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复习之选择题有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2424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1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复习之选择题有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复习之选择题有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复习之选择题有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复习之选择题有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复习之选择题有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复习之选择题有答案详解.docx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复习之选择题有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复习之选择题有答案详解.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复习之选择题有答案详解.docx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复习之选择题有答案详解

人教版必修一复习之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向100mL0.1mol·L-1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 Ba(OH)2溶液。

随着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沉淀只有BaSO4

B.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l3++2SO42-+2Ba2++3OH-==Al(OH)3↓+2BaSO4↓

C.c点溶液呈碱性

D.c点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为200mL

2.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

Fe3O4、Fe2O3和FeO)得到绿矾(FeSO4·7H2O),再通过绿矾制备铁黄[FeO(OH)]的流程如下:

烧渣

溶液

绿矾

铁黄

已知:

FeS2和铁黄均难溶于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最好用硫酸来溶解烧渣

B.步骤②,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SO

+16H+

C.步骤③,将溶液加热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再用余热将液体蒸干,可得纯净绿矾

D.步骤④,反应条件控制不当会使铁黄中混有Fe(OH)3

3.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60mL10mol/L.热的NaOH浓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形成NaCl、NaClO 和NaClO3的共存体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mol

B.反应后的溶液中,n(Na+):

 n(Cl-)可能为7 :

3

C.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NaClO3

D.n(NaCl):

n(NaClO) :

n(NaClO3)可能为11:

 2:

 1

4.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正确的是()

A.向AgNO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氨水溶液

B.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

C.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D.NaAlO2、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5.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常温下,将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所得溶液pH的变化

B.图2表示向NH4A1(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沉淀总物质的量(n)随NaOH溶液体积(V)的变化

C.图3表示T°C时,对于可逆反应:

A(g)+B(g)

2C(g)+D(g)ΔH>0,正、逆反应速率与压强的关系

D.图4表示常温下,几种难溶氢氧化物的饱和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与溶液PH的关系,则在pH=7的溶液中,Fe3+、A13+、Fe2+能大量共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②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③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④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⑤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

HNO3分解成了NO2

⑥A1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将Al箔插入稀HNO3无明显现象

⑦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A.①③B.④⑦C.②③⑥D.①⑦

7.无色的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甲气体经过如图所示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可能为(  )

A.NH3、NO2、N2B.NH3、NO、CO2

C.NH3、NO2、CO2D.NO、CO2、N2

8.向X溶液中加入Y试剂,产生沉淀或气体如图,与所述情形几乎完全相符的是()

A.向HCl和AlCl3的混合液滴加NaOH溶液B.向NH4Al(SO4)2溶液滴加Ba(OH)2溶液

C.向NaOH和Ca(OH)2混合液中通入CO2D.向NaOH和Na2CO3混合液滴加稀HCl溶液

9.aLCO2气体通过足量Na2O2所得的气体与bLNO相混和时,可得到cL气体(相同状况),以下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A.若a<b,则c>0.5(a+b)B.若a>b,则c=0.5(a+b)

C.若a=b,则c=0.5(a+b)D.若a<b,则c<0.5(a+b)

10.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

2Na+Cu2+=2Na++Cu↓

B.向少量碳酸氢铵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

OH-+HCO3-=H2O+CO32-

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CaCO3反应:

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D.向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值:

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11.已知Br2跟NaOH溶液的反应类似于Cl2跟NaOH溶液的反应。

用溴水作试剂不能将下列各选项中的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水、四氯化碳、苯B.AgNO3、NaOH、KI

C.NaCl、NaBr、NaID.汽油、酒精、NaOH

12.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所示装置将溶液定容到100mL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用丙图装置可制得金属锰

D.用丁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13.由短周期元素或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下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X是Na2CO3,C为一种温室气体,则A一定是氯气,且D和E不反应

B.若A是单质,B和D的反应是

,则E一定能还原Fe2O3

C.若D为CO,C能和E反应,则A一定为

,其电子式

D.若C的溶液遇KSCN显红色,则A可能为氮的一种氧化物

14.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的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D是白色沉淀,D与A的摩尔质量相等,则X可能是铝盐

B.若X是Na2S,C是气体,则A可能是氯气,且D和E能发生反应

C.若D为CO,C能和E反应,则A是Na2O2,X的同素异形体只有3种

D.若A是单质,B和D的反应是生成C,则E能还原Fe2O3

15.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

下列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

①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②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Ca(OH)2和NaHCO3溶液③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烯④用品红溶液鉴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⑤用碳酸钠溶液鉴別酒精、醋酸、油脂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③

16.某强酸性溶液中还可能存在Al3+、Fe2+、NH4+、Ba2+、Cl-、CO32-、SO42-、NO3-中的若干种,现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一系列实验(已知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中具有强氧化性,还原产物一般为气体)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试液中一定有Fe2+、SO42-、H+、NH4+、Al3+

B.试液中一定没有Ba2+、CO32-、NO3-

C.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O2-+CO2+3H2O=2Al(OH)3↓+CO32-

D.沉淀B在空气中会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17.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的组合是

①(NH4)2SO4、KCl、MgCl2、Al2(SO4)3、FeSO4六种溶液

②Na2S、NaHSO3、NaAlO2、Na2SiO3、Na2SO4六种溶液

③FeO、CuO、MnO2、C四种黑色固体

④NaCl、Na2CO3、NaHSO4三种溶液

⑤Na2SO4、KSCN、KOH、AgNO3四种溶液

A.只有①③⑤B.除④C.除①③④D.全部

18.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AB.BC.CD.D

19.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I-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全部被氧化

C.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红色

20.某100mL溶液可能含有Na+、NH4+、Cu2+、CO32-、SO42-、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一定存在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Cu2+

B.原溶液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Na+

C.原溶液中c(Cl-)≥0.1mol·L-1

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Na+,则c(Cl-)<0.1mol·L-1

21.某澄清溶液,可能含有NH4+、Na+、Cl-、CO32-、I-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①通入足量氯气,溶液变为棕黄色,滴加淀粉后溶液显蓝色

②加入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③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置于无色酒精灯火焰中灼烧,火焰的颜色呈黄色

④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没有任何现象。

下列关于该澄清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定含有I-B.一定含有CO32-C.一定含有NH4+D.一定含有Na+

22.在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存在:

Na+、K+、Cl﹣、NH4+

B.加入金属铝后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溶液中:

Fe2+、Mg2+、NO3﹣、Cl﹣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

SCN﹣、I﹣、K+、Br﹣

D.溶液通入足量氨气后各离子还能大量存在:

K+ Na+ OH﹣、CO32﹣

23.某混合物X由Al2O3、Fe2O3、Cu、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以两条途径分别对X进行如下实验探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X中可能存在Fe2O3B.可以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l2O3

C.1.92g固体成分为CuD.依图可以计算Fe2O3 和Cu 的质量

24.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A.AB.BC.CD.D

25.下列计算结果正确是

A.向含有1molAlCl3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就会产生78g白色沉淀

B.1molO2与金属Na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NA

C.向0.1mol的碳酸钾固体中缓缓滴加0.2mol的稀盐酸会产生2.24L的CO2气体

D.标准状况下,用一充满干燥HCl气体的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假设溶液不外溢),烧瓶内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mol/L

26.下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

向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试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试液褪色。

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液体Y可能是()

A.AB.BC.CD.D

27.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于燃烧放热造成的

C.P=0.79P0,P′=P0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

D.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8.现有HCl(aq)、Al(OH)3、NaOH(aq)、Al、Cl2、Al2O3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M一定为NaOH(aq)B.Z可能为Al2O3

C.N可能为Cl2、Al、Al2O3、Al(OH)3中的一种D.Y一定是HCl(aq)

29.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K+、NH4+、Cl-、Ca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8mol气体;

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的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

综合上述实验,你认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NH4+、CO32-、SO42-,可能含有Cl-,且n(K+)≥0.04mol

B.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有Ca2+、K+、Cl-

C.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有K+、Cl-

D.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H4+、SO42-,可能含有Ca2+、K+、Cl-

30.已知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右图所示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为AlCl3,则X可能为KOH溶液B.若X为O2,A可能是C

C.若A是强碱,则C可能是酸式盐D.A也有可能是Mg

31.某100mL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NH4+、Fe3+、CO32-、SO42-、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一定存在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Fe3+

B.若原溶液中不存在Na+,则c(Cl-)<0.1mol·L-1

C.原溶液中c(Cl-)≥0.1mol·L-1

D.原溶液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Na+

32.某溶液只可能含有K+、Al3+、Fe3+、Mg2+、Ba2+、NH

、Cl-、SO

中的若干种离子。

某同学取100mL的溶液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收集到0.02mol的气体,无沉淀产生,同时得到溶液甲。

②向溶液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1.02g固体。

③第二份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盐酸充分洗涤,干燥,得到11.65g固体。

据此,该同学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产生的气体为氨气,并可得原溶液中c(NH

)=0.2mol·L-1

B.实验③中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是BaSO4,并可得原溶液中n(SO

)=0.5mol

C.原溶液中一定有K+,且c(K+)≥0.4mol·L-1

D.若要判断原溶液中是否有Cl-,无需另外设计实验验证

3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某待测液中通入Cl2,再滴入2滴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血红色

证明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Fe2+

B

向某待测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证明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CO32-

C

把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溶液变成黄色

证明H2O2氧化性大于Fe3+

D

向Al(0H)3沉淀中分别加入盐酸和氨水,沉淀都会溶解

证明Al(0H)3是两性氢氧化物

 

A.AB.BC.CD.D

34.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褪去

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

B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HC1,若白色沉淀不溶解

原溶液中一定含SO42-

C

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和KSCN溶液,变成红色

溶液中有Fe3+生成

D

将FeCl2溶液滴加到少许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FeCl2具有漂白性

A.AB.BC.CD.D

35.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Na2CO3、H2SO4、HCl、NaNO3B.NaOH、NaCl、K2SO4、FeCl3

C.K2SO4、Na2CO3、BaCl2、HNO3D.HCl、AgNO3、HNO3、MgCl2

36.如图所示:

挤压胶头滴管(装有液体)a,将液体加入到广口瓶(装有另一种物质)中,两装置中的气球(干瘪)b都有明显地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影响,以及外界和广口瓶间热量的传递影响)。

则所用试剂不可能是

A.甲:

H2O和CaO(固体);乙:

H2O和NH4NO3(固体)

B.甲:

盐酸和Na2O2(固体);乙:

亚硫酸钠溶液和氯气

C.甲:

NaOH溶液和CO2;乙:

盐酸和NaHCO3溶液

D.甲:

稀盐酸和大理石粉末(固体);乙:

H2O和NO2

37.取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8.0g,加入足量稀硫酸,反应后得到5.6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则混合物可能是(  )

A.Al和MgB.Al和ZnC.Fe和CuD.Zn和Fe

38.某种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ag,12C的一个原子质量是bg,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信息可知NA=

B.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mol

C.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mol

D.wg该原子中含有

个该原子

39.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中物质

b中物质

c收集的气体

d中物质

A

稀硫酸

锌片

H2

H2O

B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A.AB.BC.CD.D

40.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无色

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可能有Cl2和O2B.肯定只有NO.

C.肯定有SO2和NO,一定无O2D.肯定没有Cl2和NO2,一定有O2

4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鉴别开的是

①Na2CO3,H2SO4②FeCl3,NaOH③NaOH,AlCl3④NaAlO2,HCl

A.全部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

42.下列现象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

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

铁片不溶解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溶液颜色不变

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碘酸钾

D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A.AB.BC.CD.D

43.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法对A盐进行鉴定:

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中可能有Fe3+B.B为AgI沉淀

C.C中可能有Fe3+D.A一定为FeBr2溶液

44.下列各组溶液中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通过互滴不能鉴别的是:

()

A.KOH和Al2(SO4)3B.稀HCl和Na2CO3

C.稀HCl和Na[Al(OH)4]D.Ca(OH)2和NaHCO3

4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可检验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H4+

B.向某未知溶液中滴

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原溶液中有Cl-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可加入过量铁粉,再过滤

D.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二、多选题

46.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B.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Cl-

C.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正盐

D.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BaCl2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该溶液不一定含有SO

47.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参考答案

1.C

【解析】分析:

向100mL0.1mol·L-1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Ba(OH)2溶液,硫酸根结合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铵根和铝离子结合氢氧根生成一水合氨和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钡过量时氢氧化铝被氢氧根溶解生成偏铝酸盐,结合图像变化趋势、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分析解答。

详解:

NH4Al(SO4)2物质的量为0.01mol,溶液含有NH4+0.01mol,Al3+0.01mol,SO42-0.02mol。

开始滴加同时发生反应为SO42-+Ba2+=BaSO4↓,Al3++3OH-=Al(OH)3↓,当Al3+沉淀完全时需加入0.03molOH-,即加入0.015molBa(OH)2,加入的Ba2+为0.015mol,SO42-未完全沉淀,此时溶液含有硫酸铵、硫酸铝;再滴加Ba(OH)2,生成BaSO4沉淀,发生反应为SO42-+Ba2+=BaSO4↓,NH4++OH-=NH3・H2O,所以沉淀质量继续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前一过程小;当SO42-完全沉淀时,共需加入0.02molBa(OH)2,加入0.04molOH-,Al3+反应掉0.03molOH-,生成Al(OH)30.01mol,剩余0.01molOH-恰好与NH4+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NH4+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为氨水溶液,沉淀达最大为BaSO4和Al(OH)3;继续滴加Ba(OH)2,Al(OH)3溶解,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由方程式可知要使0.01molAl(OH)3完全溶解,需再加入0.005molBa(OH)2,此时溶液为氨水与偏铝酸钡溶液。

A、由分析可知,从开始到a点,发生反应为SO42-+Ba2+=BaSO4↓,Al3++3OH-=Al(OH)3↓,a点对应的沉淀为BaSO4和Al(OH)3,A错误;

B、由分析可知,b点发生反应为SO42-+Ba2+=BaSO4↓,NH4++OH-=NH3・H2O,B错误;

C、由分析可知,c点溶液为氨水与偏铝酸钡溶液,所以溶液呈碱性,C正确;

D、由分析可知,c点加入Ba(OH)2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0.02mol=0.025mol,所以需要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为0.025mol÷0.1mol/L=0.25L=250mL,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