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5307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微生物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微生物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微生物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微生物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

《微生物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

微生物习题及答案详解

微生物习题

第一章绪论RyZkeHi` 

一、填空题\H@+'Z}`X 

1.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荷兰商人安东•列文虎克,他的最大贡献不在商界,而是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 微生物世界 。

D{_C4P 

2.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法国的巴斯德,他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彻底否定了“自生说”学说、免疫学——预防接种和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而被称为细菌学奠基者是德国的_柯赫_,他也对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要集中体现建立了细菌纯培养技术和提出了柯赫法则。

?

A'n)Td 

3.微生物学发展史可分为5期,其分别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我国人民在史前期期曾有过重大贡献,其为制曲酿酒技术。

Aq1B2p 

4.微生物学与数、理_、化、信息科学和技术科学进一步交*、渗透和融合,至今已分化出一系列基础性学科和应用性学科,如化学微生物学、分析微生物学、生物生物工程学、微生物化学分类学和 微生物信息学 等。

AXL26e1:

5.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是指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YAOjUfk?

第二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yrkO0[\. 

一、填空z

TElFA 

1.微生物包括的主要类群有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生物。

-nVmi\OQw 

2.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8m2q}lV 

3.根据分裂方式及排列情况,球菌分有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 四联球菌、八叠球菌、和葡萄球菌等,螺旋菌又有螺旋体菌、螺旋状和弧状,及其它形态的菌有星形、方形、柄杆状和异常形态。

[^/TZ4 

4.细菌的一般构造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等,特殊构造又有鞭毛、菌毛(或性菌毛) 、荚膜和芽孢等。

}-#

%l 

5.引起细菌形成异常形态的主要原因是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比如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培养基的组成和浓度等。

GRMYd1 

6.细菌的染色方法有①简单染色法、②鉴别染色法、③负染色法,其中②又可分为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和姬姆萨染色法。

$xKB{Z 

7.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分为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和番红或品红复染,其中关键步骤为酒精脱色;而染色结果G-为红色、G+为紫色,如大肠杆菌是革兰氏_阴性菌、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

lykXA

)( 

8.G+细胞壁的主要成份是肽聚糖和磷壁酸;前者的双糖单位是由一个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苷键与另一个N-乙酰葡萄胺相连构成,这一双糖单位易被溶菌酶水解,而导致细菌细胞壁“散架”而死亡。

9.脂多糖由类脂A_、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三部分组成,而糖被的主要成份是多糖、多肽_或蛋白质,尤以多糖为主。

7E}?

&e 

10.缺壁细菌的主要类型有L型细菌、原生质体、原生质球(或球状体)和支原体。

?

H&O*I 

11.原生质体的特点有无完整细胞壁、细胞呈球状、对渗透压极其敏感和细胞不能分裂。

FaLO

;r@0aTN 

13.芽孢具有很强的抗热、抗酸碱、抗辐射、抗渗透压和抗化学药物等性能,芽孢的萌发包括活化、出芽和生长三个具体阶段;且自然界中经常会遇到的耐热性最强的菌是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dX%$9 

14.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原核生物,其菌丝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类型。

R$UT8`J+ 

15.放线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有

(1)无性繁殖、

(2)菌丝断裂,其中

(1)存在的方式有分生孢子、孢囊孢子、凝聚孢子和横隔孢子,

(2)常见于液体培养。

Z~@3Qo_ 

16.真核微生物具有的三种主要特征是细胞具有完整细胞核、能进行有丝分裂和细胞质中存在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其主要类群有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真菌。

uFy@

17.酵母菌细胞形态有球状、卵圆形、圆形、圆柱形或梨形等多种,其繁殖方式有

(1)有性繁殖和

(2)无性繁殖,其中

(1)又有芽殖、裂殖和产无性孢子。

L:

{8B74Z

18.霉菌菌丝特化器官主要有菌环、菌网、附枝、附着枝、吸器和附着胞等SW;'uC

19.霉菌的无性孢子有分生孢子、孢囊孢子_、厚垣孢子、节孢子和游动孢子,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和子囊孢子,其有性繁殖过程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

|}E[UZ 

20.酵母菌的营养体既可以单倍体(n)也可以二倍体(2n)形式存在,酿酒酵母是这类生活史的代表,其特点为配后立刻进行减数分裂、核配后不立急进行减数分裂和不进行出芽繁殖。

?

53*Wwz 

二、是非题9@5:

XiL.> 

1.细菌的异常形态是细菌的固有特征。

( × )V[b;S 

2.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与所用波长成正比。

(×)@EP

sq 

3.环境条件渗透压大于细菌内渗透压时,细菌会变小。

( √ )   94s(-Qb

4.脂多糖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特有的成份。

( × )p>bPZys!

 

5.菌落边缘细胞的菌龄比菌落中心的细胞菌龄长。

( × )Tu$3E6EHJG 

6.所的细菌的细胞壁中都含有肽聚糖。

( √ )8fG[Ty{(e{ 

7.细胞的荚膜只能用荚膜染色法观察。

( × )+``Mz44 

8.放线菌具有菌丝,并以孢子进行繁殖,它属于真核微生物。

( × )lTxOsNM 

9.放线菌孢子和细菌的芽孢都是繁殖体。

( × )Ouq9=M 

10.衣原体的原体和始体对宿主都有感染性。

( × )s$XI3bJ1 

11.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也是整个生物界中尚能找到的能独立营养的最小原核生物。

(√)S##ms%M 

12.立克次氏体是一类只能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

(√)'

13、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水生性较强的真核微生物。

(×)+#,Jm;8 

14、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

自然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

(√)~0wz*.

{j 

15、芽孢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物和抗静水压的能力,同时具有繁殖功能。

(×)${dMSesPT 

16.酵母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甾醇成分。

(×)3{&+G#a/9 

17.链霉菌和毛霉都呈丝状生长,所以它们都属于真菌中的霉菌。

(×).RhEyl 

18、蓝细菌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具有放氧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和光合细菌同属一类。

(×).3P3n:

CYU 

19、半知菌是只发现了无性阶段,还没有发现有性阶段的一类真菌。

(对)s!

)|g 

三、名词解释:

bb%Aua 

1.细菌:

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约0.5μm,长度约0.5~5μm)、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4nW7=eY 

2.菌落(colony):

单个(或聚集在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_v_Q+DYTl 

3.芽孢:

是指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于细胞内部形成的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抗逆性休眠体。

2iL|J+_ 

4.PHB:

聚-β-羟丁酸,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类脂性质的碳源类贮藏物。

i{P9Mo@ 

5.放线菌:

是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属于真细菌范畴。

Jm.F"BN 

6.立克次氏体:

是一类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类似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

hj

Dj+W 

7.蓝细菌(Cyanoobacteria):

旧名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F$vF$=

RM$ 

8.霉菌:

是丝状真菌的一个俗称,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J

Le

Q\C 

9.蕈菌:

又称伞菌,也是一个通俗名称,通常是指那些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包括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数的子囊菌类。

\&;-.o+N 

10.粘细菌:

又名子实粘细菌,是一类具有最复杂的行为模式和生活史的原核微生物。

{Wo@7++W 

11.能量寄生微生物:

因衣原体需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但有一定的代谢活性,能进行有限的大分子合成,但缺乏产生能量的系统,必须依赖宿主获得ATP,因此又将衣原体称为“能量寄生型生物+)|x

12.支原体:

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

swV

6X; 

13.鞭毛:

某些细菌长在体表的长丝状、波曲状的附属物,称为鞭毛,其数目一至十根,具运动功能。

ff^jPVM[ 

14.伴孢晶体:

在芽孢旁伴生的菱形碱溶性的蛋白质晶体。

EeU!

-eeeu 

15.细胞膜:

又称细胞质膜、质膜。

是紧贴在细胞壁内侧的一层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柔软、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

h"R]|QLM 

16.荚膜:

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存在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

主要成分为多糖。

ps:

bz1:

 

17.菌毛:

菌毛又称纤毛、繖毛等。

是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的附属物,数量较多,结构简单,常见于G-菌。

"8.W(pSm 

18.假根:

是根霉属(Rhizopus)真菌的匍匐枝与基质接触分化形成的根状菌丝,起着固定和吸收营养的作用。

?

=xxKa{>Tj 

19.子实体:

是由真菌的营养菌丝和生殖菌丝缠结而成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孢结构。

.;F~})6k 

20.吸器:

是某些寄生性真菌从菌丝上产生出来的旁枝,侵入寄主细胞内形成指状球状、或丛枝状结构,用以吸收寄主中的养料。

M5"&w?

hq& 

21.同宗结合:

同一性状菌丝体上的两条菌丝融合后能形成子实体的现象。

mvt=^8u 

异宗结合:

来源于不同性状菌丝体上的两条菌丝融合后能形成子实体的现象。

P%QCj 

22.间体mesosome:

是由细胞膜内褶形成的一种管状、层状或囊状结构,一般位于细胞分裂部位或其邻近。

M67W>4o 

23.支原体mycoplasma:

又称霉状体、菌质体。

是最小的G-菌,无细胞壁,细胞柔软、形态不规则。

菌落呈典型的“油煎蛋”状。

>y{y^t~{ 

24.衣原体chlamydia:

衣原体是一类在脊椎动物细胞中专性寄生的小型G-原核生物。

i

LBx}6 

四.选择题`FO~X2_tO` 

1、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

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B)bdIId~e 

A 螺旋菌 B 杆菌 C 球菌EY_@;;$ 

2、自界长期进化形成的缺壁细菌是(A)qbR0'S?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sA[dOA 

3、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C){(*aUh;f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jQXk>T 

4、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D)rLAzAC-1U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K@?

>$o4bh 

5、实验室中自发突变形成的缺壁细菌称作(B)\u`NEb: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AU#?

sZ'ms' 

6、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D)ssdm5Tw: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脂多糖 D 磷壁酸8(q]7$O 

7、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C)tW}sY+Rd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脂多糖 D 磷壁酸5Jr*7JE 

8、原核细胞细胞壁上特有的成分是(A)_gWA-{Q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脂多糖 D 磷壁酸p:

gTMJ:

uB 

9、下列微生物中鞭毛着生类型为周生的是(C)g;@08@)a 

A 红螺菌 B 蛭弧菌 C 大肠杆菌 D 反刍月形单胞菌6;Nacjg 

10、苏云金杆菌所产芽孢的类型是(B)=7`]<&O 

A 膨大型,芽孢中生 B 膨大型,芽孢端生 )

j1hvWS@ 

C 正常型,有伴孢晶体 D 正常型,无伴孢晶体;]@@rOx:

11、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A)eP:

MEHxW 

A 基内菌丝 B 气生菌丝 C 孢子丝 D 孢子q

l+~_B7B 

12、蓝细菌的光合作用部位是(B)^2HDcFd3O 

A 静息孢子 B 类囊体 C 异形胞 D 链丝段5k}2f;83H" 

13、蓝细菌的固氮部位是(C)_T{Dqij 

A 静息孢子 B 类囊体 C 异形胞 D 链丝段kRqu=4E 

14、产甲烷菌属于(A)>3D5,!

4aV 

A 古细菌 B 真细菌 C 放线菌 D 蓝细菌Q1

lFKL 

15、填表:

E&MsuH.o 

..系统能产生掏  绵霉  根霉  脉孢菌  平菇  青霉BU2s^1XGf 

无性繁殖产生        C  sK$jmmh&e 

有性繁殖产生  D        #~8a

归属于    B      I7Zo+*,6 

①A 游动孢子 B 节孢子 C 厚垣孢子 D 孢囊孢子 E 分生孢子。

V2OTEZf 

②A 担孢子 B子囊孢子 C 接合孢子 D 卵孢子uUXy\

③A 鞭毛菌亚门 B接合菌亚门 C 子囊菌亚门 D 担子菌亚门 E半知菌亚门b'Dr.?

i%^ 

16、在革兰氏染色中一般使用的染料是(C)。

+F/]@{A2% 

A.美蓝和刚果红B.苯胺黑和碳酸品红l%]m|&V?

C.结晶紫和番红D.刚果红和番红{^JJjOD6 

17、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含(D)。

;ns_9^~9; 

A 肽聚糖和甘露聚糖B葡聚糖和脂多糖 C几丁质和纤维素D 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MJ/t]l4 

18、霉菌中的(B)分别是具有假根和足细胞mjcc1;Dsg 

A.米根霉和桔青霉B米根霉和黄曲霉C.高大毛霉和黑曲霉D黑根霉和红曲霉uu/e

b_FG 

19、下列微生物中,(A)属于革兰氏阴性菌BZeSKKm 

A大肠杆菌B.金黄葡萄球菌C.巨大芽孢杆菌D.肺炎双球菌|MyE8nutw 

20、下列光合作用微生物中进行的是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作用的是(C)p.BD4t$ 

A 甲藻 B 绿硫细菌 C 蓝细菌 D 嗜盐细菌%jD}qUMF' 

第三章病毒_HnnA]2+{ 

一.是非题bVx1D`Z 

1.一个病毒的毒粒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

(×)_nXm[_U2i 

2.一个病毒的毒粒内既含有双链DNA和双链RNA。

(×)D'Es;jF!

 

3.一个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B8+k.g)} 

4.植物病毒侵入依靠细胞受体吸附。

(×)h`%Uv85 

5.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naH[%k%X 

6.(+)DNA即是与mRNA序列互补的DNA。

(×)

{|gz 

7.朊病毒是只含有侵染性蛋白质的病毒。

(√)Q,D4vO`< 

8.原噬菌体是整合在宿主DNA上的DNA片段,它不能独立进行繁殖。

(√)"oL!

`\) 

9.病毒具有宿主特异性,即某一种病毒仅能感染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Y6_V_ra 

二.填空

39O 

1.病毒是侵害各种生物的分子病原体,现分为真病毒和亚病毒两大类,而亚病毒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

\*qw;XN}yt 

2.病毒纯化方法有盐析、等电点沉淀、凝胶层析、超速离心、有机溶剂沉淀和离子交换等,其纯化标准是纯化的病毒制备物应保持其感染性和纯化的病毒制备物的毒粒大小、形态、密度、化学纯度及抗原性应具有均一性。

".,Q=;U 

3.毒粒的基本化学组成是核酸和蛋白质,有包膜的病毒还含有脂类和糖类,有的病毒还含有聚胺类化合物和无机阳离子等组分,它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但对干扰素不敏感。

Oi3u$83Qf 

4.毒粒的形状大致可分为球状、杆状和复杂形状等几类,病毒壳体的结构类型有螺旋对称壳体、二十面对称壳体和双对称结构。

`8E{ 

5.病毒核酸存在的主要类型ssDNA、dsDNA、ssRNA和dsRNA4种。

&

a`zK,:

 

6.病毒蛋白质根据其是否存在于毒粒中可分为

(1)结构蛋白和

(2)非结构蛋白两类,其中

(1)又有壳体蛋白、包膜蛋白和存在毒粒中的酶。

!

sA5xes=9 

7.裂性噬菌体以裂解性周期进行繁殖,从生长曲线上可将其分为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三个时期。

955|sP 

8.病毒是严格的_细胞内寄生物_,它只能在__活细胞___内繁殖,其繁殖过程可分为__吸附_、___侵入___、___脱壳__、___病毒大分子合成___和__装配与释放___五个阶段。

2)^+Q>?

O} 

9.温和噬菌体有三种存在形式即游离态、整合态和营养态_。

\E~vd>F 

10.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有注射、泡膜移位、泡膜融合和内吞等方式。

}Btrm_+[ 

三.名词解释i.fB0L~O[ 

1.噬菌斑:

当寄主细胞被噬菌体感染后细胞裂解,在菌苔上出现的一些无色透明空斑(负菌落)。

Mz"$%od 

2.病毒:

一类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生物。

u316+Z'q 

3.温和噬菌体:

凡吸附并侵入细胞后。

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染色体上,并可长期随寄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不进行增殖和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

B:

l{ 

烈性噬菌体:

能够完成增殖周期,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6{YM>@$KY 

4.溶源菌:

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9:

v#s 

5.溶源转变:

是指原噬菌体引起的溶源性细菌除免疫性以外的其他的表型的改变。

tUSlQ+Ng 

6.类病毒:

类病毒是一个裸露的闭合环状RNA分子,它能感染寄主并在其中进行自我复制使寄主产生病症。

H6aSDNeuG 

7.拟病毒:

又称为类类病毒,是一类存在于植物病毒粒子中的小的环状RNA分子。

AO!

S

T3 

8.朊病毒prion:

是一类能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的疏水蛋白质。

JqzHx#2 

9.溶源性:

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溶源菌,溶源菌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性如自发裂解、诱发裂解、免疫性、复愈等称为溶源性。

WYBVb>CUl 

10.包涵体:

病毒侵入寄主后与寄主细胞蛋白形成的一种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颗粒体。

xuz1Qgas|j 

11.溶源菌复愈:

在溶源菌细菌群体增殖时,部分细胞丧失细胞内的噬菌体,成为非溶源性细菌。

C5k\[Tyl 

12.溶源菌免疫性:

溶源菌对已感染的噬菌体以外的其它噬菌体具抵制能力。

gWsI^NV0 

13.生长曲线:

将少量微生物细胞接种至恒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测定含菌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对数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V>#b]7&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Uy#0(P 

一.填空zgo+TneQ6 

1.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

3Q)sIg$/ 

2.碳源物对微生物的功能是提供碳素来源和能量来源,微生物可用的碳源物质主要有糖类、有机酸、脂类、烃、CO2及碳酸盐等。

|Vgr&)PN?

 

3.微生物利用的氮源物质主要有蛋白质、铵盐、硝酸盐、分子氮、酰胺等,而常用的速效N源如玉米粉,它有利于菌体生长;迟效N源如黄豆饼粉、花生饼粉,它有利于代谢产物的形成。

cN";.kV 

4.无机盐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是作为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维持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调节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和控制细胞的氧化还原电位和作为某些微生物生长的能源物质等。

Q1n2P6 

5.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有机异养型、化能无机自养型和_化能有机异养型。

微生物类型的可变性有利于_提高微生物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

/Ecd*)] 

6.生长因子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嘌呤及嘧啶,它们对微生物所起的作用是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参与新陈代谢、维持微生物正常生长、为合成核柑、核苷酸和核酸提供原料。

i#Pb|;s( 

7.在微生物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最基本要求是__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营养物的浓度及配比合适、物理、化学条件适宜、经济节约和精心设计、试验比较。

V0/

qGu

8.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调节培养基的pH值。

a-U{|"K 

9.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移位,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乳糖,大肠杆菌又是通过基团移位方式运输嘌呤和嘧啶的。

GqQ\$m`` 

10.影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主要因素是营养物质本身、微生物所处的环境和微生物细胞的透过屏障。

Rb>nexJ 

11.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蛋白胨和牛肉膏等,无机氮源有硫酸铵和硝酸钠等。

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豆饼粉等作为有机氮源。

pcI04VD}@ 

12.培养基按用途分可分为基础培养基、增殖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四种类型。

RvK&V8N 

二.是非题swgzXX` 

1、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浓度一般为0.5—1.0%.( × )~7LLZa1`F 

2、EMB培养基中,伊红美蓝的作用是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 × )]|wfnj=iz:

 

3、碳源对配制任何微生物的培养基都是必不可少的.(×)k`&`I 

4、被动扩散是微生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H<=yNA, 

5、主动运输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的一种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J65U1# 

三.名词解释"h"A

培养基(medium):

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8(r]N 

生长因子:

通常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小,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6k+u~MA 

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A#iP5Ts7 

碳源:

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