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9783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社会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社会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社会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社会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docx

《社会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docx

社会学

《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

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论述

2.社会学的功能(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它的评价

4.合理需要的特征

5.人的需要对择业的影响

6.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7.如何理解社会角色

8.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要方法

9.如何扮演好社会角色

10.社会交往的功能

11.个人社会化的可能性

12.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3.人类群体与动物群体的区别

14.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

15.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16.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17.我国家庭结构变化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18.我国家庭功能变化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一、重要名词解释:

家庭结构社会交往犯罪社会制度过度城市化社会需要社会分层社会分化初级社会群体社区家庭贫穷文化论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社会控制科层制社会群体

二、重要知识要点:

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论点是哪三点?

2、初级社会群体有哪些功能?

3、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点。

5、人际关系影响的因素?

7、社会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

8、什么是社会趋同论?

9、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10、什么是社会控制?

它的功能?

11、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

12、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与特殊社会化的异同。

13、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

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14、社会保障功能是什么?

15、社会变迁的原因?

16、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的主要点?

17、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社会学概论简答题、论述题

1、为什么同龄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案:

所谓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儿童和青少年刚刚步入群体之中,受到同龄人趋同的兴趣、爱好的吸引,以及想获得同龄群体的认同的心理影响,使这个群体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个群体的人们来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因此,影响力不容忽视。

在同龄群体中,儿童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新的东西。

首先,在同龄群体中的大多数活动不是由某种权威事先为他安排好的,他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交往,这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学会灵活地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增加人际交往和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

其次,个体在同龄群体中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形成较为明晰的亚文化意识。

2、简述社会化的意义。

答案:

可以从两个方面谈人的社会化的意义。

(1)从个人角度来看,首先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因为,人需要社会化,学习社会生活技能,了解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社会各种制度、习俗传统等行为规范,以获得社会成员的资格,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生存发展。

其次,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须的途径。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总是处于变迁之中,这种社会变迁会造成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使人们无所适从,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紧张,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人需要继续社会化,以便于重新适应变化和发展了的社会。

(2)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人类社会运行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因为,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社会就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行;如果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一致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下去。

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这样的,新的一代总是从上一代人那里接受社会文化。

3、简述角色失调与社会运行发展的关系。

答案:

人们在角色扮演中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像社会的运行常会产生不协调一样,在社会的角色扮演中也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就是角色的失调。

角色失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与社会运行发展相互影响:

(1)角色冲突。

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角色冲突会妨碍或破坏社会运行中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应该尽力避免。

它会影响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2)角色不清。

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种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个角色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这往往体现在社会运行发展的急剧变迁过程中,因为新的角色、新的职业出现,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权利义务要求,角色承担者不知如何是好,影响社会角色行为。

这体现出社会运行对角色失调的影响。

(3)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

前者是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后者是指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

它们的发生即可能是个人原因,也可能是社会原因,但最终都会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行。

社会角色在社会互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社会的运行状态,是我们应该了解、关注的问题。

4、什么是社会学?

答案: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社会学的概念解释有很多种,在对这些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之后,我们发现社会学有这样一个特点:

即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着自身的结构特征和运行特征,始终存在着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关系与作用。

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其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如何形成相互之间的和谐,以及影响、制约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因素为何,就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目标对象。

为此,我们给社会学作出了这样的界定: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我们可以把定义观点浓缩为五个字:

即“社会运行论”。

5、社会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

人类社会一经形成就要发挥其作用,这种作用我们称为社会功能。

社会的基本功能有以下方面:

(1)整合的功能。

在同一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关系、社会群体、社会内外的文化、体制等多方面都有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社会整合功能就是发挥着协调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问题与矛盾,使社会出现协调运行和良性发展的局面。

(2)交流的功能。

人类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交往的工具,使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

社会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场所和规范,为人类互动提供了条件并使其合理地进行。

(3)导向的功能。

任何社会都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如:

道德、法律等,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

(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一代代的更替,而社会却是长存的。

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会通过社会而得到积累和发展。

8、什么是代差?

结合实际阐述代差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答案:

代差也有人称为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

从社会学意义上理解,代差反映的是在两代人生活的这个时代里,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和程度,也反映出两代人在社会化各阶段上的差异。

整个社会系统变化越迅速、越深刻,那么两代人在各自的社会化中所形成的个人信念、个性、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等的差异也就越大、越宽。

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系统正在经历着急剧而深刻的整体性的结构变化,同时带动社会的规范体系、价值标准、行为方式也发生令人惊心触目的变化。

这一切导致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新、老两代人之间的思想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等方面的差异对立和冲突。

一个社会如果对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的话,就不能有意识地加以调适,必然造成亲子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甚至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引起种种社会问题。

对其加以解决,以避免造成更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就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首先,我们认识到代差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是客观存在的。

因为社会是发展的,有发展就有变化,有变化,就有差异。

其次,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的分析。

不能一概否定老的、旧的、传统的,要客观、理性的分析、理解。

第三,不同社会、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不同的代差状况也要采取不同对策。

如何控制或引导由代差引发的问题或矛盾,最终要以能否达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为基准。

因此,我们要正视它的存在,充分认识到它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9、你认为成功的角色扮演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为什么?

答案:

社会上没有一个人是不承担一些社会角色的。

当他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时,就会去承担这个角色,并按照这个角色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这就是我们说的角色扮演。

一个成功的角色扮演者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社会角色的确定。

在角色扮演中,首要的任务是角色确定,也就是说,我是谁,我在社会中到底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

如果搞不清楚我是谁,我在社会中到底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的话,那么你就不可能去扮演好这个角色。

每个人在社会中随时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即我是谁?

角色确定不当,就会出现角色扮演的失误。

其表现为不能胜任角色、不能承担合适的角色、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等。

(2)社会角色的表现人们在确定了所要担当的角色后,直接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这个角色表现出来。

这需要如下一系列环节:

首先,道具、布景的设计、安排对角色的成功表现起着重要作用;其次,一个成功的角色要有合适的衣着、仪表和言谈举止;最后,角色的台前、台后表现要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相互配合。

(3)社会角色的扮演以上都是从静态角度来说的,而一个成功的角色扮演还表现在一个动态的过程。

角色扮演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是对角色的期望。

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首先遇到的是社会或他人对这个角色的期待。

只有较好地把握住角色的期待,才能按照角色期待扮演好这个角色。

其次是对角色的领悟。

人们对角色的扮演虽然受社会期望的影响,但是在更大程度上是他们自己对角色的认识、理解,即对角色的领悟。

只有充分理解好自己的角色,对于一个角色扮演的评判标准,以社会的评判为准的,而不以个人的评判为准,才能很好地扮演这一角色。

最后,对角色的实践。

对角色的实践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

在很多情况下,对角色的领悟与实践是一致的。

在角色实践中,也常常出现角色的建设,就是在一些没有预料的情况下,角色扮演者灵活地创造出了适时的角色扮演,这是在社会转型、变化发展中需要的一种角色扮演,有助于角色的成功扮演。

1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答案:

就社会学的学习而言,其意义之一是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即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并且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

认识社会是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将来会怎样变化,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社会学的三大功能,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社会学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其意义之二是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人们在维持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社会学用自己的研究成功,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根据,以及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社会的改革发展服务,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面临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也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学习社会学,可以利用社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我们周围的问题,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

51、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请解释说明。

答:

社会化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

个性是个体的基本精神面貌,自我是个性的核心内容,它们是社会化的产物,对个体的社会活动起着决定作用。

经过社会化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个性和自我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符合社会价值标准,只有符合社会价值标准,个体才能顺利进入社会,其行为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

因而,遵循社会价值规范,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第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未经社会化的生物意义上的个体,通过社会化掌握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将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内化,形成符合社会文化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方式,成为承接社会文化和延续社会文化的一个载体;第三,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角色,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个体要承担和胜任某一社会角色,就必须学习一定的基本生活技能和某些专业技能,并在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中培养对角色的理解

52、社会角色的扮演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才能扮演社会角色?

答:

角色扮演包括三个阶段:

对角色的期望,即角色扮演者了解社会或他人对角色的要求和期望;对角色的领悟,即角色扮演者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对角色的实践,即角色扮演者扮演角色。

要实现对角色的扮演,角色扮演者必需首先具备布景和道具,布景和道具不仅是角色扮演必需的物质条件,而且是角色的标志,证明了角色的有效性。

很好地设计布景和道具是成功扮演角色是重要条件;其次角色扮演者需要适当的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衣着和仪表是人们识别和承认角色的外在标志,言谈举止是角色内在品质的体现,是人们识别角色的主要依据。

因而,适当的衣着、仪表和言谈举止是成功扮演角色的重要内容。

最后需要台前台后的区别表演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台前表演是表演者正式展示给观众的内容,是有序的、得体的,而台后表演则是台前表演的准备,是不愿让观众看见的内容,所以在角色扮演中,一般应防止观众到台后来。

另外,一个社会角色的成功扮演还需其他社会角色的积极配合。

53什么是群体凝聚力?

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

答:

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将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群体凝聚力的形成有三个层次:

人际吸引、成员对群体规范的遵从、成员认同群体目标并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可见,群体凝聚力的形成和凝聚力的强弱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成员对群体的认知程度、认同程度和群体自身所具有的吸引力。

就成员个人而言,群体对其凝聚力的大小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其一,群体自身对成员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成员是否感受到这种吸引力;其二,成员与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是否遵循了互惠性原则,保持一致;其三,群体的关系结构是否具备一致性和互补性,即成员能否在群体中寻找到与自身志向、爱好、观念、信仰等相一致的伙伴,或别的成员能否与该成员在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形成一定的互补。

另外,影响群体凝聚力的还有环境因素,表现在群体外部冲突所形成的压力。

当一个内部凝聚力较弱的群体,遇到来自外部激烈冲突的巨大压力时,凝聚力会大大增强。

54、什么是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

它对于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有何影响?

答:

非正式结构是指未经明确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关系形式。

非正式结构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成员对于情感的需求,而在互动中结成正式结构之外的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利益的利益群体。

这种在组织正式结构中的非正式的利益群体,一方面能够使组织成员获得认同和情绪上的支持,在工作中得到帮助,从而使成员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使在结构上缺乏一定灵活性的正式组织应付外界环境的突变。

但另一方面,当非正式结构的利益和目标与正式结构不一致或发生冲突时,非正式结构会有碍组织的正常运行。

55、如何分析和理解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社会分层现象?

答:

我国目前的社会分层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层有本质的区别。

表现在:

在我国废除私有制后,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不再带有阶级对抗的色彩;由于消灭了私有制基础上的根本的不平等,我国社会中的社会垂直差距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平等程度高出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对立,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呈现出功能互补性,总趋势是日益接近,社会结构日益一体化。

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我国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事实上,我国目前社会仍存在着不平等现象。

以机会均等原则为分析尺度,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平等:

首先,由于用于保障机会均等的制度、措施、规则的不完善,使机会均等原则无法实现或遭到破坏,这是机会均等未能实施而产生的不平等。

其次,人们在享有相等机会的前提条件上存在着差距,在行使自身权利的手段上存在差别,从而产生事实上的不平等。

总之,制度、规则的不完善,社会差别的存在以及机会均等原则自身的性质都有可能造成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不平等.

1、什么是社会角色?

运用社会角色理论阐述当代大学生社会角色的扮演。

社会角色:

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角色期望:

承担角色时,遇到他人或社会对角色的期望。

角色领悟:

在角色承担者对角色有所认识、了解,也就是角色领悟后,才能开始表演。

角色实践。

常常与角色领悟相一致。

收到其他因素影响,偶尔会不一致。

人们常常作出角色建设,即创造性的表演角色。

4、一个人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哪些社会化类型阶段?

答:

(1)初级社会化。

这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基本的社会化,主要向儿童传授、灌输语言和其他任知本领。

(2)预期社会化。

这是指向未来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是让人们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

(3)发展社会化。

这是在初级社会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化,当环境发生变迁时,成年人必须重新学习新的环境和新的角色,继续进行社会化以是适应生活的需要。

(4)反向社会化。

这种社会化是指年轻的一代将新的文化知识、技能、价值观、生活方式传递给他们的父母或前辈的过程。

(5)再社会化。

这是一种强制性的教化过程,它使人有意忘掉人们在以前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习得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自我认同,接受一种截然不同的、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模式。

5、简述社会角色的含义。

答:

(1)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2)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

①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②社会角色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③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④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6、初级社会群体有哪些特点?

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1)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

①规模小;②经常、持久、直接的面对面互动;③不能替代的人际关系;④浓厚的感情色彩;⑤靠习俗伦理维持的群体控制;⑥多重角色。

(2)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功能:

①正功能:

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场所;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②负功能:

一是初级社会群体的过分发展可能会抑制个人的发展;二是当初级社会群体的某些价值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一致时,成员对群体的忠诚可能会损害社会利益。

7、什么叫科层制?

简述科层制组织管理方式的利弊?

答:

(1)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是一种对权力职能和职位进行合理划分,分科执掌,分层负责,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管理方式和组织体系。

最早提出科层制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

(2)科层制组织管理方式的利弊:

①利:

科层制为管理活动、管理人员和领导者行使权力提供了正式的规则。

科层制管理方式所具有的特征表明,它是建立在有系统地划分管理权力以便提高工作效率的业缘基础上,有一整套关于任职者的职权和职责,考核、选拔工作人员,协调各方面关系,处理各种情况的程序和规章制度,比起家长制管理方式,科层制的出现无疑是组织管理史上的一大进步。

②弊: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层制本身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如上下之间过分严谨的等级层次往往会扼杀个人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权利集中于科室负责人,限制了多数人参与管理或发表意见,很难形成集体智慧;多层次、多科室的划分,容易造成相互沟通的障碍;组织规模庞大、结构僵硬,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环境;重视规则的作用,强调组织成员照章办事,会导致组织成员出现把严格遵守制度作为工作目的的“目标置换”现象;分层负责、分科室管理会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降低工作效率等。

社会学概论复习题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D.《社会学原理》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B)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1902年)。

A.严复B章太炎C梁启超D孙本文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A.涂尔干B韦伯C孔德D斯宾塞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

A.达尔文B涂尔干C斯宾塞D韦伯

5、严复将斯宾塞的(C)译作〈〈群学肄言〉〉。

A社会学原理B社会静力学

C社会学研究D社会学大纲

6、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D),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A.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B。

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初至二战D。

二战以后

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年(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A李景汉B陈达C许仕廉D陈翰笙

9、1913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A上海圣约翰大学B厦门大学

C上海浸洗学院D燕京大学

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

A享乐主义B权力主义C悲观主义D乐观主义

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B)

A心理上的矛盾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D)

A再社会化B特殊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

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D)

A文化的角度B个性发展的角度

C社会结构的角度D气候的角度

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

A继续社会化B再社会化C特殊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

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

A.角色扮演B.角色冲突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

16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C)最早提出来到。

A、库利B、斯宾塞C、滕尼斯D、孔德

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B)

A、一人以上B、两人以上C、三人以上D、四人以上

18、(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

A、普那路亚家庭B、血缘家庭

C、对偶家庭D一夫一妻制家庭

《社会学概论》试卷

(一)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是关于社会行动的正式的、实质性的规范系统。

它不仅对社会行动过程实施系统化的协调,还强调行动目标的一致性,即把各种相关的社会行动导向统一的目标。

这一点除了在社会行动的协调一致方面有所反映外,还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对目标和目标价值的认同方面。

这是一种更为内在规范,它不仅要求人们怎能样去做,还规范人们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

社会化:

社会化就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之一,它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

社会问题:

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

具体指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着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