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讲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3603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5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讲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讲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讲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讲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讲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讲练.docx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讲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讲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讲练.docx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讲练

第36讲 世界主要地区

 2016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1.准确识记世界重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2.掌握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结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重难提示

1.世界重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人文地理特征。

(重点)

2.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重难点)

考点一 亚洲及东南亚分区的地理概况

1.亚洲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象

a阿拉伯海,b阿拉伯半岛,c马来群岛,d青藏高原,e德干高原,f温带大陆性气候,g亚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位置

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气候

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河流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3)人文地理特征

①人口稠密:

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②多样的地域文化。

③经济发展差异:

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

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石油成为较富裕的国家。

【思考探究】

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特别显著?

提示: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故季风气候特别显著。

2.东南亚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象

A南海,B印度洋,C大洋洲,D马六甲海峡,E中南半岛,F马来群岛,a河内,b雅加达。

(2)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复杂

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多山岭,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气候湿热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河流众多

由北向南,上游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形成平原

河流短促,水能丰富

矿产丰富

锡矿

锡矿、石油

(3)人文地理特征

①人口特征:

以黄种人为主,人口稠密,分布不均;多信奉佛教;华侨众多。

②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农业

世界最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世界主要的稻米产区

工业

加工工业发展迅速

城市

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岛屿上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平原

  【思考探究】

日本为什么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提示:

日本本国矿产资源贫乏,所需的矿产资源、石油等主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故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亚洲各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区域

位置范围

地形

气候

居民

经济

东亚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东部: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黄色人种

沿海经济发达,西部畜牧业发达

东南亚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黄色人种;多信佛教

季风水田农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

南亚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

白色和黑色人种;佛教和印度教源地

民族工业发展快,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耕地面积广

中亚

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冬冷夏热,降水少,温带大陆性气候

白色人种,多信仰伊斯兰教

荒漠畜牧业,灌溉农业;矿产资源丰富

北亚

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白色人种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河谷农业

【学法指导】 图示法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与河流的关系

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回答1~3题。

1.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B.德干高原北部

C.阿拉伯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

3.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

A.中亚     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

解析:

第1题,由材料中“雪山与湖泊辉映”可知,该地的气候类型为高原山地气候。

第2题,从该地的经纬度可知,该地大致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第3题,该地大致位于尼泊尔加德满都附近,属于南亚。

答案:

1.B 2.A 3.B

(2015·成都测试)下图是南亚地区旱涝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区域旱涝灾害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纬度低,蒸发量大

B.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C.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D.湖泊少,对径流量调节能力差

5.图中甲所在国家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

A.德干高原西北部

B.半岛沿海地区及东北部平原

C.德干高原中部

D.西北部印度河流域

解析:

第4题,由图可知,该地区为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导致该地区降水变率大,西南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多,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少,易造成旱灾,故答案选C。

第5题,由图可知,甲国为印度,水稻主要分布在半岛沿海地区和东北部平原地区。

故答案选B。

答案:

4.C 5.B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1月13日,李克强在缅甸内比都市出席第17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阐述中国与东盟在多个领域的合作设想,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

材料二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

(1)总结图中河流上水电站的分布特点,并说明该河段水能开发的不利因素。

(2)简述共同开发湄公河流域的意义。

(3)简述图中农业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4)在克拉地峡开凿一条运河的计划酝酿已久,此计划一旦实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解析:

(1)问,由图可知,水电站集中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与上游相比,中下游地区地势起伏小,河流落差小,且居民多,不利于水电站建设。

(2)问,应主要从流经国家互惠互利方面考虑。

第(3)问,图中农业区多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三角洲地区,是水稻种植区,其区位优势应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分析。

第(4)问,克拉地峡开凿运河会形成联系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新的便捷通道,从而使马六甲海峡的交通地位下降。

答案:

(1)主要集中于中下游河段。

不利因素:

河流落差比上游地区小,水能蕴藏量小;人口、城镇密集,搬迁费用高。

(2)带动中国西南地区、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该流域旅游业的发展;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互利共赢;有利于区域的安全稳定。

(3)地处河流中下游平原(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稻米作为主食,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4)克拉地峡开凿运河会形成联系印度洋和太平洋新的便捷通道,从而使马六甲海峡的交通地位下降。

考点二 世界其他重要地区

1.西亚—北非

(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①“两洋”:

E印度洋、F大西洋。

②“三洲”:

A亚洲、B欧洲、C非洲。

③“五海”:

①阿拉伯海、②红海、③地中海、④黑海、⑤里海(湖泊)。

④重要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2)石油资源丰富

①主要分布区: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②石油输出路线:

(3)匮乏的水资源:

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河流、湖泊水的分配和争夺→引发战争。

(4)农业发展:

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5)文化差异:

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宗教圣城是耶路撒冷。

2.欧洲西部

(1)自然地理环境

①地形

Ⅰ.平原:

a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Ⅱ.山地:

b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②典型地貌:

冰川地貌广布,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③气候

④河流

(2)人文地理特征:

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繁荣的旅游业。

【思考探究】

为什么欧洲西部的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提示:

①海岸线曲折,受海洋影响大;②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多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深入内陆;③大陆西侧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④西风将暖湿空气带到陆地。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自然特征

①高原大陆:

地形以高原为主。

主要地形区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②热带大陆:

气候炎热。

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依次为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

③四大河流:

a尼罗河(世界最长)、b尼日尔河(西非最大)、c刚果河(两穿赤道、径流量世界第二)、d赞比西河(非洲南部最大河流、水能丰富)。

(2)经济特征:

“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3)三大问题——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严重

①问题及主要原因

a.人口问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

b.粮食问题:

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粮食占有量各洲最低。

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

c.环境问题:

人们为了生存,采取了滥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

②解决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加强民族团结等。

【思考探究】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为什么发育的是热带雨林气候?

提示:

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②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③沿岸有暖流经过。

4.极地地区

地 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纬度位置

南极圈及其以南

北极圈及其以北

位置、范围

以南极洲为主体,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

以北冰洋为主体,被亚洲、北美洲、欧洲三大洲所包围

地形

以高原为主

以海洋为主

气候

酷寒、干燥、烈风

温度比南极高,降水比南极多,风速比南极小

资源

矿产(煤、石油)、生物(磷虾等)、淡水

矿产(石油、天然气、煤、铁)、生物

中国科考站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黄河站

环境问题

臭氧层空洞

【思考探究】

为什么南极地区气温比北极低?

提示:

①南极地区海拔较高;②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③周围有寒流环绕;④极夜时间比北极多。

1.中区、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特征

(1)自然环境差异

中东

欧洲西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区域定位

地形

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沙漠广布。

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撒哈拉沙漠、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于北部和南部,深受冰川作用影响。

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高原为主,“高原大陆”。

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非高原、东非裂谷带、刚果盆地

气候

炎热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深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地形对气候影响大

有“热带大陆”之称。

热带草原面积广阔,气候类型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

水文

河流少、多无流国。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死海

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水位季节变化小,航运价值大。

莱茵河、多瑙河、泰晤士河

刚果河水量丰富,赞比西河、尼日尔河水量少,季节变化大;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

资源

石油

北海石油、德国煤炭、英国煤、铁等

(南非)黄金、(尼日利亚)石油、(赞比亚)铜等

  

(2)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

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欧洲西部是经济发达的区域,欧盟促进了区域一体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人口、粮食、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一个地区。

三个区域的人文特征各有特色。

地区

特点 

中东

欧洲西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农业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地中海沿岸为花卉、蔬菜、水果产区

乳畜业发达,产值超过种植业;地中海沿岸为花卉、蔬菜、水果主产区

单一商品经济;热带种植园农业;粮食供应不足

工业

石油开采和冶炼业发达,工业基础薄弱

工业发达,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至意大利,从英国向东到波兰,形成“十”字形工业带

现代工业落后,出口农矿产品;南非工业较发达

交通

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为交通要道

英吉利海峡;内河运输发达

好望角航线;交通线路多从内地向港口延伸

人口与城市

多白色人种;多信仰伊斯兰教;圣城耶路撒冷

白色人种,多信仰基督教;城市沿工业带分布

黑色人种;城市化水平低

2.非洲气候

(1)图解非洲气候特征及成因

  

(2)非洲大陆气候带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非洲大陆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表现为典型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是因为整个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同时,因高原逼近海岸,海岸线比较平直,海湾较少。

因此,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较小。

(3)非洲气候带分布图中的非地带性现象

①东非高原的赤道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是地形起伏的结果。

②马达加斯加岛的屏障作用,使相应的大陆东部地区降水减少成为草原气候区。

而马达加斯加岛东坡因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又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则使其成为湿润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③高山地区为高山气候。

④本格拉寒流和加那利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使相应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范围扩大。

⑤索马里半岛沿岸:

冬季,受寒冷干燥的东北风影响,夏季受沿岸上升寒流的影响,形成降水稀少的热带沙漠气候。

3.西欧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特征

在世界各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中,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最为突出。

其表现是: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春季温度低,秋季温度高;年、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都比大陆性气候迟;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云雾多,降水量的时空分布都比较均匀。

(2)成因及对农业的影响

(2015·湖南长沙重点中学二模)读下图,完成1~2题。

1.当甲、乙昼长相同时,以下现象可信的是(  )

A.厄瓜多尔正午物影接近最短

B.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收割时期

C.南极地区科考正忙

D.密西西比河流域阴雨连绵

2.甲附近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崎岖     B.土壤贫瘠

C.水分不足     D.水旱灾害频繁

解析:

第1题,甲、乙两地同属北半球,但纬度不同,两地的昼长相同,只有在太阳直射赤道时,厄瓜多尔位于赤道附近,太阳直射赤道时正午物影接近最短,A正确;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小麦收割时期在10月份以后,B错;南极科考最佳时间在南半球的温暖季节,C错;密西西比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D错。

第2题,甲地位于中东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水分不足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C正确。

答案:

1.A 2.C

(2015·河南省十所名校联考)2014年3月24日,中国海军第十七批护航编队从舟山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

下图是索马里海域部分区域图和索科特拉岛的景观图。

据此回答3~4题。

3.中国海军第十七批护航舰艇编队航行过程中(  )

A.起航时逆风逆水

B.途经南海应注意防御台风袭击

C.经过马六甲海峡风急浪高

D.在北印度洋航行顺风顺水

4.根据图中景观,可以推断与索科特拉岛自然地理环境一致的是(  )

A.高温多雨,植被高大茂密

B.地壳稳定,地层多沉积岩

C.炎热干燥,土壤浅薄贫瘠

D.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

解析:

第3题,中国海军第十七批护航舰艇编队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时间为3~4月份,属于北半球的冬末春初时节,我国东部盛行偏北风,舰队向南航行为顺风,A选项错;南海的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故B选项错;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风浪很小,故C选项错;该季节北印度洋受东北季风影响,形成自东向西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向西航行顺风顺水,故D选项正确。

第4题,从景观图中看出,该岛有戈壁,生长着耐旱植物,说明气候干旱;该岛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答案:

3.D 4.C

(2015·湖南四大名校联考)读世界某平原地区区域资源、工业、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有关图示地区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乌拉尔山脉是R河、乌拉尔河同东坡鄂毕河流域的分水岭

B.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与MN段相比,R河的EF段水量较大、结冰期较短,汛期出现时间较早

D.R河是世界上最大内流河和欧洲第一长河,源于东欧平原西部丘陵,注入里海

6.有关该平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X地年积雪期比Y地短,主要原因是X地比Y地纬度低

B.煤、铁、石油、锰等矿产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工农业和水陆交通发达

C.自然环境具有显著的地带性,自北向南可分为苔原、森林苔原、针阔叶混交林、森林草原、草原、半荒漠与荒漠等自然带

D.北部和西北部以冰川侵蚀地貌为主,地表起伏不平,多湖沼;中部主要为冰碛平原,南部多泥沙质平原

解析:

第5题,乌拉尔山脉是伏尔加河、乌拉尔河与鄂毕河的分水岭。

R河(伏尔加河)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河,它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丘陵,注入里海,是欧洲第一长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EF段位于MN段的下游,且有支流汇入,水量较大;EF段纬度相对较低,枯水期较短,汛期出现较早(或较长)。

第6题,X地和Y地相比,纬度相仿但年积雪期较短,主要原因是X地距离大西洋较近,受来自大西洋的温暖西风影响较大,且地势较低,冬季(或寒冷期)较短。

答案:

5.B 6.A

世界主要区域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世界区域图是高考图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命题信息的承载者,是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重要体现。

区域图的范围有大有小,但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步为空间定位。

图1世界某区域图

图2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3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区域图定位方法

1.根据经纬度定位

(1)根据纬度确定南北半球所在大洲,所处温度带和纬度带,如图1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低纬度地区)。

(2)根据经度或海陆分布确定海陆位置,由图2的经度和海陆分布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群岛国家,图1位于大陆西岸,图3位于大陆内部等。

2.根据海陆轮廓定位

根据图1的海陆轮廓结合纬度可知图示地区位于印度半岛西侧。

3.根据特殊地理事物定位

如图1中的地形,图2中的岛屿轮廓及注记,图3中的尼罗河和维多利亚湖,这些信息都可以帮助我们定位。

4.根据区域特征定位

根据气候、植被、水文、动物等信息都可以帮助我们定位。

(2013·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

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

下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

试分析其利弊。

[思维流程]

1.问题探究

(1)巴西种植甘蔗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提示:

甘蔗的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而巴西有着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适合甘蔗的生长。

国际市场的需求也是巴西甘蔗种植的有利条件。

(2)利用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对环境保护有何意义?

提示:

乙醇属于可再生的二次能源,作为燃料与化石燃料相比可以减轻大气污染。

2.信息解读

(1)从图中可知巴西石油资源短缺,但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适合甘蔗生长,制造乙醇的原料丰富,同时巴西经济发展迅速,对液体燃料的需求量大。

(2)我国人口众多对能源需求量大,发展乙醇可缓解能源紧张,但是会加剧我国粮食供应紧张状况。

[标准答案] 

(1)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

(2)利:

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

弊:

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考向一 亚洲

1.(2013·高考四川卷)下图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

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

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

A.昼夜温差大     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

解析:

选A。

该民居在亚洲中纬度地区,不会出现气候湿热、台风频繁的情况。

另外平顶、土墙不适应秋雨绵绵、气候湿热的环境,该民居适应内陆地区干旱少雨的环境,应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昼夜温差大。

(2012·高考天津卷)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2~3题。

2.据上图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3.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上图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  )

解析:

第2题,一年中第一到第四季度依次是1~3、4~6、7~9、10~12月,对应北半球中纬度四季平均气温可知,图示亚洲地区第三季度气温最高,对应②;第二季度气温次之,对应④;第一和第四季度气温较低,应和③、①对应,可以确定C项排序较为合适。

第3题,图中K城市位于印度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全年高温、降水集中的特点。

图中D项气温降水统计图能反映此特点。

答案:

2.C 3.D

4.(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

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解析:

(1)沼泽的形成原因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文和土壤等四个方面分析。

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平原,往往排水不畅,汛期河水易泛滥,溢出两岸形成沼泽;纬度较高的地区,气温低而蒸发弱,且易形成地下冻土层,导致地表积水形成沼泽;有凌汛现象的河流在凌汛发生时河水泛滥,溢出两岸形成沼泽。

(2)流经平原的河流,水流平缓,冲蚀和搬运能力弱,河水含沙量小;流经山区、高原的河流,流速较快,侵蚀、搬运作用明显,因而河水含沙量大。

(3)鱼类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鱼类饵料(浮游生物)的丰富程度和水温的高低。

因此,从纬度高低、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多少等方面入手分析即可。

答案: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

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

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考向二 非洲

(2014·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1992~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

读图,回答5~6题。

5.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  )

A.非洲东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