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损伤.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449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章 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损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十六章 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损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十六章 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损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十六章 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损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十六章 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损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六章 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损伤.docx

《第十六章 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损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章 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损伤.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六章 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损伤.docx

第十六章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损伤

第十六章 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损伤

目的要求:

了解人体各部位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病机制和伤后的征象。

掌握人体各部位常见运动

损伤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主要内容:

1、肩部损伤

 2、肘部损伤

3、腕及手部损伤

4、膝部损伤

5、踝及足部损伤

6、头及躯干部损伤

教学重点:

掌握人体各部位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人体各部位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学时分配:

讲授6学时。

授课过程:

一、肩部损伤

1、肩部损伤解剖概述

肩带:

由盂肱、肩锁、胸锁、肩胛胸壁和肩峰肱骨间关节等五个关节组成。

肩袖: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都从肩关节上方、后方和前方跨过肩关节,并与肩关节囊紧贴,它们的腱共同形成“肌腱袖”即肩袖。

肩关节外侧的肌肉:

外层是三角肌,内层是肩袖,两层之间有肩峰下滑囊。

肩袖远端分别至于肱骨大、小结节。

肩袖的作用是:

(1)协同其它肌肉完成肱骨外展和旋转;

(2)内拉肱骨头,固定肩关节;肩袖肌腱与周围组织间的空间非常狭小,所以在肩关节外展或旋转过程中容易发生肩袖的过度摩擦损伤。

另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肩关节活动中也容易与肱骨结节间沟发生摩擦致伤。

2、肩关节损伤的检查手法

杜格氏症:

患侧手掌置于健侧肩前,正常时肘内侧能触及胸壁。

如不能则为阳性,提示:

患侧脱位

痛弧试验:

患臂在外展上举或原路返回过程中,仅在60-120度区间发生疼痛,为阳性,提示:

肩袖损伤,尤其是冈上肌损伤。

反弓试验:

患侧上肢外上举再后伸呈反弓状,疼痛为阳性;提示:

肩袖损伤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肩关节内旋试验:

患者主动做肩极度内旋活动,即在屈肘位,前臂置于背后,肩痛为阳性;提示:

肩袖损伤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肱二头肌抗阻力收缩试验:

患者做阻抗屈肘和前臂外旋,肩部疼痛为阳性;提示: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一)肩袖损伤

概念:

指肩袖肌腱或合成肩峰下滑囊的创伤性炎症病变。

肩袖损伤的病因及机制:

关节反复旋转或超常范围的运动,引起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受到反复牵扯,并与肩峰和喙肩韧带不断的摩擦和挤压致伤。

肩袖损伤的症状及体征:

⑴有一次或多次损伤史

⑵疼痛,时有向上或颈部放射,夜间加重。

⑶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或伴有内、外旋时加重。

⑷肩峰下或大结节处压痛

⑸痛弧试验、反弓试验、肩关节内旋试验阳性

⑹X光片见肱骨大结节骨质硬化、囊性变或肌腱硬化。

肩袖损伤的处理:

急性损伤:

外展30度固定,休息。

针灸、理疗、中药外敷、1%奴夫卡因或奴夫卡因与强的松龙混合液痛点注射。

断裂者送医院处理。

肩袖损伤的预防:

⑴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⑵合理安排训练和改进训练方法,避免肩部负荷过度;

⑶正确掌握技术要领,注意纠正错误动作;

⑷加强肩部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⑸运动后采用按摩等方法,促进局部疲劳的消除。

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肱二头肌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指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与腱鞘的创伤性炎症。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损伤机制:

肩关节超常范围的转肩活动或上臂上举时突然过度背伸,使该肌腱在肱骨结节间沟中不断地纵行抽动或横行滑动,引起过度牵扯或反复摩擦所致。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症状:

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病例再伤时,受伤当时即有局部不适感,随即肩前疼痛加重,并可向三角肌下放射。

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上臂上举后伸或提物时疼痛。

结节间沟内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有明显压痛。

肱二头肌抗阻力收缩试验和反弓试验阳性。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损伤的处理:

急性期用三角巾悬挂患肢。

奴夫卡因或与强的松龙的混合液做局部注射,有良好效果。

中药外敷、理疗、按摩均可采用。

肌腱断裂送医院处理。

 二、肘部损伤

1、肘部损伤解剖概要

肘关节是由肱尺、肱桡和桡尺近侧三个关节构成的复合关节。

关节囊的后部松弛,前部较紧张,关节内外两侧有侧副韧带加固,尺侧副韧带呈尖端向上的三角形,分前后两束。

桡骨小头有环状韧带环抱。

肱骨下端扁平且略向前倾,与肱骨纵轴间构成30-50度的前倾角。

肱骨下端的两侧分别有内大、外小的两个骨突,称为内上髁和外上髁,前者为尺侧副韧带、前臂屈腕指肌群和旋前圆肌的附着点,后者为桡侧副韧带、前臂伸腕伸指肌群和旋后肌的附着点。

当肘关节伸直时,上臂与前臂间有10-15度的携物角,内、外上髁与鹰嘴突三点呈一直线;当肘关节屈肘90度时,上述三点呈尖端向下的等腰三角形。

肘关节有屈伸及旋转运动,屈伸范围约为140度。

2、肘部运动损伤的检查手法

肘后三角:

⑴肘关节后脱位时,肘后三角失去正常联系;

⑵肱骨髁上骨折时,肘后三角正常,但关节后突畸形;

前臂外展试验:

肘伸直微屈15-20度下,将前臂被动外展时出现肘内侧疼痛,则为尺侧副韧带前束损伤;屈肘90度位前臂被动外展时疼痛,则为尺侧副韧带后束损伤。

如有前臂异常外展活动,则为韧带断裂。

抗阻屈腕试验:

患者做克服阻力的屈腕动作,若肘内侧痛则为阳性,提示:

屈指屈腕肌腱附着处损伤。

米拉氏试验:

患者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关节尽量掌屈,然后前臂突然旋前再伸直肘关节,在此过程中肘外侧突然出现疼痛为阳性,提示网球肘。

抗阻伸腕试验:

患者做克服阻力的伸腕动作,若肱骨外上髁疼痛为阳性,提示网球肘。

一)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

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包括:

尺侧副韧带、关节囊、屈指肌、屈腕肌、旋前圆肌及其附着处的拉伤、扭伤和撕裂伤,偶有合并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

投掷、体操、举重运动中常见。

1、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病因及机制

任何使腕关节屈肌群及前臂旋前圆肌突然猛烈收缩与过度牵扯,或肘关节突然外展与过伸,都可以引起肘内侧屈肌及旋前圆肌,或尺侧副韧带及关节囊的损伤。

以掷标枪为例说明

2、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症状及体征

急性损伤后,肘内侧疼痛,肘关节屈伸运动受限。

局部微肿:

若组织撕裂,可出现皮下瘀斑,关节肿胀明显。

慢性损伤者,常诉准备活动后疼痛消失,重复受伤动作时疼痛,在完成动作时常出现“软肘”现象。

局部压痛,尺侧副韧带损伤时,压痛多在尺侧半月板切迹和肱尺关节间隙,前臂外展试验出现肘内侧疼痛。

若韧带完全撕裂,则肘内侧关节间隙增大,前臂出现异常的外展活动。

屈指屈腕肌或旋前圆肌受伤时,压痛多在肱骨内上髁附着处,抗阻屈腕或前臂抗阻旋前试验阳性。

X光片可诊除内上髁骨折;如韧带、肌腱反复扭伤,可见韧带钙化、内上髁脱钙和骨膜增生等各种改变。

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急性损伤时,局部立即冷敷,然后加压包扎,并于屈肘90度位用三角巾悬吊固定。

伤后24小时,可进行理疗、外敷中药或奴夫卡因与强的松龙混合液作痛点注射等。

肘关节急性损伤后运用按摩治疗须十分谨慎,局部强烈的被动活动不宜使用,避免并发外伤性骨化性肌炎。

慢性损伤可做按摩、理疗、针灸、也可局部注射强的松龙类药物,若尺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内上髁撕脱骨折者,经包扎固定后送医院处理。

3、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的预防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训练,避免局部负荷过大,加强屈腕、屈指肌群的力量训练,注意纠正错误动作,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并注意加强保护措施。

二)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网球肘”。

因网球运动员易患而得名。

乒乓球、羽毛球、击剑等运动中也经常发生。

1、肱骨外上髁炎病因及机制

由于经常反复伸、屈腕关节,尤其是用力伸腕又需同时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因伸肌群反复收缩或受到牵扯,引起伸腕肌群,尤其是桡侧伸腕短肌肱骨外上髁附着处、局部滑囊或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所致。

 如:

乒乓球、网球中的“下旋”、“反拍”

2、肱骨外上髁炎症状及体征

多无明显的外伤史,逐渐出现肘外侧疼痛。

初期只感到肘外侧酸困和轻微疼痛,或仅在用力伸腕和前臂旋前、旋后时局部疼痛。

运动停止后,疼痛缓解,再重复上述动作时又出现疼痛。

病情发展时,疼痛加重,肘外侧出现持续性疼痛,并可向前臂放射。

肘关节活动受限,拧毛巾、反手击球、提重物时疼痛加重。

患侧手的力量减弱,严重者可出现患肢突然“失力”现象。

肱骨外上髁伸肌腱附着处、肱桡关节和桡骨小头处有明显压痛。

MILL试验、抗阻伸腕试验阳性。

3、肱骨外上髁炎的处理

⑴减少腕部背伸用力活动

⑵按摩、理疗、中药外敷、针灸

⑶如需要活动时,用弹性绷带包扎

⑷奴夫卡因与强的松龙混合液痛点注射

⑸手术

4、肱骨外上髁炎的预防

做好准备活动,提高肌肉的反应性;合理安排训练,避免局部负荷过大;加强伸肌群的力量练习;运动后采用按摩、热敷等,促进局部肌肉疲劳的消除;早期发现,及早治疗。

三、腕及手部损伤

解剖概要

1.关节的组成

2.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位置关系

3.腕部血液运输差,受伤后康复较慢

腕及手部损伤的检查手法

芬氏征(桡骨茎突部腱鞘炎)

屈腕试验(腕管综合症)

腕软骨盘挤压试验(腕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

拇指轴心挤压试验(腕舟骨骨折)

掌骨头扣击试验(腕舟骨骨折)

指间关节侧搬试验

一)腕舟骨骨折

1、病因及损伤机制

  腕背部桡侧直接遭受暴力打击引起骨折者为少见。

常由传达暴力所致,凡暴力使腕关节极度背伸桡侧时,腕背伸的冲击力向上传递,舟骨被锐利的桡骨远端关节面的背侧缘或茎突所切断。

腕舟骨骨折症状及体征

新鲜的腕舟骨骨折时,腕部出现红肿、疼痛及功能受限,常与关节急性扭伤相似。

肿胀以“鼻咽窝”最为明显,腕关节背伸桡偏时疼痛加重,舟骨结节鼻咽窝处有局限性明显压痛,拇指轴心挤压试验和第2、3掌骨头叩击试验阳性。

2、腕舟骨骨折处理

新鲜骨折需固定,一般采用短臂石膏管型或小夹板固定。

固定时间视骨折情况而定,短则两个月,长则四个月,舟骨中部或近端骨折的固定的时间应长些。

如X光片证明骨折不愈合或已有骨折片坏死者,常需手术治疗

3、腕舟骨骨折预防

加强场地设备的安全检查,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专项技术水平,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避免误诊和漏诊。

二)掌指关节扭伤

多发生在第一掌指关节和其余各指的近侧指间关节,排球和篮球运动中多见。

1、掌指关节扭伤的病因及损伤机制

手指受到侧向的外力冲击或手指受到暴力的作用使其过伸所致

2、掌指关节扭伤症状及体征

扭伤时,伤指疼痛,关节肿胀,无畸形,关节疼痛时加重,运动功能受限。

局部压痛。

若一侧韧带断裂,疼痛剧烈,肿胀严重,关节伤侧压痛明显,关节失稳,伤指伸直位侧搬分离试验阳性。

关节囊前臂或腱板断裂时,关节背伸范围增大。

关节脱位时,伤指向背侧曲折成畸形。

掌指关节扭伤处理

单纯的关节扭伤时,可外敷新伤药或用粘膏将伤指与患侧邻近的健指做环形固定,48小时后开始屈伸运动。

若有侧副韧带断裂、稍有侧向活动者,宜用夹板屈曲位固定三周,也可用上述粘膏固定法。

若有韧带断裂或撕脱骨折者,送医院处理。

3、掌指关节扭伤预防

平时要加强手指关节力量练习,如双手协调一致的屈伸练习、握力练习、手指撑地俯卧撑练习等,增强手部肌肉力量和掌指、指间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手部活动较多的项目,要做好手部的准备活动;提高技术水平,矫正手的错误动作;运动中思想要集中,避免仓促传接球及相互逗闹等。

四、膝部损伤

解剖概要

1.关节组成

2.关节周围装置

3.关节活动---膝关节在屈曲位时,侧副韧带松弛,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损伤。

膝部运动损伤的检查手法

一)膝内侧韧带损伤

1、膝内侧韧带损伤的机制

膝半屈位时,小腿突然外展外旋(如脚内侧踢球遇阻),或者足与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如落地时,向内扣膝)可导致膝内侧韧带损伤。

如扭转的力量较大,则会发生内侧韧带的完全断裂,同时可伴发内侧半月板、十字韧带的损伤。

2、膝内侧韧带损伤的症状及体征

膝内侧疼痛,半腱肌与半膜肌出现保护性痉挛,使膝关节被固定于微屈位,膝屈伸功能明显受限,被动屈伸时有抵抗感。

膝内侧肿胀,若内侧韧带断裂,出现皮下淤血,如韧带深层断裂或合并半月板、十字韧带损伤,膝关节出现血肿。

局部压痛,尤以股骨内髁韧带附着处压痛较明显。

膝关节侧搬试验时膝内侧疼痛,则属内侧韧带扭伤;若关节不稳,有异常外翻活动,提示内侧韧带断裂。

3、膝内侧韧带损伤的处理

扭伤或部分断裂时,伤后立即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以减少出血、肿胀。

24-48小时后,可外敷中药、理疗、痛点药物注射、按摩等,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应尽早进行,一般2-3周可恢复训练。

韧带完全断裂应在包扎固定后送医院处理。

4、膝内侧韧带损伤的预防

加强国绳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训练,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注意场地安全卫生,避免场地致伤因素;正确掌握起跳后的落地动作,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避免犯规和粗野动作。

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1、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病因和机制

屈曲时,半月板向后移动;伸直时,半月板向前移动;膝关节在半屈曲位下做小腿外展外旋时,两侧半月板向一前一后移动。

因此,在膝关节屈伸伴有扭转内外翻动作时,半月板本身就产生了矛盾运动,使其在股骨与胫骨平台之间发生剧烈研磨而致伤。

   体育运动中,当膝关节屈曲,小腿固定于外展外旋位,大腿突然内收内旋并伸直膝关节是引起内侧半月板损伤的典型机制;若小腿固定于内收内旋位,大腿突然外展,外旋并伸直膝关节,是引起外侧半月板损伤的典型机制。

此外,膝关节突然猛烈过伸及国绳肌肌腱前后割裂,也可引起半月板前角或半月板边缘分离。

2、症状与体征

多数患者有典型的外伤史,受伤膝内有撕裂感。

半月板损伤常合并滑膜损伤,或半月板活动牵拉滑膜而产生疼痛,尤以患侧更明显。

受伤早期因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和韧带损伤,患膝积血积液而肿胀明显;慢性期可有少量积液。

膝关节活动时,常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常伴有疼痛。

在行走或做某个动作时,因破裂的半月板突然移位,被卡在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出现膝关节不能屈伸的绞锁现象。

行走或运动时,有关节不平、滑落感和不稳。

   患侧关节间隙有压痛,麦氏试验、艾氏研磨试验下压时阳性。

慢性期常有股四头肌萎缩,尤以内侧头明显。

3、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的处理

急性期主要目的是治疗急性创伤性滑膜炎,以制动、消炎、止痛为主,并适当配合股四头肌绷紧练习,以防肌肉萎缩。

若关节积血肿胀显著,应在无菌操作下抽出积血,然后用石膏托或棉花夹板加压包扎固定于微屈位2~3周,同时局部可外敷消炎、止痛的中药。

慢性期,应视症状轻重不同逐渐增加下肢负荷量,严格避免做重复受伤动作,以防再次受伤。

按摩、理疗、中药外敷或薰洗等都可选用。

若症状较重,经常绞锁,妨碍体育锻炼者,宜手术治疗。

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预防

每次训练或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在运动中要掌握自我保护方法;身体疲劳时不要参加剧烈运动,或减少运动负荷和强度;要加强下肢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敏性。

伤病初愈恢复体育锻炼或训练时,要遵守循序渐进原则,以防受伤。

三)髌骨劳损

髌骨劳损是髌骨软骨病和髌骨周缘腱止装置慢性损伤的统称。

这两种损伤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存在,损伤机制基本相同。

此伤在篮球、排球、田径(尤其是田赛项目)、体操、举重等运动中较多见

1、病因及损伤机制

膝关节长期负荷过度或反复微细损伤的积累而成。

髌骨遭受一次外力撞击或股四头肌一次猛烈牵扯所致者甚少。

膝关节半蹲位时,内、外侧副韧带相对松弛,关节稳定性下降,因而髌骨周缘腱止部和髌韧带所承受的牵张力及髌、股骨相应关节面上所承受的压张力较大。

若半蹲位下再扭转发力,髌骨周缘腱止部和髌韧带附着部所承受的牵拉张力更大,髌股关节面之间必然会发生“不合糟”运动,出现撞击挤压和捻错磨擦。

如果此种负荷过多和过于集中,就会影响局部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导致组织细胞的损伤和破坏,引起腱止部的缺血、变性、增生、钙化和软骨细胞的肿胀、纤维变、龟裂、剥离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2、症状及体征

发病缓慢,症状渐起,有慢性发病史。

膝关节酸软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早期只在大运动负荷训练后感到膝关节酸软无力,休息后症状多可消失。

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膝关节酸软疼痛逐渐加重,但准备活动后可减轻,运动结束又加重,休息后又可减轻。

继而出现持续疼痛,严重者走路和静坐时也痛。

膝关节出现酸胀疼痛症状与完成半蹲位发力动作密切有关。

膝关节常有轻度积液。

病程长、症状较重者多有股四头肌萎缩,尤以股内肌为明显。

髌尖、髌骨周缘有压痛;按压并上下、左右推动髌骨时,可有髌骨压迫痛。

抗阻伸膝时多在伸至110°~150°之间疼痛,单足半蹲试验和髌骨软骨磨擦试验可阳性。

晚期x线片上多有髌股关节间隙变窄、髌骨关节面上下缘骨赘、髌韧带增厚或钙化等各种改变。

3、处理

关节软骨损伤后其本身的修复能力极差,至今尚无特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因而更要注重预防。

按摩、中药外敷或中药渗透药外敷、理疗、针灸、考的松类药物痛点注射等均可采用

4、预防

要在全面身体训练的基础上发展专项训练;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改进训练方法,注意训练节奏,避免膝部负荷过度;循序渐进的加强股四头肌力量训练,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髌骨腱止装置对牵拉力的适应性;要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纠正错误动作;每次训练课后,做单足半蹲试验,以便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运动后要及时把汗擦干,注意保暖,防止着凉受风,并采用按摩、热水浴等方法加速疲劳的消除

 

五、踝关节损伤

踝关节生理特点

踝关节囊前后松弛,两侧较紧张,有侧副韧带加固,内侧为一尖向上、呈扁形的三角韧带;外侧有距腓前、跟腓和距腓后韧带。

由于外踝比内踝长,且靠后,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坚强,因而足的内翻活动比外翻大;又因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跖屈时,较窄的距骨体后部进入踝穴,允许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和较大的内翻运动,踝关节稳定性下降。

此外,使足背伸外翻的肌肉较弱,使足跖屈内翻的胫前肌较强;当踝关节屈伸时,足似有沿纵轴15°~20°的旋转活动,即背伸时旋前,跖屈时旋后。

这些解剖生理特点,使踝关节易发生内翻而引起外侧韧带损伤。

踝关节只有屈伸运动,因而足的内翻或外翻,是踝关节和距跟、距舟、跟骰等关节的联合活动。

踝关节周围有许多肌腱通过。

踝关节的后方有小腿三头肌的肌腱(跟腱)附着于跟骨。

在跟腱的背侧,深筋膜与腱组织之间约有4~8层滑润层,每层都有独立的滋养血管,层与层之间有结缔组织相连,其中有血管通行,各层之间可以相互滑动,这就是腱围组织。

踝及足部运动损伤的检查手法

强迫内翻试验(扭伤、断裂)

强迫外翻试验(三角韧带扭伤和断裂)

踝关节抽屉试验(外、内侧韧带断裂)

捏住拇指足外翻抗阻力试验

捏小腿三头肌试验 

一、踝关节侧副带损伤

踝关节扭伤占踝和足部损伤的1/3以上,在整个运动损伤中约占8%,居关节韧带损伤的首位。

单纯内侧副韧带损伤较少见,常见的是外侧副韧带尤其是距腓前韧带损伤。

此伤多见于球类、田径、体操和武术运动中。

1、病因及损伤机制

各种因素致使踝关节发生内翻(旋后)或外翻(旋前),使外侧或内侧副韧带受到过度牵扯、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

若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同时断裂,或三角韧带完全断裂时,多有踝关节暂时性脱位或半脱位,并可合并外踝或内踝骨折

2、症状及体征

有踝关节突然内翻或外翻损伤史。

伤后踝关节外侧或内侧疼痛。

局部肿胀,若韧带和关节囊撕裂后,关节血肿,局部出现皮下瘀血。

踝关节活动功能明显受限,出现跛行。

伤部明显压痛。

外侧副韧带扭伤则踝关节内翻试验时疼痛加重;外侧韧带全断裂时,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增大,关节不稳,抽屉试验阳性。

内侧三角韧带扭伤时,踝外翻试验疼痛加重;若三角韧带完全断裂时,并发关节脱位有时可自动复位,但伤处有凹陷,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出现关节不稳,有异常外翻活动,抽屉试验阳性。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时可合并外踝骨折,应注意鉴别。

单纯外侧副韧带损伤时,压痛多在外踝下方,外翻试验时(除断裂的韧带嵌入关节外)一般不痛;合并外踝骨折时,压痛在外踝或外踝上,外翻试验时外侧疼痛。

最后鉴别依靠x线摄片。

此外,还应仔细检查踝足部其他合并伤,以免漏诊。

3、处理

伤后立即用拇指指腹压迫痛点止血,趁局部疼痛尚轻、关节两侧肌肉未出现痉挛时,立即做踝关节强迫内翻或外翻试验和抽屉试验,以了解是否韧带完全断裂。

若疑有韧带完全断裂或合并骨折耐,经加压包扎后送医院处理。

韧带轻度扭伤,应立即冷敷,然后用棉花或海绵置于伤部作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

绷带包扎时要注意行走方向,如外侧韧带损伤时,使踝关节处于轻度外翻背伸位。

24h后,可选用外敷中药、理疗、按摩、针灸、药物痛点注射等,3~4天后在保持原固定下练习行走。

对韧带部分断裂,踝关节强迫内翻或外翻试验有轻微不稳的患者,经冷敷、加压包扎后,用托板固定3周,2~3天后拆除加压包扎,配合中药外敷、理疗、针灸、按摩等,并继续托板固定;也可采用石膏管型固定3周。

4、预防

做好准备活动;加强运动场地的维修与保养,并做好安全检查;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加强踝足部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对易伤者在运动或比赛时要用保护支持带。

二)跟腱腱围炎

跟腱腱围炎是指跟腱及其周围的腱周组织的创伤性炎症。

本症多见于田径跑跳项目和体操运动中。

1、病因及损伤机制

主要是由于小腿三头肌反复急剧收缩造成局部劳损,或突然一次猛烈的拉伤,使跟腱纤维和腱围组织受到过度牵扯或部分撕裂,引起血管受损,血运障碍,以致供血不足,逐渐发生跟腱纤维变性,腱围组织因劳损或外伤撕裂导致肥厚和粘连。

2、症状及体征

跟腱部疼痛,初期在运动前或运动后疼痛,在踏跳、蹬地和提踵时疼痛较明显,准备活动后疼痛多能消失或减轻。

若继续训练重复受伤动作,则疼痛加重.以致走路或不负重的屈伸踝关节时也有疼痛。

跟腱两侧有压痛。

抗阻跖屈试验时疼痛。

晚期患者常出现跟腱增粗,呈梭形肿大。

跟腱腱围炎应与跟腱断裂相鉴别,后者可触及裂隙,捏小腿三头肌试验阳性。

3、处理

急性期应局部休息,外敷中药或局部注射可的松类药物,但不可刺人腱内.也不宜多用。

并应用支持带保护以免再伤。

2周后可开始跑跳练习。

慢性期可进行按摩、理疗、中药外敷等,但更重要的是安排训练,用全脚着地慢速跑,并逐渐增加距离,可使部分患者症状自然消失。

症状较重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已变成腱硬化症者,可手术治疗。

4、预防

主要是合理安排训练,避免局部负荷过度;防止局部受凉;运动后用按摩、热敷等方法消除局部疲劳;跟腱腱围炎患者易发生跟腱断裂,因此在训练中必须严格控制踝关节过度背伸位的暴发式发力,如体操空翻踺子练习等。

六、头及躯干部损伤

解剖概要

头的上后部由脑颅骨构成卵圆形的颅腔,头的前下部由面颅骨构成面部支架,形成眼眶、鼻腔和口腔。

颅腔内有脑,脑与椎管内的脊髓相连。

脑颅骨与脑之间有脑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脑膜、蛛网膜和紧贴脑表面的软脑膜,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问有一潜在的硬脑膜下间隙,但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有较明显的蛛网膜下腔,内有脑脊液。

头部受到暴力撞击时,可引起头皮、颅骨和脑的损伤。

脊柱是躯干的中轴,它支撑和连接着头部和四肢,具有支持负重、吸收震荡、保护内脏和脊髓以及运动与平衡身体的作用。

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和23个椎间盘构成,有前纵、后纵、棘间和棘上等许多长短不一的坚强韧带相连,并形成4个弹簧似的生理弯曲。

一个典型的椎骨有椎体、椎弓和7个突起,两椎体之间有椎间盘,上下两个椎骨的下、上关节突构成椎问关节。

每个椎体间的活动度较小(第1、2颈椎除外),但全部椎骨的联合运动,可使脊柱作屈伸、侧弯和旋转运动。

脊柱与脊髓及脊神经根的关系十分密切,脊柱损伤常可引起脊髓损伤或出现脊神经症状,但脊髓分出的运动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