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一中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720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7108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一中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720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长沙市一中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720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长沙市一中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720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长沙市一中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720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长沙市一中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720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沙市一中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720号.docx

《长沙市一中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720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市一中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720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沙市一中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720号.docx

长沙市一中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720号

高2014级高三第一次测试

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S:

32Cu:

64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A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或酒精中,防止在空气中变质

B.石油的裂化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C.等质量的葡萄糖和果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产生等量的CO2和水

D.聚氯乙烯制品易造成白色污染,焚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

A2、下列各项表达正确的是(  )

A.新戊烷的结构简式:

(CH3)3CCH3B.乙烯的结构简式:

C.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D.六氯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庚烷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B.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16g氧气,则转移2N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11.2L,质量为14g

D.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20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4.9%

C4、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B.丙酸和硬脂酸

C.苯甲酸和

D.C2H4O2和C4H8O2

D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机物CH2=CHCH(CH3)CH2CH3和氢气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取代物有6种

B.

表示苯的分子结构,其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苯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使溴水褪色和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水层变为无色原理相同

D.苯的邻二氯取代产物是纯净物,说明苯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键

B6、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

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

C.除去CO2中的少量SO2:

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

加入酒精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A7、下列离子或分子能够在指定的分散系中大量共存的是()

A.c(H+)=10﹣13mol/L的溶液中:

NO3﹣、I﹣、K+、Ba2+

B.澄清石灰水中:

Na+、Mg2+、CH3COO﹣、HCO3﹣

C.铁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

SCN﹣、NH4+、Cl﹣、NO3﹣

D.空气中:

SO2、NO、H2、NH3

C8、关于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mol/L硫酸的混合液

B.温度计悬于反应溶液液面以上,加热时快速升温至170℃

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会逐渐变黑,且产生的乙烯混有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反应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火焰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D9、一种具有除草功效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B.1mol该化合物与足量H2反应,最多消耗8molH2

C.1mol该化合物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molBr2

D.1mol该化合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NaOH

C10、某学生配制了100mL1mol/L的硫酸溶液.然后,对溶液浓度做精确测定,且测定过程中一切操作都正确.结果测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低于1mol/L.那么,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①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用来量取浓硫酸

②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转移到容积为100mL的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③在转移过程中用玻璃棒引流,因操作不慎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

④最后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最低处

A.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C11、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一定有乙烯②一定有甲烷③一定有丙烷④可能有乙烷⑤一定没有乙烷⑥可能有丙炔

A.①②             B.③④              C.②⑤⑥              D.②⑤

D12、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1molFeS2发生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C.每生成112gCu2S,产物中有0.4mol

离子是氧化产物

D.FeS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13、如果定义有机物的同系列是一系列结构式符合

(其中n=0,1,2,3…)的化合物.式中A、B是任意一种基团(或氢原子),W为2价有机基团,又称为该同系列的系差.同系列化合物的性质往往呈现规律性变化.下列四组化合物中,不可称为同系列的是(  )

A.CH3CH2CH2CH2OH、HOCH2CH2CH2CH2CH3、HOCH2CH2CH2CH2CH2CH3

B.CH3CH2CH3、CH3CHClCH2CH3、CH3CHClCH2CHClCH3

C.CH3CH=CHCHO、CH3CH=CHCH=CHCHO、CH3(CH=CH)3CHO

D.ClCH2CHClCCl3、ClCH2CHClCH2CHClCCl3、ClCH2CHClCH2CHClCH2CHClCCl3

C14、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NO(g)和足量C(s),发生反应C(s)+2NO(g)⇌CO2(g)+N2(g),平衡状态时NO(g)的物质的量浓度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H<0

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C.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这时一定有v正<v逆

D.在T3时,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B15、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pH值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C、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D、若1

B16、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Fe2+、A13+、NH4+、CO32-、AlO2-、SO32-、SO42-、C1-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的电离),离子浓度均为0.2mol•L-1,现取该溶液滴加稀硫酸后得强酸性X溶液,过程中无明显现象,取X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X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至过量会产生白色沉淀A、无色气体A,气体A遇空气变成棕色;过滤,获得溶液A

②在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产生气体、沉淀B,过滤获得溶液B

③在溶液B中通入适量CO2气体有沉淀C产生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法确定沉淀C的成分

B.原溶液中一定有Cl-、一定不含A13+

C.溶液A中存在的阳离子只可能有Ba2+、Fe3+、NH4+

D.原溶液中存在Fe2+、NH4+、Al3+、Cl-、SO42-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2分)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工业上可以用于制取强氧化剂高锰酸钾。

物质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与下列物质相同的是 (填字母).bd(1分)

a.75%酒精b.双氧水c.苯酚d.84消毒液(NaClO溶液)

(2)物质a的名称熟石灰或氢氧化钙或生石灰或氧化钙(1分)

(3)写出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钾熔融物中通入空气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MnO2+4KOH+O2

2K2MnO4+2H2O;(2分)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写化学式).

MnO2;KOH;(2分)

(5)操作Ⅰ的名称是     ;操作Ⅱ根据KMnO4和K2CO3两物质在溶解性上的差异,采用      (填操作步骤)、趁热过滤得到KMnO4粗晶体.

过滤(1分);浓缩结晶.(1分)

(6)工业上处理软锰矿也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浸出,浸出时可观察到不溶于水的气泡冒出,写出双氧水浸出软锰矿的离子方程式 .

MnO2+H2O2+2H+=Mn2++2H2O+O2↑ (2分)

(7)MnCO3难溶于水,室温下,Ksp(MnCO3)=1.8×10﹣11,Ksp(MgCO3)=2.6×10﹣5,已知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表示该离子沉淀完全.若溶液中的c(Mg2+)=10﹣2mol/L,试计算说明Mg2+的存在是否会影响Mn2+的沉淀完全.(请写出说明过程)

当c(Mg2+)=10﹣2mol/L,溶液中c(CO32﹣)=2.6×10﹣5/10-2=2.6×10﹣3mol/L。

此时c(Mn2+)=1.8×10﹣11/2.6×10﹣3=6.9×10﹣7>10-5,故不会影响MnCO3的沉淀完全。

(2分)

20.(12分)含氮化合物的任意排放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Ⅰ.水体中含氨氮(用NH3表示)污染。

工业中用次氯酸钠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除去,其相关反应的主要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①:

NH3(aq)+HClO(aq)===NH2Cl(aq)+H2O(l);ΔH1=akJ·mol-1

反应②:

NH2Cl(aq)+HClO(aq)===NHCl2(aq)+H2O(l);ΔH2=bkJ·mol-1

反应③:

2NHCl2(aq)+H2O(l)===N2(g)+HClO(aq)+3HCl(aq);ΔH3=ckJ·mol-1

(1)反应2NH3(aq)+3HClO(aq)===N2(g)+3H2O(l)+3HCl(aq)的ΔH=________。

(2a+2b+c)kJ·mol-1(2分)

(2)已知在水溶液中NH2Cl较稳定,NHCl2不稳定易转化为氮气。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改变

(即NaClO溶液的投入量),溶液中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效果与余氯(溶液中+1价氯元素的含量)影响如下图所示。

a点之前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_______(填字母)。

A.反应①      B.反应①②      C.反应①②③

反应中氨氮去除效果最佳的n(NaClO)/n(NH3)值约为________。

A(1分)1.5(1分)

Ⅱ.水体中含有硝态氮(用NO3-表示)污染。

可通过化学反硝化的方法除脱水体中过量的NO3—,在图示的三颈烧瓶中(装置如图)中,加入NO3—起始浓度为45mg·L-1的水样、自制的纳米铁粉,起始时pH=2.5,控制水浴温度为25℃、搅拌速率为500转/分,实验中每间隔一定时间从取样口检测水体中NO3—、pH等数据。

①实验室可通过反应Fe(H2O)62++2BH4—=Fe↓+2H3BO3+7H2↑制备纳米铁粉,每生成1molFe转移电子总的物质的量为。

8mol(2分)

②向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目的是。

除去三颈烧瓶中的氧气,防止铁粉被氧化(2分)

③开始反应0~20min,pH快速升高到约6.2,原因之一是NO3—还原为NH4+及少量在20~250min时,加入缓冲溶液维持pH6.2左右,NO3—主要还原为NH4+,Fe转化为Fe(OH)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NO3-+5H2O+2H+=4Fe(OH)2+NH4+(2分)

④还有一种可以降低水体中NO3—含量的方法是:

在废水中加入食盐后用特殊电极进行电解反硝化脱除,原理如图。

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O3-+6H2O+8e-=NH3+9OH-(2分)

 

19(8分)CO与H2在不同条件下反应,能得到不同的产物。

(1)在某温度下CO(g)+2H2(g)

CH3OH(g)△H1=-90.7kJ·mol-1。

反应的平衡常数K=(填表达式)。

若反应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c(CO)=1mol/L,c(H2)=2.4mol/L,5min后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50%;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c(CO)=4mol/L,c(H2)=amol/L,达到平衡后,c(CH3OH)=2mol/L,则a=mol/L。

(1)

(2分)5.4(2分)

B(2分)

(2)利用CO和H2还可以制备二甲醚。

将合成气以n(H2)/n(CO)=2通入1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H2(g)+2CO(g)

CH3OCH3(g)+H2O(g)△H,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0B.P1

C.若在P3和316℃时,起始时n(H2)/n(CO)=3,则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大于50%

AB(2分)(3)一定条件下CO和H2合成乙烯:

6H2(g)+2CO2(g)

CH2===CH2(g)+4H2O(g)。

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乙烯的速率:

v(M)有可能小于v(N)

B.当温度高于250℃,升高温度,平衡向

逆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C.平衡常数:

KM

D.若投料比n(H2)∶n(CO2)=3∶1,

则图中M点乙烯的体积分数为15.4%

20.(8分)铜制剂是一种用于农作物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苯乙酸铜是一种常见的铜制剂,可以消除黄瓜细菌性角斑、叶枯、缘枯;辣椒细菌性叶斑、青枯、疮痂等现象。

实验室可用苯乙腈、70%硫酸、苯乙酸、新制的氢氧化铜为原料制取苯乙酸铜。

原理如下:

右图为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

苯乙酸的熔点为76.5℃,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

在250mL三颈烧瓶a中加入70mL70%硫酸。

(2)步骤二:

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然后从b中缓缓滴加40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继续反应。

仪器c的名称是,其作用是。

球形冷凝管(1分)冷凝回流(1分)

(3)步骤三:

三颈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适量的冷水,加入冷水的目的是。

苯乙酸微溶于冷水,便于苯乙酸析出(2分)

(4)步骤四:

提纯苯乙酸,最终得到35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保留3位有效数字)。

75.3%(2分)

(5)步骤五:

将苯乙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新制的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来源:

学*科*网]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

增大苯乙酸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2分)

21、(12分)有机物M是一种常用香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相同条件下1体积烃A完全燃烧消耗5.5体积氧气;

②RC≡CH+HCHO

RC≡CCH2OH;

③反应①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类型属于加成反应;

④M的分子式为C15H22O2。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B分子中最多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1-丁炔(1分)10(1分)

(2)反应⑥反应类型是;F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加成反应(1分)羧基(1分)

(3)物质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B的一种同类别异构体存在顺反异构,该物质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2分)

(2分)

(4)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分)

(5)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种。

16(2分)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④苯环上有三个氢原子被取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