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与实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8475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0 大小:10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知识与实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会计基础知识与实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会计基础知识与实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会计基础知识与实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会计基础知识与实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知识与实务.docx

《会计基础知识与实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知识与实务.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基础知识与实务.docx

会计基础知识与实务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第三节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第四节会计信息使用者与会计信息质量

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 会计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

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1494年,意大利传教士、数学家卢卡•帕乔里出版了一本著作《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其中一章“簿记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从理论上给予必要的阐述。

传统的会计至此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外部提供会计信息服务为主的“财务会计”,另一类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为主的“管理会计”。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核算职能(反映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监督职能(控制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三)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会计核算,没有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1.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2.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3.复式记账

4.登记会计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报告

二、会计核算方法

(二)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起点。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在同一个法律主体中,也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定,一个企业在不能持续经营时应当停止使用根据该假设所选择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与方法,一旦进入清算,就应当改按清算会计处理。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在我国,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例题】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期间分为( )。

A、月度B、季度C、半年度D、年度

正确答案:

ABCD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补充内容:

货币计量假设隐含币值稳定假设。

二、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一)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

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

二、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比较:

项目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本月销售一批货物,价款100万元,款未收

确认收入100万

不确认收入

本月收到上月销售货物的货款150万

不确认收入

确认收入150万

本月销售货物300万元,实际收到货款180元,余款下月支付

确认收入300万元

确认收入180万元

预收销货款350万,货物未发出

不确认收入

确认收入350万元

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的基础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以及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例题】本月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收付实现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

B、权责发生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C、收付实现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D、权责发生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

正确答案:

AB

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例题单项选择题】( )是企业内部主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A、企业管理者

B、企业职工

C、债权人

D、政府部门

正确答案:

A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有用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简明扼要,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1.纵向可比:

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不是不得变更)。

【例题•判断题】可比性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变更。

( )

正确答案:

错误。

不得随意变更。

2.横向可比:

要求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考试常用举例: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考试常用的举例:

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七)谨慎性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

【例题】下列关于谨慎性原则运用正确的是( )。

A、计提秘密准备金

B、高估资产或收益

C、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按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D、少计负债或费用

正确答案:

C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例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

A、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B、会计核算应当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

C、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D、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正确答案:

C

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一、会计准则的构成

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开展国际经济交往等的重要手段。

会计准则具有严密和完整的体系。

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本章小结

1.了解会计的概念

2.了解会计对象

3.了解会计目标

4.了解会计准则体系

5.了解会计的核算方法

6.了解收付实现制

7.熟悉会计的基本特征

8.熟悉会计的基本职能

9.掌握会计基本假设

10.掌握权责发生制

11.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要素

第二节会计等式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与分类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会计要素是指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二)会计要素的分类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其中,前三类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后三类属于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列示。

二、会计要素的确认

(一)资产

1.资产的含义与特征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3.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

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在一年内有几个营业周期。

但是,也存在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生产循环相关的产成品、应收账款、原材料尽管是超过一年才变现、出售或耗用,仍应作为流动资产。

当正常营业周期不能确定时,应当以一年(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

【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企业资产的是( )。

A.经营租入的设备

B.长期经营性出租的房屋

C.融资性租入的设备

D.应收账款

正确答案:

A

(二)负债

1.负债的含义与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1)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3)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负债的分类

按偿还期限的长短,一般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偿还,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

【例题•单项选择题】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 )。

A、现时义务

B、潜在义务

C、过去义务

D、未来义务

正确答案:

A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及特征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企业资产总额扣除债权人权益后的净额,即为企业的净资产,反映所有者(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P38)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具体表现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留存收益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统称。

【例题】11、下列项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

A、长期股权投资

B、应付股利

C、盈余公积

D、投资收益

正确答案:

C

(四)收入

1.收入的含义与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收入具有以下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3.收入的分类

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收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收入的是( )。

A.提供劳务的收入

B.销售材料的收入

C.固定资产出售收入

D.固定资产出租收入

正确答案:

C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收入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可能带来资产的增加

B、可能使负债减少

C、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D、可能会引起费用的减少

正确答案:

D

五)费用

1.费用的含义与特征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具有以下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3.费用的分类

费用包括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教材内容存争议)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产品生产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例题单项选择题】下列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销售费用

D、财务费用

正确答案:

B

(六)利润

1.利润的含义与特征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降。

利润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指标之一,也是投资者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2.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收入减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3.利润的分类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反映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例题单项选择题】关于利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B、企业实现了利润,标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

C、利润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指标之一

D、企业发生了亏损,所有者权益不一定是减少的

正确答案:

D

三、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

(一)会计计量属性及其构成

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的数量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为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例:

设备价款100万元,运杂费2万元,安装调试费用13万;固定资产成本=115万元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

通常的应用于计量盘盈的资产

【例题单项选择题】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的会计计量属性是( )。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公允价值

D、现值

正确答案:

C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应用:

发生减值情况下期末存货的计量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应用:

交易性金融资产

(二)计量属性的运用原则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持续取得并可靠计量。

第二节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

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的理论依据。

(一)财务状况等式

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

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二)经营成果等式

经营成果等式,亦称动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恒等关系的会计等式。

即: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三)动静结合的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7)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8)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要素变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资产增加,费用增加

B、费用增加,负债减少

C、费用增加,负债增加

D、费用增加,资产减少

正确答案:

CD

【例题•单选题】企业用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原材料入库,表现为( )。

A.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资产总额不变

B.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资产总额增加

C.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负债增加

D.一项资产减少,另一项负债减少

正确答案:

A

本章小结

1.熟悉会计要素的含义与特征

2.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与构成

3.掌握常用的会计计量属性

4.掌握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5.掌握基本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科目

第二节账户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可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提示: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属于资产会计要素,其核算内容为在产品成本。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属于“利润”要素,

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1)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

应收账款

A公司

B公司

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

成本

A产品

B产品

辅助生产

成本

供水

供电

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

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