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考之中考诗词曲的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3025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中考之中考诗词曲的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学中考之中考诗词曲的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学中考之中考诗词曲的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学中考之中考诗词曲的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学中考之中考诗词曲的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中考之中考诗词曲的复习.docx

《科学中考之中考诗词曲的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中考之中考诗词曲的复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中考之中考诗词曲的复习.docx

科学中考之中考诗词曲的复习

2013科学中考之中考诗词曲的复习

 尊敬的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在这里探究一下中考诗词复习曲的问题。

但是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来看看诗词在整个中考卷中所占的比例。

默写8分

赏析8分

再加上选择题里的文化积累3分(中间涉及诗人作品部分),

有时还有可能在综合性学习里出现2——4分。

也就是说,背诵、赏析、文学常识识记这些有关古诗词的题目就有21——23分。

21——23分,在语文试卷里,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数字。

我们接着再来算另一笔账,初中教材三个年级一共六册书,每册书中有两个单元涉及古诗词,除九年级下册六单元是六首以外,其他单元均为五首。

也就是说整个初中阶段要求背诵默写的有31首诗。

每五首诗为一课,我们一般授课加上背诵、默写需要4个课时,还不敢保证人人过关,想要落实到每个人都可以默写过关,一两个星期的时间是需要的。

也就是说诗词背诵默写及理解一共要花去大概150个课时。

况且记忆这个东西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平时上课的时候默写过关了,可是到了期末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

同学们不是记性不好,有人不是常说吗?

这年头的孩子一个比一个聪明;也不是学生们不勤奋,实在是课业负担不轻。

近几年的中考考试分析统计下来,无论是城区还是郊区,学生们默写题目的得分率都不高。

甚至有很多学生是答卷写得满满的,但是每个句子错一个字,结果就是只得一两分。

一做试卷分析就知道,学生们花了时间的、下了功夫的,但是不够认真仔细,知识掌握不牢固。

其实这样的卷子和空白没什么区别,只是让我们多了些惋惜。

光从学生的角度来找原因,是不利于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我们的教师必须也做一下反思。

说到这里,有的老师又觉得冤了,我们老师已经够敬业了,背书、默写,常常弄得自己早出晚归。

那个要求才叫严格呀!

一次不过来两次,三遍不行就五遍,有很多老师确实要求很严格,错一个字就不过关。

不过关怎样啊,留啊!

放学留下来写,直到过关了才回家。

有的学生这次写错了这个字,下次他又换另一个字错。

最后的结果是当然是学生、老师被弄得疲惫不堪,家长们也因为孩子常常晚归或是吃不上中饭而怨声载道。

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就在这疲劳战术里渐渐的失去了它的光彩。

孩子们已经完全体会不到诗歌的魅力了,学生们开始诅咒,老师也开始厌烦。

哪里来的闲情雅致去欣赏?

那么,如何可以让中考复习课脱离那枯燥乏味的状态,甚至可以让学生在中考复习的高压气候下得到轻松且有效的得到提升?

便成为了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七(上)六单元

杂诗(王维)    夜雨寄北(李商隐)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七(上)七单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登飞来峰(王安石)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望岳(杜甫)    观沧海(曹操)

七(下)六单元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次北固山下(王湾)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雁门太守行(李贺)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七(下)七单元

迢迢牵牛星      渡荆门送别(李白)     春望(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八(上)六单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过故人庄(孟浩然)   游山西村(陆游)

  渔家傲(塞下秋风景异)(范仲淹)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八(上)七单元

观刈麦(白居易)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八(下)六单元

采薇(昔我往矣)《诗经》    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诉衷情(陆游)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八(下)七单元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终南别业(王维)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

九(上)六单元

使至塞上(王维)     泊秦淮(杜牧)   无题(李商隐)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九(上)七单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滁州西涧(韦应物)  约客(赵师秀)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九(下)六单元

关雎《诗经》  蒹葭《诗经》  黄鹤楼(崔颢)  钱塘湖春行(白

居易)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九(下)七单元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咏煤炭(于谦)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第一步:

首先将这三十一首诗词先分了一个类。

(我们为什么要将这些诗歌分类呢?

学生们记在头脑里的诗词往往是很零碎的,如果能够分类,帮助他们让记忆的片段成为一个系统,这样的记忆应该是更有效的。

并且,以感情分类,也有利于学生理解。

第一种分法:

诗言志,每首诗所表达的东西各有不同,但不外乎都是人类的一些基本情感,即:

喜、怒、哀、乐、愁、痛、欲。

一、喜:

(喜好、偏好)(高兴)

1、对大自然的喜爱

过故人庄(孟浩然)   游山西村(陆游)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2、           对隐逸生活的偏好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

终南别业(王维)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3、           爱情之喜

关雎《诗经》  蒹葭《诗经》

二、怒:

1、对腐朽封建制度不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观刈麦(白居易)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泊秦淮(杜牧)

三、哀:

(同情)(哀伤)

1、哀春伤秋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2、同情老百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采薇(昔我往矣)《诗经》    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观刈麦(白居易)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四、乐:

1、返乡之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2、乐观旷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登飞来峰(王安石)

观沧海(曹操)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五、愁:

1、壮志未酬 诉衷情(陆游)

2、英雄无用

3、思乡之愁 杂诗(王维)    夜雨寄北(李商隐)渔家傲(塞下秋风景异)(范仲淹)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

4、           忧国忧民 

六、痛:

1、亡国之痛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2、离别之痛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           爱情之苦  迢迢牵牛星

关雎《诗经》  蒹葭《诗经》

七、欲

1、渴望得朝廷重用、建功立业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2、渴望获得爱情

关雎《诗经》

 

第二种分法:

季节

古代诗人总是敏感、多情的,也总是爱春伤秋的。

所以春的激情和秋的萧瑟总能令诗人才思泉涌。

一、       描写春景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春望(杜甫)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滁州西涧(韦应物)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二、       描写秋景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渔家傲(塞下秋风景异)(范仲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雁门太守行(李贺)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二步:

分主题进行复习,将分布在不同册别里的诗词用同一主题联系在一起,进行牵引复习。

(如:

易文静老师的研讨课。

您可以根据我们分好的类设计复习课堂)

当然,这样的分法或许还不是太科学,需要在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中改进,也希望各位同仁当中有和我想法一样的老师与我们一起进行探索。

   第三步:

确定好主题以后,你可以设计很多种形式来进行复习,音乐引入发、画面引入法等等。

但最根本的是不能脱离我们的考点。

而诗词赏析考点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以下是几年的中考试题中诗词赏析的分析总结)

(四)渔家傲  范仲淹(2007年中考语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

(2分)(词的理解)

20、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

(2分)(句的积累)

2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表达方式)(思想感情)

 

 (四)淮上与友人别(08年语文中考)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21.找出体现情感基调的词语及与友人握别后各奔前程的诗句。

(3分)(词、句的理解)

22.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

(3分)(手法)

 (四)次北固山下(6分)(2010年中考语文)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2.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

(3分)(字词的理解)

2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思想感情)

 (四)诉衷情(7分)(2011年中考语文)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1.“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句中的“觅封侯”用得好,试简析其妙处。

(3分)(句子理解)

2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了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思想感情)

我们不难看出,诗词赏析出考题的范围其实是可以框定的,也就是说是有规律可循的,规律如下:

1、字词理解

2、修辞运用

3、句子赏析

4、表现手法

5、思想感情

(所以赏析课的复习,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做应考备课,也就是说每首诗的分析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复习,酌情增减)

第四步、易错字理解记忆

我们老师们经常改默写本,一定会发现很多学生的易错问题是有共性的。

所以,只要我们老师愿意动起脑筋来帮助学生,应该能让学生们提高背诵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

例1:

(形似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即:

就是    既:

既然

译文:

夕阳西下,不尽的离愁油然而生,扬鞭催马向东而去,从此我就漂泊天涯。

例2:

(音近字,特别主意这两个字在遵义话的读音里是相同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凌:

等  临:

对着

例3:

(增添偏方部首)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潇湘:

指今湖南一带。

(和水有关)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

秋风吹过树木的声音。

(风吹草动,与草有关)

例4:

(重视标点符号)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并列之间用分号,整句情感是哀叹)

 

再用去年的中考题做例:

7、句子积累——按原文默写句子。

(8分)(2010年中考题)

①《观刈麦》: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蒹葭》: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⑤《相见欢》: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⑥《爱莲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用红色字体标出来的都是考试时候出现的易错字,也是导致此题得分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解决方法、应对策略:

1、设置“病历整理本”

数学老师常用错题本来减少错题量,语文老师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

主要采取同学间合作的形式学习,每次默写之后让同学们进行“病历整理”(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互助查找),将对方易错字勾画出来,并且写明错的原因,并将正确引导的方法写在其后。

学生自己在复习的时候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资源,针对易错字有的放矢。

总之,在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的课堂上,诗词的复习应该还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在这里我虽是班门弄斧,却想抛砖引玉。

无论如何,我们对教学的形式进行探索都是希望学生可以高效而快乐的学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最后,祝大家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