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传播学》笔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1185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新闻传播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网络新闻传播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网络新闻传播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网络新闻传播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网络新闻传播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新闻传播学》笔记.docx

《《网络新闻传播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新闻传播学》笔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新闻传播学》笔记.docx

《网络新闻传播学》笔记

《网络新闻传播学》

导言

网络新闻传播滥觞于互联网上的邮件列表、电子公告牌、新闻组。

90年代中开始蓬勃发展。

198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圣何塞信使报》,开传统媒体上网先河。

网络媒体:

广义的指互联网,严格的是指由报社、通讯社、电视台等传统新闻机构创办的媒体网站及从事新闻传播的商业网站。

我国网络媒体主要由传统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新闻中心构成。

网络新闻:

是指网络媒体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新闻,或网络媒体所传播的新闻报道及其评论。

网络新闻传播:

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而从事的新闻传播活动。

80年代初,美国等西方国家产生了“计算机辅助新闻学”,包含以下4个方面内容:

(计算机辅助报道)、(计算机辅助调研)(计算机辅助引证)(计算机辅助聚会)。

一般新闻传播学由理论、历史、实务三部分构成;要解决的是新闻传播学中的普遍性问题。

部门新闻传播学要解决的是新闻传播领域中特殊性的问题;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传播学。

部门新闻传播学研究必须进行3个方面的融会贯通:

1、贯通不同媒介领域的新闻活动和社会活动;既充分认识新闻传播活动对社会活动的推动作用,有充分把握社会活动对新闻活动的决定性和制约性。

2、贯通部门新闻活动的理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把实践上升为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

3、贯通部门新闻活动的历史与现实;以现实眼光去追溯历史,让历史轨迹展现规律。

第一章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

一、计算机成为传播媒介的历史

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

1960年,利克莱德《人机共生》。

90年代,万维网。

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互联网:

指全球性信息系统:

(1)通过全球性唯一的地址逻辑的链接在一起,这个地址是建立在“网络间协议”(IP)或今后其他协议基础上的;

(2)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间协议”(TCP/IP)或今后其他接替的协议或与“网络间协议”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3)可以让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使用高水平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基础设施之上的。

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

ARPANET阶段,略具雏形。

(1969-1986)

第二阶段:

NSFNET阶段,在科研教育中发展。

(1986-1992)

第三阶段:

互联网阶段,在商业化运作中飞跃。

(1992-今)

万维网:

又称WWW,是一种在INTERNET之中扩增其力量的网络技术,能够以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存取因特网信息文档,并支持图形、声音、视频和文本。

三、互联网的功能及应用

1、技术特征:

多媒体、超文本、分组交换、同步传播、交互性。

2、功能:

多媒体、信息检索、超链接、媒介数据库等。

3、应用:

电子邮件、万维网、在线聊天、网上论坛等。

四、网络新闻传播:

1987年《圣何塞信使报》,全球第一家拥有报纸网络版;

1993年《杭州日报》,我国新闻机构的最早网上行;

1995年《神州学人》,我国第一份电子报刊;

1995年《中国贸易报》,我国第一家传统媒体电子版日报。

1998年“德拉吉报告”,报道克林顿丑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00年千龙新闻网、中青在线、东方网标志着我国网络媒体合纵连横进入全面整合期。

*早期网络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1、信息量少,重复性高,基本上是传统媒体的拷贝,时效性还晚于传统媒体;

1

2、新闻分类不科学,编排不醒目,工作人员不懂新闻规律,缺乏新闻修养;

3、网络新闻单调陈旧,假新闻、假消息泛滥;

4、服务功能单一。

*网络新闻的优势:

1、网络新闻内容丰富、形态多样;

2、迅速及时,不受时空限制;

3、信息承载具有海量性;

4、网络新闻检索方便;

5、网络新闻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网络媒介指互联网这种形式,网络媒体则指体制化的传播媒介组织。

五、网络新闻传播的媒体形态

传统媒体网络版;商业网站新闻中心或新闻频道;整合多家传统媒体资源组建的新型新闻网站。

上网媒体:

先以原子形态出现的传统媒体所设立的网站;

网上媒体:

以比特为原生形态出现的的网站,节目只存在于互联网,现实中无相对应的媒体。

在信息资源、媒体信誉、政策法规方面,上网媒体占有优势;

在资金来源、人力资源、观念意识方面,网上媒体占有优势。

第二章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

一、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

1、内容的海量性和多样性;

2、形式的多媒体和超文本;

3、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4、受众的个人化和主动化;

5、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播范围的全球化;传授关系的交互性。

二、对网络新闻传播的共识:

网络媒体有优势,也有局限,网络媒体不会取代传统媒体,只能是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共存共荣,全面推进人类信息交流的进步。

1、海量性让公众不知所措;

2、新闻公信力差抵消了快捷性;

3、技术依赖强,使广泛性受到限制;

4、大众化程度低,使信息的全民共享停留在理想阶段。

三、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

主要是在传统媒体——媒体网站——商业网站之间展开。

合作:

一体化合作(传统媒体与媒体网站)、利益性合作(传统媒体与商业网站)、整合性合作(新闻资源整合如东方网;新闻与资本如中青在线)、业务性合作(媒体网站与商业网站)

竞争:

找准网络媒体的类优势;明确网络媒体的市场定位;不断进行网络新闻传播创新。

第三章网络新闻价值取向

一、新闻的双重价值:

对于受众而言具有新闻价值;对于媒体而言具有宣传价值。

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新闻定义)、(新闻法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是新闻选择的四项标准。

二、新闻价值的定义及要素:

新闻价值定义:

新闻满足受众认知客观现实变动情况的需要的属性。

五要素说:

时新性、重要性、趣味性、接近性、显著性。

三要素说:

时新性、重要性、趣味性。

三、宣传价值的定义及要素:

宣传价值定义:

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能够证明传播者政治主张的素质。

五性:

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时宜性。

新闻价值是宣传价值的基础;宣传价值或隐或显得控制着新闻价值的实现。

*二级评价模式: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新闻价值判断:

一种是新闻工作者的预测性判断;(初级新闻价值评价)

一种是受众对新闻价值的评价性判断;(终极新闻价值评价)

四、新闻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新闻价值取向: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价值判断过程中对某些价值要素和突出和强调而形成的新闻价值取向或倾向。

传播史上的新闻价值观:

1反常论;2“黄色新闻论”;3法西斯新闻价值观;4新闻有利论或正面宣传论。

五、网络新闻价值取向:

判断标准:

1实时性;2重要性;3趣味性;4实用性。

第四章网络新闻传播的准则

一、真实性原则

二、在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寻求有机的统一:

*客观性原则:

新闻记者本着客观的态度和手法来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不因为主观偏见而歪曲事实。

客观性原则要求:

对事实的高度重视;将事实和言论分开;公正的报道立场;客观报道方法。

主观性:

由于社会控制和从业人员的主观意识,新闻报道中必然存在主观性和倾向性。

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更加有利于主观意见的表达。

坚持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要求:

大力强化新闻客观性的根基作用;善于在客观报道中表达自己的倾向性;充分发挥新闻倾向性的主导作用。

三、网络新闻应该坚持雅正性,避免煽情化:

*雅正性:

与煽情性相对,指新闻传播应当具有高雅纯正而不追求低级趣味的文化境界;要求新闻报道严谨、深刻、权威。

如何坚持雅正性,避免煽情化:

1、网络新闻工作者要发挥“把关人”的职能,把握好网络新闻价值选择的标准;

2、处理好网络新闻中硬新闻和软新闻的关系;(处理好比例,软新闻硬化、硬新闻软化)

3、网络新闻可运用高质量的深度报道来增强雅正性。

第五章网络新闻采访

网络新闻采访具有两重含义:

“利用网络进行新闻采访”;“网络新闻的采访”。

一、利用网络采访的依据:

1、网络是新闻采访的辅助通讯工具;

2、网络是获取新闻线索的一种途径;(抢到某条新闻;信息整合;零星信息挖掘)

3、网络是进行采访准备是不可或缺的帮手。

(背景材料;最新动态;竞争对手报道动态)

二、利用网络采集新闻信息的方式:

1、信息获取型:

浏览万维网;使用网络检索工具;查阅网上数据库。

2、人际联络型:

收发电子邮件、使用网络寻呼工具如OICQ等。

3、信息获取与人际联络结合型:

电子论坛;聊天室;新闻组;邮件列表等。

三、对网上信息的搜寻和评估:

评估:

1、网站或网页的拥有者是否可靠?

2、网页是不是经常更新?

3、网页材料是否是第一手的?

4、信息发布者是否权威?

5、信息来源是否可靠?

能否得到相关的证实和支撑?

6、信息发布的动机?

7、信息的准确程度如何?

观点是否前后一致?

8、信息是不是最新的?

应用:

由于网上信息来源复杂,种类繁多,目的各异,信息总量巨大,故我们要树立以下基本认识:

1、网络上的资料信息只能作为报道线索,要完成报道还要进一步证实和采访调查;

2、对于网上庞杂的信息要做科学有效的取舍,避免时间浪费;

3、网络不是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有些信息传统方式更容易获取或根有权威性、可靠性;

4、搜集和整理资料永远不可能代替记者的亲自采访,要随时做好深入一线采访的准备。

四、网络媒体的新闻采访:

网络记者采访的特性:

1、采集方式的多样性,录音、摄像等十八般武艺全面出击;

2、更强的时效性,争分夺秒毫不含糊;

3、可能的交互性,随时准备与受众面对面。

第六章网络新闻写作

一、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性:

1、写作材料的价值多元化;

2、写作形式的多媒体化;

3、写作指向的模糊性;

4、写作过程的互动性。

二、写作方法探讨:

1、继承传统媒体:

倒金字塔、时序结构、逻辑顺序;

2、自创:

超文本结构写作(分层倒金字塔)、动态写作、多媒体化表现、网状写作。

网络新闻标题需要很多的信息量和刺激度;

网络新闻主体要注意链接的均衡;

多媒体新闻如FLASH新闻。

第七章网络新闻编辑

编辑的定义:

1、“编辑工作”:

新闻传播和出版机构中以他人原稿及材料为对象,依照实际需求和构想,汇集稿件,加以鉴别、整理和组织,使之符合传播目的的专业工作。

2、“编辑职业”:

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

一、网络编辑的特性:

1、非线性编辑:

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多媒体和超文本的、网状的编辑;

2、高技术编辑:

数字化技术、超文本技术、多媒体技术。

二、网络新闻编辑的职能:

1、强大的信息汇总职能;(要广泛搜集信息;要精心选择信息;要认真加工信息)

2、艰难的把关职能;

3、更巧妙的舆论导向职能;

*网络新闻把关面临巨大的挑战:

1)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信息空间,因其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隐蔽性,使得把关者难辨真假,难辨是非;

2)从游戏规则来看,网络是信息的自由流动,本质上是排斥把关的;

3)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信息无限丰富,要对其把关十分困难;

4)网络传播信息的路径十分广泛,难以控制;

5)信息在网络上的流动基本上是无序的,而把关则是为了有序,二者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网络新闻传播必然存在着把关现象:

1)传受互动机制导致把关:

信息爆炸使人们希望得到最有价值的信息,而网络新闻真实性和公信力较低,这些问题要由把关人来解决;

2)政治经济机制要求把关:

符合法律、符合经济利益原则;

3)媒介自律机制导致把关:

网络新闻编辑应成为信息提供者、信息引路人、信息规范者和监督者。

*如何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引导舆论:

1)利用各种适合网络特点的编辑手段引导舆论:

运用时间和空间手段来评价新闻事件(刷新和编排);运用稿件集合的合力指向表达编辑意图;运用多媒体形式凸显编辑意图;在网页中以特殊手段形成强势(图片、字体颜色)

2)利用言论功能来引导舆论:

配发评论等

3)利用交互式手段来引导舆论:

论坛、聊天等

三、网络新闻编辑的原则:

1、整合性原则:

2、策划性原则:

3、美学性原则:

*网络新闻编辑如何把握整合性原则:

1)处理好质和量、长和短、快和慢、抢和压的关系;

2)从真实性、新鲜性、全面性和平衡性几个方面对新闻进行筛选;

3)对新闻进行纠错;

4)对同类事件、某一时段的新闻、同一时间的新闻进行综合;

5)标题必须是一行实题,简洁明了,求新求活,富有内涵,当日最重要的新闻标题要做特殊处理,网页内的标题比主页标题标出更多更完整的信息。

*网络新闻编辑如何把握策划性原则:

1)策划的重要性:

适应媒介与社会的互动;有利于在新闻竞争中胜出;更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

2)策划类型:

阶段性报道策划;专题性报道策划;即时性报道策划。

3)策划要求:

创新性要求(思想新颖性、内容开拓性、运作独特性);动态程序和稳定性要求(对于策划系统而言);适应性和反馈性要求(对于环境而言)。

*网络新闻编辑如何把握美学性原则:

1)主要内容:

对比、统一、律动、平衡。

2)存在问题:

首页与内页失衡;导航系统不清晰;超链接、超文本使用过度;多媒体、动画技术使用不当,过多或过少。

3)如何有效传达美学理念:

要符合观众视觉规律,网页设计上强刺激点不能太多,最重要的新闻、图片或广告要放在页面的左上角;有效地运用色彩,合理运用题花、线条,巧妙编排信息内容,慎重使用多媒体手段。

第八章网络新闻专题

新闻专题:

对一个关注程度较高的或者持续时间较长的新闻事件进行集合式的报道。

新闻专题在我国网站上的第一次凸现,是对澳门回归的报道。

网络新闻专题的特性:

多媒体性、链接性、互动性和变动性。

网络新闻专题的优势:

题材多样;栏目联动;检索方便。

网络新闻专题的作用:

有助于充分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培育社会舆论空间;有助于营造媒体品牌。

*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和设计:

1、内容策划:

1)题材的挑选:

重大题材,即硬新闻;有吸引力的题材,即软新闻;专业性题材。

2)图片的选用:

要有图片;图片要精炼、形象、生动;可使用组照,但图片不宜过多。

3)标题于导语的制作:

一方面要求形象生动、简洁鲜明;一方面要注重编排上的独具匠心。

4)内容链接的设置:

绝对地址链接:

指向本站点以外的站点或文档的参考链接;(要权威,控制数量。

继续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