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论文 Word 文档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6386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改革论文 Word 文档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改革论文 Word 文档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改革论文 Word 文档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改革论文 Word 文档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改革论文 Word 文档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改革论文 Word 文档 2.docx

《教育改革论文 Word 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改革论文 Word 文档 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改革论文 Word 文档 2.docx

教育改革论文Word文档2

从教育看改革开放30年

1977年出生的孩子,如今已至而立之年。

30年前,当他们刚刚降生的时候,中国正酝酿着一场重大的改革。

就在那一年冬天,关闭长达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终于重新打开了。

那年的高考,犹如中国大地上的一声春雷,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整个国家也开始有了新的活力。

  现在看来,一年一度的高考似乎只是一种规模扩大了的例行公事的人才选拔方式,人们早已习以为常。

但对于30年前的千百万的知识青年而言,高考不啻于一场命运攸关的鏖战。

  与我的同龄好友苏建国谈起他的过去,感慨万千地说:

“那时的中学生是没有出路的,城镇的学生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插队,农村的学生只有回乡参加劳动。

1975年高中毕业的他跟随学校的毕业生一起去农村插队,由于出身不好,尽管酷爱读书,也根本与上大学无缘,那时上大学完全靠推荐,只有根正苗红的工农子弟才有可能被推荐上大学。

  1977年8月,当苏建国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时,他喜悦的心情简直难以形容:

“机会终于来了!

”离12月份考试只有4个月的时间,苏建国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专心埋头于书本,由于勤奋努力,他顺利通过了考试,最终苏建国被北京航空学院(后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仪表与传感器专业录取。

  去年,苏建国的儿子苏醒也参加了高考,儿子的境况比他当年高考不知要好多少倍,从小学到中学,儿子一路顺利走来。

苦学之余,儿子喜欢绘画、拉小提琴……老苏感慨地说:

“现在的孩子可不比我们那时,个性空间得到了充分发挥。

我发现我儿子和我当年高考时的心态相比,少了一份激动,多了一份平静。

  两代人参加高考的不同心态,折射出30年来高考发生的诸多变迁。

让苏建国感受最深的是录取比例的变化;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比例为29:

1;2007年,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与30年前报考人数极其相近,录取比例则达到了2:

1。

  如果说恢复高考是教育领域改革的一个突破口,那么更加复杂、更加艰难的战役就是课程的改革了。

一位拥有43年教龄的市级优秀班主任老师在谈到2007年新课改的施行说:

“新的课程改变标志着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

这种转变蕴涵了更多的温情,更加凸显了‘以人为本’”。

  新课改确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习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

  现如今,孩子们在上课时,有了更多的参与性、互动性,老师授课内容更讲究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热望。

这同我们以前的教育模式有了极大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就一篇课文老师先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同老师一起找答案,在课后,教师也要和学生一样,要靠上网搜索、图书馆查询、同事间探讨等形式,最终在课堂上和学生通过探讨,找到大家都能认可的答案。

学生的能力也在这一系列参与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是教师上课沿袭了几十年的三大教具。

30年前的语文课,老师每节课都要在黑板上反反复复写字,不够写了,用黑板擦擦掉再写,一堂课下来,嘴里、头发上、衣服上沾满了一层白白的粉笔灰。

很多老师的手指都被粉笔烧出了裂口,那时,哪里能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上课居然用起了电脑,只需鼠标轻轻一点,资料应有尽有。

  从粉笔加黑板到幻灯片、录音机,再到实物投影仪、多媒体,30年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教室。

这是广大教师们一个共同的感受。

  教学工具的现代化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教师们惊喜地发现,以前需要到处托人寻找的教辅书,如今电脑上应有尽有;以前需要将备课内容一点一点全部书写到黑板上,如今不仅可以用电脑备课、制作漂亮形象的课件,并且随时可以在课堂上调出来。

  “十五”期间,逐步建立教师终身学习制度,不断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其中,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被规定为196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在职教师的必修课。

  “乘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想这句话,恰好可以对中国30教育改革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做一个注解。

 

从民办私立中小学的发展看公有制学校的教育改革

1992年中国大地上重新出现正规私立中小学,迄今已经进入第6

个年头了,不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思考,民办教育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为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民办(私立)正规中小学在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有着非常宝贵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经验。

本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民办(私立)学校在中国大地上很快消失了。

尽管在一段时期内有民办教师的存在,有地方和集体所有制团体对地方中小学的支持,但作为整体,民办(私立)学校的形式及其相应的教育教学实践就此中断了近40年。

民办(私立)学校的复出给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注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活力,这对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合理布局、应变能力、教育人才的利用,以及对各类教育需求的服务等等,均有重要的调节和补充作用。

6

年来的民办(私立)学校教育飞速发展的现实已能说明许多问题。

尽管在民办教育的内部还存在着学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但从整体上看,其办学效率、集资能力、管理水平、人事制度、运行机制、评估手段、教材教法改革、招生和毕业生推荐、国际国内交流、对新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吸纳、市场意识和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学生和家长的尊重、理解与沟通等方面,均有许多有益的经验可供现行的公有制学校借鉴。

本文试图从以下六个方面就民办学校教育的经验,对公有制学校的教育改革谈几点看法。

一、追求办学效率,提高管理水平

民办教育出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是较早重视办学效率的办学团体。

由于办学资金的来源并不稳定,所以非常注重财务上的开源和节流,强调对校舍、设备的有效利用,并通过近乎企业化的严格管理,强化机构的快速运转,简化不必要的岗位和人员,真正做到了任人唯贤和奖勤罚懒,并且减少了繁芜无效的会议,大大提高了办学的效率。

与民办学校的这些做法形成对照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公有制学校的低效办学状况,学校的校舍和设备是分配来的,有用的不能及时到位,无用的造成浪费,在管理上因人设事、冗员过多的现象比较严重。

资源的浪费与效率的低下并未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尽管一些学校的收支已有2/3是非行政拨款,但因为缺少效率评估方面的压力,还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越感,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非常大。

二、注重质量特色,开展教学科研

通常民办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其教学质量、办学特色都要赢得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并据此赢得生源。

尽管一些有企业背景的民办学校用金融、房地产和其他运作方式积聚资金,但民办学校普遍意识到,学校的生存若没有高质量的教学和鲜明的特色,就很难维持长久。

为此,外语、艺术、体育、计算机、科技制作、文学创作等成为国内一大批民办学校展示其特色和水平的王牌,在这方面民办学校的水平的确要高出公有制学校一大截子。

其关键在于民办学校为追求质量与特色认准了抓教学科研这一必由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民办中小学自1992年出现以来,在引进教科研人才、聘请专家指导、试用新教材、采用新教法、宣传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编写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教材、参与社会上各种知识技能比赛等方面都普遍优于同类公有制学校。

而在公有制学校中,上述活动虽然也有,但由于出发点不同,因而缺少力度和效果。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公立学校也将被纳入竞争之中,民办学校的经验是可以直接汲取的。

三、面对社会监督,汲取办学动力

由于民办学校的办学资金来源于学生家长(企业的投入多在前期,达到规模效益后,企业将用各种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办法将资金抽走,甚至还有相当可观的收益),所以家长对办学的参与是非常主动和积极的。

几乎每一所民办学校都经历过家长个人和团体对学校工作的指责和批评,有些学校甚至因此而中途夭折。

尽管民办学校的家长群体已在不断地成熟,提无理要求的人越来越少,相反,不少人还加深了对民办学校的理解与支持,但作为一种服务对象和监督机制,家长群体仍然是民办学校的“上帝”。

面对办学初期的艰难历程和家长们近乎挑剔的批评,大多数民办学校有效地将其转化为优化管理和教学的动力。

老教育家韩作黎先生曾说,过去一所公立学校从创办到走入良性运行的正轨大约需要4~5年的时间,在民办学校这一过程将大大地缩短。

几年来,我国民办学校的办学实践已证实了这一论断。

相反,在公有制中小学则缺少这种来自家长的监督和评估,家长在高门坎的公立学校面前不可能摆什么“上帝”的架子。

学校办学质量和特色的评估除高考、中考升学率摆在公众面前以外,一概由上级主管部门一家评估。

既缺少参照系,又缺少日常和全面的反馈意见,压力小了,改革的动力自然不足。

近年来在公私立学校都相应开办了家长学校,有的还组织了家长委员会,如何运用这些资源促进教改的深入,是值得教育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四、营造教育环境,加强服务意识

为了生存而竞争,民办学校在优化和美化学校环境方面是煞费苦心的,许多学校以“爱心”为校魂,对学生开展了多方面的教育服务,使学生和家长情感接近了、思想沟通了。

特别在一些寄宿制的民办学校中,教育的途径不再只是课堂教学一种,而是扩展到校园环境、宿舍、食堂、医务室以及各种教学与生活的场所。

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活生生的小社会,学生在自然而然中得到了许多教益,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作为民办学校的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意义,既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又有爱心和服务意识。

学生不再是只知服从的听命者,更是朋友和亲人。

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教育的功效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一些公有制学校,特别是重点学校中,环境的优化和美化是相当好的,但是如何使之活起来,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如何使全校的教职员工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整体,却仍存在着差距。

部分民办学校的办学经验值得借鉴,不仅仅是硬件,更重要的是现代教育意识。

五、注重教育的衔接,发挥整体的效益

在相当一批民办学校中,幼小衔接、小中衔接、中高衔接成为比较普遍的办学模式。

注重各级教育的衔接不仅保证了教育的延续性,还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教育的浪费。

这种一贯制的学校不仅便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实验,还给学校的高效管理带来了许多方便,简化了后勤服务机构。

尽管在公有制学校中也有少量9年和12年一贯制的学校,

但大多数是小、中、高分段设置的。

学生在校学习的12年中要有两次对新学校的重新适应,面临着严峻的淘汰选择,加之教材、教法、校风、学风、教风的变换,使得不少学生疲于应付,难终其业。

当然,教育的衔接应重实质,不重形式,但各级学校的教育管理都应有这种衔接的意识。

不可否认,在目前的条件下,形式上的衔接的确是一种保证,为实质上的衔接提供了诸多方便,有利于学校从整体上规划其办学和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衔接的双方均可以从对方的办学思路、教学教法、学习效果中得到诸多反馈和借鉴,加强相互间的理解、协调,从而得到互补。

六、存有危机意识,追求更高目标

民办学校通常是没人保底的,几年来自生自灭的学校也有一些,危机意识像一根无形的绳索牵动着每一个民办学校管理者的心,同时也唤醒他们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意识和智慧。

纵观国内的民办学校,其办学宗旨和校训大多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开放的思路,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创新意识在民办学校管理者的头脑中是自然生发的。

这不仅因为生存所迫,更是因为大多数办学者的办学初衷之一多是不满于现行和传统的教育,试图探索高效及适合中国国情和未来发展的全新的教育模式。

这种探索是可贵的和激动人心的,同样也是有风险和有责任的。

就像是逆水行舟,只有通过不断的追求和奋斗才能绝处逢生。

大多数民办学校的管理者都有这种体会,办学如同经营,谋其上则得其中,谋其中则得其下。

故此,危机和风险将会与机遇和成功并存,他们将在教育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探索中首先获益。

作为公有制学校,在管理体制尚未作根本性改革之时,很难体会民办学校的处境与苦衷,但民办学校用风险换来的成功经验、办学目标和危机意识却是可以轻松借鉴的。

为了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不愿看到公有制学校从民办学校仅是学会了运用国有资产、变换名目多收经费,而是应从他们丰富多彩的办学经验中汲取多方面改革的动力和方法。

当然,民办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最初阶段,向公有制学校学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这些宝贵的资源不能被抹杀,公有制学校仍有其无穷的发展潜力和诸多优势。

可喜的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中,公有制和民办学校并存的局面将会加剧教育竞争,这也为今后中国教育的改革建立了良好的和永恒的激励机制。

教育中的重点制反思

从80年代起,我国开始确立一批重点学校。

当时的想法是集中我国有限的财力和人力办好一批学校,以便为高一级的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

各省市起初确立的是一批省级重点高中,后来各地政府及主管部门又纷纷设立一批地市级重点高中。

近年来,很多城市又进一步或明或暗地建立了一批重点初中和重点小学,在此基础上很多学校还在学校内部确立了重点班,重点制已成为我国教育体制上的一个特征。

这种重点制的实施较好地保证了一批学习好的学生升入高一级的学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暴露出其中的弊端。

一、重点制的实施使学校之间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条件。

一所学校被确立为重点后,政府在财力上予以扶持,师资上给以保证,社会各界和有财力的家长也乐于资助,这样的学校能够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吸引进来。

学校一开始就有一个较高的起点,自然也就具备了良好的办学条件。

非重点学校在财力物力上难以得到保障,这种学校对优秀教师缺少吸引力,学生是重点学校招收后剩下的,这样的办学条件很难使这些非重点学校办成合格的学校。

这种重点制的实施,扶植了少数学校,却使多数学校的办学热情受到打击。

在这类学校中,教师教学热情低,对学生的期望值低,学校领导和教师很少有教改的热情,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整体素质实在不能令人满意。

对这些问题,非重点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并不会感到多少内疚和不安,因为他们很容易找到解释的理由,我们的办学条件差呀,我们的生源差呀,谁能在这种条件下办好学校呢?

很多非重点学校把自己看成是教育界的“第三世界”,同省级和地市级重点学校相比他们有一种地位上的自卑感,学校的这种心态怎么能办好学?

可以说,现在实施的重点制,是我国一大批学校难以办好的一个体制性根源。

在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很强调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培养出国家所需的大批人材和合格的公民。

一些国家为了促进公平竞争,政府及其主管部门都不人为地确定重点学校。

他们有声望的学校通常叫名牌学校,这些名牌学校的产生是因为办学严谨,管理有方,教学质量高,而自然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

例如,在美国有很多有名的私立学校,在社会各界有很高的声誉,这种声誉决不是政府把他们定为重点学校造成的,而是在学校之间的竞争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学校之间是服气的。

今天学校办得好,那你是名牌学校,明天你的办学质量下降了,你就不再是名牌学校。

中小学是这样,大学也是这样,这是弹性的而不是刚性的,这就给所有的学校都带了发展的希望。

今天你不是名牌学校,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在明天成为名牌学校。

我们的重点学校是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安排和指定的,是计划产生的,一旦确定下来不但办学条件有保障,生源又是最好的。

这样,其他非重点学校在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上根本无法与其公平竞争。

这种重点和非重点的划分成为了刚性的事实,这就使得非重点学校不再有真正的发展机会。

事实上,我国的重点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非重点学校的利益而发展的,尤其是在学生来源上,重点学校是靠其垄断地位来赢得优势的。

二、重点制的确立违背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

进入重点学校的学生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条件,加上经过了专门的挑选,学生比较优秀,学校成绩较为接近。

教师无意中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期待,学生在这样的心理气氛中也比较具有上进心,这就能使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使他们在准备未来的竞争中一开始就占领了“有利地形”。

进入非重点学校的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教育的质量明显不如重点学校。

在这类学校中,校舍设备差,教师素质偏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心理发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妨碍。

这样,在起跑线上他们就落后了。

有人说,一个学生进入重点学校还是非重点学校是根据考分来决定的,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怎么能说是不公平的呢?

这种观点看起来有道理,实际上是十分狭隘的。

基础教育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这是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所必须接受的教育,在这样一个阶段学生理当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这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所必须的,这一观点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共识。

每个孩子都潜藏着很大的发展可能性,有很多孩子在学校读书时考分低一点,以后却表现出很好的发展后劲,这样的事实比比皆是。

如果一个孩子仅仅因为分数暂时低了几分,他就只能接受较差的教育,这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难道不是显得太残忍了吗?

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为以后社会成员的分化预先提供了教育的前提。

三、重点制的实施违背了教育规律,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学习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特定的心理气氛中进行的,重点学校的社会地位、重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心态对教学是有利的。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教学有积极性,对学生寄予厚望,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反应积极,这种人际关系和心理气氛当然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在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中早已得到证实。

但在非重点学校中,相反的效果就出现了,教师对学生没有较高的期望,学生对学习没有多少信心,学校教育气氛是悲观的、低沉的。

在这类学校中,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对学生倾向于使用惩罚而不是倾向于更多地使用奖励来鼓励学生进步。

学生学习上有什么问题,他们很容易找到推托的借口,因为学生笨啊?

有什么办法呢?

教师的这种情感和态度经常不自觉地传达给学生,这种累积效应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那就是学生的信心和个性在受到持久地打击后,变得没有多少上进心,也没有多少社会责任感。

不仅如此,教师自己往往也多少有些自卑感,教师认为自己教的是发展希望不大的学生,学生认为自己是平淡的、不聪明的。

在这种令人沮丧的心理气氛中学习,教师难以教好,学生难以学好,学生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事实证明,这样的学校,不仅学生普遍厌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而且学生的个性发展、优良品德的形成都受到严重妨碍。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非重点学校中,学生缺少提高学习成绩的动力,普遍有一种没有前途的预感。

在这样的学校环境中,学生没有多少追求,班风差、纪律差、道德品质差常常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可以说,我国年轻一代公民素质差,青少年行为过失和违法犯罪行为严重等问题都能从这里找到体制性的根源。

多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从80年代中期起又纷纷办起了重点班,这不仅加剧了兴办重点学校所带来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还使学生的教育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不同学校的学生被分成不同的等级,在同一学校内学生又再次分成不同的等级,教师也因此分成不同的等级,这样在保少数重点的同时就在学生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失望阶层”,这就远远背离了教育要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己任这一最重要的目标。

有人认为,没有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就很难提高教育质量,很难保证优秀的学生学习好,同时也会降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的学生的质量。

事实上,不分重点和非重点,学生同在一起学习,只要加强个别指导,注意因材施教,照样能保证优秀学生学习好。

同时,还能使学生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好的学生帮助差的学生,优秀学生之间由于客观上存在的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压力还能有所缓和,这就能使更多的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在这种平等和相互促进的心理气氛中,有利于学生的社会性成熟,学生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使交往能力和个性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那种认为不划分重点和非重点,优秀学生就难以学习好的观点是没有多少道理的。

如果说,为了保少数“重点”就不可避免要使多数学生受到忽视的话,这种重点制所付出的代价不是太大了吗?

如果说为了使少数尖子能进大学,就可以使民族素质的提高放到次要地位的话,那么,重点制的存在究竟还有多少合理性?

四、重点制的实施在教育上起着错误的导向作用。

本来考核学校的标准就不应该是单一的,但现在教育主管部门衡量一所学校优劣的主要标准就是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教育主管部门每年以此排队作为奖优罚劣的主要依据,甚至很多时候成了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的依据。

这种排队顺序直接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关系到学校经费的多少以及教师的各种福利待遇。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类学校定考试分数,压升学指标。

学校领导又为各科教师定相应的指标,教师就只好把压力转到学生身上。

为了使学生进入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教师以获得高分作为教学上的最高目标。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学校领导和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大学生学习负担,家长为了孩子能进入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也不断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这样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说的应试教育模式。

在应试教育模式中,以考高分为首要的追求目标,以抓升学有望的尖子作为重点,以题海战作为基本手段。

因此,应试教育既是一种不公平的教育也是一种不科学的教育。

重点制的实行从体制上强化了应试教育的模式。

重点制的实行,还导致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

为了进入重点班和重点学校,教师普遍增加教学量,家长也不断给孩子增加学习压力。

孩子除了紧张学习外,还要参加名目繁多的特长班和“兴趣班”。

学习负担重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以至于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社会有识之士早就呼吁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要变应试教育模式为素质教育模式,但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深深地堕入迷雾之中而不能自拔。

除了大众教育价值观念的陈旧以外,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实行的所谓“重点制”。

这种体制上的原因,正是我们从应试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教育模式的真正困难之所在。

五、重点制的实施对教育界的各种乱收费现象起着

推波助澜的作用。

进入90年代,我国很多学校兴起了一股高价风。

转校要收高价,择班要收高价,考分差一点的收高价,对于外来人员那更是要收高价。

在上海,进入重点高中的高价生收费可达10万元,初中可达4万元。

在成都,重点高中对高价生的各种收费明的暗的加起来高达7万元,重点初中的收费达2万元以上。

其他学校在衡量了自己的身价后,也收起了各种类型的高价生。

这些作法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教育费用,很多家长在经济上不堪重负,有些经济状况差的家庭甚至放弃孩子受教育的机会,这个问题在各城市的外来人员中表现尤为突出。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完全市场化的收费方式,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性,这种作法满足了高考分的学生和高收入家庭对教育的需求,但这种满足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及其家庭的利益为代价的。

考虑到我们的重点学校是由有关部门指定的,是人为扶植起来的而不是在平等竞争中自然产生的,那么他们的高收费也具有很强的垄断性。

如果说重点学校的高收费是按市场化的规则行事的,这种行为多少是符合市场规律的,那么他们依照其上级赋予的垄断地位来收高价,这就违背了市场竞争所应遵循的规则,因而更具有一层不公平的含义。

按市场经济的规则,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指定一批学校为重点学校,这种垄断性来自政府权力,那么由此产生的垄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就应该上交政府国库,而不应基本归学校所有。

归学校所有,这实际上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同时,这也加大了学校之间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

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

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那就是从体制上取消人为确立的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让学校之间公平地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产生一批社会公认的名牌学校。

只有完成这种导向上的转变,教育的改革才能真正迈开步伐。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教育改革

新世纪即将到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类本身的发展,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迎接这些挑战,当今国际社会已广泛认同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影响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导致全社会的深刻变革。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