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3289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完整版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完整版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完整版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完整版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docx

《完整版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docx

完整版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一、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研究范畴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得到空前的拓宽。

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数学在提高人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小学数学学科进行德育,从以下几方面研究:

(一)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1.结合有关数学史料,让学生逐步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在推动数学发展中作出的杰出贡献,激发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2.利用大量具体生动的、具有时代感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资料,使

学生感受到祖国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伟大成就,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教育。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敢于创新,为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初步基础。

(二)初步的辩证唯物观点的启蒙教育

1.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基于生活。

通过数学学习尤其在

数学实践活动、动手操作活动、推理验证中,激励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并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

2.在阐明或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沟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他们懂得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是运动变化的。

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

3.在研究数学概念的基本关系中,在对数学某些公式、定律的探求中,使学生认识到加与减、乘与除、等与不等、正与负、正比例与反比例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相互独立而有相互依存的逻辑体系。

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

4.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渗透“变与不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

5.在每一个新知识、新问题的产生过程中,渗透矛盾转化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个性品质的教育

1.通过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现实、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中

萌发求知欲望,感受数学的趣味、实用和神奇富有挑战,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经历科学家探索数学知识的某些关键步子和过程,从而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学习态度。

3.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严谨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

4.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他们全面、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1.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作用和实际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在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

 

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3.关注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如:

认真倾听的习惯;仔细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善于归纳整理总结的习惯等。

4.关注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培养,如:

独立思考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习惯;善于合作学习的习惯;学会尊重的习惯;自觉自我评价的习惯;效率做事的习惯等。

(五)审美教育

小学数学蕴含着丰富的美,在于它的统一、顺序、和谐、对称、结构、简洁等。

教学中要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审美教育,用美的力量去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学会欣赏美、升华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1.教师要善于运用符号、色彩、线条、图形等因素,通过精炼的数学语言、巧妙的解题方法、整洁的板书设计,展示出数学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从表面的形式中体味到内蕴的那种特有的内在美,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去。

2.充分挖掘数学知识自身的魅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内容美和本质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3.通过阅读和介绍数学史,欣赏数学在创造人类文明进程中,给世界留下的一个个美的奇迹,感受知识的力量,启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

 

二、各年级德育指导纲要

一年级

知识点

德育目标

教学活动建议

认识10以

1、能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了解事物,

1、学生可以从自己身上、教室里去发现

内的数

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身边的事物能用“数”来表示。

对学生的

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

发现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

教师可以带学

20以内数

生爱学校,爱同学,爱上学的情感。

生到校园操场上去观察,

还可以鼓励学生

的认识

2、通过两个数比较大小,渗透一一

回家去观察去发现,第二天和大家交流。

认识100以

对应思想,体验“比”的方法的多

2、数数、认数、读数、写数等基本活动,

样性与合理性;认识到大小、多少

这些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不拘一格,

富有情

内的数

是相对的。

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

趣,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习得技能,还

考过程的交流活动中,学会有条理

要激发学生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体验。

地表达自己思想。

1、在加与减运算中,初步渗透加减

1、学生刚入学,在教学活动中一定做好

互逆的含义。

习惯的培养,听讲的习惯、大声发言的习

10以内数

2、通过对位置值的理解,渗透事物

惯,四人小组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可以

的加减法

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从两人一组的学习开始,两人一组的学

20以内的

3、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

习,教师要对此进行指导,两人可以看一

能力,主动探究新知识,培养学生

本书,一个人先说完,另一个人听然后补

数的加减

愿意学习新方法、新知识的愿望。

充。

4、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倾听老师和

2、教师要认真认真听学生发言、观察学

同学的发言,尊重别人的想法。

生的举止,对做得好的同学要及时进行表

百以内数

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想法,勇敢大

扬与鼓励,注意评价的及时性与针对性。

声地表达,敢于质疑的品质。

3、让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不断

的加减法

的体验探究,获得经验。

教材中例题、习

5、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

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意识与

接近,许多情景图甚至完全可以通过实际

估算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

活动来表现。

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

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克服困难的品

步情景化,完全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

质。

于真实的数学活动环境中,激发兴趣,使

其自主学习,继而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珍惜

创设的情景和选用的素材,

要蕴含

认识钟表

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

一些德育要求,如:

飞船发射,升国旗、

习惯。

按时上学、讲卫生等;还可以介绍古代一

些的计时工具,渗透数学的历史与文化。

在组织学生讨论你的一天是如何安排的,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认识人民

1、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和了解,

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要建立在对人民

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同时渗透要

币了解的基础上,从人民币上有国徽、领

勤俭节约,不乱花钱,关爱他人的

袖、各族人民、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到

良好情感。

人民币代表了祖国,所以在人民币上不能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获得

乱写乱画;教学时还可以通过创设一些有

成功的体验,感悟到数学在现实中

意义的情景如:

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和压

岁钱使学生体会到钱要花到有用的地方,

的作用。

不乱花钱、勤俭节约、孝敬父母是中华民

族的美德。

 

1、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物体位置

1、在教学时,物体位置相对性的理解,

位置与顺

具有相对性。

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去体会,

如观察

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然后变换小组的人

2、2、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

察的习惯,渗透规则意识,进行良

数、方向再去观察,教师要注意使用浅显、

前、后、上、3

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生动的语言向同学说明位置的相对性。

、在活动中,使学生有愉快和积极

2、教师要充分利用位置与顺序的教学,

下、左、右

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

创设生活情景,开展一些体验活动,进行

学是有趣的。

规则意识的培养,如上下楼梯靠右行,排

4、4、学生通过活动和观察,体会到数

队要有秩序,不插队,物品摆放整齐等,

认识图形

学就在我们身边,密切数学与生活

使学生体会到遵守规则有良好的行为习

长方体、正

的联系。

惯,是一个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方体、圆柱5

、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分

3、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滚一滚等活动,

球、列

工合作、讨论交流,同时培养学生

来认识图形,体会它们之间的异同。

动手实践的能力。

4、为了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在组织

6、体会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

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操作时,

教师要创设小

长方形、正

的,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同

组活动合作的机会,开展描一描、画一画、

方形、三角

时引导学生欣赏美、创造美。

印一印、围一围等活动,教师可以在活动

形、圆和平

7、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现规律,

前安排学生讨论活动的分工,

要对小组活

行四边形

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

动有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义思想。

5、在“七巧板”的拼摆中,增强学生对

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认识,

渗透

探索规律

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鼓励学生有

不同的拼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

识,学会欣赏图形的美。

 

分类

 

率统计与可

 

能性

在经历分类的过程中,养成有条理的思考习惯的同时,渗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及求知欲,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在统计过程中,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从中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在统计、实验收集数据等活动中,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做事有序、合作交流、实事求是等科学作风。

1、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采取多

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境,设计各种具体

活动,如整理书桌、整理玩具、整理书包、整理房间,在养成有条理思考习惯的同

时,教给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方法。

1、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先在小组活动的形式下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分类整理,然后在全班汇总交流。

2、为了让学生体会实验的科学与准确,不论做统计还是掷硬币、摸球,实验前教

师一定要讲清游戏的规则,方法要正确,不能以愿望为前提,而是要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验情况,活动过程中教师的监控指导要到位,加强过程的管理,及时指导评价。

1、教师要为他们能够学数学、爱数学创

人民币的

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

实践活动

性。

计算、统计

2、增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

机会,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作

的综合活

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设条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选择的调查统计内容要从时间、人员分工上早做安排,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监控。

2、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评价,要鼓励学生。

3、统计的内容要与学生的活动、保护环境有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年级

领知识点

 

德育目标教学活动建议

表内乘除法

乘除法概念

2-9的乘法口诀

口诀求商

数解决问题

 

有余数除法

“余数”的概念

试商方法

解决问题

 

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

1、在动手操作中,理解乘、除法概念,感受乘、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

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在体会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中,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又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4、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同伴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评价,养成真诚待人、公正、公平合理客观地评价一件事,一个人。

1、在理解“余数”概念的同时,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事

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在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时,体现数学的应用意识及创新能力,并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仔细计算、认真书写的良好学习习惯,做事负责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

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2、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分

工——召集人、操作员、记录员、发言代表,使活动组织得有序、有效;在倾听别人的发言中,要培养同学认可和发现别人的优点,

对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应该是诚恳的,被评价的人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

3、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出两种不

同的分法,都能产生余数,突出余数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把“有余数”纳入“除法”的知识体系。

 

1、联系学生身边的事情,引导学生发现生

活中的余数,引导学生在交流思考中,提高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及时评价激励,使学生逐步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1、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时,要教给学生方法,如先看清题目中的运算符号,

弄清运算顺序再计算,做完后检查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激励与评价。

2、教师要注意创设适当的生活情景,引导

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万以内数的认

1、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对生活中较大数的学习的同时,

教师

增加对祖国的了解与热爱。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提供一些数学史料、自

2、在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的过

然、生物等真实的数据,使感知材料更鲜活,

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从报纸、杂志、电视中搜

性,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

集一些真实的数据,在课上相互交流,增加

想。

学习的自主性和趣味性。

 

万以内加法和

1、鼓励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

减法

尝试去解决新的问题,从中获

得成功的体验。

要使学生体验到验算是保证计算正确的措

2、要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

施之一,自觉验算是做事负责的表现,

验算

惯。

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

3、运用估算、计算解决实际

当方法,对自觉验算的同学要及时鼓励。

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和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4、体会口算、笔算及估算的

关系。

5、通过大数的计算,进一步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时分秒的认识

1、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

教学时可以开展多种活动使学生体会

1分

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钟可以做不少事情;还可以让学生静坐

1分

2、知道遵守时间是对自己和

钟,体会时间会在不知不觉中从身边溜走,

别人的尊重,守时是一个公民

要珍惜时间。

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千克与克的认

1、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

质量与生活密不可分,可以安排学生去超市

操作中,感受数学价值,通过

做调查,查找1千克物品,掂1千克的物品

质量单位间的换算,体会事物

有多重,在加深对质量单位理解的同时,

之间的相互转化。

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

学生的应用能力。

 

认识厘米和米

观察物体

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增加小组合作交流的经验。

在观察物体,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中,渗透整体与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

1、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充分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多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在选择对称现象的例子时,可以选择一些剪纸、京剧脸谱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例子,也可以选择数字、符号等对称的现象。

 

认识方向

 

1、通过认识方向的教学,体

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开展调

会事物的确定性与相对性,

查活动,作为北京的小公民应对首都著名建

悟“变与不变”的观点。

筑物的方位、奥运场馆、

所在小区、公园

2、渗透知北京、爱北京的教

的方位,名称用途有所了解。

育。

 

统计与可能性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

1、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

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统计内容,让学生

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并从活动中感受只有学

合作意识。

好数学,将来才能适应社会,更好地为建设

2、在统计过程中,感受统计

祖国服务。

从而不断激发学习兴趣,逐渐树

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从中

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提出数学问题,简要分析问

2、如何能收集到真实、有效的数据,怎样

题,做出合理的决策,体会学

收集数据能不重复不遗漏,可以让学生去讨

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

论、分析,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获取数据,

用意识。

加深对每种方法适用性的认识,发展学生解

3、在统计、实验收集数据等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

做事有序、合作交流、实事求

是等科学作风。

4、在游戏中体验事情的发生

可能性,渗透全面与辩证地看

一个问题。

 

测量

践对称图形

综质量单位”

万以内计算”

1、在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2、增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活动的相互配合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及合作意识。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

例如,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

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的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

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教师对活动内容、材料要提前有安排、有准备;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可以采取分小组布置活动,这样有助于激发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团队意识的形成。

 

三年级

知识点

 

德育目标教学活动建议

1、一位数乘法

2、一位数除法

3、解决问题

4、千米的认识

5、24时记时法

6、两位数乘法

7、年、月、日

8、分数的初步

认识

9、小数的初步

认识

10、吨的认识

1、利用全班互动讨论的形式纠正计算中的错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学风,并教给学生检验方法,养成认真负责的学习习惯。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意识,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意识。

3、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在开放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4、利用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5、通过小数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发展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爱科学的意识。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6、在寻找试商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不怕失败,学会总结经验,最终获得成功的体验。

7、鼓励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尝试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质疑

问难、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1、联系学生熟悉的事件、场景等,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

2、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申奥成功、植树节、儿童节等有意义的日子,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

系,掌握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情感的投入。

3、创设“出游购物”的情境,感

受生活中的小数。

通过收集生活

中的小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

游戏“抽数比大小”:

将学生

分组,按规则抽数字卡片组小数,

初步总结小数大小比较方法,感

受小数大小的相对性和传递性。

4、创设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小组合作等契机,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情景,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学习的热情,体验成功的乐趣。

 

1、空间与图形

(角、垂直和平

行、从不同方向

观察物体)

2、长方形和正

方形

空3、平移、旋转间和对称

 

1、统计初步知

2、统计和可能

 

 

1、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养成认真观察、细心比较的学习习惯。

3、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