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及练习暑期作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756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8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及练习暑期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及练习暑期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及练习暑期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及练习暑期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及练习暑期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及练习暑期作业.docx

《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及练习暑期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及练习暑期作业.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及练习暑期作业.docx

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及练习暑期作业

 

暑假寄语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忙碌而又紧张的一个学期悄然而逝,一个期待已久的暑假即将开始。

我对于你们一学期以来在物理方面的努力和进步,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感谢各位家长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为了让暑假过得更加轻松、愉快、有意义,也为了开学上初三有个好的开始,特意留一下作业望家长监督完成。

最后,祝同学们能过一个快乐而充实的假期!

 

学生姓名:

家长签字:

 

第七章力

基本知识:

1.力的作用效果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

运动员把弓拉弯属于力可以改变了物体的形状;弯弓把箭射出去是力可以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我们提水桶时,会感到手也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

5.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大小:

物体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它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重力的公式是G=mg,g=9.8N/kg,含义是: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N。

6.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__竖直_,它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

7.重心:

规则、均匀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基础练习:

1.磁铁吸引铁钉时,对铁钉施力的物体是,同时也受到铁钉的吸引力,这一事例说明。

2.用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矿泉水瓶沿桌面滑动,改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时,矿泉水瓶被推倒,这说明里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N,分度值是N,此时示数为N。

4.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

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质量为______kg,重为______N。

(g取10N/kg)

5.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若一只蜂鸟所受的重力是0.02N,则它的质量是kg,合g,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若一只鸵鸟的质量为150kg,则它受到的重力是N。

(g取10N/kg)

6.图甲表示小铁球受磁铁吸引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图乙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图丙是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所依据的物理知识是。

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

B.两个物体只要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9.如图是水平地面上静止的足球,其质量为0.5kg,求它的重力为多少?

并画出足球受重力的示意图。

(g取10N/kg)

 

第八章运动和力

基本知识:

1.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其他任何因素都无关。

3.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有些物体受力时也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

这时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作用在同一直线,这两个力就叫二力平衡。

5.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一定是因为物体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若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即变速运动或曲线运动状态,则一定是因为物体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

6.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7.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摩擦力也可能是动力,例如:

人走路时的摩擦等。

8.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只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无论加速、减速、匀速运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都不改变。

9.静摩擦力大小的判断:

水平方向的静摩擦力一般与水平方向的拉力(或推力)大小相等,当拉力增大时,静摩擦力也增大;竖直方向的静摩擦力一般与重力大小相等,物体重力不变,静摩擦力也不变。

10.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方法:

让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可以间接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

11.增大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使接触面变光滑;

变滑动为滚动;

分离接触面。

基础练习:

1.端午节,在太原市晋阳湖进行龙舟赛,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的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龙舟到达终点后,虽然桨手停止划水,但由于,龙舟仍会继续向前运动。

2.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重为700N,张开伞一段时间后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这时运动员(包括伞)受到的阻力为N,方向。

3.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1kg的长方体。

用4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长方体静止不动,此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N;拉力增大至6N时长方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增大至8N时长方体所受的摩擦力为N。

4.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么飞船将()

A.立即静止B.减速飞行C.加速飞行D.匀速飞行

5.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四种现象有弊的是()

A.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

B.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C.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D.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6.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7.假若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则下列哪种现象不可能发生()

A.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无法开动B.微风能吹动铁轨上的火车

C.无法手握钢笔写字D.人轻轻一跳可以离开地球

8.下列事例中,能增大摩擦的是()

A.科学家设计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B.厂家给旅行箱底部装上轮子

C.小明往生锈的锁孔中加润滑油D.羽坛名将林丹比赛时在手上抹镁粉

9.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讲台桌不受摩擦力B.推力与讲台桌的重力大小相等

C.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D.推力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10.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选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______处由静止释放。

(2)由图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

11.图11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水平地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做_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将图(a)和图(b)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

(3)将图(a)和图(c)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

第九章压强

基本知识: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实验表明: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压强的公式是___P=F/S____,单位是帕,1000Pa表示的意思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000N。

3.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

通过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可以减小压强。

铁轨下垫枕木是利用增大受力面积方法来减小压强。

斧头的刃很窄目的是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锋利的土铲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4.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各方向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5.液体压强公式:

P=gh,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6.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7.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是很大的,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1标准大气压=1.01×105Pa。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少。

8.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都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设备。

9.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_升高_。

高压锅就是这个物理道理的应用。

10.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流速有关,气体流速_慢_的地方压强大,气体流速_快_的地方压强小。

基础练习:

1.郑飞发现家里用过一段时间的菜刀,爸爸要把它磨一磨,这是为了减小,从而达到增大的目的。

2.小伟同学参加军训时,体检称得他的质量为50kg,当他立正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N;当他单脚站立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g取10N/kg)

3.正在兴建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大坝高185m。

当正常蓄水位达170m时,坝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________Pa。

水面下某处的压强为5×105Pa,该处距液面的深度是_____m,该处5cm2面积上受到液体的压力是______N。

(g取10N/kg)

4.我国第五代隐形战机—歼20已研制并试飞成功,速度可达声速的2.35倍.若以680m/s的速度飞行,10秒内可飞行m;飞行时,以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机翼的横截面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这是利用了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的原理,从而使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为飞机提供升力.

5.下面图中的做法,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6.一封闭容器装满水后,静止放在水平面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1、P1;当把容器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静止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2、P2.则()

A.F1=F2P1>P2B.F1=F2P1

C.F1>F2P1=P2D.F1

7.杨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

下面的实验,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8.沙漠之舟的骆驼站立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质量为400kg,每只脚掌的面积为0.02m2,问骆驼对地面的压力、压强为多少?

﹙g=10N/kg﹚

 

9.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

﹙g=10N/kg﹚

(1)求水对杯底的压强;

(2)若玻璃杯的质量为120g,则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多少Pa?

 

第十章浮力

基本知识: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_,浮力大小只与液体密度液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有关。

2.浮沉条件:

上浮:

G物

悬浮:

G物=F浮(物=液)

下沉:

G物>F浮(物>液)

物体漂浮的条件:

G物=F浮(物<液)

3.潜水艇:

(1)原理:

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潜,潜水艇两侧有水舱,要下潜时需要向水舱中充水,当潜水艇重等于同体积水重时,潜艇可悬浮在水中;

(2)潜水艇在海面下下潜时,所受的压强_变大_,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的浮力_不变_。

4.气球和飞艇里面充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利用空气浮力升入高空。

基础练习:

1.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

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_有关,若剪断图中的细线,石块将___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放手后物体将(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N。

3.2014年4月16日,一艘载有470余名乘客的“岁月号”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触礁浸水事故而逐渐倾斜,最终海水灌满船舱,客轮的重力(填“大于”或“小于”)所受浮力而下沉。

事故发生后,潜水员下潜到25米深的水下船舱内进行搜救,此时潜水员受到的压强是Pa(ρ海水=1.03×103kg/m3)。

4.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则铅笔所受的浮力:

F甲F乙;液体的密度:

甲乙。

5.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球漂浮在甲液面上,小球悬浮在乙液体里,小球则沉入丙液体的底部,则小球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

6.一潜水艇潜入水下150m深处时,求:

(1)处于水下150m深度处一个面积为2.4m2的舱盖上所受海水的压强和压力各是多大?

(2)如果这个潜水艇受到的浮力是7×107N,求潜水艇的体积是多少?

(海水密度为1.0×103kg/m3、g=10N/kg)

 

第十一章功和能

基本知识:

1.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

一个是: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功的公式为:

W=FS,功的国际单位是:

焦耳,符号为:

J。

2.功率是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W/t,它的国际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

3.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4.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物体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5.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6.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7.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是物体运动具有的能量,势能是存储着的能量。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

基础练习:

1.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8m高处落到地面,重力对该物体做的功是_______J,物体的_______能减小,_______能增大。

(g取10N/kg)

2.一辆上海产“大众牌”汽车,在京石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是2000N,这辆汽车1min做的功是_______J,功率是W。

3.骑自行车上坡前猛踩一阵,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能,上坡时转化为能,以便上的更高。

4.正在绕地球运转的同步卫星从近地点运动到远地点的过程中,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中国跳水队被人们称为“梦之队”,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跳水时的情景.运动员在离开跳板落入水的过程中()

A.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

B.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不变

C.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D.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6.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不一定多B.完成相同的功,用时越少,功率越大

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D.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少,功率越小

7.下列关于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骑车匀速下坡,机械能不变

B.射向球门的足球,势能减少,动能增大,

C.带动钟表转动的发条,将动能转化为势能

D.加速升空的火箭,机械能不断增大

8.如图,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和伞的总重力大于空气的阻力

B.人和伞的总重力等于空气的阻力

C.人和伞的重力势能在增大

D.人和伞的动能在减小

9.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实验时应选择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2)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应选择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10.一辆汽车装满货物共重4.9×104N,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10min内前进了6km,这时发动机的功率为6.6×104W.求:

(1)在这段路程中,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

(2)汽车受到的阻力。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基本知识:

1.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

3.杠杆平衡及其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实验时通过调节钩码数量和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结论是: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或用公式表示为:

F1L1=F2L2。

4.杠杆分三类: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①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②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③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5.省力杠杆:

撬棒、抽水机手柄、独轮车、钢丝钳、汽水瓶起子、羊角锤、道钉撬、剪铁皮的剪刀、园艺工人用剪刀、核桃夹

费力杠杆:

镊子、筷子、理发剪刀、裁缝用的剪刀、起重机吊臂、端着茶杯的前臂、钓鱼杆、缝纫机踏板、划船时的船桨

等臂杠杆:

定滑轮、天平

6.当杠杆的支点和动力的作用点确定时,要想找到最小的力,应该先找到最长的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最长的力臂,它对应的力就是最小的力。

7.定滑轮:

(1)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2)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在不计摩擦时,动力和阻力大小相等,动力通过的距离s和阻力通过的距离h相等;(3)使用定滑轮可改变用力的方向,给人们带来方便。

例:

学校的旗杆上用定滑轮,有的窗帘滑道上用到定滑轮。

8.动滑轮:

(1)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2)使用动滑轮可省力,动力是阻力的1/2(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的情况下)。

(3)使用动滑轮工作时不改变动力的方向,而且动力通过的距离s是阻力通过的距离h的二倍(费距离)。

9.滑轮组:

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与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

F=G/n

只忽略轮与轴间的摩擦和绳重:

F=(G物+G动)/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与重物移动的距离:

S=nhv绳=nv物

水平使用的滑轮组:

F=f/n;S绳=nS物v绳=nv物

10.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而且使用时可达到省力的目的,但会费距离。

斜面实例:

残疾人坡路、盘山公路、螺钉的螺旋。

11.机械效率总小于1的原因是:

有用功小于总功(额外功不为零)。

12.用滑轮组或斜面提升物体时,有用功的公式是:

W有用=Gh,总功的公式是:

W总=Fs,机械效率公式是:

η=W有用/W总。

水平移动物体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有用功,有用功的表达式是:

W有用=fs,总功的表达式是:

W总=Fs/。

13.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是:

增加物体重、减小动滑轮重和减小滑轮轴的摩擦__。

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和绳子的绕法等因素无关。

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斜面表面的粗糙程度。

同一个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沿着斜面移动的距离和物体重力的大小等因素无关。

基础练习:

1.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N的拉力,这是一个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这时婴儿车可以视为杠杆,杠杆的支点是(选填“A”、“B”)点;若婴儿车和婴儿总重200N,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2:

3,则母亲作用在扶把上的动力为N.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3.如图有一个动滑轮,已知拉力为8N,物体A上升了20cm,则拉力做功J,若物体A重为10

N,则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拉力F=6N,拉力的功率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

N。

5.如图所示,用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30N.用这个滑轮组把重3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F大小是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如图所示,在测定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OB下面的物块缓慢上升至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_____N,测力计上升的高度s为0.2m.物块重G为1.5N,物块上升的高度h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皮划艇是我国奥运优势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比赛中运动员一手撑住浆柄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省力,可将用力划浆的手靠近支点

 B.为省力,可将用力划浆的手远离支点

 C.为省距离,可将用力划浆的手远离支点

 D.将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