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9646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艺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农艺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农艺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农艺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农艺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艺工.docx

《农艺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艺工.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艺工.docx

农艺工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训练规程丛书(校本教材)

 

农艺工

 

主编郭运柱

副主编郭利红贝鑫鑫

 

武安市职教中心专业技能训练规程丛书编委会

 

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委员:

 

编写说明

《农艺工技能训练规程》是以农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为目标,从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出发,以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技能为前提,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农业生产能力,达到培养适于我市中级农业技术人才及指导农业生产之功效。

本规程是以河北省职业高级中学农科类专业教材中生命科学基础、农业生产基础、作物生产技术等教材为依据,并参照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编写的。

适用于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农艺工工种技能鉴定。

本规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用技术,并力求保持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体现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努力使教材结构严谨、内容精练、深入浅出。

本规程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借鉴、引用了诸多相关资料,特别参考了高书国、周印富主编的《作物生产技术》,董洪平、刘敬泽主编的《生命科学基础》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纰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生命科学基础部分

技能训练一辨认经过浸泡而膨胀的种子……………………6

技能训练二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模型或挂图……7

技能训练三根尖及其分区的观察……………………………8

技能训练四双子叶植物叶结构的观察………………………9

技能项目五观察花的形态结构……………………………10

技能项目六叙述蜡叶标本的制作过程……………………11

技能训练七观察实物,确定分科…………………………13

技能训练八给出一条食物链,认识各部分名称…………15

技能训练九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16

第二部分农业生产基础

技能训练十手测法测定土壤质地的技能…………………19

技能训练十一化学肥料的简易鉴定方法…………………21

技能训练十二土壤PH值的测定…………………………23

技能训练十三农田土壤墒情的识别………………………25

技能训练十四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的使用……………26

技能训练十五农药剂型的判断和农药浓度表示方法及计算29

技能训练十六波尔多液的配置方法…………………………32

第三部分作物生产技术

技能训练十七农田杂草识别……………………………34

技能训练十八作物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37

技能训练十九玉米螟、棉铃虫、黏虫、小地老虎的成虫识别

…………………………………………………………………38

技能训练二十棉花果枝和叶枝区别及整枝………………40

技能项目二十一辨别分蘖期麦苗各器官…………………42

技能项目二十二小麦杂交整穗的操作………………………43

技能训练二十三玉米种子生活力的鉴定(生化法)……………………………………………………………44

技能训练二十四作物施肥…………………………………45

 

技能训练一辨认经过浸泡而膨胀的种子

一、目的要求

1.辨认经过浸泡而膨胀的种子。

2.能够正确区分果实与种子。

二、材料用具

1.材料:

小麦、玉米、棉花、黄豆、水稻、绿豆、高粱、谷子、红小豆、花生。

2.用具:

解剖刀放大镜

三、操作提示

1.主要根据不同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颜色、大小、内部结构来区别。

⑴.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①黄豆、绿豆、红小豆、花生、棉花(均为种子)

②构造:

种皮(种脐、种孔)、胚(子叶、胚根、胚芽、胚轴)

⑵双子叶有胚乳种子:

①蓖麻(种子)

②构造:

种皮、胚、胚乳

⑶单子叶有胚乳种子(颖果):

①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水稻(均为果实)。

②构造:

种皮、胚、胚乳

2.用解剖刀解剖玉米的果实,观察内部构造。

经过浸泡的玉米种子1粒,沿种子宽的一面中部进行纵切,注意切时要使刀口正好通过胚的中部,然后在纵切面上涂上碘液,再进行观察。

种子外面的皮是果皮和种皮,二者密不可分。

果皮和种皮被碘液染成蓝色的部分为胚乳,胚乳下方未被染成蓝色的部分为胚。

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盾片、胚芽鞘、胚芽、胚轴、胚根、胚根鞘等。

3.菜豆种子的构造实物及挂图。

4.种子各部分的功能。

种皮:

具有保护胚和胚乳的作用。

胚:

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胚乳:

种子中贮藏营养的地方。

四、考核标准

1.能正确熟练说出种子的构造。

2.指出其中一部分能辨认清楚。

五、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准确区分果实和种子及所属科。

2.准确区分单子叶还是双子叶及有无胚乳。

3.认真观察菜豆和玉米种子的构造。

 

技能训练二肉眼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模型或挂图

一、目的要求

通过观察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二、材料用具

1.材料: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模型或挂图、二年生以上的枝条切段、二年生以上的枝条切片。

2.用具:

放大镜、显微镜。

三、操作提示

技能测试过程中往往是双子叶植物茎的构造和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一块进行考察。

具体内容如下:

1.针对某一实物(或挂图)说出是双子叶植物茎还是单子叶植物茎,说明理由,并依次说出其结构。

(注意顺序)

2.针对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模型或挂图,指出各部分(周皮、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髓、髓射线、年轮),并能指出韧皮部中筛管、伴胞、木质部中导管、管胞及其作用;说出年轮发生的位置,年轮的形成。

3.针对禾本科植物茎(挂图)指出韧皮部(筛管、伴胞)木质部(孔纹导管、环纹导管、气腔)、维管束鞘。

4.植物茎的三个切面挂图(横、纵、弦即切向切面)。

四、考核标准

⑴能准确熟练说出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包括几部分。

⑵分清早材、晚材和形成层。

⑶会数年轮且正确。

五、应注意的问题

1.回答双子叶茎的次生构造时,注意其顺序,一般是由外向内。

2.认真区分早材、晚材和年轮。

 

技能训练三根尖及其分区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根尖的外部形态和根的初生构造。

2.掌握根尖各区的特点及功能。

二、材料用具

1.材料:

根尖模型、挂图及幼根切片标本。

2.用具:

放大镜、显微镜

三、操作提示

1.根尖分区、特点及作用。

⑴根冠:

帽状,细胞大,排列疏松,起保护作用。

⑵分生区:

长约1—2mm,细胞小,壁薄,核大,质浓,排列密,根内产生新细胞的地方。

⑶伸长区:

长约娄毫米,细胞长大于宽,液泡大,细胞已逐渐失去分裂能力,是根系下扎的动力。

⑷根毛区:

已分化成各种成熟组织,又称成熟区,表面密生根毛,是一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突出而形成的,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双子叶植物幼根(书24页2—6图)、单子叶植物根毛区(书24页图2—8)

四、考核标准

⑴在显微镜下找出任何一个指定分区。

⑵能准确描述任何一个分区在显微镜下的特点。

⑶简单绘制光学显微镜下根尖纵切图。

五、应注意的问题

1.绘图时先用2B铅笔绘出轮廓,绘图过程中应当注意图的各部分比例要恰当,线条流畅,布局要合理,字迹工整,排列整齐,绘图引注、图的标题一律用铅笔。

2.注意分生区和根毛区的特点,要能说出两点以上。

 

技能训练四双子叶植物叶结构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2.能熟练说出叶片各部分的名称、特点及作用。

二、用具与材料

1.材料: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叶片挂图、模型、切片标本。

2.用具:

显微镜。

三、操作提示

1.双子叶植物叶片构造、特点

⑴表皮:

细胞长方形,排列整齐而紧密,外壁常有角质层,分上、下表皮,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气孔由两个半月形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中含叶绿体,表皮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⑵叶肉:

分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

紧帖上表皮,排列密,含叶绿体多。

海绵组织:

靠下表皮,排列松,叶绿体较少。

⑶叶脉:

即叶中的维管束,由木质部(在上)和韧皮部(在下)组成,在主脉中可能有形成层,网状脉。

2.单子叶植物叶片构造

⑴表皮:

下、下表皮气孔数目相差不多,上表皮有扇形排列的运动细胞(泡状细胞),气孔由两个哑铃形的保卫细胞和两个半球形的副卫细胞组成。

⑵叶肉:

栅栏和海绵组织分得不明显或不分。

⑶叶脉:

维管束无形成层,木上韧下,外边还有维管束鞘,平行脉。

3.叶片各部分的作用

⑴表皮:

保护作用,气孔是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门户。

⑵叶肉: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⑶叶脉:

运输功能,还有支持作用。

四、考核标准:

⑴能准确说出是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并能说明原因。

⑵根据挂图能熟练说出各部分的名称、特点及作用。

五、应注意的问题

1.区分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叶时,注意从气孔、泡状细胞、叶肉、叶脉上区分。

2.说出叶片的结构时注意顺序。

技能训练五观察花的形态结构

一、目的要求

掌握花的形态和结构。

二、材料与用具

1.材料:

油菜花、棉花的实物或挂图

2.用具:

放大镜、镊子

三、操作提示

⑴油菜花的构造:

花梗(支持和输导)、花托、花萼(4)、花瓣(4)、四强雄蕊、雌蕊(合生雌蕊)、子房上位。

⑵棉花:

花萼、花瓣各5枚,花萼外有副萼,合生雄蕊(单体雄蕊),子房上位,合生雌蕊。

⑶子房上位的有:

白菜、豌豆、蚕豆、牡丹、李等。

子房下位的有:

瓜类、向日葵、苹果、梨。

四、考核标准

⑴能用专业名词正确表述出花梗、花托、萼片、花瓣、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柱头、花柱(书32页2—18图)。

⑵能说出各花的子房类型。

⑶指出某一部分说出其名称及作用或说出某一名称能准确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⑷能说出雄蕊、雌蕊的组成,类型,并举例。

⑸能说出果实的形成与花的形态关系。

五、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按顺序说出花的各部分结构。

2.注意两种花的雌蕊和雄蕊的不同。

 

技能训练六叙述蜡叶标本的制作过程

一、目的要求

学会植物标本的采集及腊叶标本的制作。

二、材料与用具

1.材料: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2.用具:

采集铲、枝剪、采集箱(或塑料袋)、标本记录册、采集号牌、标本夹、剪刀、镊子、解剖针、台纸、吸水纸(可用旧报纸代替)

三、操作过程:

1.标本的采集。

采集时,选择形态完好、特征典型的植株作标本。

小型草本植物必须具有根、茎、叶、花和果实,木本植物要采集具有叶、花或果的枝条。

采到标本后,首先挂上号牌放入采集箱或塑料袋内,填写好植物标本记录签。

野外采集记录签

采集号

植物名称

采集环境

采集地点

采集日期

采集人

2.整理和压制。

从采集的标本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进行初步修整,剪去多余的部分,但要保持标本的自然特征。

将标本放在吸水纸上,较长的草本植物,可折成“N”字形或“V”形;将叶片展平,让多数叶片正面向上,少数背面向上;有多朵花的,也要有正面和反面;各部分之间不要重叠,大而硬的果实可切成两半,只留带果柄的一半。

这样每隔1—2层纸放1份标本,放入标本夹内,捆紧,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在开始的5—7天内每天换一次吸水纸,换纸时对标本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整理,特别是第一次换纸时,用镊子把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展平,有重叠的部分都要展开。

每次换纸后都要把标本夹捆紧。

这样经过7—10天就可以压平。

3.上台纸。

标本压干后,将标本固定在台纸上,台纸为厚的白板纸(大约38cm×27cm),固定时,摆好位置,用针线在每个枝条或较大的根上,每隔10cm左右钉上一针,把标本固定在台纸上。

或用小刀沿标本两侧,在适当位置切出数对小纵口,将宽约2mm的厚纸条从纵口部位穿入,再从背后轻轻拉紧,并用胶水粘在台纸的背面。

在台纸的左上角贴上采集记录签,在台纸的右下角贴上写有学名、中文名的标本签,最后在台纸上缘贴一薄纸以保护标本,这样就做成一份完整的腊叶标本。

将制好的标本分门别类,放在干燥密闭的标本柜内,在柜内放些杀虫剂,以便长期保存。

四、考核标准

⑴正确填写植物标本记录签:

采集号、植物名称、采集环境、采集地点、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人。

⑵能准确熟练是对标本进行修整、摆放(包括叶、花、果)

⑶知道重要环节:

每隔1—2层纸放1份标本,捆紧标本夹,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

五、应注意的问题

1.口述过程要求叙述全面,不打拌。

2.熟练操作。

3.标本签的内容及所贴位置。

 

技能训练七观察实物,确定分科

一、目的要求

熟练说出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并能依据所学知识给予分科归类。

二、材料与用具

1材料:

常见植物单株或枝条、花、果等。

2用具:

枝剪、镊子。

三、操作提示

锦葵科:

单叶互生,掌状脉,萼片2轮,有副萼,花两性,花丝连合单体雄蕊,子房上位,蒴果或分果。

如:

棉花、洋麻、木槿、扶桑、锦葵。

葫芦科:

藤本,有卷须,单叶互生,花单性,雌雄同株右异株,花瓣5裂,雄蕊3,花药盘曲成“S”或“U”形,子房下位,瓠果,如各种瓜类。

杨柳科:

花单性,无花被,柔荑花序,雌雄异株,蒴果,种子基部有长毛。

如杨、柳。

十字花科:

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

如白菜、萝卜、油菜、荠菜。

蔷薇科:

有托叶,花部基数为5,子房上位或下位,果为核果、梨果、或瘦果。

如:

桃、李、杏、苹果、梨、梅、山楂、草莓、月季、玫瑰等。

豆科:

复叶,花冠蝶形,二体雄蕊(9+1),单心皮,荚果。

如:

大豆、皂荚、刺槐、国槐。

伞形科:

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抱茎,花两性,伞形花序,子房下位,双悬果。

如:

胡萝卜、芹菜、芫荽、茴香、当归、柴胡。

茄科:

花萼宿存,花冠轮状(合瓣花)常5裂,雄蕊5枚,子房上位,浆果或蒴果。

如马铃薯、番茄、茄、辣椒、曼陀罗、烟草。

菊科:

头状花序,聚药雄蕊,萼处常变成冠毛状,筒状或舌状花冠,瘦果。

如:

菊花、蒲公英、艾蒿、茼蒿、苍耳。

禾本科:

茎秆圆形,单叶互生,常具叶舌、叶耳,花两性,稃片2片,浆片2,雄蕊3枚或6枚,柱头羽毛状二裂,子房上位,颖果。

如:

小麦、玉米,水稻,高粱、谷子、芦苇、甘蔗,马唐、竹、白茅,狗尾草等。

百合科:

常具根茎、鳞茎或球茎,花两性,花被基数3,雄蕊6枚呈两轮,蒴果或浆果,子房上位。

如:

葱、韭、蒜、金针菜、百合、芦荟、吊兰、文竹、郁金香等。

四、考核标准

⑴能够正确分科。

⑵能将所属分科的花的典型特征及果实类型复述出来并与所给实物吻合,并说明理由。

五、应注意的问题

针对某一实物,说出其所属科、特征(器官组成,果实类型、花的特征、花序类型等,并举例)

 

技能训练八给出一条食物链,认识各部分名称

一、目的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食物链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其关系。

2.准确说出能量流动的特点。

二、材料与用具

温带森林中的食物网图(书211页图12—7)。

三、操作提示

(1)在食物链中,生产者就是绿色植物,初级消费者(一级消费者)为植食性动物,次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

植物→植食性性动物→一级肉食性动物→二级肉食性动物→三级肉食性动物

(2)在食物链中,每一个环节为一个营养级;消费级别比营养级别低一级。

(3)能量流动特点:

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减少。

四、考核标准

(1)能准确说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2)能准确说出是几级消费者和营养级别。

(3)能说出能量流动的特点。

五、应注意的问题

应注意一级消费者就是二级营养级(初级消费者)。

 

技能训练九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能正确说明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及其作用。

2.学习并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和保护方法。

二、材料与用具

1.材料:

根、茎、叶切片标本或临时装片。

2.用具:

显微镜

三、操作提示

1.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⑴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镜座:

显微镜最下面的马蹄形部分。

用于支持显微镜的全部重量。

镜臂:

取放或移动显微镜时手握之处,一般呈弓形,也叫执手。

镜筒:

在镜座上方与镜臂相连的筒状部分。

物镜转换器:

可以任意转动,上面安装有3个或4个物镜,使用时随需要可更换物镜。

倾斜关节:

镜柱和镜臂连接处的活动螺钉,用以调节显微镜的倾斜度,以便于观察。

但是在用临时装片观察时,不要倾斜,以免片上的水流出。

观察时,倾斜度不易超过30○,以免显微镜倾倒跌坏。

粗调螺旋:

镜臂上方的一对大旋钮,可以大幅度地升降镜筒,旋钮向外旋转镜筒下降,向内旋转镜筒上升。

每旋转一周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10㎜。

仅用于调节低倍物镜。

细调螺旋:

镜臂上方的一对小旋钮,用于调节微小焦距,每旋转一周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0.1㎜。

使用时,调节范围只限于一周的幅度。

多用于调节高倍镜,或用于调节低倍镜下不甚清晰时。

载物台:

载标本制片的方形﹙或圆形﹚平台,中央有一园孔,光线即由此中通过。

台上两侧或镜臂侧有用以固定制片的压片夹或移动标本制片的推动器。

﹙2﹚光学部分。

物镜:

安装在镜筒下端的转换器上,一般有3个物镜,即低倍镜﹙10×以下﹚、高倍镜﹙40×或50×﹚和油浸物镜﹙90×或100×﹚。

×表示倍数,可根据镜检的需要选择使用。

目镜:

装在镜筒的上端,目镜上有放大倍数,如5×、10×和16×等,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观察时于眼睛相连,镜中所见范围称为视野。

视野中可安指针﹙剪取一段头发,用凡士林粘在目镜内的铁圈上制成的﹚,用以指示某一观察部分。

如需指示某部分,可移动在玻片或旋转目镜。

聚光器:

在载物台下,可以聚集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以照明玻片标本。

有些显微镜下有调节轮,可使聚光器升降,求得适宜的光亮。

反光镜:

在聚光器下,镜柱之前,可前后、左右随意移动,通过它可把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

反光镜有平凹两面,凹面反光较强,可在弱光下使用,平面反光弱,可在强光下使用。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⑴取镜与放置。

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时,以右手执镜臂,左手托镜座,镜筒直立向上,将显微镜放在桌上每人座位的左前方,镜臂向操作者身体,然后用纱布擦镜身金属部分,目镜、物镜、反光镜等光学部分如果附有灰尘,则用擦镜纸拭,不能用手指、手帕或布等擦拭。

⑵对光。

转动装换器,使低倍镜﹙10×﹚镜头对准载物台圆孔,然后以左眼接近目镜,向镜内视野观察﹙双眼都要睁开﹚,同时用手转动反光镜,直到镜中视野明亮为止。

⑶放玻片。

将切片标本或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材料位于圆孔中心,再用压片夹将载玻片固定。

⑷低倍镜观察。

将低倍镜对准载物台圆孔的上方,人眼从侧面注视物镜与制片间的距离,慢慢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螺旋下降镜筒,直至物镜接近盖玻片为止﹙约5㎜距离﹚,然后用左眼注视镜筒内,同时反时针方向慢慢转动粗调螺旋升高镜筒,直到获得清晰图象为止。

此时可使用细调螺旋以使图象清晰。

⑸高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图象后,直接转动物镜转换器调到高倍镜下,稍微调节一下细调螺旋,即可看到镜下的图象。

绝对不能使用粗调螺旋,调换玻片后,要重新按照上述先低倍后高倍的顺序操作观察。

⑹下片与装箱。

使用完毕后,先将镜筒提升,再取下切片,注意勿使切片触及镜头。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物镜与通光孔错开,然后在将镜筒降下,使物镜贴近载物台。

擦净镜体,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放入原镜箱中。

3.显微镜的保养:

⑴使用时,必须严格按使用规程操作。

⑵保持显微镜和室内的清洁、干燥,避免灰尘、水、化学试剂及生物沾污显微镜,尤其是镜头部分。

⑶不得任意拆卸各部零件及随意调换显微镜的零部件。

⑷防止震动,在转动调节轮时用力要轻,转动要慢。

⑸使用过的油镜头或镜头上沾有不易擦去的污物,不要用手或粗布擦拭,应先用擦镜纸沾取无水乙醇或二甲苯擦拭,再换用洁净的擦镜纸擦拭干净。

四、考核标准

⑴能准确说出显微镜构造的各部分名称。

⑵显微镜操作正确,使用规范并能迅速找到视野。

⑶会计算放大倍数及知道显微镜的保养。

五、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物镜规格的表示方法。

2.注意计算倍数时,物镜的数值是/前面的数。

 

第二部分农业生产基础

技能训练十手测法测定土壤质地的技能

一、目的要求

掌握手测法测定土壤质地的技能

二、材料用具

1.材料:

土壤样品

2.用具:

培养皿

三、操作提示

土壤质地手测法以手指对土壤的感觉为主,结合视觉和听觉来确定土壤质地名称。

简便易行,熟练后也相当准确。

手测法有干测和湿测两种,可相互补充,以湿测为主。

1.干测法:

取玉米粒大小的干土块,放在拇指与食指之间挤压使之破碎,根据指压时的感觉和用力大小来判断。

2.湿测法:

将土样捏碎后,除去石砾和根系,加入适量的水。

像和面一样,把土壤搓成面团,放在两手之间,做成核桃大小的小球,或把小球搓成长条,根据球面粗糙光滑程度,土条的粗细,弯曲断裂情况加以判断。

附:

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手测法质地判断标准

质地名称

干时测定情况

湿时测定情况

沙土

干土块毫不用力即可压碎,沙粒明显可见,手捻粗糙刺手,发出擦擦响声

不能成球形,手握能成团,但一触即散,不能成片

沙壤土

干土块用小力即可压碎

勉强可成厚而极短的片状,能搓成表面不光滑的小球,但搓不成条

轻壤土

干土块稍用力挤压可碎,手捻有粗面之感

可成较薄的短片,片长不超过1cm,片面较平整,可搓成直径约3mm的土条,但提起以后即会断裂

中壤土

干土块用相当大的力才能压碎

可成较长的薄片,片面平整,但无反光,可搓成直径3mm的小土条,但弯成2-3cm的小圈即生裂缝碎断

重壤土

粘粒含量较多,沙粒少,干土块用大力方可捏碎

可成较长的薄片,片面光滑而有弱的反光,可搓成约2mm的土条,能弯成2-3cm的圆环,但压扁时有裂缝

粘土

含粘粒为主,干土块很硬,用手不能将它捏碎

可成较长的薄片,片面光滑,有强的反光,不断裂,可搓成直径2mm的细条,亦可弯成2cm的土环,压扁时无裂缝

四、考核标准

1.熟练掌握干测、湿测的标准。

2.准确判断出3种未知土壤质地的名称。

五、注意事项

注意认真区分各土壤质地判断标准。

 

技能训练十一化学肥料的简易鉴定方法

一、目的要求

采用简单,正确的方法,快速,准确的鉴别肥料的能力,并简要说明鉴别的主要依据。

二、材料用具

1.材料:

肥料样品;

2.用具:

试管,小铁钩,酒精灯,碱面等。

三、操作提示

1.物理外观检验:

(1)颜色及形状:

取肥料试样少许,放在玻璃片上,先观察其颜色及形状。

白色,晶状或粒状的,为氮肥或钾肥;灰色、褐色或其它颜色,粉状或粒状(非晶状)的,为磷肥。

(2)气味:

然后将试样接近鼻子嗅之。

氮肥或钾肥中,除碳酸氢铵具有氨臭味外,其它一般均无特殊气味,磷肥中除骨粉外,一般也无特殊气味。

2.水溶性检查:

取肥料试样约0.5克放入试管中,加水约10毫升,摇动,必要时在酒精灯上略予加热,静置,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全部溶解的为氮肥或钾肥,不溶解的为磷肥。

3.灼烧试验:

取肥料试样少许,放到折成“凹”形的铁片上,用金属夹住铁片,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其熔融状况,不熔融仍为固体的,为钾肥或磷肥(骨粉有烧头发味,并变成黑色);不熔融,直接升华或分解的,为氯化铵或碳酸氢铵;熔融成液态,放入火柴梗小段(约2—3㎜)不燃烧,发白烟有氨臭味,最后在铁片上留有黄色痕迹的为硫酸铵,不留黄色痕迹的,为尿素;熔融成液态,放入火柴梗小段,燃烧,发亮,并发白烟,有氨臭味的,为硝酸铵;熔融成液体状,放入小段火柴梗燃烧发亮,无氨臭味,最后在铁片上留下石灰的为硝酸钙,不留的是硝酸钠(为化学中性,生理碱性)

4.化学定性鉴定方法:

(1)常用氮肥品种的鉴别:

①氮肥若有强烈的刺激性氨臭味,就是碳酸氢铵;

②氮肥若加点碱液或苏打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