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期末总复习学长整理终极版计算机组成原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9660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期末总复习学长整理终极版计算机组成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完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期末总复习学长整理终极版计算机组成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完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期末总复习学长整理终极版计算机组成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完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期末总复习学长整理终极版计算机组成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完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期末总复习学长整理终极版计算机组成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期末总复习学长整理终极版计算机组成原理.docx

《完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期末总复习学长整理终极版计算机组成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期末总复习学长整理终极版计算机组成原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期末总复习学长整理终极版计算机组成原理.docx

完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期末总复习学长整理终极版计算机组成原理

1.二进制代码10000000对应原码真值:

-0。

补码真值:

—128。

反码真值:

-127

2.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补码运算的目的是为了简化计算机的设计。

3.定点机

a)小数定点机:

范围–(1–2-n)~(1–2—n)。

b)整数定点机:

范围–(2n-1)~(2n-1)。

4.在定点运算器中,无论采用双符号位还是单符号位,必须有溢出判断电路,它一般用异或门来实现。

5.在定点数运算中产生溢出的原因是______。

A.运算过程中最高位产生了进位或借位

B。

参加运算的操作数超过了机器的表示范围

C.运算的结果的操作数超过了机器的表示范围

D。

寄存器的位数太少,不得不舍弃最低有效位

6.下溢指的是______。

A.运算结果的绝对值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绝对值

B。

运算的结果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负数

C.运算的结果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正数

D。

运算结果的最低有效位产生的错误

7.存储单元是指________。

A。

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储元

B。

存放一个机器字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C。

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D。

存放两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8.扩展操作码是__________。

A。

操作码字段外辅助操作字段的代码

B。

操作码字段中用来进行指令分类的代码

C.指令格式中的操作码

D。

一种指令优化技术,不同地址数指令可以具有不同的操作码长度

9.异步控制方式常用于__________作为其主要控制方式.

A.在单总线结构计算机中访问主存与外设时

B。

微型机的CPU控制中

C。

组合逻辑控制的CPU中

D.微程序控制器中

10.在一个微周期中__________.

A.只能执行一个微操作

B.能执行多个微操作,但它们一定是并行操作的

C.能顺序执行多个微操作

D。

只能执行相斥性的操作

11.在CPU中跟踪指令后继地址的寄存器是__________。

B

A。

主存地址寄存器

B。

程序计数器

C.指令寄存器

D.状态寄存器

12.就微命令的编码方式而言,若微操作命令的个数已确定,则__________。

A。

直接表示法比编码表示法的微指令字长短

B。

编码表示法比直接表示法的微指令字长短

C.编码表示法与直接表示法的微指令字长相等

D.编码表示法与直接表示法的微指令字长大小关系不确定

13.为实现CPU与外部设备并行工作,必须引入的基础硬件是________。

A。

缓冲器

B。

通道

C.时钟

D。

相联寄存器

14.采用DMA方式传递数据时,每传送一个数据就要占用一个________时间.

A.指令周期

B。

机器周期

C.存储周期

D.总线周期

15.向量中断是______。

A.外设提出中断;

B.由硬件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C.由硬件形成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D.以上都不对

16.将微程序存储在EPROM中的控制器是______控制器.

A.静态微程序;

B.毫微程序;

C.动态微程序;

D.微程序

17.隐指令是指______。

A.操作数隐含在操作码中的指令;

B.在一个机器周期里完成全部操作的指令;

C.指令系统中已有的指令;

D.指令系统中没有的指令

18.DMA方式______。

A.既然能用于高速外围设备的信息传送,也就能代替中断方式;

B.不能取代中断方式;

C.也能向CPU请求中断处理数据传送;

D.内无中断机制

19.在中断周期中,由______将允许中断触发器置“0”。

A.关中断指令;

B.机器指令;

C.开中断指令;

D.中断隐指令

20.在间址周期中,______。

A.所有指令的间址操作都是相同的;

B.凡是存储器间接寻址的指令,它们的操作都是相同的;

C.对于存储器间接寻址或寄存器间接寻址的指令,它们的操作是不同的;

D.以上都不对

21.第一代(1946~1958):

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第二代(1958~1964):

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第三代(1964~1971):

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第四代(1971年以后):

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现代计算机阶段(即传统大型机阶段)。

22.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___B___。

A.指令周期的第一个操作是取指令;

B.为了进行取指令操作,控制器需要预先得到相应的指令;

C.取指令操作是控制器自动进行的;

D.指令第一字节含操作码。

23.在CPU的寄存器中,______对用户是完全透明的。

A.程序计数器;

B.指令寄存器;

C.状态寄存器;

D.通用寄存器

24.定点数补码加法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符号位();二是相加后最高位上的进位舍去.

A、与数值位分别进行运算

B、与数值位一起参与运算

C、要舍去

D、表示溢出

25.输入输出的功能是()。

A、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B、进行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C、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D、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26.CPU通过指令访问Cache所用的程序地址叫做()。

A、逻辑地址B、物理地址C、虚拟地址D、真实地址

27.在统一编址方式下,存储单元和I/O设备是靠指令的()来区分的。

A、不同的地址

B、不同的数据

C、不同的数据和地址

D、上述都不对

28.存取周期是指_______.

A.存储器的写入时间;

B.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允许的最短间隔时间;

C.存储器进行连续读或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间隔时间;

D.指令执行时间

29.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方式中,中断方式的特点是_______。

A.CPU与设备串行工作,数据传送与主程序串行工作;

B.CPU与设备串行工作,数据传送与主程序并行工作;

C.CPU与设备并行工作,数据传送与主程序串行工作;

D.CPU与设备并行工作,数据传送与主程序并行工作

30.I/O采用统一编址时,进行输入输出操作的指令是_______。

A.控制指令;

B.访存指令;

C.输入输出指令;

D.程序指令.

31.总线的异步通信方式_______。

A.不采用时钟信号,只采用握手信号;

B.既采用时钟信号,又采用握手信号;

C.既不采用时钟信号,又不采用握手信号;

D.采用时钟信号,不采用握手信号

32.

33.

34.

35.

36.Cache-主存地址映射

a)直接映射

i.不够灵活

ii.命中率不高

b)全相联映射

i.灵活

ii.命中率高

iii.成本高

c)组相联映射

i.

37.存储器分类:

a)按存储介质分类

i.半导体存储器

ii.磁表面存储器

iii.磁芯存储器

iv.光盘存储器

b)按存取方式分类

i.随机存储器

ii.只读存储器

iii.串行访问存储器

c)按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分类

38.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机器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

39.机器字长:

是指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它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精度。

指令字长:

一个指令字中包含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一个存储单元存储一串二进制代码(存储字),这串二进制代码的位数称为存储字长,存储字长可以是8位、16位、32位等

40.指令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指令字长,并不取决于机器字长

41.半导体RAM属于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静态RAM只有在不掉电时,所存储的信息是不易失的

42.运算器中的核心部件是算术逻辑部件ALU

43.按序写出多重中断的中断服务程序包括保护现场,开中断,设备服务,恢复现场和中断返回几部分

44.存储器由m(m=1,2,4,8…)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有自己的地址和数据寄存器,若存储器采用模m编址,存储器带宽可增加到原来的m倍

45.设浮点数阶码为8位(含1位阶符),尾数为24位(含1位数符),则32位二进制补码浮点规格化数对应的十进制真值范围是:

最大正数为2127(1—2-23),最小正数为

2-129,最大负数为2-128(—2-1-2-23),最小负数为—2127

46.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特点是:

(二五同指顺中)

a)计算机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并规定了5部分的基本功能。

b)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寻访。

c)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数表示。

d)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e)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

通常,指令是顺序执行的,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变执行顺序

f)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47.中断响应的条件是什么?

中断响应主要完成哪些操作?

1)有中断请求;

2)CPU允许中断,即中断允许状态IF=1(或EINT=1);

3)一条指令执行结束。

1)保护程序的断点;

2)关中断;

3)转中断服务程序入口

48.什么是总线?

以总线组成计算机有哪几种组成结构?

答:

总线(Bus)就是计算机中用于传送信息的公用通道,是为多个部件服务的一组信息传送连接线。

按照总线的连接方式,计算机组成结构可以分为单总线结构、双总线结构和多总线结构等(详细内容见第7章)。

49.解释下列概念:

主机、CPU、主存、存储单元、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字、存储字长、存储容量、机器字长、指令字长。

解:

P9-10

主机:

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和主存储器MM合成为主机.

CPU: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早期的运算器和控制器不在同一芯片上,现在的CPU内除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外还集成了CACHE)。

主存:

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

可存放一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

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又叫存储基元或存储元,不能单独存取。

存储字:

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

存储字长:

一个存储单元所存储的二进制代码的总位数。

存储容量:

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代码的总量;(通常主、辅存容量分开描述).

机器字长:

指CPU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指令字长:

机器指令中二进制代码的总位数。

50.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机器字长、数据通路宽度、主存储器容量和运算速度等。

机器字长是指参与运算的数的基本位数,它是由加法器、寄存器的位数决定的。

数据通路宽度是指数据总线一次所能并行传送信息的位数.

主存储器容量是指主存储器所能存储的全部信息。

运算速度与机器的主频、执行什么样的操作、主存储器本身的速度等许多因素有关

51.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

答:

两种方式都是以CPU为中心的控制方式,都需要CPU执行程序来进行I/O数据传送。

程序查询式控制简单,但系统效率很低,无法实现并行操作;中断式通过服务程序完成数据交换,实现了主机与外设的并行性。

52.某计算机指令字长16位,地址码是6位,指令有无地址、一地址和二地址3种格式,设有N条二地址指令,无地址指令M条,试问1地址指令最多有多少条?

解:

设1地址指令有X条

((24-N)*26—X)*26=M

得:

X=(24-N)*26—M*2—6

53.

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