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版社新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294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大学出版社新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清华大学出版社新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清华大学出版社新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清华大学出版社新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清华大学出版社新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华大学出版社新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x

《清华大学出版社新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大学出版社新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华大学出版社新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x

清华大学出版社新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新生活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学生通过对信息、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的理解,,初步感受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生活处处都能看见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能够真切的体会到信息技术可以让生活更加便捷、生动、美好。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交流展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意识,从而让学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启蒙阶段,因此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什么信息和信息技术以为还要设计活动和实例,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计算机的操作过程中,从而真正产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将逐渐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有那些重要的意义。

通过一些小游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单元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重点的知识、技能,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经验的积累,并注意引导学生使用鼠标、键盘的正确方法。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信息的处理过程。

3、认识计算机,知道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4、学会开关机的方法。

5、认识鼠标的组成。

6、学会鼠标的使用方法。

7、认识键盘的组成。

8、学会正确使用键盘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计算机由那些部分组成。

2、如何使用鼠标。

3、如何使用键盘。

四、学时安排

本单元共4课,总计4学时。

每课均为1学时。

第一课推开智慧门

——信息和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早期的信息技术发展情况。

2、了解人类现代的信息技术发展状况。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早期的信息技术发展

教学重点:

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到处都有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身影。

我们一起去找找看。

二、新课

1、认识信息

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得到的信息。

认识到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2、获取信息

人类通过眼、鼻、口、耳、手等感觉器官来获取信息。

为了更有效地获取信息,人们发明了许多获取信息的工具,使自己看得更远、听得更清楚、感觉得更鲜活。

3、存储信息

人类早期的信息技术发展。

为了记录重要的事情,我们的前人采取了一些原始的记事方法:

1、结绳记事用于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2、峰火台用于军事方面信息传播ru

3、古代驿站用于古代的交通方面

4、信鸽

5、古代书籍

6、活字印刷术

现代的信息技术发展:

1、电话

2、收音机

3、照相机

4、电视

5、卫星

6、雷达

7、计算机

8、机器人

4、加工和应用信息

人们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信息更好地为人类所用。

计算机是现代人们处理信息的最得力的工具。

三、讨论:

从古到今,信息技术有哪些变化?

四、课堂小结

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信息。

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和处理过程中,都要使用到信息技术。

我们的神州飞船能顺利完成任务,我们的宇航员能安全的返回地球就是靠的现代信息技术。

课后反思:

第二课认识新伙伴

——计算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用途,认识计算机的桌面。

2、学习打开和关闭计算机。

重点难点: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难点:

学习正确的开关机的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吗?

你们想了解计算机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进入计算机丰富多彩的世界里。

二、新课

1、计算机大家庭

计算机的前身是计算工具,我国古代的算筹和沿用至今的算盘,以及计算尺、机械计算机等,都是早期的“计算机”。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发明了计算机。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了,它有一个名字叫“ENIAC”,它是一个庞然大物,有两三间房子那么大,重达30多吨。

一般普通人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使用的计算机是“个人计算机”,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掌上电脑等。

2、计算机的组成

一般台式计算机,它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音响(耳麦)组成。

键盘可以输入数据、命令,鼠标可以操作计算机工作,它们是计算机的输入部分。

主机是计算机的“大脑”,信息的存储、数据的运算和计算机的控制都由它来完成,计算机的各种设备都通过连线与主机相连。

显示器将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展现出来。

通过它,可以看到计算机正在进行的工作,看到丰富多彩的图片、动画和影片。

通过音箱和耳机能听到计算机中的各种声音和动听的音乐。

显示器、音箱、耳机是计算机的输出部分。

3、打开计算机。

按一下主机箱上的电源按钮,电源指示灯亮,计算机开始启动。

开机成功后进入的画面,我们叫做“Windows桌面”。

桌面背景用来美化和装饰“桌面”,图标代表各种程序,任务栏上显示正在运行的程序。

在任务栏最左边,有一个“开始”按钮,通过这个按钮,可以运行计算机中的各种程序。

4、关闭计算机。

打开“开始”——“关闭计算机”——“关闭”。

三、练一练: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四、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三课牵手指挥棒

——使用鼠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鼠标,学习鼠标的操作方法。

2、通过玩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练习鼠标的基

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掌握鼠标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鼠标,掌握鼠标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鼠标的基本操作。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大家很想试试吧。

今天,我们就来玩玩“连连看”游戏,看谁能把它们都连上。

二、新课

1、认识鼠标。

引导学生观察鼠标,认识鼠标,并说出各部分名称。

普通鼠标有左右两个按键和滚轮。

2、操作鼠标。

步骤1:

握住鼠标,轻轻在桌面上移动,观察计算机桌面上的指针,是不是随着鼠标的移动而移动?

步骤2:

移动鼠标,将鼠标指针指向桌面的“计算机”图标,按下鼠标左键,观察图标有没有变化。

步骤3:

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移动鼠标,图标是不是跟着动了?

步骤4:

按下鼠标右键,看看有什么作用?

3、连连看

双击连连看图标,打开游戏。

认识游戏界面。

提示游戏方法。

三、练一练:

学生操作、游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四、小结、质疑: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操作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还需要解决?

课后反思:

 

第四课从容上舞台

——使用键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键盘的组成,了解基准键。

2、基准键的键位练习,了解金山快快打字通。

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练习,使学生学会使用键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键盘使用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8个基准键,基准键的键位练习。

教学难点

认识键盘,了解键盘的分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就开始学习——键盘,熟练掌握键盘操作是我们使用计算机的关键一步。

相信同学们经过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

二、新课

1、认识键盘

(1)键盘由四个分区组成。

功能键区、主键盘区、编辑键区和辅助键区。

2、手指分工

(1)左小指:

[`]、[1]、[Q]、[A]、[Z]

(2)左无名指:

[2]、[W]、[S]、[X]

(3)左中指:

[3]、[E]、[D]、[C]

(4)左食指:

[4]、[5]、[R]、[T]、[F]、[G]、[V]、[B]

(5)左、右拇指:

空白键

(6)右食指:

[6]、[7]、[Y]、[U]、[H]、[J]、[N]、[M]

(7)右中指:

[8]、[I]、[K]、[,]

(8)右无名指:

[9]、[O]、[L]、[.]

(9)右小指:

[0]、[-]、[=]、[P]、([)、(])、[;]、[']、[/]、[\]

3、键盘练习

步骤1;启动“金山快快打字通”。

步骤2:

选择“英文打字”,进入键位练习(初级)下的键盘布局。

步骤3:

按照键位提示和手指提示,开始练习。

三、连一连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四、小结

键盘是最主要的输入工具,要使用好键盘,需要十个手指分工合作,多多练习。

第五课航天梦喜圆

——“形状”与填充工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识“画图”程序,认识“画图”中的各种工具。

2、使用“形状”与填充工具画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演示,学生操作等过程让学生掌握“形状”与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计算机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

使用“形状”与填充工具画图。

教学难点:

填充工具的使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一枚枚运载火箭拔地而起,把神舟飞船送入太空。

今天我们用计算机来绘出飞船发射的壮观情景。

二、新课

1、启动“画图”程序。

步骤1:

单击“开始”,依次选择“程序”→“附件”→“画图”。

步骤2:

在“画图”命令上点击,打开“画图”窗口。

2、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标题栏、工具栏、窗口控制按钮、绘图按钮、功能区、绘图区。

3、画火箭。

步骤1:

选择“矩形”工具,单击“粗细”,选择“1px”。

步骤2;单击“颜色1”,选择“黑色”。

步骤3:

在绘图区拖动“矩形”的十字指针,画出运载火箭箭身。

步骤4:

同样的方法,选择“圆角矩形”“三角形”和“矩形”画出整流罩。

步骤5:

选择不同的颜色,涂好颜色。

4、保存文件。

单击“保存”按钮,打开“另存为”窗口,在“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文件名,如huojian,然后单击保存按钮,文件就保存在图片库中了。

三、练一练: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四、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操作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还需要解决?

板书设计:

教材书,电脑,多媒体媒体

第六课金鱼乐悠悠

——“铅笔”、“橡皮”工具和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铅笔”、“橡皮”工具画图。

2、学习移动图画。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铅笔”、“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使用“铅笔”“橡皮”工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

移动的操作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小金鱼真美丽,你喜欢它吗?

今天我们学习使用计算机把它们画下来。

二、新课

1、画鱼缸

步骤1:

打开“画图”程序。

步骤2:

选择“椭圆”工具,选择“灰色”,画出两个椭圆,组合起来。

步骤3:

选择“橡皮”工具,鼠标指针变成小方块,拖动鼠标,把不需要的线条擦掉,组合图形为一个玻璃鱼缸。

步骤4:

选择“椭圆”工具,在鱼缸中画出水线,然后使用“填充”工具,给鱼缸“注水”。

2、画小金鱼

步骤1:

单击“选择”工具的下拉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矩形选择”命令,再选择“透明选择”命令。

步骤2:

利用“选择”工具将小金鱼移动到鱼缸内。

步骤3:

“椭圆”工具画出几个小气泡。

三、练一练: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四、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操作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还需要解决?

 

第七课熊猫庆生日

——旋转和复制、粘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利用多种工具画图。

2、学会对图画进行旋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