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630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docx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docx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对于这个标题,感到非常无语,于是,找来了上册部分单元的教案及地址和动态电子课本官方地址,仅供参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够在本单元涉及的情景条件下听懂并说出与聚会有关的17个单词和一个词组。

  2.能够在本单元涉及的情景条件下听懂制作邀请卡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3.能够在本单元涉及的情景条件下说出制作邀请卡的步骤。

  4.能够通过歌谣和制作邀请卡,学会有关做事先后顺序的英语表达法。

  5.能够初步认读本单元的主要文字,如有关聚会的单词和句子。

  6.能够通过阅读有关介绍节日聚会的短文,初步了解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7.能够正确抄写本单元所学的单词和句子。

  8.能够借助故事配图以及图中的人物对话,初步读懂本单元的故事。

  9.能够通过听、读、观察和思考,找出ay,ai,aw,ar等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并正确读出它们在单词中的读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lesson1

课前准备

  1.教学录音磁带。

  2.单词卡片。

  3.彩笔、钢笔、剪刀、胶水、纸、尺子、橡皮等用具。

  4.不干胶贴片。

  教学内容

  A Look,listenandstick.

  1.本部分利用图画和录音,引入与制作邀请卡有关的六个单词:

invitation,crayon,scissors,pen,glue,paper。

  2.学生借助贴片、录音等,学习与制作邀请卡有关的六个单词。

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3.本部分学习内容的难点是:

crayon和scissors的读音以及它们的拼写形式。

在教单词scissor时,教师应直接呈现给学生其复数形式scissors,但不必作过多讲解。

  4.本部分图中的四张课桌上放有四张水印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水印图图形,猜测课桌上制作邀请卡的用具。

学生通过反复听录音,感知六个生词的意义和读音,然后通过贴贴片的活动进一步理解新的学习内容。

  B Let'stalk.

  1.学生在感知和体验新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等活动形式,复习新学的六个单词,复习前一册中所学句型:

“begoingtodo”,同时学习新句型:

“Doyouhave...?

”“Yes,Ido./No,Idon't.”以及单词:

party。

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2.学生通过结对活动(pairwork),学习并表演对话,培养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C Let'splay.

  1.此部分为单词卡游戏。

通过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生词和句型:

“Doyouhave...?

Yes,Ido./No,Idon't.”

  2.学生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建议

  1.教师放本单元的歌曲录音,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感知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

  2.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引入有关制作邀请卡的单词。

如:

  

(1)教师可首先出示邀请卡的单词卡片,提示学生:

“Teachers?

Dayiscoming.Wearegoingtohaveaparty.”接着问学生:

“Whatareyougoingtodo?

”然后指着课本上的图说:

“Areyougoingtomakeaninvitation?

  

(2)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制作邀请卡需要用到什么用具,从而帮助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的单词:

pencil,ruler,eraser等。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想一想制作邀请卡还需要的其他一些用具,请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A部分中左侧的五幅用具图,然后猜一猜课桌上的水印用具图是什么。

  (3)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听录音,随着录音内容观察四张水印图,要求学生注意听自己所熟悉的四个主线人物各自课桌上分别是什么用具,从而使学生初步感知录音内容,并初步了解左边五个用具名称词的发音。

  (4)教师指导学生模仿录音,读出五个用具名称词的发音。

  (5)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结对活动,说出四个主线人物各自课桌上用具的名称,要求学生说出英语单词即可。

  (6)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贴贴片的任务。

  (7)教师指导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说出四个主线人物各自课桌上用具的名称,同样,学生说出英语单词即可。

  (8)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全班汇报,说出四个主线人物各有什么用具。

  (9)教师在学生进行各种活动时,应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并给予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

  3.教师在教B部分的对话时,可先指导学生复习旧句型:

“begoingtodo”以及“Ihave....”“Hehas....”如:

可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人拿出一个学具,轮流说:

“Ihaveapen.Youhaveapencil.Hehasacrayon.Shehasapen,too.”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每轮都换学具,从而使每一轮说到的学具都不一样。

  4.教师可利用两个玩偶进行表演,或请一个学习好的学生配合自己演示,引导其他学生体会并理解新句型:

“Doyouhave...?

”“Yes,Ido./No,Idon't.”

  5.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听录音,理解B部分中Joy和Lily的对话。

教师还可指导学生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对话内容的先后顺序,以检查学生是否听懂,然后指导学生边听录音,边模仿朗读对话。

  6.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结对活动,操练对话。

活动可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为模仿操练,学生机械模仿Joy和Lily的对话;第二层次为替代操练,学生利用A部分中新学的另外四个用具进行替换操练;第三层次为情景操练,学生用自己的用具进行实际操练。

  7.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结对活动,表演对话,并对学生的表演给予鼓励性评价。

  8.在C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结对游戏活动。

以下方法仅供教师参考:

  

(1)把两名学生的单词卡片混合在一起,然后给每人分发五张卡片,学生各自把卡片摞好,放在课桌上,然后用“Doyouhave...?

”句型轮流向对方要卡片,当学生A向学生B要卡片时,学生B从自己分得的卡片中抽出最底下的一张,如果正好是学生A所要的卡片,学生B回答:

“Yes.Ido.”这张卡片就归学生A所有;如果不是学生A所要的卡片,学生B回答:

“No,Idon't.”这张卡片则仍归学生B所有。

该活动可限时(2~3分钟)结束,看谁得到卡片多。

  

(2)把两名学生的单词卡片混合在一起,摞好后放在课桌上,学生用“Doyouhave...?

”句型轮流向对方要卡片,对方仍从卡片堆中的最底下抽一张,如果正好是所要的卡片,就归提问者;如果不是,则拿掉这张卡片。

游戏直到这摞卡片被抽光为止,最后看看谁拿到的卡片最多。

  (3)教师还可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卡片游戏。

这种活动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9.录音材料:

  A项:

  Teachers'Dayiscoming.Wearegoingtohaveapartyforourteachers.Wearegettingreadytomakeinvitationsintheclassroom.IamBill.Ihavearulerandsomepaper.Andyhasaneraserandsomecrayons.Joyhasapencilandscissors.Lilyhasapenandglue.Wearegoingtomakeinvitationstogether.

  NEWWORDS:

invitation,glue,crayon,scissors,pen,paper,party

  B项:

详见学生用书。

  课堂学习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把掌握七个有关聚会单词的情况用和符号记入学习档案。

可参考如下的评价表格:

  词汇学习评价表

  2.教师具体而简要地记录学生当堂的表现:

  —积极参与贴贴片活动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认真参与对话活动并进行表演的学生有多少人?

  —学会新句型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积极主动参与卡片游戏活动的学生有多少人?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lesson2

课前准备

  1.教学录音磁带。

  2.单词卡片。

  3.教具:

白纸、彩笔、剪刀、钢笔、胶水(教师准备)。

  教学内容

  A Let'schant.

  1.本部分利用图画和歌谣,引入与制作邀请卡有关的四个动词和一个词组。

  2.学生借助图画、歌谣录音,学习与制作邀请卡有关的四个动词和一个词组:

getready,draw,cut,stick,write。

这是本部分学习的重点。

  3.学生通过看图和听录音,初步体会本课涉及到的有关动作顺序的单词:

first,next,then,finally。

学生重点学习本部分的歌谣,应做到能够边说歌谣,边做出相应的模拟动作。

  B Listen,numberanddo.

  1.学生在A部分活动的基础上,通过看图和听录音,体会和理解表示动作先后顺序的单词。

  2.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是:

复习有关制作邀请卡的四个单词和一个词组,并熟练说出由这些动词和词组引出的短语:

“getyourpaperready”等。

  3.通过全身反应(TPR)活动,初步说出表示动作先后顺序的单词。

  C Sayandwrite.

  1.本部分设计了说和写的练习。

通过说的训练,学生应能够正确运用表示动作先后顺序的词汇。

  2.学生在阅读本部分小文段的过程中,体会并观察单词的音、形、义,然后在抄写过程中复习字母的书写,并记忆生词。

  3.学生用手写体抄写单词,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1.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单词。

如:

  

(1)教师可迅速拿出六张单词卡片,逐一问学生:

“WhocansayitinEnglish?

”让学生抢答。

  

(2)教师还可组织学生结对表演对话,复习第1课中有关聚会的用语。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第1课的单词卡片进行游戏活动。

  2.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本课A部分的生词和词组:

  

(1)教师可指着单词卡片,边指导学生看图,边听歌谣录音,让学生反复听几遍,感知、体会录音内容。

  

(2)学生听录音时,教师还可做一些动作进行演示,如:

用彩笔画的动作,用剪刀剪的动作,用胶水粘的动作,用钢笔写的动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歌谣的含义。

  (3)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导他们边听边模仿,边指图边说歌谣,或指导他们边说歌谣,边做动作。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身反应活动。

教师先做示范发指令:

“Cutwithyourscissors.”学生做出剪的动作等。

然后学生两人结对,相互发指令,做相应的画、剪、贴、写的动作。

  3.在学会说歌谣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看本课B部分的图画,并问学生:

“Whichpictureisthefirstone?

”或“WhichpictureisNo.1?

”学生找到第一幅图后,教师可引导他们一起边指图边反复说:

“First,getyourpaperready.”然后教师再问:

“Whichpictureisthenextone?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听录音,体会、感知录音内容,根据录音中制作邀请卡的动作顺序,在课本上填写表示先后顺序的数字。

  4.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成四人小组,相互检查、核对答案。

然后再让他们听两遍录音,并给出正确答案。

  5.教师可再一次组织学生进行全身反应活动。

教师以单句发指令:

“First,drawwithyourcrayons.”学生做出画的动作。

“Next,cutwithyourscissors.”等等。

教师可组织学生以结对或四人小组方式,相互发指令或轮流发指令做动作。

  6.教师用表示动作先后顺序的单词,连续发四个指令:

“First,getyourpaperready.Next,drawwithyourcrayons.Then,cutwithyourscissors.Finally,writewithyourpens.”学生做出相应的四个连续动作。

教师还可调整动作的先后顺序发指令。

最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边看图画,边说边表演。

  7.教师可根据C部分中的语言,让学生边说边演示,也可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边说边表演。

教师还可指导学生阅读小短文,猜一猜并说一说横线上所缺的单词。

  8.在学生读懂短文并说得较为熟练的基础上,教师指导他们独立填写单词,要求书写工整、规范,教师可给予必要的书写指导,然后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朗读自己填写好的小短文,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核对答案,并向全班展示书写得规范、工整的短文。

  9.教师还可布置制作邀请卡的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将制作好的邀请卡拿给父母看,并把所学的歌谣表演给父母看,即边说歌谣边做动作。

  10.录音材料:

  A项:

详见学生用书。

  NEWWORDSANDPHRASES:

getready,draw,cut,stick,write,first,next,then,finally,with

  B项:

  Howdoyoumakeaninvitation?

OK,letmetellyou.First,getyourpaperready.Next,drawwithyourcrayons.Then,cutwithyourscissorsandstickwithyourglue.Finally,writewithyourpens.Now,let'smakeinvitationsfortheparty.

  课堂学习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把掌握生词、词组和歌谣的情况用和符号记入学习档案,指导学生把课堂上参加各种活动的次数及教师的评语记入学习档案。

  词汇学习评价表

  2.教师具体而简要地记录学生当堂的表现:

  —能记住第1课中所学七个单词的学生有多少人?

记住其中五个的学生有多少人?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有多少人?

有创造性表现的学生有多少人?

  —特别踊跃地做出话语反映的学生有多少人?

积极参加小组活动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较为熟练地说出歌谣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简单发出制作邀请卡指令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正确完成填写任务的学生有多少人?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lesson2

课前准备

  1.教学录音磁带。

  2.单词卡片。

  3.教具:

白纸、彩笔、剪刀、钢笔、胶水(教师准备)。

  教学内容

  A Let'schant.

  1.本部分利用图画和歌谣,引入与制作邀请卡有关的四个动词和一个词组。

  2.学生借助图画、歌谣录音,学习与制作邀请卡有关的四个动词和一个词组:

getready,draw,cut,stick,write。

这是本部分学习的重点。

  3.学生通过看图和听录音,初步体会本课涉及到的有关动作顺序的单词:

first,next,then,finally。

学生重点学习本部分的歌谣,应做到能够边说歌谣,边做出相应的模拟动作。

  B Listen,numberanddo.

  1.学生在A部分活动的基础上,通过看图和听录音,体会和理解表示动作先后顺序的单词。

  2.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是:

复习有关制作邀请卡的四个单词和一个词组,并熟练说出由这些动词和词组引出的短语:

“getyourpaperready”等。

  3.通过全身反应(TPR)活动,初步说出表示动作先后顺序的单词。

  C Sayandwrite.

  1.本部分设计了说和写的练习。

通过说的训练,学生应能够正确运用表示动作先后顺序的词汇。

  2.学生在阅读本部分小文段的过程中,体会并观察单词的音、形、义,然后在抄写过程中复习字母的书写,并记忆生词。

  3.学生用手写体抄写单词,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1.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单词。

如:

  

(1)教师可迅速拿出六张单词卡片,逐一问学生:

“WhocansayitinEnglish?

”让学生抢答。

  

(2)教师还可组织学生结对表演对话,复习第1课中有关聚会的用语。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第1课的单词卡片进行游戏活动。

  2.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本课A部分的生词和词组:

  

(1)教师可指着单词卡片,边指导学生看图,边听歌谣录音,让学生反复听几遍,感知、体会录音内容。

  

(2)学生听录音时,教师还可做一些动作进行演示,如:

用彩笔画的动作,用剪刀剪的动作,用胶水粘的动作,用钢笔写的动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歌谣的含义。

  (3)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导他们边听边模仿,边指图边说歌谣,或指导他们边说歌谣,边做动作。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身反应活动。

教师先做示范发指令:

“Cutwithyourscissors.”学生做出剪的动作等。

然后学生两人结对,相互发指令,做相应的画、剪、贴、写的动作。

  3.在学会说歌谣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看本课B部分的图画,并问学生:

“Whichpictureisthefirstone?

”或“WhichpictureisNo.1?

”学生找到第一幅图后,教师可引导他们一起边指图边反复说:

“First,getyourpaperready.”然后教师再问:

“Whichpictureisthenextone?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听录音,体会、感知录音内容,根据录音中制作邀请卡的动作顺序,在课本上填写表示先后顺序的数字。

  4.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成四人小组,相互检查、核对答案。

然后再让他们听两遍录音,并给出正确答案。

  5.教师可再一次组织学生进行全身反应活动。

教师以单句发指令:

“First,drawwithyourcrayons.”学生做出画的动作。

“Next,cutwithyourscissors.”等等。

教师可组织学生以结对或四人小组方式,相互发指令或轮流发指令做动作。

  6.教师用表示动作先后顺序的单词,连续发四个指令:

“First,getyourpaperready.Next,drawwithyourcrayons.Then,cutwithyourscissors.Finally,writewithyourpens.”学生做出相应的四个连续动作。

教师还可调整动作的先后顺序发指令。

最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边看图画,边说边表演。

  7.教师可根据C部分中的语言,让学生边说边演示,也可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边说边表演。

教师还可指导学生阅读小短文,猜一猜并说一说横线上所缺的单词。

  8.在学生读懂短文并说得较为熟练的基础上,教师指导他们独立填写单词,要求书写工整、规范,教师可给予必要的书写指导,然后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朗读自己填写好的小短文,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核对答案,并向全班展示书写得规范、工整的短文。

  9.教师还可布置制作邀请卡的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将制作好的邀请卡拿给父母看,并把所学的歌谣表演给父母看,即边说歌谣边做动作。

  10.录音材料:

  A项:

详见学生用书。

  NEWWORDSANDPHRASES:

getready,draw,cut,stick,write,first,next,then,finally,with

  B项:

  Howdoyoumakeaninvitation?

OK,letmetellyou.First,getyourpaperready.Next,drawwithyourcrayons.Then,cutwithyourscissorsandstickwithyourglue.Finally,writewithyourpens.Now,let'smakeinvitationsfortheparty.

  课堂学习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把掌握生词、词组和歌谣的情况用和符号记入学习档案,指导学生把课堂上参加各种活动的次数及教师的评语记入学习档案。

  词汇学习评价表

  2.教师具体而简要地记录学生当堂的表现:

  —能记住第1课中所学七个单词的学生有多少人?

记住其中五个的学生有多少人?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有多少人?

有创造性表现的学生有多少人?

  —特别踊跃地做出话语反映的学生有多少人?

积极参加小组活动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较为熟练地说出歌谣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简单发出制作邀请卡指令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正确完成填写任务的学生有多少人?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lesson3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教学录音磁带。

  3.单词卡片。

  4.白纸、彩笔、剪刀、钢笔、胶水等用具。

  5.活动手册。

  教学内容

  A Readandmatch.

  1.本部分提供三组对话和三幅图。

要求学生首先阅读左边的三组对话,然后在看懂三组对话的基础上,根据右边的三幅图,完成图与对话的配对练习。

  2.通过阅读练习,复习巩固第1课和第2课所学单词、词组和句子,培养学生认读单词、词组和句子的能力,以及初步的阅读能力。

  3.学生通过阅读和朗读对话,为完成本课B、C、D部分的活动做了语言上的准备。

  B Let'sdo.

  1.本部分为结对进行的全身反应活动,示意图和文字供学生活动时参考使用。

对于其中的节日祝贺用语,只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模仿抄写即可,不要求掌握。

  2.通过剪的活动,复习前几册所学单词:

star,square,circle,triangle,以及表示颜色的单词。

  3.本部分设计的意图是:

培养学生听指令做出反应和发指令的能力,以及初步用语言做事的能力。

  C Discussandreport.

  1.本部分左边的三幅图是为小组制订计划并按计划完成任务而设计的:

1)打扫教室;2)排练节目;3)制作邀请卡。

小组根据所选计划,参照范例填写任务表格。

要求学生学习生词:

practice。

  2.表格填完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做报告。

  3.本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

  D Let'smakeaninvitation.

  1.本部分为制作邀请卡的示意图。

学生根据图示,完成制作邀请卡的任务。

  2.图下面提供了书写邀请卡的格式和范例,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模仿书写邀请卡。

  教学建议

  1.教师放本单元歌曲录音,帮助学生复习前两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2.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阅读A部分三组对话之前,先利用单词卡片复习第1课和第2课所学到的单词、词组、对话和歌谣,为下一步的阅读活动做好准备。

  3.教师可指导学生默读A部分左边的三组对话,也可指导学生边听录音,边跟着录音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