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5281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1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电子教案.docx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电子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电子教案.docx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电子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审批时间

审批人

审批意见

教学内容

《天气和气候》

教学媒体

班班通

知识

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词语。

2.识别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现象。

过程

方法

3.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的技能。

情感

态度

4.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气候的关系,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2、综合分析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2、综合分析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分析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一:

从近几天的天气变化状况及开学后自己衣着的变化入手,贴近生活,导入课题“天气和气候”。

方案二:

同学们,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是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时间,在开幕式上有绚烂的烟花燃放,因此,现场的观众最担心哪方面会影响到开幕式的顺利进行及烟花的燃放?

(学生回答)天气和气候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天气和气候。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

1、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57页第一、二两框天气、气候,解决以下问题:

(1)对比分析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和区别。

(2)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

除此之外你还能举出哪些描述天气和气候的成语或诗句?

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四季如春阴转多云

(3)“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经典故事,是利用了当地有利的天气还是气候?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

【教师精讲点拨】从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入手,从各自反映的大气状况的时间长短及变化大小分析,联系日常生活中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句理解。

【探究结论】

天气

气候

1、短时间的

2、多变的 

1、较长时间(多年的)2、变化不大(相对稳定)

学习任务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所符号

1、自主学习:

阅读P57第三框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所符号解决以下问题:

(1)天气预报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回想你观看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并读图4-2,说一说卫星云图中的白色、绿色、蓝色各有什么含义?

(3)记住图4-1中的主要天气符号,绘制你最喜欢或是最难识别的天气符号。

(4)读图4-3,以天气预报员的身份,预报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状况。

(5)教材P59活动第二题,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介绍的活动是否妥当?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卫星云图中的白色、绿色、蓝色各有什么含义?

天气符号中风力、风向怎样表示?

【教师精讲点拨】播放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个感性的认识

【探究结论】绿色:

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

蓝色:

代表的是海洋。

白色:

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一 般用带尾羽的箭矢来表示风向风力,箭矢所指方向为风的去向;尾羽的数目和形状表示风力,如3根尾羽表示6级风,4根尾羽表示7级风,尾羽呈三角旗状,则表示风力为8级或8级以上。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观察天气,努力探究天气变化的秘密,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任务(三)P59阅读材料

1、自主学习:

阅读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图,总结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之间有什么关系?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结论: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人类的哪些活动影响了空气的质量?

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学生讨论,教师点评)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短时间

长时间

大气状况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见综合能力训练68-70页。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审批时间

审批人

审批意见

教学内容

《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

教学媒体

班班通

知识

技能

1、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及气温的变化。

过程

方法

2、理解等温线的含义。

情感

态度

3、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能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2、“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教学难点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2、“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理论联系实际、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1:

出示一组景观图片(选取有代表性的图片:

如热带雨林地区、热带沙漠地区、南极地区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根据图片你能说出这些地区气候有什么特点?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的景观差异?

(由于气温和降水量不同造成的。

)那么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变化规律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方案2:

当我们到不同的地方旅游时就会发现;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景色和不同的生活习俗。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气候不同),气候是影响当地生产生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

气温和降水是组成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气温的有关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

(一)气温的测定与日变化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P60图文资料及P62“活动”,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气温?

如何表示?

(2)气温是怎样测定出来的呢?

(3)分别读出图4—7中4次观测气温数值

(4)一天当中的平均气温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

(5)想一想,怎样计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

2、小组交流:

四人一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你知道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出现在什么时间吗?

【教师精讲点拨】在生活当中大家都认为中午12点气温最高、晚上12点气温最低,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中午12点时太阳辐射最强,地面温度随着吸收太阳辐射而升高,13点左右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地面再将热量传递给大气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值出在在14时左右,14时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温度不断降低,地面辐射不断减弱,气温也随之下降,到第二天日出前后气温达到最低值。

【探究结论】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学习任务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P61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回顾等高线的知识,据次推出什么是等温线?

(2)哪一块大陆最炎热?

哪一块大陆最寒冷?

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哪一个?

(3)我们学校所在地的年均气温大约是多少?

(4)观察北半球、南半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5)观察北半球的20℃等温线的弯曲情况,等温线的形状是平直的吗?

那么两个最明显的弯曲在哪里?

这说明了什么?

(6)从左向右描出北半球的10℃等温线,查阅世界地形图观察在亚洲陆地上出现巨大拐弯的地方是什么地形区?

(7)从图中可看出:

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这是为什么?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教师精讲点拨】我们要知道各个地方年平均气温的分布,需要借助于等温线。

观察图4-6我们发现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高低深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从图中我们还看出等温线并不与纬线完全一致,特别是在海陆交界处,等温线有明显的弯曲,说明气温也受海陆分布影响;亚洲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明显地低于同纬度其它地区。

【探究结论】

(1)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2)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相同

学习任务(三)气温的年变化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P62“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P63“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与悉尼相比,1月哪个地方气温高?

7月哪个地方气温高?

为什么?

(2)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它反映了一个地方气温年变化的幅度。

算一算:

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是多少度?

2、小组交流:

四人一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7月份哪里气温高?

1月份呢?

你能简单地说明其原因吗?

【教师精讲点拨】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不同,海洋受热慢,散热也慢;陆地受热快,散热也快。

【探究结论】夏季北半球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则比海洋低。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我们一般是1月放寒假,7月放暑假,而家住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小朋友他们几月份放寒假?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运用以图析文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如气温的的分布规律必须借助于地图总结出来,通过读图、析图,将图上反映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提高自己分析归纳能力;另外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相关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联系实际平日里要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能力训练P75

—、基本巩固1、2、3、7、8

二、综合运用:

1、4、5、10

六、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测定

天气预报及常用天气符号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审批时间

审批人

审批意见

教学内容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

教学媒体

班班通

知识

技能

1、知道降水的测量方法,理解等降水量线的含义。

过程

方法

2、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情感

态度

3、会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1、世界降水的分布

2、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1、世界降水的分布

2、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

以图析文合作交流理论联系实际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出示景观图片如:

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热带沙漠景观

设问:

你知道造成这些地区景观差异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吗?

(降水的多少)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降水及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等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一)主要降水类型

1、自主学习:

学生读书63、64页,结合自身体验,思考:

(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2)、降水有哪几种类型?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师出示三种降水类型的形成示意图、生合作探究:

对照教材提供降水的概念,分析:

三种示意图各是什么降水类型,你判断的关键什么?

【教师精讲点拨】抓关键词

【探究结论】

A、对流雨:

发生在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

(赤道地区多见)

B、地形雨:

发生在暖湿空气水平运动遇到山地阻挡时(例如:

台湾的火烧寮)

C、锋面雨:

发生在冷暖两种空气相遇时(例如: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联系实际:

联系家乡的实际,判断家乡主要属于哪一种降水类型。

教师补充:

降水量的测定

引导学生推算:

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

学习任务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1、自主学习:

学生读书64页正文及阅读教材,回答:

(1)、世界各地降水是否均衡,举例说明。

(2)、列举世界上的两个雨极。

2、小组交流:

学生回答,教师简单介绍乞拉朋齐降水较多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读地图册35页

强调等降水量线的概念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1)完成65页活动题。

(2)你认为我们当地的年降水量是否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教师精讲点拨】1、指导学生如何读降水量分布图2、从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水等多方面思考。

【探究结论】列表总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比较内容

降水量(多、少)

赤道地区

两极地区

中纬度沿海地区

中纬度内陆地区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

学习任务(三)

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根据气候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教师精讲点拨】

1、注意该图的基本组成部分:

横坐标是一年12个月份,

纵坐标左边是气温数(单位:

℃),右边是降水量数(单位:

毫米)

2、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讨论66页活动题1、完成:

1、判断:

(1)、乌兰巴托最高气温出现在__7_月,约__℃,最低气温出现在___月,约___℃,气温年较差是___℃。

  (2)、昆明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月,约___℃,最低气温出现在___月,约___℃,气温年较差是_____℃。

2、计算;估算乌兰巴托和昆明的年降水量

3、分析:

乌兰巴托和昆明的气候差别主要有哪些?

4、拓展:

人们常说昆明“四季如春”,你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1、以图析文;降水分布规律必须借助地图总结出。

总结各地降水的情况又必须落实到地理空间分布上。

所以掌握读图的方法是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

 2、“勤动手、多练习、勤动脑、找规律”是学好气候资料分析图的关键。

在总结某地气候特征时,应把握的要点是:

一看气温,二看降水,三看气温和降水的配合。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做综合能力训练76页二、综合题:

8、9

六、附板书设计:

一、气温

二、降水:

(一)、降水形成的条件:

1、  2、

(二)、降水类型:

1、对流雨  2、地形雨  3、锋面雨  

(三)、世界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的含义  

2、分布规律:

①、     ②、     ③、

三、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审批时间

审批人

审批意见

教学内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

教学媒体

班班通

知识

技能

1、明确地球的形状对太阳辐射分布的影响,进而对气温的影响;

2、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对日气温变化的的影响;

过程

方法

3、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对年气温变化的影响。

情感

态度

4、培养学生的探究、小组合作精神,建立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太阳高度的变化对气温的影响。

教学难点

2、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对气候的影响。

3、地球公转与四季的形成

教学方法

密切联系生活,自主合作,对比分析。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三位同学分别代表赤道地区的小学生,南极的科考员,中国学生来介绍当地的气温和降水的情况,然后总结: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1、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这一框题,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太阳高度角?

(2)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一天当中,太阳的高度角是否相同,一年当中,正午太阳的高度角是否相同,有什么变化规律?

(3)世界不同纬度的地区,正午太阳的高度角是否相同,有什么变化规律。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探究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教师精讲点拨】

(1)、教师用手电筒按照不同的角度照射墙壁:

先直射,后斜射,引导学生观察墙壁上光线的明亮程度,设问: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墙面上的光亮程度不同,

直射时光束明亮而集中,斜射时光束分散而暗淡。

)“有谁观察到或能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差异?

”(手电筒照射墙壁的角度不同。

(2)、教师由此引出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最强;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弱。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67活动第2题,总结出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探究结论】

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强气温越高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弱气温越低

(二)学习任务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这一框题,解决以下问题。

(1)填表:

自转

公转

概念

方向

周期

(2)填表: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北半球)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3)填表:

温度带

范围

有无太阳直射

有无极昼极夜

气候特征

热带

温带

寒带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精讲点拨】

(1)老师利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强调:

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并设问:

地球自转对气候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气温的日变化)

(2)指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小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公转

注意:

a、地球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

b、地球公转的轨道是近似圆形的椭圆。

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

(3)找两名学生(一个扮演太阳,一个扮演地球)上台演示地球的公转。

(4)根据老师和自己的演示,归纳总结出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5)设问:

地球公转对气候造成了什么影响?

(除赤道外,其他地方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极圈内,甚至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中纬度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四季更替。

【探究结论】

1、自现象:

昼夜交替

转影响:

一日中天气变化

2、公现象:

昼夜长短的变化

转影响:

寒带的极昼极夜现象、中纬度的四季更替现象、热带地区的太阳直射现象。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综合能力训练》基础巩固:

1、2、3、4、10、11、12,综合运用:

1、3、

六、附板书设计:

一: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强气温越高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弱气温越低

二: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自现象:

昼夜交替

转影响:

一日中天气变化

2、公现象:

昼夜长短的变化

转影响:

寒带的极昼极夜现象、中纬度的四季更替现象、热带地区的太阳直射现象。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审批时间

审批人

审批意见

教学内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2课时)

教学媒体

班班通

知识

技能

1、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过程

方法

3、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

态度

4、树立关注身边地理环境,培养对生活中地理现象探究的好奇心及用图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影响气候的各个因素

教学难点

影响气候的各个因素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图文结合、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候与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有关,那影响气候的因素还有哪些呢?

今天我们一起接着探讨。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一):

海陆分布与气候

1、自主学习:

生阅读71页教材“海陆分布与气候”课文内容,并自主完成活动题1、2题。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精讲点拨】:

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

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

探究结论: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学习任务

(二):

地形地势与气候

1、自主学习:

根据教材及图4—23,4—24解决以下问题:

(1)、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有什么差异?

(2)、纬度相同而且都靠近海洋,为什么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会出现不同的景观?

(3)、你爬山的过程中周围的气候有什么变化?

(4)、一座山的景观为什么出现垂直差异?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精讲点拨: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探究结论:

同纬度地带,海拔高,气温低;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学习任务(三):

人类活动与气候

1、自主学习: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结合教材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有什么后果?

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采取了哪些措施?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

教师精讲点拨:

复杂多变的气候,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且,人类活动也深受气候的左右和变化。

只有与自然环境达到和谐相处,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究结论:

我们应从自我做起,热爱地球,保护环境

1、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你家乡的气候怎样?

你可以分析那里的气候影响因素吗?

2、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分析地图,我们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

3、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见综合能力训练84页6—10题

附:

板书设计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二)

海陆分布与气候: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地形地势与气候:

 同纬度地带,海拔高,气温低;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人类活动与气候:

热爱地球,保护环境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