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9222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docx

《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docx

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

依托企业,共建专业

——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

两年来,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思想指引下,计算机应用专业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办学模式、推行订单培养,创新教育内容、课程对接岗位,加强队伍建设、改善队伍结构,完善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改革评价模式、突显贡献与能力。

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在专业组全体教师的参与努力下,经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圆满完成了建设计划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1.两年来,专业招生人595人,毕业517人。

2.计划投入专业建设资金210万元已按相关规定完全投入建设使用。

3.按照《项目建设任务书》和《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中专业建设要求,89个专业建设验收要点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

4.完成了对网络安全实训室等3个实训室的改扩建设工作和实训室文化建设工作,并均已投入教学使用。

5.以企业走访、行业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了对23家企业、7个行业机构、127名毕业生的社会调研,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6.形成了“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岗位对接,分岗实训”的课程体系。

7.完成了2门核心课程的建设和4本校本实训指导书的编写,核心课教材已出版。

8.建成了教学源源管理平台,整合形成专业图书期刊、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软件等容量达270GB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9.形成了四方三层和五证考核的教学评价机制。

10.形成了“依托企业,共同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和“思想准备、知识储备、技能预备、现岗装备、教学完备”的双师队伍培养模式。

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6名,双师教师18名,组织专业技能培训6项次71人次,组织外出学习11次15人次,考取工程师(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26个,撰写论文25篇,新聘兼职教师8人,形成了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11.与企业深入合作形成“订单培养”合作模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6家,利用师资和设备优势开展对外社会服务与交流,与天津市东丽区就业训练中心签订了社会培训师资设备援助协议,共同为东丽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服务。

12.形成典型案例3个,“创建校内岗位锻炼长效机制,提升中职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分阶段多形式打造双师型师资团队”,“将企业生产引入教学课堂,实现教学生产无缝对接”

二、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一)深化校企合作,创新“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1.建设思路:

依照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原则,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具体做法:

为使计算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高度吻合”,我专业以企业走访、行业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了对23家企业、7个行业机构、127名毕业生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对计算机人才岗位需求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组织计算机类企业、行业专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讨与论证,进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我校地理位置特点,我们确定了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岗位需求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前3学期进行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学习与训练,在第4学期置入企业培训课程,通过工学结合、校内岗位实训,实训基地生产性岗位实训等方式强化岗位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与企业之间的匹配能力,缩短学生成为“企业人”的过渡期,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快毕业生在企业中的成长速度,成为企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表1定单签约企业

序号

定单方向

订单签约企业

1

长城宽带网络运营技能定向班

天津长宽电信城域网服务有限公司

2

航讯网络游戏运营订单班

天津市航讯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3

影视动画制作订单班

北京方正数字艺术有限公司

图1“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图

3.确定以“德能兼备”计算机应用职业人为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建设需要,德能兼备,具有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所需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操作职业能力、综合职业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相关事务岗位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计算机职业人。

(二)构建基于“岗位对接,分岗实训”的专业课程体系

1.建设思路:

依据计算机应用岗位要求,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以德能兼备为培养目标,以培养人人成才为课程建设理念,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图2 专业课程体系规划图

2.“岗位对接,分岗实训”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指导思想:

坚持校企合作,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设计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做到课程体系与就业岗位对接,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活动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实施过程:

通过对东丽区及周边区域计算机应用岗位需求的调查分析,结合专业设备及师资资源,按照“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核心课程—课程体系”的工作步骤,构建了以计算机维修维护、办公应用、平面设计、网络组建与管理为主要就业岗位,基于“能力主线、任务载体、实践主导、分段培养、分岗实训”的课程体系,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

图3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示意图

基于人人成才的专业发展理念,在学生基本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在第四学期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和自愿原则进行就业方向选择,分别对各就业岗位进行上岗前的为期一学期的技能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建设成果:

调研报告、调研分析报告、基于岗位模块的分层就业岗位实训课程体系、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校本实训指导书等。

图4 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三)优质核心课建设

1.参与国家教育部组织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共享课程资源已在专业教学中使用。

2.按照任务书要求,与天津众维志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天津亿兆创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完成《图形图像处理》、《网络组建与维护》两门优质核心课的建设任务。

见表2。

建设思路:

以典型任务和工程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实施过程及成效:

分别成立了以专业带头人杜小林、刘锦丽,骨干教师傅爱玲为主要负责人,由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网络组建与维护》、《图形图像处理》优质核心课建设小组;制定优质核心课建设方案,组织教师进行优质核心课建设,完成教材开发、电子教案、课件制作,并形成网络课程。

通过核心课程的建设,带动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表2 优质核心课建设一览表

核心课程名称

建设内容

负责人

参与教师

参与企业

成果形式

《图形图像处理》

教材开发、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

刘锦丽

傅爱玲

张俊媛

张琳

众维志信

教材出版

网络课程

《网络组建与维护》

教材开发、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

杜小林

王健

刘成宝

众维志信

教材出版

网络课程

(四)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思路:

实现教学资源信息化、标准化、多样化、开放化、管理规范化。

任务实施:

成立了以詹月燕老师为小组长,青年教师刘洪媛、刘丽亭为成员,全体专业教师参与的教学资源建设小组。

按照任务书要求,完成与企业共建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专业信息管理平台,形成包含有电子教案、教学软件、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媒体素材、教学视频、试题习题及图书、期刊、杂志等共享型综合教学资源库。

整合数字资源270GB,共享与自主建设10门网络课程资源。

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教学过程的立体化呈现,开阔师生视野,提高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课堂时效性。

为专业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五)教材建设

建设思路:

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突显岗位主导,遵循实用原则,编写4本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校本实训指导书。

任务实施:

成立教材建设开发小组,每本教材均指定负责人,并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教材开发,基于岗位能力需求和工作过程,结合学生特点,建设完成表3中的4本校本实训指导教材。

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表3 校本实训指导教材建设一览表

核心课程名称

建设内容

负责人

参与教师

参与企业

成果形式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

校本教材

王健

刘成宝

众维志信

校本教材

AutoCAD实训指导

校本教材

赵国睿

王桂芝

天津丹盛包装有限公司

校本教材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指导

校本教材

杜小林

傅爱玲

亿兆创辉

校本教材

办公文员岗位实训指导

校本教材

侯长虹

王萍、段春娜、焦文欣

天津市劝业股份有限公司

校本教材

(六)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建设思路:

建成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实训场所,校内外无缝连接的实训教学基地。

任务实施:

成立以主管校长、就业处、教务处、专业组长为成员的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以杜小林、焦文欣为主要负责人,就业处人员和全体专业教师为成员的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将专业组教师分成两个调研小组,在合作企业众维志信的协助下,对专业发展与建设所需解决的许多问题进行了企业调研和分析,并开展了相应的专家研讨论证会,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确定了专业建设方案与实施计划。

行业调研单位

序号

单位名称

1

天津市南开中科万维培训学校

2

天津市津南区众维培训学校

3

天津市先锋科教职业培训学校

4

天津市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5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

6

承德工业学校

7

江苏省丰县中等职业学校

企业调研单位一览表

序号

企业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需求专业方向

1

天津爱迪尔动画制作有限公司

梁经理

三维动画制作人员、后期人员、平面人员

2

城市人家装饰公司

朱帅可

电话销售、设计师助理,设计师

3

天津传承多媒体制作有限公司

霍春林

后期特效人员、三维效果图人员

4

天津市福丰达动漫游戏制作有限公司

田宇

影视2d转3d

5

天津捷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张经理

原画师

6

天津今朝装饰有限公司

朱经理

电话销售、设计师助理

7

天津金鹰广告公司

牛经理

平面设计师

8

天津市开源德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梁经理

电话销售、设计师助理,设计师

9

天津领秀广告有限公司

杨晓瑞

三维建筑表现人员、后期合成人员

10

龙福缘婚庆礼仪策划公司

温经理

摄像师、剪辑师、后期特效制作人员

11

天津市扭秧歌动漫设计有限公司

李经理

平面设计、影视后期制作

12

天津祺祥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鲁经理

三维动画制作人员、后期人员

13

天津天大北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刘旭

硬件销售、硬件及软件维护

14

天津市天地人不锈钢标牌制作中心

李经理

平面设计师

15

天津市天际园方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袁经理

后期剪辑、室内设计

16

宜家宜装饰公司

卢经理

电话销售、设计师助理、设计师(室内)

17

天津游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焦经理

电话销售、设计师助理

18

天津源创文化传媒公司

代经理

平面设计师

19

天津中视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徐静

三维建筑表现制作人员

20

众维志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张经理

市场人员、市场推广人员

21

天津亿兆创辉科技有限公司

张经理

技术支持工程师

22

天津市航讯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刘经理

程序员、游戏运营、游戏推广

23

天津长宽电信城域网服务有限公司

范经理

网络综合布线、市场营销、文员

在校内实训室建设中,我们将企业引入校内实训室建设中来,共同制定实训室改扩建设方案,制定项目需求书,完成采购计划,并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改扩建实训室,设备采购到位,实训室投入使用,充分满足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同时我们还制定与完善了各实训室管理制度,实施了实训室文化建设,增强了实训室专业学习氛围。

计算机专业校内实训室建设一览表(资金单位:

万元)

序号

实训室名称

建设类别

投入资金

建设状况

1

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实训室

改扩建

3.0

完成并投入使用

2

网络安全实训室

改扩建

36.5

完成并投入使用

3

综合布线实训室

改扩建

10.5

完成并投入使用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在原有实训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的基础上又与以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其中3家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实现了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计算机专业新增合作企业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联系人

职务

校外实训基地

订单培养方向

1

天津长宽电信城域网服务有限公司

范鈺伟

人事部经理

校外实训基地

网络运营

2

天津市航讯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刘杰

游戏总经理

校外实训基地

网络游戏运营

3

天津市众维志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张磊

总经理

校外实训基地

数字影视

4

天津华侨城实业有限公司

谢刚

总经理

校外实训基地

5

天津亿兆创辉科技有限公司

张桂瑶

客户经理

校外实训基地

6

天津中视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霍春林

总经理

校外实训基地

7

天津传承多媒体制作有限公司

李东

总经理

合作企业

8

北京方正数字艺术有限公司

乔江天

总经理

合作企业

(七)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思路:

依托行业企业,注重岗位能力培养,加强交流与学习,提高职业教育素质,强化专业建设参与,增强专业团队意识。

任务实施:

成立了以主管校长、教务主任、专业组长为成员的师资建设规划小组,以专业组长、张俊媛老师为负责人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小组,以全体专业教师为成员的建设小组。

按照学校有关文件,进行培养对象的筛选,制定培养计划,组织各种培训、交流学习,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进行专业建设工作任务分配,通过参与专业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1.专业带头人培养

我专业确定以杜小林、刘锦丽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与个人成长计划,创造条件对专业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

两年来专业带头人实践内容一览表

实践内容

杜小林

刘锦丽

专业建设

负责专业项目建设管理

负责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论文

《浅谈网络综合布线教学实训的开展》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问题》

《中职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与实验教学的初步探索》

《校园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教材

主编《网络组建与维护》并出版

主编《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指导》并印刷

主编《图形图像处理》并出版

技能培训

北大青鸟学士后JAVA工程师技能培训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

交流学习

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校内涵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培训研讨班”学习;

承德技师学院交流学习;

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参观学习;

江苏丰县中等职业学校交流学习;

济南一体化教学培训。

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艺术与教学法实务演练”高级研修班学习;

技能取证

计算机网络高级应用工程师

全国信息化工程师

大赛指导

天津市中职技能大赛指导学生“综合布线”比赛获三等奖

企业实践

天津亿兆创辉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传习实业有限公司

指导青年教师

张俊媛

侯长虹

其他

区级学科带头人

国家级培训说课一等奖

2.骨干教师培养

重视骨干教师培养,确定了以刘成宝、王健、赵国睿、侯长虹、张俊媛、傅爱玲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与个人成长计划,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与交流活动,参与示范校的课程建设、优质核心课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参编校本教材、下企业实践等活动,使其成为专业核心力量。

3.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组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紧紧依托行业企业,加强兼职引进,更注重双师培养,并率先在计算机专业形成了“思想准备、知识储备、技能预备、现岗装备、教学完备”的双师队伍培养模式,实施分阶段多形式打造双师型师资团队,保证了双师培养质量。

两年来,通过组织教师培训、取证、学历提升、参观访问、交流学习、企业顶岗锻炼、参与专业建设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并通过加强兼职教师引进,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

双师建设对比表

建设项目

建设前

建设增量

建设后

专职教师

18名

0

18

学历(研究生)

3

2名

5

培训

6项次71人次

学习交流

11次15人次

取证(工程师

5

26个

论文

25篇

兼职教师

2

8名

10

三、计算机专业建设成效

(一)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学生质量明显提升,助推了从学生向计算机职业人转化的进程。

以“德能兼备”计算机职业人为目标,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在建设中取得和大成效,特别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显著,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及积极性,专业情感在增强、专业能力逐步提高。

为助推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进程,将2012级3班作为计算机改革试验班,经过两年在校学习,得到良好的职业素质训练,该班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为100%,在实习期间受到企业的高度评价。

在天津市计算机技能比赛中,我专业有3名学生获三等奖,在区级职业技能比赛中,我专业有15人分获一、二、三等奖。

两年来共培养合格毕业生500多名,其中90%的学生服务与本地区,部分学生已经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为东丽区及天津地区计算机应用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打造了一支专业带头人引领,骨干教师为核心,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融合,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善教、会做、能研究的师资队伍。

教师通过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新观念、新方法的学习和“学做合一”的实践,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和专业教学能力,使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得到加强。

主要成效专业教师杜小林获区级学科带头人称号,在近3年中多名师指导学生参加市、区级技能大赛获奖,编写《图形图像处理》、《网络组建与维护》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编写计算机岗位实训校本教材4本,4篇论文获市教育创新三等奖,发表论文1篇,7名教师外出学习交流,1名教师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专业教师参加学校及专业组组织的多次全员培训,对当前中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在专业领域学到了更多的前瞻性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全面提高了综合素质。

(三)社会服务及社会影响力得到增强和扩展

专业影响力及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形成且成效显著。

我校计算机专业招生人数近3年来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达93%,专业对口率达76%;依托办学资源、专业优势、为天津市东丽区就业训练中心提供师资及设备支持,共投入7人次开展在职员工、农民工、下岗再就业培训433人次,为合作企业开展入职员工岗位技能培训。

承办了2013、2014年东丽区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赛项工作,组织了“汉录与排版”、“图形创意”项目共173人参赛,圆满完成各项赛项要求。

四、建设经费投入与使用

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使用效果在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预算资金足额到位。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按照建设任务书的预算,我校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项目计算机专业资金计划投入210万元,完成度100%。

其中:

1.中央财政示范校建设资金预算拨款170万元,实际拨款170万元,完成度100%.2.地方财政示范校建设资金预算拨款:

40万元,实际拨款40万元,完成度100%.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对照项目建设任务书预算,我校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项目计算机专业资金支付预算210万元,实际支出210万元,完成度100%。

五、专业创新项目建设情况(案例成果)

(一)创立校内岗位实践锻炼长效机制,提升学生岗位技能服务水平

在当前职业教育中,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已备受重视,通过企业短期实践提高学生职业岗位意识,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学习,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强化学生岗位实践技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学生派往企业进行实践存在许多实际问题,短时间实习安排难以解决学生岗位技能与职业意识,且存在教学管理和实习成本与安全隐患等问题。

怎样既能实现学生岗位技能持续提升,职业意识逐步增强,又能便于教学管理与实训开展,结合专业特点与学校实际,经专业组教师企业走访、行业调研,并进行多次研讨,发现在校内存在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实践岗位,这些岗位可持续为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提供实践锻炼,从专业技能和职业意识上能对学生企业实践起到良好的补充。

挖掘校内实训岗位,引入企业管理机制,既便于教学实训管理与开展,也减少了教学实训成本。

(二)分阶段多形式打造双师型师资团队

双师队伍建设是专业技能教学的重要保障,兼职教师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专业教学现状,拓展了学生专业视野,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校专业师资队伍的职业素养。

而学校专业师资队伍是学校专业教学的核心力量,加强校内专业双师培养,面临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社会对接、师资结构层次调整、培养方向与培养对象选择、学校工作兼顾、培养资金有限、培养质量保证等许多问题。

而我专业创立的“思想准备、知识储备、技能预备、现岗装备、教学完备”的“五备”双师队伍培养模式,解决了双师培养的困扰,保证了双师培养质量。

(三)将企业生产引入教学课堂,实现教学生产无缝对接

如何进行岗位定向培养,按需培养,使专业教学和专业发展更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在此情况下,通过企业、行业调研,通过专业组教师及专家研讨论证,通过各方积极努力,我们选择了地区企业航讯科技,将网络游戏运营的职业技术培训课程纳入日常教学体系,由企业技术人员直接按企业员工培训方式对学生进行培训与考核,并实行相应的激励机制。

从面使教室变车间,学生变工人,实现教学、生产一体化。

五、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分析计算机专业建设项目的示范建设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思想观念转变还需要继续深化;师资培养跟不上专业发展的急迫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