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练习古代诗歌鉴赏二词曲技巧解答.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8166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练习古代诗歌鉴赏二词曲技巧解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专题练习古代诗歌鉴赏二词曲技巧解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专题练习古代诗歌鉴赏二词曲技巧解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专题练习古代诗歌鉴赏二词曲技巧解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专题练习古代诗歌鉴赏二词曲技巧解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练习古代诗歌鉴赏二词曲技巧解答.doc

《高考专题练习古代诗歌鉴赏二词曲技巧解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练习古代诗歌鉴赏二词曲技巧解答.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专题练习古代诗歌鉴赏二词曲技巧解答.doc

Abstract:

Basedonthecomprehensiveanalysisontheplasticpart’sstructureservicerequirement,moundingqualityandmouldmenufactoringcost.Acorrespondinginjectionmouldofinternalsidecorepullingwasdesigned.Byadoptingthemulti-directionandmulti-combinationcore-pulling.Acorrespondinginjectionmouldofinternalsidecorepullingwasdesigned,theworkingprocessofthemouldwasintroduced

2011届高考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鉴赏

(二)——词、曲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相思·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1)请简要分析“空”字的表达作用。

答:

 

(2)这首词题目为“雨”,但通篇不出“雨”字,却“雨”贯全篇,请作简要赏析。

答:

 

 

解析:

(1)“空”字的表达作用属于炼字方面的技巧,应从描写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方面作答。

(2)上阕“一声声”写雨稠密,“一更更”写雨下个不停,“窗外芭蕉”写雨打芭蕉,“此时无限情”情因雨生;下阕“梦难成,恨难平”雨夜难眠,“不道愁人不喜听”雨不解人意,“滴到明”彻夜不停。

答案:

(1)表明夜晚雨密,台阶无人,更突出听者寂寞悲苦凄凉之感。

(2)上阕写雨之稠密,连绵不断,雨打芭蕉,情因雨生。

下阕写雨夜难眠,百感交集,雨不解人意,彻夜不停。

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宜兴作

苏 庠  

北风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谷。

落日送归鸿,夕岚①千万重。

荒陂垂斗柄②,直北乡山近。

何必苦言归,石亭春满枝。

[注] ①岚:

山林中之雾气。

②斗柄:

北斗七星柄部三星。

(1)简要分析本词上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

 

(2)本词结尾两句有怎样的深刻含意?

答:

 

 

 

答案:

(1)开篇两句以北风、野云、寒溪、冰谷等景物组成了一幅风吼云涌、寒溪冰谷的画面;后两句写鸿雁伴随着西下的夕阳缓缓飞回,雾气缠绕的重重山峦映入眼帘,在凄冷的气氛中诗人却不觉得凄凉。

(2)结尾两句说不必苦苦地想回乡,宜兴不久将是满眼春光。

景中融情,并以此告诉人们:

山中未必尽是冬日苦寒,自有春暖花开之日;如果心无所苦,则冬日亦视若春时。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离情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攲,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1)该词上阕中的“柳眼梅腮”句历来被称为“易安奇句”,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2)清代贺裳《皱水轩词筌》称赞结句“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为“入神之句”,试作简要分析。

答: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词关键词句的理解能力。

在分析这个句子时,首先要分析出句子所使用的艺术手法,然后分析这个句子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2)本题考查对诗词重要语句的鉴赏能力。

在分析时还是要先判断句子所使用的艺术手法,然后分析其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

答案:

(1)此句意蕴丰富,一语双关,既补充起句的景语,又极为简练地刻画出了一个思妇的形象。

(2)该句抓住“思妇手弄灯花”这一传神细节,使词意更加含蓄传神,思妇形象更加清晰,从而使整首词的主题表达得更加深沉含蓄,颇有意趣。

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寄公度

舒 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

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

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

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

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1)这首词的上阕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

 

 

(2)这首词中“涵”、“贴”、“寒”、“满”等字用得很好,请选择其中两个联系全诗分析其运用特点或表达效果。

答:

 

 

 

 

答案:

(1)写出了深秋凄凉萧条寒意侵人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孤独悲凉的心境。

(2)“涵”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天空苍茫开阔、水天一色的特点,意境阔远;“贴”字极言燕飞之高,极目难及;“寒”字以感觉写视觉,燕飞得高,高处不胜寒,以景写心,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满”字写出了雪之大,渲染出一种冷寂的气氛,暗寓见友之难,行路之难,突出了思友之情。

(只要答出这四个字中的任意两个字即可)

5.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苏 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①,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 ①凭仗飞魂招楚些:

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中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本词上片中的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

答:

 

(2)本词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

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

答:

 

 

(3)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

为什么?

答:

 

答案:

(1)堕花,老柳,开过花的樱桃。

(2)虚写(或“想象”)路途遥远,朋友孤独寂寞;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

(3)“点”或“破”,突出了青山的高峻。

6.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 君 怨

郑 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

 

 

(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1)梅花。

开放时间——未到春天;形态特点——有雪具有的洁白,还有雪没有的香味。

(2)用对比的手法,通过“竹篱茅舍”、“玉堂琼榭”的不同环境进行对比。

赞美梅花不论遭遇冷落还是身处富贵都一样高洁的品质。

7.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

(1)~(3)题。

[正宫]塞鸿秋

(元)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

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1)下面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功名万里”指东汉班超封侯万里事。

此处用典,借指求仕追官,争名夺利。

“斯文”一词,最早见于《论语》,此处指礼让文雅,品格高尚。

B.“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这两句用比喻修辞叹时光如电,人生易老。

出自《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C.“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由于年老休息的官员增多,所以道路上处处可见,树林中何曾遇见过。

D.“至今寂寞彭泽县”,全曲点睛之笔,一语揭出曲之命意所在。

赞颂了陶渊明是历史上心口如一真能归隐园田的少数高士之一。

(2)结合诗句对“斯文一脉微如线”中的“微”字进行赏析。

答:

 

(3)本曲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表现对比的关键字眼,结合本曲的主旨,

加以具体分析。

答:

 

答案:

(1)选C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的句意是:

都说不做官,但归隐的地方

却看不见他们的身影。

讽刺把归隐挂在嘴边而实际上坐在官位上不想动的人。

(2)“微”,是微弱、微乎其微的意思。

为官者为了一己私利彼此你追我逐,斯文已荡

然无存,没有人会想到国家百姓及礼让品格,讽刺官场之人不择手段争名逐利的丑

恶嘴脸。

(3)“至今寂寞彭泽县”句中的“寂寞”和“功名万里忙如燕”中的“忙”字,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

许多人都叫着“便休官”,可也没见挂冠归隐的彭泽县令陶渊明这里热闹起来,陶渊明这里越寂寞,官场那里越忙碌。

“寂寞”与“忙”的对比讽刺了那些口是心非自我标榜清高而实际醉心名利的为官者。

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天净沙·湖上送别

张可久  

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

绿柳匆匆去马。

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

(1)这首小令含蓄蕴藉,独具风格。

试分析“绿柳匆匆去马”一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感

情的。

答:

 

 

(2)曲中用了诸多不同的意象来表现作者的情感,丰富作品的意蕴。

请对“满湖烟雨”这一意象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在绿柳如烟的春天,作者不得不告别心上人,匆匆策马起程。

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沿湖千丝万缕的青青柳枝来表现自己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