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冲刺中考压轴《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1427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冲刺中考压轴《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冲刺中考压轴《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冲刺中考压轴《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冲刺中考压轴《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冲刺中考压轴《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冲刺中考压轴《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冲刺中考压轴《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冲刺中考压轴《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冲刺中考压轴《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冲刺中考压轴《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模拟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1*12=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图中所列各选项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稀盐酸除铁锈B.

玻璃刀裁玻璃

C.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D.

验证浓硫酸的腐蚀性

2.下列池州的食材或土特产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秋浦河小河鱼B.西山焦枣

C.东至米饺D.石台富硒米

3.创建文明城市,城管在行动。

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城市居民不得随意倾倒生活污水

B.为减少城市公交车压力,倡导多开私家车出行

C.饭店宾馆中多使用一次性木筷更卫生

D.所有的生活垃圾就地掩埋,不让它暴露在地表

4.钪(K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

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

B.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可知钪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

D.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5.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pHB.

配制溶液

C.

称量固体D.

稀释浓硫酸

6.如图,该物质的分子结构像一只小狗,于是取名叫狗烯,狗烯的化学式为C26H26,下列关于狗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狗烯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8g

C.狗烯分子由26个碳原子和26个氢原子构成

D.狗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元素质量比为12:

1

7.据报道,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研制出基于深度学习的“隐身衣”,“隐身衣”由智能芯片控制。

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原料,如图是某种制取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B.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硅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

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

C.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

B.图2,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3,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D.图4,探究CO2与水的反应

10.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260g中含有溶剂200g

B.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a、b、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要从c饱和溶液中得到c,通常可采用升高温度使其析出固体的方法

D.在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11.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在碳酸钠溶液中:

Ca2+、Cl﹣

B.在稀硫酸中:

K+、CO32﹣

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Cu2+、SO42﹣

D.在稀盐酸中:

Fe2+、SO42﹣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D.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二、填空题(1*25=25分)

13.(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请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完成有关问题:

(1)写出B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用装置F收集一瓶O2,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a”或“b”)处;若用该装置干燥O2,且在该瓶中装的是液体,则该液体的名称是  。

(3)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

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  。

A.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实验装置组合为  (填序号)。

A.A和D

B.B和E

C.A和E

D.A和F

14.(5分)无水氯化钙的用途广泛。

以石灰石矿粉(含有MgSO4、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生产无水氯化钙的流程如图:

(硫酸钡、氢氧化铁、氢氧化镁均不溶于水)

(1)写出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任意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  。

(2)写出滤液1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的符号Fe3+、  、  。

(3)滤渣3中的固体除有Ca(OH)2外,还有Fe(OH)3、  (写化学式);写出产生Fe(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6分)化学课上,化学兴趣小组完成《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发现CO2与NaOH溶液反应时无明显现象,老师提示同学们:

可以从有某种生成物的角度或没有某种反应物的角度验证反应进行。

于是,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继续探究,(装置已连接好,气密性良好,止水夹a和b已关闭,部分仪器已略去),如图。

【查阅资料】①CO2与乙醇不反应,本实验条件下CO2在乙醇中的溶解忽略不计;②常温下NaOH易溶于乙醇,Na2CO3微溶于乙醇。

【进行实验】

(1)把注射器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CO2的三口烧瓶中,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把导管d移出澄清石灰水,打开止水夹a,b.再从导管c端往三口烧瓶中鼓入N2,目的是  。

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关闭止水夹a,再把注射器Ⅱ中的稀盐酸(足量)注入三口烧瓶内,观察到三口烧瓶中产生气泡,  ,请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

该实验是从生成物角度验证了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3)请你再从反应物的角度设计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

【总结归纳】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创设新的情境,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从而判断反应的发生。

16.(11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进行再探究。

【初步探究】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继续探究】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溶液也可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氯化铜溶液中含有H2O、Cu2+、Cl﹣,到底哪种微粒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呢?

【作出猜想】

猜想一:

可能是H2O;

猜想二:

可能是  ;

猜想三:

可能是Cl﹣。

【分析交流】猜想一肯定是错误的,因为  。

【实验探究】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如表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其他条件不变,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

无明显变化

其他条件不变,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

无明显变化

其他条件不变,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  (填化学式)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反思】猜想  成立。

【拓展应用】与课本中二氧化锰相比,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  (填“二氧化锰”或“氯化铜溶液”)更适合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深入探究】小组同学查阅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过氧化氢分解影响的实验资料得知,100℃时,在不同金属离子存在下,纯过氧化氢24h的分解率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离子

加入量(mg/L)

分解率%

2

Al3+

1.0

2

Fe3+

1.0

15

Cu2+

0.1

86

Cr3+

0.1

96

【交流反思】实验①的目的是  ,通过以上探究可得出的结论:

  (写一点即可)。

【继续探究】在实验时,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室氯化铜溶液的颜色有绿色、蓝色等,氯化铜溶液颜色与什么有关呢?

(1)小组同学提出氯化铜溶液的颜色可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实验】步骤Ⅰ:

用托盘天平称取无水氯化铜固体5.0g置于小烧杯中;步骤Ⅱ:

往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搅拌,观察溶液的颜色并记录。

室温下的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如表:

(水的密度为1g/mL)

加入水的体积/mL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溶液颜色

深绿

墨绿

墨绿

蓝绿

绿色

深蓝

蓝色

蓝色

浅蓝

淡蓝

a.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氯化铜溶液颜色和其浓度有关。

b.仅从上述实验数据判断,为配制蓝色的氯化铜溶液,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超过  (数据精确到0.1%)。

(2)老师提示氯化铜溶液颜色还与温度有关,请设计实验验证  。

三、计算题(1*3=3分)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如图表示用该氢氧化钠溶液与5g某稀盐酸发生反应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试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2=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稀盐酸除铁锈、判断溶液的酸碱性、验证浓硫酸的腐蚀性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稀盐酸除铁锈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玻璃刀裁玻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验证浓硫酸的腐蚀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秋浦河小河鱼中富含蛋白质,故A正确;

B、西山焦枣中富含糖类,故B错误;

C、东至米饺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C错误;

D、石台富硒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所有城市居民不得随意倾倒生活污水,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正确;

B、倡导多开私家车出行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

C、饭店宾馆中多使用一次性木筷更卫生会浪费资源,造成环境污染,错误;

D、所有的生活垃圾就地掩埋,不让它暴露在地表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

故选:

A。

【点评】加强对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单元格的意义以及原子结构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4.96,A说法错误;

B、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可知,钪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B说法正确;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21﹣2﹣9﹣2=8,C说法错误;

D、钪属于金属元素,D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加强对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单元格的意义以及原子结构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2.25g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C.根据狗烯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狗烯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充分燃烧可能还会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8,故选项说法错误。

C.狗烯是由狗烯分子构成的,1个狗烯分子是由26个碳原子和26个氢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

(1×26)=12:

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分析】根据反应微观模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再结合各选项问题分析解答。

【解答】解:

由制取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SiCl4+2H2

Si+4HCl。

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丙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反应生成丙和丁的粒子个数比为1:

4,选项说法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D.在反应中,硅元素由+4价变成0价,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8.【分析】A、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因为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造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如过氧化氢与水的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故选项推理正确。

C、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D、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因为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造成的,发生的物理变化,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9.【分析】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进行分析判断。

B、要注意变量的控制,注意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

C、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取等量样品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搅拌,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图中实验,稀盐酸的浓度不同,不能用于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中实验,滴入人体呼出气体的石灰水变浑浊,滴入空气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可以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图中实验,干花不变色,湿润的纸花变红色,可用于探究CO2与水的反应,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0.【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

A、t1℃时,a的溶解度为30g,故a的饱和溶液260g中含有溶剂200g,A说法正确;

B、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a、b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的溶解度减小,溶质会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B说法错误;

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要从c饱和溶液中得到c,通常可采用升高温度使其析出固体的方法,C说法正确;

D、在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故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在碳酸钠溶液中,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在稀硫酸中,稀硫酸中的氢离子能与C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在稀盐酸中,氢离子、氯离子、Fe2+、SO42﹣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稀盐酸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2.【分析】A、根据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酸性减弱,溶液的pH值不断增大进行解答;

B、根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过程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解答;

C、根据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硝酸钾会溶解,当达到饱和时硝酸钾不再溶解进行解答;

D、根据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氧气的质量会不断的增大进行解答。

【解答】解:

A、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酸性减弱,溶液的pH值不断增大,溶液的pH会靠近7,但不会大于7,故A错误;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过程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

C、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硝酸钾会溶解,当达到饱和时硝酸钾不再溶解,所以溶液的质量先增大后不变,故C正确;

D、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氧气的质量会不断的增大,而不是最后为一定值,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填空题(1*25=25分)

13.【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3)根据反应装置可以判断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4)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及其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解答】解:

(1)B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

锥形瓶;CaCO3+2HCl═CaCl2+H2O+CO2↑。

(2)用装置F收集一瓶O2,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

若用该装置干燥O2,且在该瓶中装的是液体,则该液体的名称是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故填:

b;浓硫酸。

(3)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符合条件的是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因此利用该装置可以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故选:

AB。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应该用A作为发生装置;

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

故选:

C。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4.【分析】

(1)回忆过滤的操作步骤,找到使用的玻璃仪器;

(2)根据物质组分,推断含有的阳离子;

(3)根据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性质回答此题;根据置换反应特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

(1)过滤时需要烧杯盛取滤液,玻璃棒引流,漏斗过滤,因此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任选一个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玻璃棒(或漏斗、烧杯)。

(2)石灰石主要是碳酸钙,含有硫酸镁、氧化铁和二氧化硅,加入盐酸溶液,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硫酸镁微溶于溶液,因此阳离子为镁离子、铁离子和钙离子;

故答案为:

Ca2+;Mg2+。

(3)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加入盐酸氧化铁变为氯化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

故答案为:

Mg(OH)2;2FeCl3+3Ca(OH)2=2Fe(OH)3↓+3CaCl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5.【分析】

(1)根据气体体积变化和碳酸钠在乙醇溶解度回答此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内部残留气体性质,以及实验设计目的回答此题;根据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回答此题;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二氧化碳体积减小,压强变化,设计实验回答此题。

【解答】解: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微溶于乙醇,因此很容易形成饱和乙醇溶液,碳酸钠就会析出形成固体,二氧化碳气体减小,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空气压入气球,气球体积变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