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2090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docx

《教育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docx

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

一、常识: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首创班级授课制

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现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现代教育学之父

提出三个中心说“教师,教材,课堂”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创立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提出三个中心说“学生,活动,经验”

4.康德,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5.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著作。

6.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著作。

7.《学记》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

8.中外教育学创始人:

孔子苏格拉底。

二、知识点概括:

1.教育:

(狭)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1)以教育问题,教育影响为研究对象。

(2)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的起源:

a、生物起源说(利托尔塔,佩西能)

B、心理起源说(孟禄)

C、劳动起源说

(4)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严重脱离。

2.个体身心发展:

作为复杂的人在生命开始至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1)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体差异性,互补性,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2)影响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相关理论:

内发论(孟子);外铄论(荀子)共同作用论。

3.教育目的:

教育要达到地预期结果,反映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1)结构: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2)功能:

定向,激励,评价。

(3)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素质教育:

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组成:

德,智,体,美,劳。

(2)特点:

主体性,全面性,全体性,发展性,基础性。

(3)内涵:

a、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c、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5.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1)着眼于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

(2)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

(3)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4)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6.教育制度:

(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

(1)最早颁布的学制:

《壬寅学制》;

(2)最早实行的学制:

《癸卯学制》

(3)第一个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

(4)《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

(5)科举制始于隋唐时期

改革:

a、适度发展学期教育;b、切实普及义务教育

C、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d、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7.教师:

(1)劳动特点:

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2)素养:

(海峡)专业意识,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品质。

(山香)

(1)职业道德素养: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职业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职业心理健康:

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3)职业专业发展条件:

(1)教育知识技能的体系化;

(2)教师教育的专业化;

(3)教师资格的制度化;

(4)教师活动的团体化。

(4)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职业上:

(1)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行为上: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与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8.学生:

特点:

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是一个完整的人。

新课程下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生活世界中的人;是时代中的人;是文化中的人。

9.师生关系:

(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1)、意义: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2)是衡量教师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指标;

(3)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2)、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3)、新型师生关系: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10.课程(始于唐宋年间)

(1)内涵:

课程即教学科目;即学习经验;即教学的目标或计划;即活动和进程;即文化再生产;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2)制约因素:

社会,知识,学生,(课程理论?

(3)新课程结构:

内容略

特点:

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4)影响课程改革的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学生发展。

11.教学:

(1)意义:

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2)任务:

(1)传授和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才能和体力;

(3)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美感,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教学过程:

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教学活动。

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4)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

(5)教学方法:

一、语言性教学方法:

讲授法(形式,讲评,讲演,讲读,讲解)

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二、直观性教学方法:

参观法,演示法

三、实践性教学方法:

实验法,实习法,练习法。

四、研究性教学方法:

讨论法,发现法。

(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要求: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2.上课(教学中心环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结构紧凑,教学效果好,师生双方积极性高。

3.作业的布置、检查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7).教学组织形式:

基本形式:

班级授课制

辅助形式:

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

(8)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注重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三个统一)

*倡导师生间的交往互动

*辅助课堂教学的生成与开放。

12.教育评价:

作用:

激励,管理,发展,调节,诊断作用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3)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4)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13.德育:

(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

(1)德育过程:

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

(2)意义: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的实施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德育内容: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4)德育方法:

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品德评价法,心理咨询法,生活指导法。

(5)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依靠积极的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6)德育途径: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原则);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14.班主任工作:

(1)意义: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协调者;

*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科任老师的纽带;

*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桥梁;

*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

(2)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中心环节);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3)班级管理: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制管理;

15课外活动:

(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1)意义:

1.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2.发挥创造性,锻炼各种能力

3.适应学生多种需要,愉悦身心,增进健康;

4.陶冶情操,培养思想品德;

5.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不可或缺的途径

(2)内容:

科技活动;学科活动(主体);文体活动;课外阅读活动;游戏活动;社会活动;主题活动;劳动工艺活动;

(3)形式:

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心理学

一、常识:

1.教育心理学之父:

桑代克

2.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3.亚里士多德:

《论灵魂》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二、知识点:

1.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

3.学习意义:

有助于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有助于教师判断心理健康;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自我教育;

4.感知觉:

现象:

(1)感觉适应(“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2)感觉对比(白色背景下暗,黑色背景下亮)

(3)感觉相互作用(凉水擦脸提高视觉)

(4)联觉(色觉引起温度差)

(5)感觉相互补偿;(6)敏感化

知觉的特征:

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感知觉的规律:

强度律,组合律,差异律,理解律,协同律,活动律

5.观察力:

全面、正确、深入的观察事物的能力。

(1)品质:

目的性,条理性,理解性,敏锐性,复杂性,精确性

(2)培养:

A、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B、引导学生复习和预习相关知识;

C、引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和提出观察方法;

D、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观察结果;

6.记忆: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品质:

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备用性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规律

(3)遗忘理论:

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4)提高记忆效果:

A、明确识记目的,加强有意识记;

B、加强理解记忆,掌握识记的方法和技巧;

C、尽量减少和避免干扰;

D、合力的组织复习;

7.想象:

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新形象的过程。

(1)分类:

无意想象:

如幻觉;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依据文字描述形成的新形象;

创造想象:

幻想

(2)培养想象力:

A、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动机;

B、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和图表所标志的意义;

C、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D、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活动;

8.思维:

对客观事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特征:

间接性,概括性)

(1)具体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2)品质:

广阔性和深刻性;敏捷性和灵活性;条理性和逻辑性;创造性;批判性;

(3)过程:

分析与综合(基本环节),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

(4)如何培养?

A、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B、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C、加强言语训练;D、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E、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

9.创造性:

(特点:

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1)影响因素:

智力,知识,人格,环境

(2)如何培养?

A、创设有利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B、加强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创造技法的训练,掌握创造策略;

C、塑造创造性人格,激发创造潜能;

D、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激发创造灵感;

10.问题解决:

(特征:

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1)过程: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2)影响因素:

问题表征,心理定势,迁移影响,功能固着,动机强度了,人格特征;

(3)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A、进行有效的知识教学,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精细加工和组织

B、加强解题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C、教给学生解题的策略和方法;

11.注意: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

指向性和集中性)

(1)分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事先无预定目的。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必要时作出意志努力。

有意后注意:

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

(2)功能:

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

(3)品质: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4)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2.情绪情感:

(1)构成:

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

(2)情绪(代表感情的过程):

心境,激情,热情,应激

情感(代表感情的内容):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3)功能:

适应,调节,组织,信号

(4)学生情绪情感的培养?

A、确立教学中的情感目标;

B、创设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理智感;

C、实行愉快教育,缓解情绪紧张。

13.意志:

人们自觉的确定目的,有意识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预定目的实现的心理过程。

(1)品质:

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

(2)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3)如何培养?

A、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B、组织实践活动,以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C、提倡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D、发挥纪律对培养意志品质的作用;

14.需要:

(1)分类:

根据需要的起源:

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后天的社会性需要

根据需要的对象:

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缺失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成长需要):

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5.能力:

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1)影响因素:

遗传,环境和教育,个体的主观努力和实践活动。

(2)培养:

A、注意运用启发式和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B、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C、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注重建立学生完善的知识结构;

16.气质:

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1)类型: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应用气质规律进行教育:

A、对待学生克服气质偏见;

B、针对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C、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

D、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

E、组建学生干部队伍,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特点。

17.性格:

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1)结构:

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2)影响因素:

家庭,学校教育,同伴群体,社会实践,社会文化因素

18.学习:

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分类:

(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律和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结果分类)言语信息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

(2)学生学习的特点:

A、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B、具有间接性;

C、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

19.学习动机:

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者内部心理状态。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两者之间存在同一性,也存在矛盾性,以学习行为作为中介变量。

(2)学习动机理论:

强化理论(斯金纳);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成败归因理论(韦纳);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3)培养:

A、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B、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4)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A、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B、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C、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D、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E、适当开展竞赛。

20.学习迁移:

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影响因素:

1)学习材料的相似性;2)对学习情境的理解;3)定势;4)原有认知结构

(2)种类:

正迁移,负迁移,水平迁移(横向),垂直迁移(纵向),一般迁移,具体迁移,顺向迁移,逆向迁移,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21.如何提高知识直观效果?

A、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的选用;

B、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C、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D、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E、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22.知识保持:

如何促进?

A、深度加工材料;B、有效运用记忆术;C、进行组块化编码;

D、适当过度学习;E、合理进行复习;

23技能:

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分类:

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2)如何培训?

A、准确的示范与讲解;B、必需而适当的练习;

C、充分而有效的反馈;D、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4.学习策略:

(1)认知策略:

重复策略(重复,抄写);精细加工策略(想象,口述,总结,类化);组织策略(组块,画图)

(2)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设疑,设置目标);监视策略(自我测查);调节策略(复查,重新阅读)

(3)资源管理策略:

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寻求帮助

25.心理健康:

(特点:

层次性,相对性,动态性)

(1)学习意义:

A、预防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B、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C、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2)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3)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契约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消退法,系统脱敏法

26.教师心理:

(1)教师成长的阶段:

关注生存阶段(希望得到学生,同事,领导的认可);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如何上好一堂课?

);关注学生阶段(关注学生个别差异及个别需要)

(2)成长的途径:

A、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B、开展微格教学;C、进行教学决策训练;D、反思教学经验

(3)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

A、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B、始终坚持为人师表;

C、与学生交往中,努力做到心理换位;

D、正确认识和合理的运用自己的威信

(4)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

课前计划差异(略)课堂教学过程差异(略)课后评价差异(略)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施行日期:

1995.9.1

2.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第五条: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以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第十二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5.第十四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中等及其以下教育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6.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7.第十八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8.第三十条:

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

9.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

10.第五三十条:

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各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11.第五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出。

12.第五十七条:

税务机关足额征收教育附加费。

13.第六十七条: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

14.第七十三条: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人或者其他负责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施行日期:

2006.9.1

2.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3.第二条: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施行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4.第七条: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5.第九条:

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6.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

条件不具备的、可推迟到七周岁。

7.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

(即入学原则:

免试入学,就近入学)

8.第十八条:

国务院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班)(预科班)

9.第二十一条: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0.第二十六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11.第三十条:

教师职务分为:

初级,中级,高级职务。

12.第三十五条:

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3.第三十六条:

学校应当把德育放于首位,寓德育于教学中。

14.第三十八条:

教科书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

15.第四十二条:

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

16.第五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

17.第五十六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职责权限责令限期更改,依法给以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施行日期:

1994.1.1

2.第七条,第八条

3.第十一条:

(六)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规定。

4.第十三条:

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由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

5.第二十二条: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6.第二十五条: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7.第三十九条:

教师对学校或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