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5313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珊溪镇小南林校区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认知情况

经过前面5年的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学会了整数、小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法。

在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解决问题、统计、数学广角等领域都已涉足。

但少数学生对于计算还不熟练,抽象能力发展滞后,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尚有困难,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2、情感、态度

学生课堂纪律较好,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因为学习失败对数学失去信心,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边教新知识,边帮助他们弥补旧知识。

有部分学生已经提早进入青春期,在教学中要尊重他们寻求独立的要求,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学好数学。

(二)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首先吃透本册教材的内容,掌握本册教学的重难点,并有个完整的学期教学设想;其次要一步一个脚印的上好每一堂课。

2、继续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工作目标。

3、加强学生订正错题的工作。

4、关注后20%的学生的学习,并加强个别学生课余时间辅导。

5、用“学有所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

难点:

1、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教材分析与措施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

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同样要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

因此,实验教材的编排与原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

(4)不再出现文字叙述式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5)调整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进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

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

难点:

1、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四、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

方向优于方法,规律重于规则。

确定教学目标要避免贴标签式的所谓情感、态度、价值观。

1、首先吃透本册教材的内容,掌握本册教学的重难点,并有个完整的学期教学设想;其次要一步一个脚印的上好每一堂课。

2、继续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工作目标。

3、加强学生订正错题的工作。

4、关注后30%的学生的学习,并加强个别学生课余时间辅导。

5、用“学有所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6、“善教者善言(趣说、妙问、善喻、智答)”。

五、各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

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

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将它灵活运用在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

2.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开展探索、讨论与交流,理解计算算理,归纳计算法则,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

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3、掌握解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几解决策略。

难点: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详见后面“教学进度表”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单元教学内容:

位置与方向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根据学习和生活经验,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用数对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再次基础上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绘制路线图。

单元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和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将它灵活运用在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

2.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开展探索、讨论与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例题和练习,体会确定物体所在位置的重要性,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和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

1.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绘制简单的定向运动路线图。

单元课时安排:

详见后面“教学进度表”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单元教学内容:

倒数的认识、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分数混合运算,分数除法应用。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和学生前面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直接的联系。

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解方程的技能有关。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3.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将它灵活运用在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

2.结合操作和图形语言,探索、理解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倒数的认识。

2.分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3.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及解决策略。

难点:

运用分数除法的意义解决除法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详见后面“教学进度表”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内容:

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求比值与化简比,及其比的应用。

单元教材分析:

比的初步知识的系统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新内容。

让学生探索,感受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数学的逻辑性和递进性。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应用。

难点:

1.理解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掌握按比列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以及解决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详见后面“教学进度表”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内容:

认识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

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先安排了圆的认识,通过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直径长度间的关系等,使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

教材还联系以前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说明圆是轴对称图形,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逐步导出和掌握计算公式,体会“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教材还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探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体现“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2.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及在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新历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究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

探究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详见后面“教学进度表”

第六单元 :

 百分数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分为三小节,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等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因此,它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

百分数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发芽率、合格率等。

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4.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开放课堂,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

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详见后面“教学进度表”

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

单元教学内容: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和了解必要的信息,区分条形统计图,折现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经历从能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利用已有的旧知识,迁移类推,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新知识。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2.区分条形统计图,折现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难点: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单元课时安排:

详见后面“教学进度表”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单元教学内容:

数与形

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思考,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通过“以形助教”“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提高技能。

过程与方法:

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想验证,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以形想数的直观生动性,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发现规律,正确地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难点:

经历探索规律及验证规律的过程。

单元课时安排:

详见后面“教学进度表”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分数乘除法、百分数、空间与图形、统计、比几部分,涵盖了本册的主要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比较系统地掌握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概念和计算、比的性质、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等基础知识。

2.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答分数、百分数三类应用题的方法。

3.掌握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和轴对称图形。

难点:

1.独立解答稍复杂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有算术方法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比较熟练地计算圆的周长、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

详见后面“教学进度表”。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9.03—9.09

1.分数乘整数,2.整数乘分数,

3.分数乘分数,4.约分。

 

2

9.10—9.16

1.练习一,2.分数与小数混合乘法,

3.分数运算顺序与简便运算,4.练习二。

 

3

9.17—9.23

1.解决问题

(一),2.解决问题

(二),

3.练习三,4.整理与复习。

 

4

9.24—9.30

1.练习四,2.单元综合练习,

3.描述物体的位置,4.标出物体的位置。

24日中秋节放假,9.29和9.30补课。

5

10.01—10.07

国庆节

放假

6

10.08—10.14

1.路线图,2.练习五,

3.倒数的认识,4.练习六。

7

10.15—10.21

1.分数除法

(一),2.分数除法

(二),

3.分数除法(三),4.练习七。

 

8

10.22—10.28

1.解决问题

(一),2.解决问题

(二),

3.练习八,4.解决问题(三)。

 

9

10.29—11.04

1.解决问题(四),2.练习九,

3.整理与复习,4.练习十。

 

10

11.05—11.11

1.单元综合练习,2.比的意义,

3.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4.练习十一。

 

11

11.12—11.18

1.解决问题,2.练习十二,

3.单元综合练习,4.期中检测。

 

12

11.19—11.25

1.圆的认识,2.练习十三,

3.圆的周长,4.练习十四。

 

13

11.26—12.02

1.圆的面积

(一),2.圆的面积

(二),

3.练习十五,4.扇形。

 

14

12.03—12.09

1.练习十六,2.整理与复习,

3.练习十七,4.确定起跑线。

 

15

12.10—12.16

1.百分数的认识,2.百分率的认识与计算,

3.百分数乘法,4.练习十八。

 

16

12.17—12.23

1.解决问题

(一),2.解决问题

(二),

3.解决问题(三),4.练习十九。

 

17

12.24—12.30

1.整理与复习,2.练习二十,

3.单元综合练习,4.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18

12.31—1.06

1.比较与应用,2.练习二十一,

3.节约用水。

1.1元旦放假

19

1.07—1.13

1.数与形,2.练习二十二,3.单元综合练习,4.总复习:

数的认识。

20

1.14—1.20

1.总复习:

数的运算。

2解决问题

(一),3.解决问题

(二),4.图形与几何

(一)。

 

21

1.21—1.27

1.图形与几何

(二),2.统计与数学广角,3.期末综合练习

(一),4.期末综合练习

(二)。

珊溪镇小南林校区:

夏景恩

2018年9月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