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筋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4893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钢筋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钢筋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钢筋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钢筋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钢筋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钢筋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docx

《建筑钢筋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钢筋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钢筋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docx

建筑钢筋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

建筑钢筋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

1检验依据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

室温试验方法》GB/T228.1-2010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14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GB/T5223.3-2005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GB/T3880-2012

《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规范》JG3006-9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GB/T21839-2008

《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8

《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GB/T22315-2008

《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652-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

钢筋焊接网》GB/T1499.3-2010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14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8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2010

《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GB/T2653-2008

2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2.1仪器设备

a)SHT4305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DGYS-059

b)SHT4106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DGYS-060

c)0-200mm游标卡尺DGYS-061

d)BD-Ⅱ连续式打点机DGYS-064

2.2试验步骤

a)检测员应先检查试件的钢筋类别、直径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b)确认无误后根据钢筋类别在钢筋试件上用打点机在钢筋表面打原始标距标点,标点要清晰、分明。

c)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园钢筋的原始标距为5d,冷轧带肋钢筋的原始标距为100mm。

d)将标好原始标距的试件按规定的方法放入试验机夹具并夹持好,对试件按规定的加荷速度匀速、稳定的加荷。

e)当试件被拉断后,将断开的试件取下,检查其断裂特征并用游标卡尺量出其断后标距。

2.1结果计算与评定

a)钢筋屈服强度、屈服强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ReL——屈服强度,MPa

FeL——试样到达屈服平台时最小负荷,N

S0——试样公称横截面面积,㎜2。

b)钢筋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Rm——抗拉强度,MPa

Fm——试样拉断后最大荷载值,N

S0——试样公称横截面面积,㎜2。

c)伸长率计算:

×100

式中:

——试样原标标距,mm

——试样断后标距,㎜

A——试样断后伸长率,%

d)强度性能值修约至1MPa;断后伸长率修约至0.5%。

e)当一组试件中的所有试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伸长率均满足相应规范规定的要求时,则判定该组试件合格。

(如有抗震设防的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的比值不就大于1.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f)当一组中有一个以上试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或伸长率不满足相应规范规定的要求时,则判定该组试件不合格,可加倍复检。

g)焊接件抗拉强度结果判定

1)当试验结果三个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牌号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且至多有一个试件断于焊缝处,呈脆性断裂,应评定该批接头为抗拉强度合格。

2)当试验结果有三个试件均在焊缝发生脆性断裂,且有一个及以上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则一次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3)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其他结果均应进行复试,复验时,应再切取6个试件。

复验结果6个试件抗拉强度均大于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且最多有两个断于焊缝呈脆性断裂,应判定该批接头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品。

h)机械连接抗拉强度结果判定

1)Ⅰ级接头,接头试件抗拉强度不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实测值(当试件破坏状态为钢筋母材断裂,且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达到规定值时),或接头试件抗拉强度不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规定值的1.10倍(当试件破坏状态为连接区段破坏); 

2)Ⅱ级接头,接头试件抗拉强度不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规定值; 

3)Ⅲ级接头,接头试件抗拉强度不小于钢筋母材屈服强度规定值的1.25倍。

 

4)当3个接头试件的强度符合上述等级要求时,该验收批评为合格,如有1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任有1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评为不合格。

3重量偏差

3.1仪器设备

a)BH-30电子称DGYS-063

b)钢直尺DGYS-114

3.2试验步骤

a)先清理干净钢筋表面附着的异物(混凝土、沙、泥等)

b)电子天平调平并归零;

c)检查钢筋两端是否平整,初步测量试样长度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d)将钢筋试样放置于已归零的电子天平上,称量总重量并记录;

e)用钢尺逐支量取钢筋试样长度,并记录。

4.3.1

3.3结果计算

a)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

长度应逐支测量,应精确到1mm。

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质量的1%。

b)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按下式计算:

c)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定应符合YB/T081的规定,即修约至1%。

1弯曲试验

1.1仪器设备

a)DYZ-200ZN智能弯曲试验机DGYS-065

1.2试验步骤

a)根据钢筋试件的直径大小选择相应的弯曲压头,并安装固定好。

b)根据钢筋试件直径的大小调整好弯距。

c)将试件放于两支辊上,试样轴线应与弯曲压头轴线垂直,弯曲压头在两支座之间的中点处对试样连续加力使其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d)弯曲试验时,应当缓慢地施加弯曲力,以使材料能够自由地进行塑性变形。

1.3试验结果判定

a)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评定弯曲试验结果。

如未规定具体要求,弯曲试验后不使用放大仪器观察,试样弯曲外表面无可见裂纹应评定为合格。

b)以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弯曲角度作为最小值;若规定弯曲压头直径,以规定的弯曲压头直径作为最大值。

2反复弯曲性能

5.1仪器设备

a)CWJ-8钢筋弯曲试验机DGYS-066

5.2试验步骤

a)使弯曲臂处于垂直位置,将试样由拔杆扎插入,试样下端用夹块夹紧,使试样垂直于弯曲圆柱支辊轴线。

b)操作应平稳而无冲击,弯曲速度每秒不超过一次,但要防止温度升高而影响试验结果。

c)弯曲试验是将试样弯曲90°,再向相反方向连续交替进行;将试样自由端弯曲90°,再返回至起始位置作为第一次弯曲。

然后向相反方向进行连续而不间断地反复弯曲。

d)连续试验至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弯曲次数,或连续试验至试样完全断裂为止,如有特殊要求,可根据规定连续试验至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纹为止。

e)试样折断时的最后一次弯曲不计如弯曲次数。

6弹性模量

6.1仪器设备

a)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WAW-1000和横向变形

6.2试验步骤

a)原理:

试样施加轴向力,在其弹性范围内测定相应的轴向变形,以便测定本部分所定义的一项或几项力学性能。

b)样坯切取的部位、方向和数量应按有关标准或协议的规定。

如无特殊规定,应按照GB/T2975的要求进行。

c)圆形和矩形拉伸试样按GB/T228-2002附录A、附录B和附录C的规定,试样夹持端与平行段间的过渡部分半径应尽量大,试样平行长度应至少超过标距长度加上两倍的试样直径或宽度。

圆形和矩形压缩试样按GB/T7314=2005中6.1规定,试样端部要平整、平行,并垂直侧面。

头部带承载销孔的矩形拉伸试样,销孔应表面光滑,销孔中心与标距部分的宽度的中心线偏离应不大于标距部分宽度的0.005倍。

板材的矩形试样,可在试样宽度两侧制备小凸耳供装卡引伸计用。

带凸耳的矩形试样见GB/T7314-2005.试样头部形状和尺寸应适合于试验机夹头的夹持。

d)测量试样原始截面尺寸,截面尺寸的量具应满足GB/T228的要求。

e)初试验力:

对于大多数试验机和试样,由于间隙、试样弧度和原始夹头对中等效果,当对试样施加很小的试验力时会对引伸计的输出量产生较大的偏差。

试验时须对试样施加能够消除这些影响的初试验力,测量应从初试验力开始,到弹性范围内的更大的试验力为止。

f)试验速度:

为了避免发生绝热膨胀或绝热收缩的影响,并能够准确测定轴向力和相应对的变形,试验速度不应过高,但为了避免蠕变影响,速度不应太低。

对于拉伸试验,弹性应力增加速度应符合GB/T228的规定,推荐取下限;对于压缩试验,弹性应力增加速率应符合GB/T7314的规定,推荐取下限。

速度应尽可能保持恒定。

g)力的同轴度:

试验机夹持装置应能使试样承受轴向力在初轴向力与终轴向力之间,在各个方向上试样相对两侧测定的应变变化量与其平均值之差的最大值(即最大弯曲应变)不超过平均值的3%。

h)轴向引伸计:

测量试样轴向变形时,使用能测量试样相对两侧平均变形的轴向均值引伸计,或在试样相对两侧分别固定两个轴向引伸计。

使用带凸耳的矩形试样,引伸计装卡于同侧两凸耳的外侧或内侧。

其引伸计标距应为两凸耳宽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i)横向引伸计:

测量试样横向变形时,横向引伸计应装卡在试样标距范围内的直径(宽度)上。

以此处的直径(或宽度)尺寸作为横向引伸计标距。

j)试验应在室温(10℃-35℃)下进行,整个试验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波动应小于±2℃。

6.3结果处理

6.3.1杨氏模量的测定

a)图解法

试验时,用自动记录方法绘制轴向力-轴向变形曲线,见下图1。

在记录的轴向力-轴向变形曲线上,确定弹性直线段,在该直线段上读取相距尽量远的A、B两点之间的轴向力变化量和相应的轴向变形变化量,按下式计算杨氏模量。

S0—截面尺寸

图1图解法测定杨氏模量

b)拟合法

试验时,在弹性范围内记录轴向力和与其相应的轴向变形的一组数字数据对,数据对的数目一般不少于8对。

用最小二乘法将数据对拟合轴向应力-轴向应变直线,拟合直线的斜率即为杨氏模量,按下式计算:

如无其他要求,按下式计算拟合值线斜率变异系数,其值在2%以内,所得杨氏模量为有效。

注:

有关标准或协议在规定杨氏模量时,应说明拉伸杨氏模量或压缩杨氏模量,分别用E1和Ec表示。

如无说明,一般采用拉伸方法测定,报告为E值。

6.3.2弦线模量的测定

a)图解法

试验时,用自动记录方法绘制轴向变形曲线,见图2.在记录的轴向力-轴向变形曲线上,通过与所规定的上、下两应力点(例如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ρ0.2的10%和50%两应力点)或两应变点相对应的A、B两点画弦线。

在所画出的弦线上读取轴向力变化量和相应的轴向变形变化量,按下式计算弦线模量。

图2图解法测定弦线模量

b)拟合法

试验时,在弹性范围内记录轴向力和相应的轴向变形的一组数字数据对。

将该组数据对拟合一数学表达式(例如多项式),得到拟合的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

在拟合的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的弹性范围内计算两规定应力或应变值之间所对应弦线的斜率,即为弦线模量。

6.3.3切线模量的测定

a)试验时,用自动记录方法绘制轴向力-轴向变形曲线,如图3.在记录的轴向力-轴向变形曲线上,通过规定应力或应变值对应的R点作曲线的切线。

在所画出的切线上读取相距尽量远的A、B两点之间的轴向力变化量和相应的轴向变形变化量,按下式计算切线模量。

图3图解法测定切线模量

b)拟合法

试验时,在弹性范围内记录轴向力和相应的轴向变形的一组数字数据对。

将该组数据对拟合一数学表达式(例如多项式),得到拟合的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

在拟合的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的弹性范围内计算曲线在规定应力或应变值处的斜率,即为切线线模量。

7熔敷金属拉伸

7.1仪器设备

a)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WAW-100

7.2试样的制备

a)试样应从试样的焊缝及熔敷金属上纵向截取。

加工完成后,试样的平行长度应全部由焊缝金属组成。

b)取样所采用的机械加工方法或热加工方法不得对试样性能产生影响。

7.3试验步骤

拉伸试验按GB/T228进行

7.4试验结果

a)试验结果应按照GB/T228确定。

b)断面检查

试样断裂后,应检验断口表面,在断口上对试验可能产生有害影响的缺欠都应在报告中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缺欠类型、尺寸和数量。

有白点存在时,应做记录且仅将白点的中心区域视为缺欠。

8抗剪力

8.1仪器设备

a)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WAW-600

8.2试验方法

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对试样钢筋进行抗剪力试验,推荐使用的抗剪力夹具示意图见下图

图1

图2

图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