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概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5101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概要.docx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概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概要.docx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概要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原始森林面积最大的两种类型分别是(  )

①热带雨林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 ④亚寒带针叶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热带雨林系统中,你认为最主要而且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是(  )

A.热带雨林的土壤层

B.热带雨林的地上植物

C.热带雨林的动物

D.热带雨林的根系

1~2.解析:

第1题,此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上最主要的两种森林,一种是分布在纬度较高(北极圈穿过)的亚寒带地区,另一种是分布在纬度较低(赤道穿过)的热带地区,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为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

第2题,此题考查雨林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雨林看起来很茂密,但事实上,雨林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所以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答案:

1.D 2.B

3.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 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 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主要是指其贫瘠土壤、脆弱生态环境与沙漠相似,而非其他。

答案:

A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

读下图完成4~6题。

4.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5.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6.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4~6.解析:

第4题,在光合作用下,热带雨林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被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肺”。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林地区降水的50%水汽来源于雨林的蒸腾。

第6题,雨林一旦被毁,它所具有的“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的功能将会失去,环境将会被严重破坏。

答案:

4.B 5.A 6.A

7.读亚马孙河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完成

(1)~(3)题。

(1)朗多尼亚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______,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__。

(2)据图看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呈________关系。

根据二者的关系,可推断森林砍伐的直接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雨林破坏对朗多尼亚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及其带来的生态危害。

解答该题组的问题需明确以下关系:

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朗多尼亚人口增长迅速⇒对土地需求的增多⇒雨林破坏⇒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的变化。

答案:

(1)人口迁移 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2)正相关 过度的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 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3)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雨林的破坏会使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致使当地水旱灾害多发;由于缺少植被的覆盖,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增强,会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土地退化加速;雨林的破坏还会使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受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总之,雨林的破坏会使朗多尼亚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一、选择题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  )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

2.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 ②降噪隔音、减轻污染 ③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④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 ⑥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

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过滤空气、降低噪声

D.提供动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1~3.解析:

森林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在不同地区所发挥的主要效益不尽相同。

第1题,“三北”地区,荒漠化和风沙严重,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

第2题,道路绿化带既可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划分车道,又可以改变大气成分和改善生态环境。

第3题,河流中上游地区的森林一般是起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答案:

1.C 2.A 3.A

读“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图”,完成4~5题。

4.随着时间的推移,图示地区原始林地逐渐消失的原因是(  )

A.森林大火或病虫害

B.过度开垦

C.环境的自然演变

D.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解析:

由图示区域土地结构的变化可知:

原始林地面积减少而耕地面积扩大。

由此得出,过度开垦导致原始林地消失。

答案:

B

5.自1800年以来,图示地区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

A.自然环境逐步优越

B.林业产值逐步上升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气候异常现象增多

解析:

因原始林地面积大幅减少,森林对当地环境生态的屏障作用减弱,从而导致气候异常现象增多。

答案:

D

下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

A.甲和丙B.乙和丁

C.甲和丁D.乙和丙

解析: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功能。

湿地被破坏后,当地气温日较差增大、河流流量年变化增大。

由此,B项正确。

答案:

B

7.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解析:

东北三江平原因大面积的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导致湿地锐减,从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答案:

D

读下图,完成8~9题。

8.图中A、B两地区虽然位于回归线附近,但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

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共同原因有(  )

①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②受东南信风影响 ③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④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 ⑤地形以平原或盆地为主

A.①③⑤B.③④⑤

C.②③④D.①②④

9.甲、乙两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两个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

下列不属于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B.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等

C.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当地的能源问题

8~9.解析:

第8题,A、B两处热带雨林的分布远离赤道,说明其形成不是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而是受地形、山地迎风坡、暖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形成的。

第9题,热带雨林区并非因能源短缺而大量砍伐森林。

其余三项都属于保护性开发措施。

答案:

8.C 9.D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

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利用水池,模拟湿地功能,主要是模拟湿地的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的功能。

答案:

C

11.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矿物质总量增加

解析:

植物具有固沙功能。

如果无植物,则出水管的出沙量会增加。

答案:

C

二、综合题

12.读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完成

(1)~(3)题。

(1)图中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________和烈日曝晒。

(2)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________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不断更新。

但是,因为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同时,________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________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加上该区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较为________,系统的养分主要储存在________内,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3)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淋洗作用增加,导致________。

没有了树木,________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______灭绝等严重问题。

解析:

本题通过左右两侧图的对比,可明显看出森林的环境效应,结合热带雨林地区的气候特点,很容易分析出热带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热带雨林一旦遭受破坏,整个系统将会失去平衡,该系统内存在的一切循环将会被打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将随之产生。

答案:

(1)暴雨冲刷

(2)枯枝落叶 光合作用 有机质 土壤 贫瘠 地上植物体

(3)土壤侵蚀 枯枝落叶 物种

13.阅读材料,完成

(1)~(4)题。

材料一 据测算:

一棵生长50年的树,产生的氧气价值为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价值为62500美元,防止土壤侵蚀,增加肥力可创收312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的价值为21250美元,生产蛋白质的价值为2500美元。

材料二 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3)A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会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4)我国现有天然林正逐步减少。

请你谈一谈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

解析:

本题组借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图,考查森林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及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

(1)题,森林对人类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远超过经济效益,其中,生态功能是基础。

(2)题,由图直接可以读出我国森林资源分布的三大地区。

第(3)题,A位于青藏高原东南,即长江上游,如森林遭受破坏,将给其以下河段带来大量泥沙,从而导致森林河道、湖泊、水库淤塞,形成洪涝。

第(4)题,保护森林的措施有生物措施、法律措施、工程措施等三大方面。

答案:

(1)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效益。

(2)东北 西南 东南

(3)含沙增大;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水库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频发。

(4)加强执法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采育相结合;防治森林火灾和虫灾;加强宣传教育。

思维拓展·湿地的保护

材料一 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签订了一部全球性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

该公约对湿地的定义为:

“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材料二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材料三 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

我国湿地总面积为65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7%,仅次于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四位。

但近年来,由于盲目的农田开垦和城市开发等占用、破坏天然湿地,直接造成了我国天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阅读材料,完成1~5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有(  )

①青海湖 ②稻田 ③黄河 ④水库 ⑤海洋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2.长江中下游湿地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目前,该湿地破坏严重,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三江平原目前有大片沼泽地尚未开发利用,2000年国务院却下令停止开垦,主要原因是(  )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我国粮食已相对过剩

C.石油资源丰富,保留工业用地

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4.相对而言,我国西部地区的湿地较少,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这说明湿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态功能。

 解析:

本题组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一些知识。

第1题,从材料一所给的概念中可以得出答案,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也属于湿地,显然海洋不在该范围内。

第2题,长江中下游湿地应主要指该地区的河湖。

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破坏植被造成的泥沙淤积以及环境污染而使湿地遭到破坏。

第3题,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停止开发“北大荒”,显然是为了保护湿地生态、改善生态环境。

第4题,湿地的形成与气候关系密切,西部地区较干旱,湿地相对较少,但在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区也有大面积的湿地存在。

第5题,湿地生态系统内物种丰富,其植物组织内重金属浓度高,这充分说明湿地具有消除污染、净化水质的作用。

答案:

1.C

2.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 环境污染

3.D

4.深居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5.消除污染,净化水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