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9125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docx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docx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一)(哲学、文学、历史学门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

A.

师资队伍

与资源

A1.师资质量

S1.师资队伍质量▲

提供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海外经历等基本情况;提供20名骨干教师(其中青年教师不少于6名)情况(年龄、学科方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情况)和团队情况。

学校填报

A2.师资数量

S2.专任教师数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学校填报

B.

人才培养

质量

B1.培养过程质量

S3.课程教学质量

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省级及军队教学成果奖;

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

公共数据

S4.导师指导质量▲

对在校生问卷调查,考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问卷调查

S5.学生国际交流

①赴境外学习交流连续超过90天的学生;

②来华学习交流连续超过90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予学位学生);

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质量

学校填报

B2.在校生质量

S6.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公共数据

S7.优秀在校生▲

列举15名优秀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参加重要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功、获得科研奖励或其他荣誉称号等)。

学校填报

S8.授予学位数

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公共数据

B3.毕业生质量

S9.优秀毕业生▲

提供近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并列举20名近十五年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

学校填报

S10.用人单位评价▲

提供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学位中心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C.

科学研究水平

(含教师和学生)

C1.科研成果

S11.学术论文质量△

①在A类期刊(清单见附件2-1)上发表的论文;

②其他20篇高水平论文(国内期刊不少于8篇,每位教师最多填写5篇)

公共数据

学校填报

S12.出版专著

近四年出版的学术专著(包括著、译著、编著);入选国家社科文库或被翻译为外文的专著加分

学校填报

S13.出版教材

近四年出版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公共数据

C2.科研获奖

S14.科研获奖

①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

②省级科研奖(清单见附件2-2)、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成果奖

公共数据

C3.科研项目

S15.科研项目

(含人均情况)

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国家清史篡修工程项目;

②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限填30项)

学校填报

D.

社会服务与

学科声誉

D1.社会服务贡献

S16.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

提供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

弘扬优秀文化,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举办重要学术会议,创办学术期刊,引领学术发展;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智库作用,为制订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纳等。

学校填报

D2.学科声誉

S17.学科声誉▲

同行和行业专家参考《学科简介》(包括本学科的定位与目标、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方向设置、国内外影响等),对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等进行评价

专家调查

▲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二)(经济学、法学、教育学门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

A.

师资队伍

与资源

A1.师资质量

S1.师资队伍质量▲

提供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海外经历等基本情况;提供20名骨干教师(其中青年教师不少于6名)情况(年龄、学科方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情况)和团队情况。

学校填报

A2.师资数量

S2.专任教师数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学校填报

B.

人才培养

质量

B1.培养过程质量

S3.课程教学质量

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省级及军队教学成果奖;

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

公共数据

S4.导师指导质量▲

对在校生问卷调查,考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问卷调查

S5.学生国际交流

①赴境外学习交流连续超过90天的学生;

②来华学习交流连续超过90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予学位学生);

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质量

学校填报

B2.在校生质量

S6.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公共数据

S7.优秀在校生▲

列举15名优秀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参加重要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功、获得科研奖励或其他荣誉称号等)。

学校填报

S8.授予学位数

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公共数据

B3.毕业生质量

S9.优秀毕业生▲

提供近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并列举20名近十五年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

学校填报

S10.用人单位评价▲

提供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学位中心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C.

科学研究水平

(含教师和学生)

C1.科研成果

S11.学术论文质量△

①在A类期刊(清单见附件2-1)上发表的论文;

②其他20篇高水平论文(国内期刊不少于8篇,每位教师最多填写5篇)

公共数据

学校填报

S12.出版专著

近四年出版的学术专著(仅统计著的情况,译著、编著、教学用书不计入内);入选国家社科文库或被翻译为外文的专著加分

学校填报

S13.出版教材

近四年出版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公共数据

C2.科研获奖

S14.科研获奖

①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

②省级科研奖(清单见附件2-2)、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成果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公共数据

C3.科研项目

S15.科研项目

(含人均情况)

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②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限填30项)

学校填报

D.

社会服务与

学科声誉

D1.社会服务贡献

S16.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

提供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

弘扬优秀文化,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举办重要学术会议,创办学术期刊,引领学术发展;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智库作用,为制订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纳等。

学校填报

D2.学科声誉

S17.学科声誉▲

同行和行业专家参考《学科简介》(包括本学科的定位与目标、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方向设置、国内外影响等),对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等进行评价

专家调查

▲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三)(理学、工学门类,不含统计学学科)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

A.

师资队伍

与资源

A1.师资质量

S1.师资队伍质量▲

提供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海外经历等基本情况;提供25名骨干教师(其中青年教师不少于10名)情况(年龄、学科方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情况)和团队情况。

学校填报

A2.师资数量

S2.专任教师数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学校填报

A3.支撑平台

S3.重点实验室、基地

①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③其他省部级与国防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

学校填报

B.

人才培养质量

B1.培养过程质量

S4.课程教学质量

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省级及军队教学成果奖;

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

公共数据

S5.导师指导质量▲

对在校生问卷调查,考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问卷调查

S6.学生国际交流

①赴境外学习交流连续超过90天的学生;

②来华学习交流连续超过90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予学位学生);

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质量

学校填报

B2.在校生质量

S7.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公共数据

S8.优秀在校生▲

列举15名优秀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参加重要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功、获得科研奖励或其他荣誉称号等)。

学校填报

S9.授予学位数

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公共数据

B3.毕业生质量

S10.优秀毕业生▲

提供近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并列举20名近十五年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

学校填报

S11.用人单位评价▲

提供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学位中心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C.

科学研究水平

(含教师和学生)

C1.科研成果

S12.学术论文质量△

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学科】ESI高被引论文及在A类期刊/会议(清单见附件2-1)上发表的论文;【其他学科】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统计至前3%);

②其他20篇高水平论文(国内期刊不少于5篇,每位教师最多填写5篇)

公共数据

学校填报

S13.专利转化

近四年获得授权并已转化或应用的发明与国防专利(转让合同或应用证明)

学校填报

S14.出版教材

近四年出版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公共数据

C2.科研获奖

S15.科研获奖

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②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国防科学技术奖;

③省级科研获奖(清单见附件2-2)、军队科技进步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中国专利奖、何梁何利科技奖

公共数据

C3.科研项目

S16.科研项目

(含人均情况)

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武器装备重点型号项目;

②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武器装备探索研究项目、武器装备预研项目、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项目、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限填50项)

学校填报

 

D.

社会服务与

学科声誉

D1.社会服务贡献

S17.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

提供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或国防事业;举办重要学术会议,创办学术期刊,引领学术发展;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智库作用,为制订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纳等。

学校填报

D2.学科声誉

S18.学科声誉▲

①同行和行业专家参考《学科简介》(包括本学科的定位与目标、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方向设置、国内外影响等),对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等进行评价

②部分学科试点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全体专家对学科的国际声誉进行问卷调查。

专家调查

▲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四)(农学门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

A.

师资队伍

与资源

A1.师资质量

S1.师资队伍质量▲

提供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海外经历等基本情况;提供20名骨干教师(其中青年教师不少于6名)情况(年龄、学科方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情况)和团队情况。

学校填报

A2.师资数量

S2.专任教师数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学校填报

A3.支撑平台

S3.重点实验室、基地

①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③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

学校填报

B.

人才培养质量

B1.培养过程质量

S4.课程教学质量

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省级及军队教学成果奖;

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

公共数据

S5.导师指导质量▲

对在校生问卷调查,考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问卷调查

S6.学生国际交流

①赴境外学习交流连续超过90天的学生;

②来华学习交流连续超过90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予学位学生);

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质量

学校填报

B2.在校生质量

S7.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公共数据

S8.优秀在校生▲

列举15名优秀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参加重要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功、获得科研奖励或其他荣誉称号等)。

学校填报

S9.授予学位数

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公共数据

B3.毕业生质量

S10.优秀毕业生▲

提供近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并列举20名近十五年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

学校填报

S11.用人单位评价▲

提供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学位中心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C.

科学研究水平

(含教师和学生)

C1.科研成果

S12.学术论文质量△

①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统计至前3%);

②其他20篇高水平论文(国内期刊不少于5篇,每位教师最多填写5篇)

公共数据

学校填报

S13.专利转化

近四年获得授权并已转化或应用的发明与国防专利(提供转让合同或应用证明)

近四年经国家审定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林木良种、畜禽新品种;

近四年获批的新农药(提供农药登记证)和新兽药(提供兽药注册证书)。

学校填报

S14.出版教材

近四年出版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公共数据

C2.科研获奖

S15.科研获奖

①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②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

③省级科研获奖(清单见附件2-2)、中华农业科技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何梁何利科技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

公共数据

C3.科研项目

S16.科研项目

(含人均情况)

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②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限填50项)

学校填报

 

D.

社会服务

学科声誉

D1.社会服务贡献

S17.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

提供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或国防事业;举办重要学术会议,创办学术期刊,引领学术发展;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智库作用,为制订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纳等。

学校填报

D2.学科声誉

S18.学科声誉▲

同行和行业专家参考《学科简介》(包括本学科的定位与目标、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方向设置、国内外影响等),对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等进行评价

专家调查

▲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五)(医学门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

A.

师资队伍

与资源

A1.师资质量

S1.师资队伍质量▲

提供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海外经历等基本情况;提供20名骨干教师(其中青年教师不少于6名)情况(年龄、学科方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情况)和团队情况。

学校填报

A2.师资数量

S2.专任教师数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学校填报

A3.支撑平台

S3.重点实验室、基地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③其他省部级与国防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

学校填报

B.

人才培养质量

B1.培养过程质量

S4.课程教学质量

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省级及军队教学成果奖;

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

公共数据

S5.导师指导质量▲

对在校生问卷调查,考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问卷调查

S6.学生国际交流

①赴境外学习交流连续超过90天的学生;

②来华学习交流连续超过90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予学位学生);

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质量

学校填报

B2.在校生质量

S7.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公共数据

S8.优秀在校生▲

列举15名优秀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参加重要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功、获得科研奖励或其他荣誉称号等)。

学校填报

S9.授予学位数

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公共数据

B3.毕业生质量

S10.优秀毕业生▲

提供近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并列举20名近十五年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

学校填报

S11.用人单位评价▲

提供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学位中心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C.

科学研究水平

(含教师和学生)

C1.科研成果

S12.学术论文质量△

①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统计至前3%);

②其他20篇高水平论文(国内期刊不少于5篇,每位教师最多填写5篇)

公共数据

学校填报

S13.专利转化与新药研制

近四年获得授权并已转化或应用的发明与国防专利(转让合同或应用证明)

近四年获批的新药(提供新药证书国药准字)。

学校填报

S14.出版教材

近四年出版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公共数据

C2.科研获奖

S15.科研获奖

①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②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国防科学技术奖;

③省级科研获奖(清单见附件2-2)、军队科技进步奖、中国专利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何梁何利科技奖。

公共数据

C3.科研项目

S16.科研项目

(含人均情况)

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②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限填50项)

学校填报

 

D.

社会服务

学科声誉

D1.社会服务贡献

S17.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

提供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或国防事业;举办重要学术会议,创办学术期刊,引领学术发展;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智库作用,为制订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纳等。

学校填报

D2.学科声誉

S18.学科声誉▲

同行和行业专家参考《学科简介》(包括本学科的定位与目标、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方向设置、国内外影响等),对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等进行评价

专家调查

▲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六)(管理学门类、统计学学科)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

A.

师资队伍

与资源

A1.师资质量

S1.师资队伍质量▲

提供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海外经历等基本情况;提供20名骨干教师(其中青年教师不少于6名)情况(年龄、学科方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情况)和团队情况。

学校填报

A2.师资数量

S2.专任教师数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学校填报

B.

人才培养

质量

B1.培养过程质量

S3.课程教学质量

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省级及军队教学成果奖;

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

公共数据

S4.导师指导质量▲

对在校生问卷调查,考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问卷调查

S5.学生国际交流

①赴境外学习交流连续超过90天的学生;

②来华学习交流连续超过90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予学位学生);

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质量

学校填报

B2.在校生质量

S6.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公共数据

S7.优秀在校生▲

列举15名优秀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参加重要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功、获得科研奖励或其他荣誉称号等)。

学校填报

S8.授予学位数

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公共数据

B3.毕业生质量

S9.优秀毕业生▲

提供近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并列举20名近十五年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

学校填报

S10.用人单位评价▲

提供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学位中心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C.

科学研究水平

(含教师和学生)

C1.科研成果

S11.学术论文质量△

①在A类期刊(清单见附件2-1)上发表的论文;

②其他20篇高水平论文(国内期刊不少于8篇,每位教师最多填写5篇)

公共数据

学校填报

S12.出版专著

近四年出版的学术专著(仅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