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第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5256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述而篇第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述而篇第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述而篇第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述而篇第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述而篇第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述而篇第七.docx

《述而篇第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述而篇第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述而篇第七.docx

述而篇第七

述而篇第七

述而篇第七(共三十八章)

71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今译】孔子说:

“只传述旧的文化典籍而不创作新的,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我私下把自己比作老彭。

【注释】述:

传述已有的成果。

作:

创作新说。

好:

喜爱。

窃:

私下。

第一人称的谦称。

老彭:

指彭祖。

传说是颛顼(五帝之一)的玄孙陆终氏的第三个儿子,姓钱名铿(kēng),尧封之于彭城。

彭祖善养生,会导引之术,活到800岁。

“老彭”前加“我”,表示孔子对“老彭”的尊敬和亲切。

【评点】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对自己著作和教学思想的概括。

孔子认为自己像老彭一样,喜好古代文献而加以证信,只述不作。

他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围绕古文化典籍的整理做了大量工作。

对此,孔子十分谦虚地说自己是“述而不作”。

实际上,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既述且作的。

周代文化演变到春秋末期,已经疲敝,中国文化到了反省时期。

所谓反省,就是自觉地解析。

孔子兴办私学,自觉地承担起三代文化承传的历史使命。

是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核心由“尊尊亲亲”提升为道德形上的仁义原理。

孔子既然有述也有作,为什么说自己只述不作?

一方面固然是自谦,另一方面是作了圣人之事,于心不安,故讳言之。

因为在古代,著作是圣人之事,只有天子才能制礼作乐。

72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今译】孔子说: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诲别人而不厌倦,这对我来说还有什么呢?

【注释】识(zhī):

记住。

厌:

满足。

何有:

有什么。

【评点】孔子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领会知识,运用知识,而不在于炫耀自己博学多识,所以他主张默默地牢记所学的知识,这是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

要当好先生,先要当好学生,孔子深知学习对已经为人师的自己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所以博闻强记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鞭策。

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学,他深刻地理解“教”与“学”的关系,他对教和学的态度是:

自己努力学习永不满足,认真教诲永不疲倦。

永不满足以谦虚勤奋为前提,永不疲倦以不怕劳苦为动力。

孔子从不敢以“圣人”自居,然而他认为做到好学勤教并不困难。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正反映了这位“万世师表”的精神风貌。

孔子诲人不倦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一是敬业爱生,坚信“后生可畏”,对学生以诚相待,不嫌学生短处。

二是教书育人更重育人。

平日,与学生平等相处,与学生讨论最多的是如何做仁人、君子。

三是教学相长。

孔子从不讲师道尊严,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承认自己说的做的并不总是对的。

四是以身作则。

孔子强调“身正”是“正人”的前提和导向,重视“身教”的作用。

73子曰: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今译】孔子说:

“品德不培养,学习不讲习;听到义所在,却不能去做;有错误不去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呀!

【注释】义:

指正义的、合乎道义义理的事。

徙(xǐ):

本义是迁移。

这里指徙而从之,使自己的所作所为靠近义。

不善:

不好,指缺点,错误。

【评点】孔子这里说的只是担优,并不是自己身上有这些缺点。

既然能时常担心,不断反省自己,那就可以避免上述缺点,使品德走向完美。

如果我们能像孔子一样有这种忧虑意识,进德修业就不是难事了。

当时执政者修德,因为执政者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治国平天下。

由此可见,孔子忧国忧民之心和追求仁德的精神状态。

7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今译】孔子闲居时,仪态舒缓,神色和悦。

【注释】燕:

通“闲”。

申申:

容貌舒缓。

夭夭:

神色和悦。

【评点】此章是门徒记叙孔子闲居时的仪态。

内心安详自在,外表舒坦自适。

孔子不仅言教,同时也重视身教,所以门徒们也记述孔子的行为、仪态,作为学习的典范。

闲居无人时,一般是人们仪态比较松懈的时候,孔子能做到松而不弛,说明他持身严谨。

75子曰:

“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今译】孔子说:

“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

我好久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注释】甚矣:

到极点了。

甚:

极。

不复:

不再。

周公:

姓姬,名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

【评点】孔子的“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源于周公的“明德、慎罚”的治国原则。

孔子在学术思想上继承了周公治世治国重在人类精神道德建设,尤其重在修民之德的思想传统。

孔子盛赞周公的文治武功,而且向往能够践履躬行周公之道。

本章是孔子感叹自己年事已高,但大道却仍未能施行。

所谓梦见周公,未必是真的说梦,而是未能推行大道的隐语。

从唯物历史观来看,行周道以救世,是历史进步还是历史反动,这要与孔子所处社会性质联系起来认定孔子是哪个阶级的代表。

不过,孔子爱周礼、行周道是为了救世救民,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76子曰: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今译】孔子说:

“立志于道,据守于德,不违背仁,优游于六艺。

【注释】艺:

即“六艺”,指礼(礼仪)、乐(音乐)、书(文字)、数(算术)、射(射技)、御(驾车)六种技艺。

【评点】本章孔子关于教育方针的概括。

“志于道”即以行道(犹言主义)为志向、理想;“立于礼”即以礼为准则做人;“据于德”即以德为根据、根基;“依于仁”即思想言行以“仁”为依据、为标准;“游于艺”即掌握各种技能,主要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能从政,“游于艺”显为“从政”准备条件。

可见,孔子的教育方针、目标主要是德育方针、目标,因为,其教育方针内容主要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因素也有,但智、体、美服务于德。

77子曰: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今译】孔子说:

“从十五岁开始的人,我从来没有不加教诲的。

【注释】束修:

亦作“束脩”,其含义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束发修饰”,指15岁以上的少年和青年人;一说是十条干肉,古时见面的薄礼。

未尝无:

即“不曾无”,表示“从来没有不”的意思。

【评点】本章是孔子对“有教无类”最好的注释。

只要十五岁以上的年纪,孔子都愿意把他接受,视为学生加以教诲,这是孔子向贵族垄断教育发起的挑战。

春秋之前,“学在官府”,办教育,受教育都是贵族特权。

其教育面向限于统治阶层狭小范围,其教育目的仅为培养统治者的接班人。

可是,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都可以也应该接受教育。

贫贱与富贵不应成为可否接受教育的限制条件。

事实上,孔子的门弟子确实出身很“杂”。

其中有的是贵族子弟,也有的是平民子弟,且后者居多。

有的温文尔雅,有的性情刚毅,有的善思善问,有的则多一些惰性。

传说孔子培养了三千多学生,在古代可以说是奇迹了。

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历来有人视孔子守旧、保守,然而,他在“有教无类”这点上,却表现了不守周礼,不顾等级制的拘限,表现出大胆改革和精心实践的革命精神。

78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今译】孔子说:

“教导学生,不到有问题想问的时候,不去开启他;不到想问却问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讲了一方面不能联想到其他方面,就不再教导他了。

【注释】愤:

有问题要问。

启:

启发。

悱(fěi):

口欲言而未能。

隅:

墙角。

反:

通“返”,此处指返回给以佐证。

复:

再次教育。

【评点】孔子这里讲的是我国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开端。

启发,这是学生有了发问求知的要求,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使学生明白。

这同武术界说的“点拨”是一个意思。

学习有动机,才容易提示引导;学习时能思索,才有继续深入学习的可能。

由这种方式所得的教学效果往往会使学生懂得快,记得牢,老师用力少而收效大。

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经过了思考,便有了求知的要求。

这样得来的知,就近似孟子说的“自得”。

孔子在教学中重视采用启发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符合教学规律,他的教学方法也是我们现代教育应该遵从的教学原则。

不过,启发式教学也不能到处套用。

对于学生一无所知的新知识,还是要灌输。

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求学生提问题,是不可能的。

因此说,启发式和灌输式,各有各的用处。

7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今译】孔子在有丧事的人家旁边吃饭,未曾吃饱过。

【注释】有丧者:

有丧事的人,指刚刚死去亲属的人家。

【评点】孔子在死了亲属者的旁边进餐,因同情失去亲人的人,自己就食欲不振,食不甘味,从来不曾吃饱过饭,表明孔子有一颗对死者家属的恻隐之心,即富有人世间最宝贵的一片同情心。

我国古代对于丧礼是非常重视的,它直接体现了孝道,所以制度规定的很严密。

孔子眼看到丧礼,与人同哀,心存哀痛恻隐之心,难过得吃不下饭,这是礼的一种表现。

7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今译】孔子这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

【注释】是日:

这一天。

歌:

唱歌。

【评点】本章与上一章内容有联系。

在古代,唱歌是士阶层生活的一部分,孔子是喜爱唱歌的,当他因吊死问疾而哭泣过,余哀尚存,故当日不再歌唱,这是孔子仁心仁德的表现。

由此也可见,孔子为人处事都合于礼,循礼而行。

711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

“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

“暴虎冯河,死尔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今译】孔子对颜渊说:

“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就隐藏起来。

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样吧!

”子路说:

“你若统帅三军,谁会跟您?

”孔子说:

“徒手与老虎搏斗,赤脚淌水过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与他共事的。

我共事的,一定是面对任务便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能完成任务的人呀!

【注释】行:

行动起来。

舍:

舍弃,此指不用。

是:

这个。

行:

统率,指挥。

三军:

古代大国有上、中、下三军。

这里,泛指军队。

与:

偕同。

暴虎冯(píng)河:

空手与老虎搏斗,赤足淌水过河。

与:

共事。

临事:

面对任务。

惧:

害怕,这里有小心谨慎的意思。

【评点】本章孔子赞美颜渊安贫乐道,随遇而安;教育子路尚智不尚勇。

“暴虎冯河”是无智愚勇,“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才是大智大勇。

举大事者必慎其始终,谋在事先而昌,事在谋先则亡。

鲁莽待事如暴虎冯河者,无谋愚勇,不足成事。

712子曰: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今译】孔子说:

“财富如果可以求得的话,就是做市场的守门卒我也愿干。

如果求它不到,我还是做我所爱好做的事。

【注释】而:

如果,假设连词。

执鞭之士:

手执皮鞭维持秩序的市场守门人。

从:

顺从,听从。

【评点】孔子主张凡事都要符合道义,对贫与富这人生重大问题更是如此。

孔子并不反对富,相反鼓励人们追求富,但这种富取之有道。

合乎道义的富,虽然是执鞭的下等差事,他也愿干。

不合乎道义的富,即使大富大贵,君子也不取,还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孔子对富的态度,是对那些唯利是图,为富不仁者的一种有力批判。

713子之所慎:

齐,战,疾。

【今译】孔子小心谨慎对待的事情是:

祭祀之前的斋戒,战争,疾病。

【注释】齐:

同“斋”。

指古代在祭祀之前虔诚的斋戒。

要求不喝酒,不吃荤,不与妻妾同房,沐浴净身等等,以达到身心的全面整洁。

【评点】斋戒是表示祭祀的诚心。

古人认为只有经过这种斋戒,才能与神明相通,神明才能接受你的祭祀。

关于祭祀,按孔子的看法,万物源于天地,子生于父母,那么人之敬天祭祖实属一种忠孝之道,是祀者自身情意的需求和满足。

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心里上真诚的要求,好比思念一个死去的母亲,必须达到如在眼前的程度,才算是相思之至,至于他的灵魂有无并不重要。

战争,因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安危存亡和人民群众的死与伤。

疾病,因关系个人的健康与生死,在古代还认为疾病损害了的是父母的身体。

因此孔子对这三件事都取慎重态度。

7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今译】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很长时间不觉得肉的美味,说:

“真料想不到这乐曲效果竟达到如此迷人的境地。

【注释】韶:

传说是虞舜时创作的乐曲,水平很高,音乐境界很优美。

三月:

比喻很长时间,不是实指三个月。

不图:

想不到。

【评点】孔子非常重视诗乐教育的育德作用。

“乐”与“诗”相连,“乐”指乐曲。

“诗”就是歌词。

而“乐”(音乐、舞蹈)可以养人之志,冶人之性,陶人之情。

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对“乐”在培养人的性格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孔子对乐很喜欢,有较深的造诣,且从文化蕴含上有较深刻的把握。

《韶》相传是虞舜时的音乐,在孔子看来,虞舜天子的位置是从尧禅让而来的,因而是“尽美尽善”的。

从孔子对《韶》效果的评价,足以说明孔子对《韶》乐极尽赞叹,是在乐涵蕴之善。

715冉有曰:

“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

“诺,吾将问之。

”入,曰:

“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

“古之贤人也。

”曰:

“怨乎?

”曰: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

“夫子不为也。

【今译】冉有问道:

“老师赞助卫国的国君吗?

”子贡说:

“好吧,我去问问老师。

”子贡进到孔子屋里,问道:

“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

“是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道:

“他们有怨恨吗?

”孔子说:

“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有什么怨恨呢?

”子贡出来,对冉求说:

“老师不赞助卫国的国君。

【注释】为(wèi):

帮助。

卫君:

指卫出公蒯辄。

卫灵公死,由其孙子蒯辄继位。

诺(nuò):

应答声。

伯夷、叔齐:

商代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

相传其父要立次子叔齐作继位人,叔齐却不从。

孤竹君死后,兄弟互相推让,先后逃到周国。

周武王伐纣,两人曾叩马谏阻。

武王灭商后,兄弟两人耻食周粟,逃到首阳山,共采蕨薇以充饥,结果双双饿死在首阳山下。

封建社会把他两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

求仁而得仁:

追求仁德,得到的也是仁德。

【评点】本章记叙孔子以仁为依据判断是非。

公元前493年,孔子一行还在卫国。

当时卫国发生了蒯聩和蒯辄(卫出公)父子争夺君位的事件。

卫出公想请孔子来帮助自己。

冉有便向子贡打听,孔子是否愿帮助蒯辄。

子贡的问话,不是单刀直入,而是以迂迴曲折的手法进行试探。

他先从历史上打出与卫国父子争位相反的两个人:

伯夷、叔齐,问这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接着又深入一步问:

“怨乎?

”孔子说: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孔子这样高度赞扬伯夷、叔齐,自然不会赞成卫出公了。

既然不赞成卫出公,他也就不可能在卫国做官了,自然也不会出面帮助蒯辄的忙。

716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今译】孔子说: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作枕头睡,乐趣也就在这里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财富和尊贵,这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注释】饭:

作动词用,作“吃”解。

疏食:

粗粮。

水:

古代与“汤”相对,指热水;“水”指冷水。

饮冷水,说明生活的艰苦。

肱(gōng):

胳膊。

【评点】作为人,对富贵钱财的态度应该是:

可以追求,但不能以自己的信仰和节操去换取。

这就是孔子多次强调的“非义不取”。

苏轼也有名言: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前赤壁赋》)不义之财应视如浮云,浮云虽空,或可为大自然增一景;不义之财,越重则日后所受惩罚越烈,这是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了的。

717子曰: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今译】孔子说:

“增加几年寿命,五十岁去学习《易经》,这样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注释】《易》:

即《易经》、又称《周易》,古时占卜用书。

大过:

大错误。

【评点】孔子认为《易经》是一部穷理尽命之书。

一个人把《易经》学好了,就能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可以无大过。

由于孔子对《易经》的推崇,大大提高了《易经》在经书中的地位,使它成为五经之首。

近人冯友兰也说:

“吾人行为,能取法于《易》,即可不致有错。

”(《中国哲学史》)把《易》看作是求道、求圣,指导为人处世的准则。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十分注重通过学习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避免犯错误。

7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今译】孔子有时讲普通话,读《诗》、《书》、执行礼仪,都讲普通话。

【注释】雅言:

即“正言”,当时周王朝京都地区所通行的官话,就像今天全国通行的汉语普通话。

正言相对于地方言而言,意即王都之语音最正。

诗:

即《诗经》。

《书》:

即《书经》。

执礼:

祭祀活动或国与国之间的礼宾交际活动。

【评点】为了便于传播自己的学术观点,孔子平时带头讲当时周王朝京都地区所通行的官话。

鲁国地方的方言,是孔子用的母语。

为了便于交际,交流思想,更为了顺全大局,孔子自觉采用官话,特别是诵读《诗》、《书》,执行祭祀和外交礼宾活动时,都采用官话。

这实在是很有远见的。

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

“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今译】叶公向子路了解孔子的为人,子路当时没有回答。

孔子听说后说:

“你为什么不这样说:

他这个人呀,发愤用功而忘记了吃饭,乐于追求道义而忘记了忧愁,简直不知道衰老就要来到了,如此而已。

【注释】叶:

春秋时,楚国一地名。

有个叫沈诸粱的人,字子高,任那里地方官,人们称他为叶公。

女:

同“汝”,你。

奚:

为什么。

云尔:

如此而已。

云:

代词,如此。

尔:

同“耳”,罢了的意思。

【评点】孔子不以“圣人”、“仁人”自居,却公开标著自己“好学”,他这种朝气勃勃、好学上进的精神,少也如此,壮也如此,老也如此,值得我们效法。

任何人,终其一生,其成就的取得、声名的形成,无不与其一生的刻苦精神密切相关。

刻苦而自觉苦者为下品,刻苦而自得其乐者为上品,因为成就每每在理想追求之中。

720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今译】孔子说:

“我不是天生就有知识的人,我爱好古代文化,是勤奋敏捷去求得知识的人。

【注释】古:

指古代文化。

【评点】“生而知之”是唯心的,孔子从没赞许哪个是“生而知之”的人,也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的人,他说自己只是爱好古代文化,并且勤奋追求这些知识的人,也就是属于“学而知之”的。

人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一是书本即前人经验知识的总结,二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经历体会。

没有“好古”精神,就无法继承前人;没有“敏以求之”的态度,就难以立足社会。

孔子不仅“好古”,而且对古代文化进行了卓有成就的整理,他“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文心雕龙·原道》),历史的功绩永远不会磨灭。

721子不语:

怪、力、乱、神。

【今译】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和鬼神。

【注释】语:

作动词,谈论。

【评点】人们可以出于个人涵养或身份地位、利害关系而有所不谈、有所不问、有所回避。

正如孔子反对叛乱和暴力就不言乱、力;不相信鬼神、难解释怪异,就不语神、怪一样。

孔子的修养已够“中庸”,堪享尊敬。

然而,社会要发展,就必须直面现实、解决矛盾,就不能如孔子一样“不语”就算了事。

722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译】孔子说:

“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效法,与他们类似的缺点自己则要改掉。

【注释】三:

古代常用作不定的数词,可译为“几个”。

行:

走路,此处可理解为在一起。

师:

取法,效法。

【评点】俗话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与缺点的人,往往就是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

孔子学无常师,从每个人身上都能学到东西。

所以他说:

即使和少数几个人同路,其中必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长处,我照着去做;他的缺点也能使我反省,促使我改掉自己的错误。

只要抱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好学态度,无论什么环境,无论是什么人,自己都可以从中得到学习和提高。

善于向别人学习,主动发现和寻找老师,不是容易的事。

有些人,以年长自居,以官高自居,以资格老自居,瞧不起别人,不愿向别人学习;甚至贬低别人,嫉妒别人。

这样的人,在孔子面前应该感到羞愧。

以伟大自居者,一定渺小;不以伟大自居者,倒往往伟大。

自古皆然,将来也不会变。

723子曰:

“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

【今译】孔子说:

“上天赋予我特别的品质,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

【注释】德:

品质,这里指一种特别的品质。

桓(tuí:

宋国的司马向氏,为宋桓公的后代。

孔子周游列国,经宋时,与弟子在大树下习礼,桓欲杀孔子拔其树,弟子劝孔子快走,孔子因此说了这番话。

【评点】本章充分体现了孔子临难不惧、处之泰然的态度,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桓魋的怨恨。

“天生德于予”是孔子抒发自己对桓魋的怨恨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