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世界区域地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5900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世界区域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世界区域地理.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世界区域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世界区域地理.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世界区域地理.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世界区域地理

专题12世界区域地理

要点梳理

一、世界地理空间定位

(4)以某一地理事物为参照物,熟悉它与周围地理事物的关系:

方位、距离等。

(5)将同类的地理事物从大小、长度、形状上进行比较:

如岛屿、水系、国家等。

3.几种常见的空间定位方法:

(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

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胸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地球上一些重要的经纬线。

经度范围

纬度范围

位置特征

亚洲

26ºE~169ºW

10ºS~80ºN

北回归线、北极固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

非洲

17ºW~5lºE

35ºSº~37ºN

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欧洲

0º~66ºE

36ºN~71ºN

处于中、高纬度

北美洲

170ºW~20ºW

7ºN~72º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

南美洲

82ºW~35ºW

54ºS~12ºN

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

大洋洲

0ºE~130ºW

47ºS~30ºN

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两半球、跨南北半球,同时存在二个日期

南极洲

360º

62ºS以南

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

主要经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主要纬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通过这些重要的经纬线建立基本经纬网,通过各大洲及重要国家的大致经纬度范围以及这些国家的位置关系来进行空间定位。

(2)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定位法)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住所有事物的经纬度。

在记住主要经纬线附近地理事物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识记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大洲、大洋),然后以其为参照系,利用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区域定位,因此海陆位置定位法也称为相对定位法。

地球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每个区域周围的海陆分布是固定的,可以利用这种海陆位置的固定性进行区域定位。

利用海陆位置定位,必须在复习时记住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

如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与大西洋不直接相邻。

北美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等。

太平洋被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包围,大西洋被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包围;印度洋被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包围;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等。

除了七大洲和四大洋外,世界一些重要的海、海湾、海峡也是进行海陆位置定位的重要参照系。

(5)文字资料定位法

利用相关文字资料考查空间定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命题思路,这需要读懂文字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空间定位。

(6)图例、注记定位法

有些试题文字部分没有明确指出该地的具体名称,这时要充分利用图中的图例(首都、省会与一般城市图例的不同,海岸线与国界线的不同等)、注记(城市、河流湖泊等的名称)来进行定位。

(7)综合定位法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由于目前试卷提供的区域地图往往是小区域的大比例尺地图,与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小比例尺地图有所不同。

解题时采用某一种区域定位方法准确地确定图示区域的范围显得有点困难。

这时就要求学生同时利用多种定位方法进行区域定位。

这样既能提高区域定位的速度,又能提高区域定位的正确性。

二、世界重要地区

1.世界重要地区的地理分析方法。

(1)用综合思维去分析

每一个区域都有其地理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处理这些要素要运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去分析归纳:

第一,明确其地理位置和范围,包括其图形轮廓,范围界限、经纬位置(经纬度间隔、经纬度大小变化的方向和规律)、海陆位置。

第二,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包括气候类型(分布范围、特点和成因),地形地貌(主要的地形单元,山脉走向、名称,地貌类型和名称),水文要素(河流名称、流向、水系、水文特征,湖泊的名称、轮廓等)土壤,生物与自然带(主要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和成因),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分布;人文地理要素主要包括工业和农业(类型、区位特点),交通状况,主要的城市,人口,旅游,环境问题。

在处理两大要素时不要孤立地看问题,要认真弄清个自然环境要素之间、人文环境要素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之间存在哪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同时在处理世界地理得分趋势,要做到把研究的区域始终放在它所处的大的地理环境之下,才能在总体上把握它的地理特征,并做出正确的评价。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形成区域特征差异的客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2)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图像化

对每一个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处理要尽可能落实到地图上去,要在地图上找到范围和位置、轮廓形状、分界线、经线度数及沿纬线变化的规律等等。

在所在环境要素中又可以分为点、线、面状地理事物,要注意归纳总结。

如河流、山脉为线状,气候、自然带大多为面状,资源、能源、矿产、城市则多为点状。

在地图上落实环境要素时,一方面要注意有意识地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要注意对照地图临摹这些地理环境要素,加深印象,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3)区域地理特征原理化

复习世界区域地理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回顾这些区域地理特征,而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和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注意有意识地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和思维方法去分析和研究形成区域地理特征的原因。

表面上看是增加了复习的难度,实际上是找到了高考试题的切入点,领悟了所谓“能力立意”的含义,这对极短时间内提高学科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4)世界重要地区“线型”处理

针对世界重要区域要刻意找出一些特殊的经纬线,沿经纬线描述它所穿过的地理事物,如主要的气候区、地形、地貌单元、地势高低的起伏,主要的河流、湖泊、自然带、农业区、工业区、城市、人口分布区、交通线、环境问题分布区,并尽可能将其细化。

2.各大洲地理特征

范围

主要地形

气候类型

河湖

居民

主要物产

重要国家

亚洲

介于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和非洲之间

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国三大平原、恒河平原、美索布达米亚平原等

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高山气候、极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注入北冰洋,长江、黄河、珠江注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西亚的两河注入印度洋。

湖泊有里海、贝加尔湖等

亚洲以黄色人种为主,西亚分布着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

宗教有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东亚、东南亚、南亚的水稻、小麦、茶叶,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锡矿、西亚的石油,中亚和中国的棉花等

中国、日本、印度等

非洲

介于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和欧洲之间

高原大陆。

主要地形区由东非高原、南非高原、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阿特拉斯山、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等

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主要有: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

有世界最长的尼罗河、水能最丰富的扎伊尔河、还有赞比西河、尼日尔河等。

湖泊有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等

撒哈拉沙漠以南为黑色人种,以北为阿拉伯人

热带经济作物有可可、天然橡胶、油棕、丁香、剑麻等。

矿产有北非和尼日利亚的石油、南非的黄金、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金刚石、赞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铜、摩洛哥的磷酸盐等

埃及、南非、尼日利亚等

欧洲

介于大西洋、北冰洋,亚洲和非洲之间

地形以平原为主,是海拔最低的一洲,平原有东欧平原、中欧平原和西欧平原。

山地有阿尔卑斯山系和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最典型,另外还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等

河流有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湖泊有日内瓦湖等

白色人种,多信仰基督教。

语言有英语、法语、拉丁语、斯拉夫语

俄罗斯的石油,德国的美,法国和俄罗斯的铁,法国的葡萄酒等

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

北美洲

介于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和巴拿马运河之间

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中央大平原,东部是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高山气候等

河流有密西西比河和圣劳伦斯河。

湖泊有苏必利尔湖等北美五大湖

多白色人种,信奉基督教。

美国东南部和西印度群岛有黑人分布,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美国、加拿大的煤、铁、石油和有色金属矿及小麦;墨西哥的石油、白银和玉米;中美诸国的香蕉;古巴的甘蔗等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

南美洲

介于太平洋、大西洋、南极洲和巴拿马运河之间

西部为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与平原南北相间分布:

亚马孙平原、潘帕斯草原等

热带雨林气候最典型,另外还有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

有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亚马孙河

以混血人种为主,语言有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巴西的铁矿、咖啡、甘蔗、大豆、阿根廷的小麦和牛肉,智利的铜和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

巴西、阿根廷、智利等

大洋洲

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和太平洋三大群岛

澳大利亚地形南北纵列分布:

东部山地为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和大自流盆地,西部为低缓的高原

气候半环状分布,有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

墨累河和艾尔湖

以白色人种为主,为欧洲移民,信奉基督教

澳大利亚煤、铁丰富,养羊业发达,盛产小麦,被誉为“坐在矿车里”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新西兰

南极洲

位置最南,介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

冰雪高原,平均海拔最高

极地气候,主要特征为酷寒、干燥、烈风

无人定居,多考察站,如中国的中山站和长城站

矿产有煤、铁、锰、镍、海洋生物有企鹅、鲸、磷虾、海狮、海豹、海豚等

三、世界主要国家

1.学习国家地理宜采用综合比较法,将不同国家的特点结合起来全面比较,了解各个国家间的异同,掌握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获得不同国家较为完整的概念。

日本

德国

俄罗斯

美国

澳大利亚

地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岛国,位于北温带

欧洲中部,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位于北温带

地跨欧亚两洲,北临北冰洋,西临波罗的海(大西洋),东临太平洋跨北温带和北寒带

地跨北美和大洋洲,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大西洋)

位于南半球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跨热带和南温带

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

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地形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形南北纵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低矮山地

地形分三部分,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低矮高原

气候

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西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显著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类型复杂多样,受地形影响大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呈半环状分布

主要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资源

除森林、水力资源外其他都很贫乏

煤、钾盐丰富

森林、煤、铁、石油、水能丰富

资源丰富,种类与储量大

煤、铁等资源丰富

工业

部门

钢铁、机械、电子、纺织等

钢铁、采煤、机械、纺织、电子等

煤炭、钢铁、石油、机械、化工等

钢铁、汽车、电子、石油等

钢铁、机械、纺织等

分布

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

鲁尔区、萨尔区、慕尼黑

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东北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

农业

农作物

水稻

麦类、马铃薯

春小麦、冬小麦、向日葵

小麦、棉花、玉米等

小麦

分布

沿海平原

北德平原

东欧平原南部

中央大平原

东南部、西南部

城市

东京、大阪、神户、横滨、名古屋、北九州

柏林、韩宝、法兰克福、波恩

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海参崴、伊尔库茨克

华盛顿、纽约、芝加哥、休斯敦、洛杉矶、旧金山

堪培拉、悉尼、墨尔本

2.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习国家地理时,要注意用综合联系的方法,如美国发达的工农业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如下图:

[热点题型归纳]

题型1:

世界地理概况

【典例1】(2011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中毕业班期末复习检测)读“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和“部分岛屿轮廓图”,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⑴~⑶题。

⑴④岛附近海域蕴藏了丰富的石油资源,该类资源一般最有可能广泛分布于海底地形剖面图中的()

A.A处B.B处C.C处D.D处

⑵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地点,没有相同气候类型的是()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⑶下列关于①②③气候的说法合理的是()

A.当②岛西部处于一年中的湿季时,①岛北部比中国同纬度地区平均气温偏低

B.①岛南部年平均气温比②岛高

C.在赤道附近地区可能欣赏到和②岛西部相同的景色

D.②岛东部气候成因和③岛气候成因相同

【答案】⑴D⑵A⑶C

非地带性热带雨林的分布及成因: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

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附近有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附近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中美洲东北部:

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附近有墨西哥湾暖流流经;南美洲巴西高原的东南沿海:

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附近有巴西暖流流经。

题型2:

世界地理空间定位

【典例2】(2011届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验)下图为世界四条著名大河入海口附近示意图。

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关于图中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河与其他三条河的主要区别是汛期较短,含沙量少,有结冰期

B.丙、丁两河入海口附近地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C.丁河是四条河流中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D.四河均为外流河,虽然流向不同,但却注入同一海洋

⑵甲、乙两河入海口附近未出现大城市的共同原因是

A.地势低平,洪水威胁大B.泥质海岸,不宜建港

C.气候过于湿热D.入海口不断变迁

【答案】⑴C⑵A

[强化预测]下图为30ºN附近四条河流的河口位置图,回答1~3题。

1.按流程的长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丁乙丙B.丁丙乙甲C.乙丙丁甲D.甲丁丙乙

2.下列对四条河流河口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是世界著名的黄麻产区B.乙处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

C.丙处是所在国最大的工业区D.丁处是所在国最大的林业区

3.有关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河流经地区均为热带沙漠气候B.丙丁流量都很大,容易出现洪灾

C.乙丙都为季节性河流D.丁是所在国流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

题型三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

【典例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版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36分)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

(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量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拨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降低)。

(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湿黄麻。

(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使于原科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解析】

(1)图示黄麻产区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和降水量来回答。

(2)黄麻产区的她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来回答,结合图中河流和等高线推出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结合题干的信息“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进行初期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来分析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4)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从原科、交通、劳动力、技术、工业基础等方面来回答。

[强化预测]4.读沿东经147°某大陆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c代表的地理事物是a,c,图中e处的洋流名称是。

(2)下图反映c、d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配图。

读图分析:

甲、乙两幅图中反映c地气候材料的是;反映d地气候材料的是,该地的气候类型为,其形成原因是。

(3)简述图中所示大陆降水分布的总体特征及其原因。

(4)图中b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试分析该地农业发展的优点、特点、限制性条件和措施。

[强化预测]读下图回答5~7题:

5.图示中领先经济力量成为世界强国的是()

A.①B.②  C.

D.

6.图示中和其它国家不在同一大洲的国家是()

A.①B.②C.

D.

7.有关四国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世界强国B.都是面积大国C.都是人口大国D.资源丰富的大国

方法技巧点拨

1.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区域综合分析法

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全球、国家、地区间的地理特征或区域综合体的形成,均是各种自然、经济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要全面深入了解不同级别综合体内部的状况及特征,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才能对其地理特征或区域综合体获得正确、完整的认识。

因此区域综合分析法是地理研究中运用相当广泛的一种方法。

具体思路见下图:

例如,世界城市集中分布在那些地区?

为什么这些地区百万人口的城市比较密集?

首先,我们要明确区域空间范围,世界城市集中的地区主要分布在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及我国东部的沿海和平原,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其次,综合分析区域自然特征,主要对地形、气候类型、水热状况等因素进行分析。

再次,综合分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主要分析社会经济条件。

最后通过分析归纳区域特征。

运用区域综合分析法,需要我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分析;要求我们勤于思考,善于联系,善于分析总结;要以能力培养为线索,抓住空间分布,突出区域特征,重视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一定数量题目的训练,在考试中就能做到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高考冲刺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届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读某河流局部地区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形成图中沼泽的因素之一是降水丰沛

C.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   D.冬季是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季节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3回答2-5题

2.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D.冬冷夏热

3.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根系不发达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D.叶面宽大,多气孔

4.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A.干流流速缓慢     B.峡谷险滩广布C.支流短小急促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5.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C.距海远近   D.地形差异

6.(2012届广东省佛山三中高三第一次考试)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⑤开发时间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7.造成澳大利亚大陆1月和7月气温分布状况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1月气温分布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大B.7月气温分布受纬度因素影响大

C.1月,大陆东岸气温受暖流影响大D.7月,大陆东岸气温受暖流影响大

8.(2012届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测试)南极洲考察站使用的能源,如果就地解决,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是

A.地热能B.风能C.煤炭D.太阳能

(2012届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下图为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

据此回答9~10题。

9.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主要的补给水源都是雨水B.都没有结冰期

C.汛期都十分明显D.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10.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B.径流量C.经济D.地形

(2011届江西省六所重点中学高三联考)2010年1月1日,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下图中甲图为东南亚河流分布图,乙图为该地区某地植被景观图。

读图回答11~13题.

11.由于湖泊的调节作用,M河就出现河流流向定期变化的奇特现象。

M河向东南流的时期一般出现在()

A.全年B.1~6月C.5~10月D.11月~次年4月

12.乙图景观出现在甲图的()

A.A地B.B地C.C地D.D地

13.下列属于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的是()

①东南亚各国华人华侨众多

②中国与东盟各国地理位置毗邻

③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资源和经济上具有互补性

④基于“反恐”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图9为“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的大小②年降水量的多少③盛行风的义向④雾天的多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1月00C等温线在日本大体与38°N纬线吻合,而在中国与33°N纬线基本吻合,此特征将导致日本

A.南北温差大于中国B.河流封冻期长于中国

C.常绿阔叶林分布纬度高于中国D.候鸟南迁时间早于中国

(2011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发生核泄漏事故,按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的说法,当局将依据第一核电站周边地区辐射水平评事态严重程度,不排除把事件等级调高至6级的可能,依照事态发展,级别仍可能上调。

图3是福岛核电站泄露辐射范围示意图。

据此完成16~17题。

16.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C.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D.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17.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风向B.洋流、海陆分布C.地形、海陆分布D.风向、洋流

(2012届杭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第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