讲正见的,那押宝就押对了;如果遇到没有具足正见只讲方便的师父,那你押宝就押错了,也只好认命。

如果两个法师讲得不同,众生都是先入为主:

“这是我的师父,我当然听我师父说的。

”没有正确的择法眼,凭什么来择法?

这样是不是很危险?

所以这个课程虽然是最简单最根本的东西,却是最重要的。

明白了佛法的根本正见,自己有路可走可承担,知道有没有受用,不再受骗了。

听法学了正见,如果在生活中使用不上,在生命中体会不到,要学它干什么?

应该是学了正见,就能在身心的接触和生活中能体验感受得到的,就像吃对了药,身体的病很快就会好。

通过学法,我们的贪瞋痴烦恼和习性很快会淡薄,内心很快会转化净化,人格会提升,这是时时可以体验反省的,这样的受用自己最清楚,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所以学佛法有没有受用,自己最明白。

很多人学佛只是建立在信仰上,所以十年二十年后,烦恼贪瞋痴我慢依然如故,请问:

这样的佛法学它干什么?

那不过是一个增上缘,结个善缘而已,对你的生死大事根本没有重大的改善,那不是很冤枉吗?

了解这个,你们就知道正见的重要了。

佛法中有个术语――无明,不了解一切法的真实相,不明白缘起的正见就是严重的无明。

所以各位就要注意缘起法的重要性,从现在所讲的无因邪因与正因,就可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因缘。

“还有一类人,找不到世间所以灭的因果关系,就以为世间一切现象,都是无因的、偶然的。

这种无因论,到底是不多的;多而又难得教化的,要算非因计因的「邪因论」。

佛法对于非因计因的邪因论,驳斥不遗余力,现略举三种来说:

一、宿作论,也可名为定命论。

他们也说由于过去的业力,感得今生的果报。

但以为世间的一切,无不由生前业力招感的,对于现生的行为价值,也即是现生的因缘,完全抹煞了。

若真的世间一切现象,都是由前生铸定的,那就等于否定现生努力的价值。

有些人认为一切都是偶然的、没有原因而有的,这叫无因论。

这种人比较少,不过现代的唯物论就有这种倾向。

非因计因的邪因论,就是把因讲错了,不是真正的因。

现略举三种:

宿命论:

我们年青时不相信命运,都怀有很大的理想抱负,在小学的命题作文“将来要做什么”中,有的说将来要开飞机,有的说将来要做总统,还有的将来要做将军,也有将来要做大企业家等,从小就充满了理想,个个都有股子冲劲,怀抱着那么大的理想抱负,绝对不相信命运。

可是到中年后,一个个的头都垂下来了,无奈呀!

很多事是没有办法的,你的理想真的就能实现吗?

人生中十之八九是不如意的事,如意的不过十之一二而已,一二与八九拼,如何拼得过?

看看人生是痛苦烦恼不能如愿的多。

慢慢的,他不承认自己没智能没正见,不懂得条件的调整,不懂观察这一切发生的原因,只是怪自己运气不好,或者认定命运中派好赚多少吃多少,这就叫宿命(作)论。

照宿命论的论调,我们的一切祸福都是前生已经注定的,请问:

我们这一生还有必要努力奋斗吗?

对前生影响到这一生,佛法确实也承认,但不是全部注定而完全不能改变的。

比如说,我们之所以是众生,是过去的因缘所致,如果说这一生都已经由前面的因缘所注定,那你未来还有解脱成为佛菩萨的机会吗?

这样不是每况愈下吗?

其实佛法讲的就是因缘法的“不定”,因为他一直随着不同的因缘在变化——无常。

过去的因缘条件确实会影响到现在,没错!

但重要的是在于你现在有没有了解真相,了解真相的人就懂过去的因缘,就会去转化它而创造新的因缘,因为因缘是时刻不停的迁流变化,旧的因缘还要加上现前的因缘,因缘之间有融合转化的可能性。

按照宿命论者的理论,我们永远是众生,哪里能成佛?

因为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规范好了么。

如果是过去所规范的,即使你成佛了,也不是你修来的,还是过去规范的呀,那过去的规范又是由谁来规范的呢?

这不就是第一因的主宰!

注意呀!

宿命论在佛法的缘起论来看是讲不通的,这不是真正的正因,这是邪见。

我们这一生虽然前面很辛苦,但我现在能发菩提心,将来就能解脱。

年青时不懂得充实自己,每天只想过快乐日子,没有充实自己的学识,没有智能技术,修养又不好,在社会上不讨人欢喜,没有助缘,处处都是障碍,你不失败才怪!

但那也只是过去的因,如果碰到困难失败和逆境,有了缘起法的知见,就会懂得反省,找出失败的原因条件,就能转化那个因缘条件。

比如说别人读书很辛苦很用功上进,所以学识学历好,考上了律师或医师,这个职业不但收入多,也被社会所尊重,条件就比我们好。

而自己年青时不喜欢读书不用功,现在什么技俩都没有,当然比不上人家。

如果你知道真正的原因是由于过去没有认真学习,现在想当医生或律师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把当医生或律师的条件列出来,你现在具备了几个条件,还不足几个条件,你有能力把那个不足的具备出来,就可以成为医师或律师了么!

所以了解缘起法就是要懂得一切法形成的因缘条件,成功与否就在于你是否认识到正确的因缘并改造它。

有人做生意做得很好,有人就做不好,我们不要光看外表,应该去了解好以及不好的原因所在。

学佛法就是在了解因缘,善观因缘就会开发智能,这哪里只是信仰崇拜?

有了智能,在事业上你就懂得怎样去经营人际关系,在家庭中就会处理圆满,心情也会幸福解脱自在,这一切不都是条件吗?

但现在很多人没有智能,找不到真正的原因条件,一发生困难:

“快点哦,拜啊,求啊,”用这样求拜的方式能改变那些因缘吗?

整个传统社会的民俗信仰带来的是怎样的讯息啊!

我们的思想(好比计算机程序)都被搞乱错会了,没有正知见哪!

遇到困难或产生恐惧,唯一的就是求和拜,很少有人会用缘起的正见去反省自己,找出原因条件,从条件上去加强或改变,这个很重要!

宿命论带来的就是我们观念的固定和无奈:

既然一切都是注定的,那就没有了改造命运的动力,没有自我反省和超越的机会,只能在那边一天耗一天的无奈,等待命运的摆布。

这哪里是佛法缘起的正见?

注意听!

世俗的人不了解佛法缘起正见时,会很容易落入宿命论的观念,这个一定要厘清,宿命论不是佛法真正的缘起论。

“佛法虽也说由前生行为的好恶,影响今生的苦乐果报,但更重视现生的因缘力。

如小孩出生后,身体是健康的,后因胡吃乱喝以致生病死亡,这能说是前生造定的吗?

如果可以说是前生造定的,那么强盗无理劫夺来的财物,也应说是前生造定的了。

人们会常说:

一个人的福禄寿都是注定好的,活多少吃多少也是命中注定的,这就是定命论。

前生确实可以影响这一生,但不是完全决定的。

比如环境卫生不好,对孩子没有教育好,养成了乱吃的习性,还有到外面乱跑,也会有交通事故……这些对他的生命都会造成很大的危险,这哪是天生的呢!

如果认为这些都是前生注定的,那些作恶的坏人你又如何能怪他呢?

说他这一生欺负人乃至杀人是前生注定的,那他就没有反省的机会了。

犯罪过错都合理化了,人间还有法治吗?

社会人生会演变成怎样的状况?

定命论的祸害太大了!

“佛法正确的因缘论,是彻底反对这种抹煞现生的努力而专讲命定的。

佛法与宿命论的不同,就在重视现生努力与否。

按照定命论的观点,业力就是永恒不变的。

其实业力是会转变的,只要我们发菩提心,发愿意成佛菩萨的心,愿意为利益众生而修行而奉献的心,当下的菩提心念起来时,你就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动力,推你迈向解脱之路。

这个发心就是当下能成就,而不是靠过去的愿力,是当下产生的大愿力,所以我们要重视的是当下的这一念心。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后悔也没有用,要面对的是当下到未来的时候,正好发心,有愿力来支持我们,可以一步一步迈向解脱。

所以学佛与佛学不同,佛学只是理论,学佛是身体力行:

我要像佛一样成就,学习佛一样的人格,像佛一样解脱自在慈悲。

这个学习就是要力行喔!

如果把听法当做学问在研究:

这个师父讲的合我的意,我就去听;不合我的意,我就不听,这样听法作用还是有限的。

听法后,觉得对自己的内心起到了真实的感受和作用,学佛不是为了佛菩萨,而是为了自己喔。

难道你还不够苦吗?

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还不累吗?

面对必然的老病死,你都准备好了吗?

单单为这个,就会发心了,如果还不发心,那是自己太愚痴了!

所以坦白讲,学法是为了自己要解脱,讲好听的是为了众生,其实是相依相缘的:

要利益众生,自己不会游泳,下海不是淹死了?

你怎么救人!

自己首先要站得住,为了利他,就要先充实自己,自己要不要发心就在这点。

你不发心,那就只会永远在期待等待中,除了等救度,其他没有任何机会了。

正确的发心就是为了要解脱,要利益众生,那你非把法学好不可,有了正见,才有动力、方向和方法,你受用的那天,才有能力真正去帮助别人发心学佛。

第一步是自己的用功解脱,第二步的利益众生那是必然的,所以不要落入宿命论。

把握了缘起论,当下就能发大心,当下就建立了迈向解脱的因缘,这个很重要!

一旦落入宿命论,那就只有无奈地等待,只有任由人家来摆布,永远当一个羔羊而已,所以宿命论绝对不可取!

“二、尊佑论,这是将人生的一切遭遇,都归结到神的意旨中。

以为世间的一切,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奈何的,要上帝或梵天,才有这种力量,创造而安排世间的一切。

其实,尊佑论即传统民俗或其它宗教的一种信仰(如一神论、多神论),其论调是说上帝或大梵天创造一切万物,他们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人是被创造物,我们的一切好坏是由上帝来控制和主宰的,自己无法作主,一定要听他的话,照他的规矩办,他们欢喜时就赐给你福;不高兴就给你祸。

尊佑论的理论完全否定自己的力量而只是依赖外在的力量。

“对于这种尊佑论,佛法是彻底否定,毫不犹疑。

因为世间的一切,有好的也有坏的,如完全出于神的意旨,即等于否定人生,这实是莫大的错误!

不自己努力,单是在神前祷告,或是许愿,要想达到目的,必然是不可能的。

佛法否认决定一切运命的主宰,人世的好坏,不是外来的,须由自己与大家来决定。

佛法的缘起论讲的是因缘条件,只要自己努力地去具备一些条件,就可以改变命运,这才是真正的因果。

尊佑论却认为我们的一切是上帝来主宰的,这个影响有多深!

看看社会的普遍状态,当我们烦恼、不得意以及有困难时,就会去拜拜;当我们对于事情无知时,就会去算命,其实算命就是定命论,一切都是注定好的么。

而拜拜的意义是什么?

就是尊佑论,求神的庇佑么,让我们平安,经济好一点,身体好一点。

这样的观念潜伏在我们的心底,这是与生俱来的倾向。

原因是我们对真相不了解,总觉得自己无奈,好象有一个大力神在外面操控主宰我们。

中国的信仰拜天公玉皇大帝,我拜他,他就庇佑我。

玉皇大帝就是佛法说的帝释天,他的位置在三界中,自己还只是在欲界天而已,如何能主宰我们?

拜天公还算是拜神呢,现在发展到连树头、石头、水也拜,请问:

我们的内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思惟模式?

一切归咎于我们的无能,只有等他力来帮忙,其它毫无办法,它有力量有权利,拜它祭祀它就得保佑,这是什么观念?

不是在贿赂吗?

我们要慢慢去体会啊!

传统的社会观念不是宿命论就是尊佑论。

后面谈到缘起法的内容时,你们会更清楚,为什么要彻底反对宿作论和尊佑论?

因为宿命论和尊佑论是与无明相应的一种观念,那会使我们堕落在无奈中,怎么能解脱?

所谓解脱,就是对事物真相的一种明白。

所以,无明不破除,我们永远只有当一个羔羊,等人家来宰割,怎么能成佛成菩萨?

自救都救不了,怎能利益众生!

所以尊佑论也是外道,佛法的靠自力与外道靠神的保佑,这就是根本的不同点。

“三、苦行,除此两种邪因论而外,有的也谈因缘,也注重自作自受,但还是错误的。

像印度的苦行外道们,以为在现生中多吃些苦,未来即能得乐。

其实,这苦是冤枉吃的,因为无意义的苦行,与自己所要求的目的,毫没一点因果关系,这也是非因计因。

很多人修行有一个观念: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尤其是印度外道苦行很严厉,认为现在多吃一点苦,将来才会得乐。

苦与乐之间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吗?

这不是真正的因果,他们不知道苦的因缘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乐的条件是什么,而把苦作为乐的条件。

如果吃苦真能产生乐,那牛以及被宰割压迫的人最乐了?

这就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因缘条件,随便找一个错误的因缘,把它当作正确的条件,叫作非因计因,那个苦是自己冤枉受的。

佛陀时代,很多外道就在修苦行,当时的社会就有这样的倾向,所以佛陀出家后还有六年苦行。

每天很精进,有时一天只吃一麻一粟,饿得不像人形,一点体力都没有,这样非因计因哪能有什么成就!

后来他放弃了,知道那些苦行只是在磨害自己的身心,与解脱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没有精神和体力,又如何悟道!

其实直至现在,还有很多人以为苦行就是真正的修行呢。

其实真正的佛法不谈苦行,而提倡中道,不偏于苦,也不偏于乐,恰到好处,使身心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才有宁静的智能来观察思惟而发觉真相,这就是佛法与外道不同处,也是佛陀一生验证所在之处。

佛陀出家前亲近了两位大师级的人物,他们的定力都修得很高,一个到无想定,一个到非想非非想定,也就是四禅八定中四空定里最高的两个境界。

佛陀也能证入这样的禅定,但他远离了这两位师父,又去苦行了六年。

禅定与苦行都同样不能解脱,六年后在尼连河洗澡,差一点就昏倒爬不起来,体力衰弱到如此程度,佛陀怎么可能悟道?

当时,他就体会到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因缘,所以接受了牧羊女的供养,恢复体力后,才在金刚座上进入深禅定和正思维。

他的正思惟来自于了解到过去外道邪见思想的错误,知道必须放下这些错误观念。

所以他面对真切的生死问题而思惟:

我们为什么会老会死?

因为有出生;往前追,怎么会有生?

因为有过去业力的造作;业力造作又是从哪里来的?

从这一生一直往上追溯:

由于贪欲爱取,对一切法染着,我们造了很多恶业,身不由己,才会有后面的因缘――不断轮回的生和老死。

为什么会爱取?

由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身心感受,喜欢的叫乐受,起贪爱;不喜欢的是苦受,起嗔恨;中性的是不苦不乐受,就是愚痴,没有感觉。

贪瞋痴烦恼就是从这里的“受”而来的。

为什么会有这个感受?

因为身心有六根的作用。

再往前追溯,主要是前面识(有取识)的执取作用。

追到这里的“识”,即明白了生死的原因就是从这里来的!

佛陀在金刚座上思惟的就是这个,这就叫缘起法。

他体会到了:

由于我们内在思想观念的错误,产生了很多贪瞋痴的行为,造成未来生死的条件和原因,最大的因缘就是对宇宙的因果之间的必然性不了解,这就叫无明无知。

无明就是不知道圣和凡的差别;不知道因果的关系;不知道善恶的因缘;不知道缘起的内容,总合起来就叫无明。

佛陀就是这样思惟的,才发觉了真相,他是由于对过去错误的传统观念的扬弃和否定,重新展开正确的思惟后才悟道的,他悟的叫缘起法。

要注意,很多人不了解,说佛陀夜睹明星而悟道,看明星就能悟道?

这样叫正因缘吗?

所谓的夜睹明星而悟道,说的是在金刚座上思惟到第二十一天黎明时分,微曦时刻,最后的一颗星星要消失时,就在那个因缘时刻中而大悟了。

但是后人记载说什么佛陀夜睹明星而悟道。

其实不是看到星星而体会到了真理,看到星星与体会真理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

他真正体会的就是缘起法:

我们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条件,前面的条件引生后面的作用,这个作用又引生后面的作用,这样的环环相扣就是十二缘起,所以佛法重要就是在这个缘起啊!

我们都不了解佛陀觉悟到什么,解脱的是什么,结果都落在尊佑论和宿命论中,或者就是修苦行,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因缘,是“非因计因”。

明白了这几个重点,就不会落入传统观念的圈套而被误导。

如果还是在外道的理念中,哪里有解脱的因缘?

所以了解非因计因的部分是很重要的,不明白这些,你一定会落在这些错误的观念里,就不可能深一层地了解佛陀所悟的缘起法,更不可能了解真相了。

苦行者最大的错误观念还在于:

外道也知道这个肉体会坏灭,但他们认为里面有一个灵魂(自我)是永恒不灭的,这个灵魂、自我或大梵的梵、主(总归为真正的“我”)是永恒不变清净和乐的。

但我们色身的物质能量太大了,所以“我”被束缚而发不出能量来,修苦行就是折磨这个色身,把这个身体折磨坏了,使它不能再束缚内在的那个清净的本性(自我),那个灵魂(我)就超越出来了。

如果是这样的观念,那何必这么辛苦这么忙?

死了不就没有身体束缚了吗?

有时看看外道的这些观念真会忍俊不禁而发笑。

后面讲六师外道时,还会简单介绍每一师的思想内容。

“这可见一些人表面好象是谈因缘,究其实,都是邪因。

如人生病,宿作论者说:

这是命中注定的。

尊佑论者说:

这是神的惩罚,惟有祈祷上帝。

当身体不好或事业失败时,宿命论者就会无奈地说:

唉,没有办法,这是命运注好的;尊佑论者不去探讨真正的原因,认为是上帝的处罚,只有祈祷礼拜祭祀求保佑。

“有的虽说病由身体失调所致,可以找方法来治,但又不认清病因,不了解药性,不以正当的方法来医治,以为胡乱吃点什么,或者画符念咒,病就会好了。

这种现象也很普遍,这里有几位医师常说,有些人信佛法虽然有正见,医身体却还是六师外道,因为不按照正常的规矩检查病因服药,而去吃外面的一些号称有特殊功能的秘方,我也认同医生所说的话。

还有的人就去求神明,拿点香灰回来喝一喝,或是给一个什么符拿回去挂在病人身上就好了。

如果这样做病就会好,那就不要医生了,大家都去画符念咒么,由外面的主宰来改变我们不就行了!

明摆着是迷信无知,但很多人都在犯,社会普遍展现的就是对正见的无知。

“佛说:

一切现象无不是有因果性的,要求正确而必然的因果关系,不可笼统的讲因缘。

这一句话很重要,“正确而必然”说的就是因和果之间一定有必然性,不能笼统的认为大概是。

很多学生家长在孩子联考时都去拜,还把准考证的号码拿去让所拜的神或菩萨看,怕万一记错了。

如果一万人都去拜,总有人上不了吧?

到底是由他学业的能力来决定,还是由老天爷来决定?

如果由老天爷来决定,我们还读书干什么?

早就注定的嘛!

这么浅显的道理,奇怪得很,还是要拜啊,否则不安心呀!

其实这就是上述的非因计因的观念在作祟,没有正确的知见,你怎么能解脱受用?

还不是胡涂虫一个!

不要以为拜拜不伤大雅,以为只是民俗信仰而已。

我们为何要说正见?

为何要讲正确的因果法则,谈如何修行解脱?

就是为了认清民俗信仰的迷信无知和邪见,这个很重要哦!

千万不能轻视,大家要明白!

“佛法所说因果,范围非常广泛,一切都在因果法则中。

但佛法所重的,在乎思想与行为的因果律,指导人该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得好。

小呢,自己得到安乐;大之,使世界都得到安乐,得到究竟的解脱。

注意听!

这才是重点,我们往往不站在人的本位而泛谈因果,什么“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啦,这样的因果显得太广泛了吧!

不错,天下所有万法都与你有关系,但这样广泛的因果,我们该从哪里下手去认识正确的因缘呢?

导师点出了重点――在乎思想与行为的因果律。

我们的思想观念和动机会影响到身心的造作行为,这是最主要的因果关系,要着重这个因果律。

比如说我们之所以会烦恼痛苦,是由于思想观念不正确而导致行为不正确,行为的不正确就会造成痛苦烦恼。

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解脱,解脱之道就是灭苦之道,主要是在这里,先要探讨清楚个人的思想与行为间的关系:

我们的苦乐和轮回生死的业力是从哪里来的?

都是从我们的行为而来的。

行为从哪里来?

从观念知见而来,正确的知见带来的是解脱自在幸福光明;错误的观念带来错误的行为,那就是痛苦烦恼生死的业因,这是最重要的地方!

所以谈因缘不要广泛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样我们会摸不着头绪。

应该回到一个根本点――先搞清自己的身心思想与行为间的因果关系。

唯有明白观念知见(即现在术语“软件程序”)的错误,才能建立正确的知见(重新编辑正确的软件),它带来的必然是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不会带来痛苦烦恼与贪瞋痴,那样就能自在清净解脱。

所以要调正我们的行为就要先调正观念,因为我们的行为是从观念来的,最重要的是要先修正知见(观念)。

但如果我们不知道观念错在何处,从哪里下手来修正原有的错误观念?

所以要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他会指正我们的观念错在哪里,比如前面所讲的非因计因等不正确的观念,这样我们就会面对而修正。

知错才能改,然后输进正确的知见,就不用刻意约束行为了,因为行为只是知见的一种作用而已,知见正了,行为自然会导正的。

如果用压制强迫、威迫利诱的方式去改变一个人,那是没有效的。

真正要改变一个人,就要改变他的思想观念,指出他错在何处,等他自己能体会认识到后,再告诉他什么是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