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反应热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5845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 反应热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 反应热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 反应热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 反应热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 反应热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 反应热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docx

《高考化学 反应热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 反应热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 反应热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docx

高考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突破点6 

反应热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提炼1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把反应热当作“产物”,计算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根据燃烧热数据,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

计算公式:

Q=燃烧热×n(可燃物的物质的量)。

3.根据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差计算焓变

若反应物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E1,生成物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E2,则反应的ΔH=E1-E2。

4.利用物质具有的能量计算:

ΔH=∑E(生成物)-

∑E(反应物)。

5.利用反应的互逆性关系计算:

A

B,ΔH1=-ΔH2。

6.利用盖斯定律计算:

对于存在下列关系的反应:

提炼2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1.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六个注意”

2.反应热大小的比较方法

(1)利用盖斯定律比较,如

比较ΔH1与ΔH2的大小的方法。

因ΔH1<0,ΔH2<0,ΔH3<0(均为放热反应),依据盖斯定律得ΔH1=ΔH2+ΔH3,即|ΔH1|>|ΔH2|,所以ΔH1<ΔH2。

(2)同一反应的生成物状态不同时,如

A(g)+B(g)===C(g) ΔH1,

A(g)+B(g)===C(l) ΔH2,

则ΔH1>ΔH2。

(3)同一反应的反应物状态不同时,如

A(s)+B(g)===C(g) ΔH1,

A(g)+B(g)===C(g) ΔH2,

则ΔH1>ΔH2。

(4)两个有联系的反应相比较时,如

C(s)+O2(g)===CO2(g) ΔH1①,

C(s)+

O2(g)===CO(g) ΔH2②。

比较方法:

利用反应①(包括ΔH1)乘以某计量数减去反应②(包括ΔH2)乘以某计量数,即得出ΔH3=ΔH1×某计量数-ΔH2×某计量数,根据ΔH3大于0或小于0进行比较。

总之,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要注意:

①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②ΔH有正负之分,比较时要连同“+”、“-”一起比较,类似数学中的正、负数大小的比较;

③若只比较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则只比较数值的大小,不考虑正、负号。

回访1 (2016·全国丙卷节选)已知下列反应:

SO2(g)+2OH-(aq)===SO

(aq)+H2O(l) ΔH1

ClO-(aq)+SO

(aq)===SO

(aq)+Cl-(aq) ΔH2

CaSO4(s)===Ca2+(aq)+SO

(aq) ΔH3

则反应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的ΔH=________。

[解析] 将题给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标号为Ⅰ、Ⅱ、Ⅲ,根据盖斯定律,由Ⅰ+Ⅱ-Ⅲ可得:

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则有ΔH=ΔH1+ΔH2-ΔH3。

[答案] ΔH1+ΔH2-ΔH3

回访2 

(1)(2015·全国卷Ⅰ节选)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ΔH=+11kJ·mol-1,1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kJ。

(2)(2015·全国卷Ⅱ节选)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

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 ΔH2

③CO2(g)+H2(g)CO(g)+H2O(g) ΔH3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C

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由此计算ΔH1=________kJ·mol-1;已知ΔH2=-58kJ·mol-1,则ΔH3=________kJ·mol-1。

[解析] 

(1)设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x,则2x-436kJ-151kJ=+11kJ,x=299kJ。

(2)根据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可知,ΔH1=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1076kJ·mol-1+2×436kJ·mol-1)-(413kJ·mol-1×3+343kJ·mol-1+465kJ·mol-1)=-99kJ·mol-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②-①可得:

CO2(g)+H2(g)CO(g)+H2O(g),结合盖斯定律可得:

ΔH3=ΔH2-ΔH1=(-58kJ·mol-1)-(-99kJ·mol-1)=+41kJ·mol-1。

[答案] 

(1)299 

(2)-99 +41

回访3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节选)已知:

甲醇脱水反应

2CH3OH(g)===CH3OCH3(g)+H2O(g)

ΔH1=-23.9kJ·mol-1

甲醇制烯烃反应

2CH3OH(g)===C2H4(g)+2H2O(g)

ΔH2=-29.1kJ·mol-1

乙醇异构化反应

C2H5OH(g)===CH3OCH3(g)

ΔH3=+50.7kJ·mol-1

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g)+H2O(g)===C2H5OH(g)的ΔH=__kJ·mol-1。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节选)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

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ⅰ)CO(g)+2H2(g)===CH3OH(g)

ΔH1=-90.1kJ·mol-1

(ⅱ)CO2(g)+3H2(g)===CH3OH(g)+H2O(g)

ΔH2=-49.0kJ·mol-1

水煤气变换反应:

(ⅲ)CO(g)+H2O(g)===CO2(g)+H2(g)

ΔH3=-41.1kJ·mol-1

二甲醚合成反应:

(ⅳ)2CH3OH(g)===CH3OCH3(g)+H2O(g)

ΔH4=-24.5kJ·mol-1

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2CH3OH(g)===CH3OCH3(g)+H2O(g)

ΔH1=-23.9kJ·mol-1 ①

2CH3OH(g)===C2H4(g)+2H2O(g)

ΔH2=-29.1kJ·mol-1 ②

C2H5OH(g)===CH3OCH3(g)

ΔH3=+50.7kJ·mol-1 ③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③得:

C2H4(g)+H2O(g)===C2H5OH(g) ΔH=-45.5kJ·mol-1。

(2)写出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的化学方程式:

4H2+2CO===CH3OCH3+H2O。

由(ⅰ)得:

2CO(g)+4H2(g)===2CH3OH(g) ΔH1=(-90.1)×2kJ·mol-1;

由(ⅳ)得:

2CH3OH(g)===CH3OCH3(g)+H2O(g) ΔH4=-24.5kJ·mol-1;

以上两式相加得所求热化学方程式的ΔH=(-90.1×2)kJ·mol-1+(-24.5)kJ·mol-1=-204.7kJ·mol-1。

故热化学方程式为4H2(g)+2CO(g)===CH3OCH3(g)+H2O(g) ΔH=-204.7kJ·mol-1。

[答案] 

(1)-45.5

(2)4H2(g)+2CO(g)===CH3OCH3(g)+H2O(g) ΔH=-204.7kJ·mol-1

回访4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s)

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ΔH2>ΔH3     B.ΔH1<ΔH3

C.ΔH1+ΔH3=ΔH2D.ΔH1+ΔH2>ΔH3

B [1mol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为吸热反应,故ΔH1>0,1mol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为放热反应,故ΔH2<0,1molCuSO4·5H2O(s)溶于水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先分解成1molCuSO4(s)和5mol水,然后1molCuSO4(s)再溶于水,CuSO4·5H2O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即ΔH3>0,根据盖斯定律得到关系式ΔH1=ΔH2+ΔH3,分析得到答案:

ΔH1<ΔH3。

]

回访5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

O2(g)===SO2(g)+H2O(g) ΔH1

2H2S(g)+SO2(g)===

S2(g)+2H2O(g) ΔH2

H2S(g)+

O2(g)===S(g)+H2O(g) ΔH3

2S(g)===S2(g) ΔH4

则Δ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导学号:

14942028】

A.ΔH4=

(ΔH1+ΔH2-3ΔH3)

B.ΔH4=

(3ΔH3-ΔH1-ΔH2)

C.ΔH4=

(ΔH1+ΔH2-3ΔH3)

D.ΔH4=

(ΔH1-ΔH2-3ΔH3)

A [根据盖斯定律找出各反应的反应热之间的关系。

将前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标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由

×①+

×②-2×③可得:

2S(g)===S2(g) ΔH4=

(ΔH1+ΔH2-3ΔH3)。

]

热点题型1 利用化学键计算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已知:

C(s)+H2O(g)===CO(g)+H2(g) ΔH=akJ·mol-1

2C(s)+O2(g)===2CO(g) ΔH=-220kJ·mol-1H—H键、O===O键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1、496kJ·mol-1和462kJ·mol-1,则a为(  )

A.-332  B.-118   

C.+350  D.+130

D [将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标为①、②,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2即得到热化学方程式O2(g)+2H2(g)===2H2O(g) ΔH=-(220+2a)kJ/mol。

由于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新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496kJ/mol+2×436kJ/mol-2×2×462kJ/mol=-(220+2a)kJ/mol,解得a=+130,答案选D。

]

2.(2016·河南十所名校阶段性测试)已知:

①破坏1molA—A键、1molB—B键、1molA—B键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498kJ、463kJ的能量;②反应2A2(g)+B2(g)===2A2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导学号:

14942029】

A.体系中A2、B2最活泼B.E1=1370kJ·mol-1

C.ΔH=-482kJ·mol-1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A [由题图可以看出,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正确;E1表示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即反应的活化能),则E1=2×436kJ·mol-1+498kJ·mol-1=1370kJ·mol-1,B正确;E2表示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热量,则E2=2×2×463kJ·mol-1=1852kJ·mol-1,ΔH=E1-E2=1370kJ·mol-1-1852kJ·mol-1=-482kJ·mol-1,C正确;图中A和B具有的能量最高,因此A和B最活泼,故A错误。

]

3.

(1)(2016·湖南怀化一模)燃料的使用和防止污染是社会发展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话题。

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

①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1=-860.0kJ·mol-1

②2NO2(g)N2O4(g) ΔH2=-66.9kJ·mol-1

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和H2O(g)、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湖南怀化二模)如图为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NO(g)和CO2(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已知E1=134kJ/mol,E2=368kJ/mol(E1、E2为反应的活化能)。

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则E1、ΔH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反应②即可得热化学方程式:

CH4(g)+N2O4(g)===N2(g)+CO2(g)+2H2O(g) ΔH=-860.0kJ·mol-1+66.9kJ·mol-1=-793.1kJ·mol-1。

(2)E1为该反应的活化能,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

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E1-E2,据此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 

(1)CH4(g)+N2O4(g)===N2(g)+CO2(g)+2H2O(g) ΔH=-793.1kJ·mol-1

(2)减小 不变

NO2(g)+CO(g)===NO(g)+CO2(g) ΔH=-234kJ·mol-1

4.(名师押题)参考下列图表和有关要求回答问题:

(1)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49.0kJ·mol-1

②CH3OH(g)+

O2(g)===CO2(g)+2H2(g)

ΔH=-192.9kJ·mol-1

又知:

③H2O(g)===H2O(l) ΔH=-44kJ·mol-1

则甲醇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P—P

P—O

O===O

P===O

键能/kJ·mol-1

a

b

c

x

已知1mol白磷(P4)完全燃烧放热为dkJ,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的产物结构如图所示,则上表中x=________(用含有a、b、c、d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1)②×3-①×2+③×2得CH3OH(g)+

O2(g)===CO2(g)+2H2O(l) ΔH=3×(-192.9kJ·mol-1)-2×49.0kJ·mol-1+(-44kJ·mol-1)×2=-764.7kJ·mol-1。

(2)反应热=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即6a+5c-(4x+12b)=-d,解得x=-

(12b-d-6a-5c)或

(d+6a+5c-12b)。

[答案] 

(1)CH3OH(g)+

O2(g)===CO2(g)+2H2O(l) ΔH=-764.7kJ·mol-1

(2)-

(12b-d-6a-5c)或

(d+6a+5c-12b)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正误判断的步骤

热点题型2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1.用H2可将工业废气中的NO催化还原为N2,其能量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计量单位为mol),则:

NO(g)+H2(g)===

N2(g)+H2O(g)的ΔH为(  )

A.

(a+b-c-d)kJ·mol-1

B.

(c+a-d-b)kJ·mol-1

C.

(c+d-a-b)kJ·mol-1

D.

(c+d-a-b)kJ·mol-1

A [由图中转化可知,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发生2NO(g)+2H2(g)===N2(g)+2H2O(g) ΔH=(a+b-c-d)kJ·mol-1,又因为化学计量数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成正比,则NO(g)+H2(g)===

N2(g)+H2O(g) ΔH=

(a+b-c-d)kJ·mol-1。

]

2.(2016·昆明重点中学测试四)氢气、铝、铁都是重要的还原剂。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g) ΔH1

3H2(g)+Fe2O3(s)===2Fe(s)+3H2O(g) ΔH2

2Fe(s)+

O2(g)===Fe2O3(s) ΔH3

2Al(s)+

O2(g)===Al2O3(s) ΔH4

2Al(s)+Fe2O3(s)===Al2O3(s)+2Fe(s)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导学号:

14942030】

A.ΔH1<0,ΔH3>0

B.ΔH5<0,ΔH4<ΔH3

C.ΔH1=ΔH2+ΔH3

D.ΔH3=ΔH4+ΔH5

B [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ΔH1<0,ΔH3<0,A错;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故ΔH5<0,ΔH5=ΔH4-ΔH3<0,即ΔH4<ΔH3,B正确;ΔH1=(ΔH2+ΔH3)×2/3,C错;ΔH3=ΔH4-ΔH5,D错。

]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2C(s)+O2(g)===2CO(g) ΔH=-221.0kJ·mol-1;

②C(s)+O2(g)===CO2(g) ΔH=-393.5kJ·mol-1;

③2CO(g)+O2(g)===2CO2(g) ΔH=-566.0kJ·mol-1;

④CH4(g)+2O2(g)===CO2(g)+2H2O(g)

ΔH=-890.0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炽热的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测定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不易操作,原因是_______,

写出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热化学方程式③可知CO的燃烧热为-283.0kJ·mol-1。

(2)热化学方程式①减去热化学方程式②可得C(s)+CO2(g)===2CO(g) ΔH=+172.5kJ·mol-1,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3)甲烷燃烧时,无法控制反应使其完全生成CO,一般生成CO和CO2的混合物,故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不易直接测定。

根据盖斯定律,④×2-③即得新的热化学方程式2CH4(g)+3O2(g)===2CO(g)+4H2O(g) ΔH=-1214.0kJ·mol-1。

[答案] 

(1)-283.0kJ·mol-1 

(2)吸热 由热化学方程式①减去热化学方程式②可得C(s)+CO2(g)===2CO(g) ΔH=+172.5kJ·mol-1 (3)不能保证甲烷全部生成CO 2CH4(g)+3O2(g)===2CO(g)+4H2O(g) ΔH=-1214.0kJ·mol-1

4.运动会中的火炬一般采用丙烷为燃料。

丙烷的热值较高,污染较小,是一种优良的燃料。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1molH2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的括号内填“+”或“-”。

(2)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新型燃料,应用前景广阔。

1mol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放出1455kJ热量。

若1mol丙烷和二甲醚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共放出1645kJ热量,则混合气体中丙烷和二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解析] 

(1)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1molH2O(l)的过程放热,ΔH为负值。

(2)燃烧热是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所以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 ΔH=-2215.0kJ·mol-1。

(3)n(二甲醚)×1455kJ·mol-1+[1mol-n(二甲醚)]×2215.0kJ·mol-1=1645kJ,解得n(二甲醚)=0.75mol,n(丙烷)=0.25mol。

[答案] 

(1)- 

(2)C3H8(g)+5O2(g)===3CO2(g)+4H2O(l) ΔH=-2215.0kJ·mol-1 (3)1∶3

5.(名师押题)通常人们把断开1mo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是该化学键的键能。

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kJ·mol-1、497kJ·mol-1。

查阅资料知:

①N2(g)+O2(g)===2NO(g) ΔH=+180kJ·mol-1;

②2NO(g)+O2(g)===2NO2(g) ΔH=-112kJ·mol-1;

③2C(s)+O2(g)===2CO(g) ΔH=-221kJ·mol-1;

④C(s)+O2(g)===CO2(g) ΔH=-393.5kJ·mol-1。

(1)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与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CO(g)+2NO2(g)===4CO2(g)+N2(g) ΔH=________。

[解析] 

(1)N2(g)+O2(g)===2NO(g) ΔH=+180kJ·mol-1,断开1mol反应物的化学键共吸收热量:

946kJ+497kJ=1443kJ,则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

kJ·mol-1=631.5kJ·mol-1。

(2)根据盖斯定律,由4×④-(2×③+①+②)可得4CO(g)+2NO2(g)===4CO2(g)+N2(g) ΔH=-1200kJ·mol-1。

[答案] 

(1)631.5kJ·mol-1 

(2)-1200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ΔH的步骤和方法

1.计算步骤

2.计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