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9252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docx

《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docx

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2008-05-31

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

最初的十六个副省级城市是根据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发文(中编[1994]1号)经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同意成为副省级城市的。

副省级城市与地级市或地级行政区一起纳入各省的直接管辖之下,没有被单列。

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分别如下: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广州深圳武汉成都西安

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是计划单列市。

重庆曾经一直是副省级城市,1997年成为省级的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

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让一些大城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而不是省一级行政级别。

设立计划单列市之初,并未对行政级别做明确解释。

计划单列市的设立是分批的,到1993年共先后设立计划单列市16个:

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

1993年,国务院决定撤销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计划单列市只剩6个。

同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宣布,原先16个计划单列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包括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6个计划单列市,而这些城市统称副省级城市。

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不再是计划单列市。

具有雄厚工商业基础和科技力量,社会总产值150亿元以上,人口100万以上,具有开放搞活重要地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有特别作用的特大城市。

计划单列市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户头,由国家直接下达计划,在经济上享有相当于省一级的计划决策权和经济管理权。

设立计划单列市的目的是要解决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大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政治与经济适当分开来发展经济的路子。

  1983年2月,国务院批准重庆市试行计划单列。

随后,武汉市、沈阳市、大连市、哈尔滨市、西安市、广州市、青岛市、宁波市、厦门市、深圳市、南京市、成都市、长春市等相继实行计划单列。

计划单列城市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同省的行政隶属关系,仍受省的“统筹、服务、协调、监督”等方面的领导。

计划单列内容主要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商品购销和分配调拨,能源及主要物资分配调拨、外贸进出口、地方定额外汇、劳动工资、财政信贷、科学技术以及各项社会发展计划指标等。

哈尔滨市概况

哈尔滨,坐落于中国东北部,美丽的松花江穿城而过,带来了无尽的秀美和丰饶。

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的方位赋予得天独厚的黄金时空。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

哈大、滨绥、滨州、滨北、拉滨五条铁路连通国内外,松花江黄金水道可直达俄罗斯,太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200万人次,可办理110多个家的客货联运业务。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2004年,哈尔滨市由原辖7个区、12个县(市),调整为辖8个区、11个县(市),即撤销太平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道外区,仍称道外区;设立松北区;撤销呼兰县,设立市呼兰区。

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8个区、11个县(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

2004年末,人口970.23万,其中市区人口394.54万,是全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是黑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

哈尔滨辖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

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363立方米。

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有“冰城”之称。

哈尔滨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83种,探明可供工业利用的25种,其中煤炭、天然气等20种矿产在黑龙江占有重要地位。

哈尔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其中山参、黄柏等药用植物,蕨莱、薇菜等食用植物,猴头蘑、木耳等食用菌,松子、榛子等野生油料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重要的出口资源。

哈尔滨野生动物的种类与数量较多,有东北虎、白鹳等多种国家一类和二类保护动物。

哈尔滨历史悠久,是中国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

公元1115年,女真人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区域性政权——金朝,国号大金,定都会宁(今哈尔滨阿城白城)。

1616年,建州女真领袖努尔哈赤称汉,建立“后金”政权。

1636年改国号为清,族名为满族,1644年入关。

此后,哈尔滨地区属清王朝阿勒楚喀(阿城)副都统管辖,恢复了古地名,汉语俗称“哈拉滨”,后称“哈尔滨”。

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迅速发展为近代城市。

长春市概况

  长春市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带,欧亚大陆东岸的中国东北大平原腹地,居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2′。

南北距离217.5公里,东西长227公里,幅员18881平方公里。

西北与白城市毗邻,西南与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黑龙江省接壤。

市区地处松花江的三级支流--伊通河畔。

  199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长春市对市辖的行政区划做了重大调整,撤销郊区,设绿园区,撤销双阳县,设双阳区,二道河子区更名二道区,同时对市辖的行政区划也做了相应调整。

市区面积由原1116平方公里,扩至357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原136平方公里,拓为137.35平方公里。

  长春市的气侯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侯类型。

东部和南部虽距海洋不远,但由于长白山地的阻挡消弱了夏季风的作用;西部和北部为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畅通无阻,各季风的势力影响很大,故气侯部的特点是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4.8℃,最高39.5℃,最低零下39.8℃。

年平均日照为2,866小时左右,无霜期为140?

50天左右,平均降雨为567.0毫米。

夏季气候凉爽,绿树成荫,素有"塞北春城"之称。

冬季白雪皑皑,玉树琼枝,一派"北国风光"。

截至1996年底,长春市共有1,774,578户,6,767,781人。

其中,男性人口3,448,350人。

占人口总数的51%;女性人口3,319,431人,占人口总数的49%。

市区(南关区、宽城区、朝阳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人口2,741,731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0.5%;县(市)(农安县、九台市、榆树市、德惠市)人口为4,026,050人,占全市人口的59.5%。

全市总人口比上年增加94869人,增长率为14‰,比上年上升为0.7‰。

长春市人口占吉林省总人口的26.2%。

  长春市属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吉黑褶皱系松辽拗陷的东部边缘,城区下部分布着深厚的白垩系泉头组,为一套红色较粗粒碎屑岩,均为不透水层或含水性极微层,地层深厚,岩层致密,倾角很小。

此外,第四世纪沉积相当普遍,洪积层上部为黄土状物质,下部为红色粘土或砂粒层。

新构造运动以来,地体微升,地表受流水切割,沟谷发育,形成微波状台地平原。

二级阶地黄土状亚粘土厚15?

5米,抗压强度20?

5吨/平方米,是较佳的天然地基。

一级阶地(二道区)亚粘土层地基抗压强度8?

1吨/平方米,但地表下2?

米深处有一淤泥夹层,不适于天然地基,下部是砂、沙砾层,抗压强度25?

5吨/平方米,距地表6?

1米以下是基岩,对大型、特大型建筑基础置于基岩上最为有利。

长春市的地貌特点,是远依山,近傍水,以平亢的台地平原为主。

主要地貌类型为:

(1)低山丘陵;

(2)台地平原;(3)冲积平原;(4)火山锥体。

沈阳市概况介绍

沈阳市是东北最大的城市,辽宁省省会。

西汉时称侯城,辽金时置沈州,并用土夯筑城墙,为沈阳建城之始。

元代时,因其地理位置在沈水之阳(即浑河北岸),而改称沈阳路。

1625年清太祖将都城从辽阳迁至沈阳,1634年清太宗将沈阳改名为盛京。

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成为陪都。

清朝统一中国后,在沈阳设奉天府。

1945年恢复沈阳名称。

沈阳的旅游景观丰富多彩,沈阳故宫、皇家陵寝(福陵、昭陵)、“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张氏帅府)、怪坡、棋盘山风景区等,都是沈阳著名的旅游景观。

沈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2300年的建城历史。

她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省中部。

位于东经122度25分至123度48分,北纬41度11分至43度2分之间。

背依长白山麓,面向渤海之滨,是辽东半岛的腹地,是辽宁省省会,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

总面积1298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85平方公里,总人口680万。

  

沈阳气候。

沈阳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6℃~11℃。

一月份最冷,七月份最热。

每年4~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0月为秋季,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为冬季。

春秋两季受季风影响,需穿夹衣、薄毛衫等;夏季多雨,应带雨具;冬季气温较低,需穿棉衣、毛皮或羽绒服装御寒。

每年5~10月是沈阳最佳旅游季节;1~2月是观赏冰雪景观和民间节日最佳时间。

  

沈阳公路密集,四通八达,是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沈阳历史

7200年前人类在此农耕渔猎,繁衍生息,创造出新乐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重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沈阳隶属辽东郡西汉时期沈阳已具有城市轮廓,称为“侯城”唐代改称“沈洲”公元921年辽太祖移民到此,修筑土城,生产随之发展

金代时期金太祖攻占沈洲,沿用“沈洲”之名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改沈洲为“沈阳路”,归辽阳管辖。

由于沈阳地处沈水(浑河)之北,以中国传统方位论,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故改沈洲为沈阳。

从此,“沈阳”这一名称正式出现在史料上,距今已有702年的历史。

1386年明朝改称“沈阳路”为“沈阳中卫”

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今沈阳故宫)。

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

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为陪都

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名“奉天”

1911年辛亥革命后,沈阳成为奉系军阀统治的首府。

1923年正式设立奉天市政公所,沈阳首次出现市的建制

1929年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后,改“奉天市”为“沈阳市”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并侵占沈阳后,又将“沈阳市”改为“奉天市”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奉天市”恢复“沈阳市”名称

1948年11月2日沈阳正式解放

1953年沈阳市改为中央直辖市

1954年沈阳市改为辽宁省辖市

1964年中共辽宁省委决定设立沈阳专区

1993年原铁岭市的法库、康平县划归沈阳管辖,新民县撤县建市

至今沈阳市辖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于洪、苏家屯、东陵、新城子9个市区以及新民、辽中、法康、康平4个县(市)。

沈阳城市综合实力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实现大幅提高。

初步核算,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为10年来最高增长水平。

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7亿元,增长1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40.5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49.5亿元,增长11.1%。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5.8:

49.5:

44.7,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1%,拉动经济增长9.6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进一步显现,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到43.7%,为“八五”以来最高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4%,拉动全市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地方财力迅速扩张,财政收支快速增长。

2004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8.2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并连续第四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

其中,税收收入83.0亿元,增长30.6%。

地方财政支出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0.2亿元,增长27.9%,政府对宏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地方财政支出中,农业支出7.0亿元,增长18.7%;科技支出4.2亿元,增长19.4%;教育支出22.3亿元,增长20.1%;社会保障支出31.1亿元,增长22.0%;城市维护费支出24.0亿元,增长37.7%。

沈阳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9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在总人口中,市区人口492.3万人,县(市)人口201.6万人;农业人口247.6万人,非农业人口446.3万人。

人口出生率6.91‰,比上年上升1.58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88‰,上升0.7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0.03‰,上升0.9个千分点。

计划生育率达到99.55%,新生儿性别比为107.4:

100。

  就业

  到2004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99.8万人,比上年减少1.1%。

在岗职工94.3万人,减少2.0%。

其中,国有经济单位55.7万人,减少2.6万人;集体经济单位8.3万人,减少0.8万人;其他经济单位30.3万人,增加1.6万人。

从在岗职工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0.8万人,减少17.6%;第二产业38.4万人,减少3.2%;第三产业55.1万人,减少0.8%。

年末全市离岗职工25.0万人。

  促进再就业工作,就业形势稳定。

据劳动部门统计,2004年全市开发就业岗位15.2万个,实现就业和再就业22.4万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大龄就业困难群体2.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5.7%。

  居民收支、工资及人均储蓄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储蓄稳步增长。

2004年,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332元,增长15.8%。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2357元,增长8.3%。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23.96`元,增长12.1%;人均消费支出7212.9元,增长7.8%。

农民人均纯收入4346.99元,增长13.8%,是1999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77.2元,增长12.7%。

  居住水平

  住宅建设、旧区改造加快发展,居民居住质量不断提高。

2004年完成城镇住宅建设投资248.5亿元,比上年增长77.5%;新建成住宅821.1万平方米,增长44.1%。

为8000户低收入家庭提供政府补贴房40万平方米;为农村特困户建房223套。

开展“平改坡”旧住宅美化工程,全年实施房屋“平改坡”工程40.5万平方米,涉及住户6484户。

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1.55平方米,增加1.4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4.42平方米,增加0.5平方米。

  

  据抽样调查,2003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6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18.4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2065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

沈阳市花 

 玫瑰,自古以来人们把它比喻为美好意愿和崇高希望的象征,受到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珍爱,很多国家把它定为国花。

我国各地广泛栽植,沈阳市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每当六月花盛时节,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妩媚多姿,芳香袭人,倍受沈阳人民珍爱。

玫瑰不仅有花型俊美、

花色艳丽、花香馥郁的优点,同时它还有不畏严寒、不择沃土,把芬芳无私奉献给人民的精神。

因此,沈阳市以玫瑰为市花。

沈阳市树 

 油松,一向被人们比喻为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广泛栽植,尤以辽宁为最,在沈阳市更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沈阳东、北两陵的参天古松群为油松树木中珍贵的瑰宝,早已被人们视为代表沈阳的象征。

油松枝干虬曲苍劲,针叶青翠,四季常青。

冬季不畏严寒,傲然挺立。

雪映青松的壮丽景观在北国风光中更为可贵。

因此,沈阳市在公园、广场、街道和庭院中普遍栽植油松,并得到沈阳人民的珍爱。

沈阳标志

宇宙竞进,古今同风。

太阳鸟为公元1978年在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一件业已炭化的古代木雕艺术品,据考证,迄今已7200余年。

真品全长45厘米,形态俊美,似鸟、似鱼、似羊,皆非是,乃华夏无价之宝。

鸟啼曲咏,神以飞舞。

太阳鸟为新石器时代氏族图腾,新乐部落视其为保护神,世代顶礼膜拜。

一城一国必于渊源,有其灼华生命。

太阳鸟为沈阳城市发端之标示,亦为城市精神与文明之象证。

太阳鸟青春永驻,万代流芳。

沈阳文化

  沈阳市的文化教育、文化艺术与文体事业欣欣向荣,不仅东北大学、辽大等一些高等学府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志青年求学,高中、初中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这也是沈阳政府努力发展教育事业的成果,政府鼓励有志的青年出国留学申造,每年一届海外学子归国会,让学子们了解沈阳,并为其在沈阳工作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使得海外学子们回国后很愿意选沈阳作为发展自己的乐土。

不仅如此,沈阳还大手笔投资在浑南建设大学城,坚实教育基础,一定会给沈阳的发展与国际生誉带不可估量的回报。

  文艺创作、演出日趋兴旺,文化设施取得新成效,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市有22个文化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沈阳的乡镇、街道文化网络日趋完善。

全市有群众艺术馆、

文化馆15个,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19个,档案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7个;拥有市级广播电台一座、电视台一座。

现在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已达到97.22%,电视人口覆盖率98%。

全年新闻出版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沈阳体育事业是有目共瞩的,不断为国家输送着体育人才,在国际大赛中为国争光。

沈阳还是一座足球城,承办过两届十强赛,并在2000年使国家队成功的冲入世界杯决赛圈子,因此,国人称沈阳为福地。

沈阳经济

沈阳作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素有"共和国装备部"的美誉。

沈阳拥有雄厚的资产存量和较大的经济规模,城市综合实力居全国第5位,同时世界银行将沈阳市列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沈阳是门类齐全、成套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工业大市,还是个以城郊型农业为主,产业化和综合商品率较高的农业大市。

同时,沈阳的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等新兴第三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

沈阳具有科技和人才方面的优势,科技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技术市场体系实力雄厚。

作为区域中心大市场,沈阳对周边城市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的吸纳力和辐射力。

在面向新世界的发展中,沈阳将大力促进工业、农业的现代化,通过发展旅游业、电子信息业、汽车产业、环保业,形成新兴支柱产业。

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中,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发挥出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

大连概况

大连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10℃。

大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化城市,2001年6月5日联合国授予大连为中国唯一、亚洲第二个"世界环境500佳"城市。

1999年在大连建市百年之际,江泽民同志为大连题词:

"百年风雨洗礼,北方明珠生辉",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暐为大连旅游题词"浪漫之都"。

大连旅游的特点是以大海为背景,以绿色为依托,以漂亮的城市环境为品牌,以大型旅游活动为载体,以特色旅游项目和时装城、足球城、田径之乡、夜光城为吸引力的年轻而现代的浪漫之都。

一、浪漫的广场、绿地、喷泉--城市建在花园里

大连城市中有1300万平方米的绿地,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平方米,是中国北方绿化最好、绿色最浓的城市。

大连是中国广场最多的城市,50个广场多姿多彩:

有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海军广场,有中山音乐广场,有人民喷泉广场,还有亚洲最大、面积为110万平方米的星海湾广场。

在现代城市中,路畅很重要,因为它可以保证不塞车;广场比路更重要,因为广场是城市的客厅,有了广场就能纳客,让游人在宽松的环境中休闲观光。

42.5公里长的滨海路,是中国的旅游精品路,宛如一条玉带飘逸着,将诸多旅游景点连接起来,正可谓"犹抱琵琶半遮面,大珠小珠落玉盘"。

近10年来,大连从市区迁走100家工厂,让出土地搞绿化,有100万市民迁进新居,使居民出了家门就进花园。

二、浪漫的建筑--奏响城市凝固的音乐

在大连,城市建筑风格各异:

有古罗马的柱式建筑,有流行于欧洲的圆穹式建筑,有古老的俄罗斯建筑(俄罗斯一条街)、巴洛克式建筑,有拜占庭式建筑,有日本别墅式建筑(南山旅游风情街),有中国古典式建筑。

如果说希望大厦是大连建筑群中亭亭玉立的美少女,那么世界贸易大厦就是大连建筑群中风流倜傥的美男子。

大连建筑古老与现代、典雅与浪漫、传统与西洋和谐地融为一体,奏响了一曲优美动人的城市建筑交响乐。

三、浪漫的大海——空气清新、海鲜上乘

大连有1906公里海岸线,"金沙滩,银沙滩,海天连成一片";大连空气中负氧离子多,温度适宜,不冷不热,空气清新。

大连是避暑胜地,是适合人居住和旅游的城市。

正由于大连是自然的大空调,不仅适合人的生存,还造就了"狗妈妈喂养虎儿子":

一只老虎生了两只小老虎,小虎靠狗妈妈喂养长大。

在世界上要看"狗娘养的老虎",只有在大连。

大连的吃海、玩海、钓海、看海、购海已形成系列旅游产品。

大连海产品丰富,鲍鱼产量占全国60%。

大连海域海水干净,冷度适宜,含盐量30‰,正适合鱼虾、鲍鱼、刺参、扇贝、紫海胆、螺类等海珍品的生长,营养价值高且味道鲜美,吸引了大批游客。

除此之外,大连还有西餐、日餐、韩国餐、泰国餐;有中国的京菜、川菜、鲁菜、粤菜、上海菜,可谓"美食天堂"。

大连出运动员:

马家军至今保持世界田径赛跑中的1500米、3000米、5000米、10000米的纪录。

中国足球队冲出亚洲,参加2002年在日本、韩国举办的世界杯赛,从教练到主力队员大连人占多数,大连足球队在中国职业甲A联赛中9年7夺冠。

大连出文艺人才:

作曲家、歌唱家、舞蹈演员、专业模特,还有作家、画家、电影演员等。

为什么?

研究结果表明: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大连人吃的是浪漫的大海的上乘海鲜。

有的市民称:

吃鱼的男人更强壮

吃鱼的女人更漂亮

吃鱼的少儿更聪明

吃鱼的老人更长寿

吃鱼的城市更兴旺

四、浪漫的金石滩、旅顺--休闲度假好去处

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礁石奇观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杰作,龟裂石有六亿年历史,被称为中国地质博物馆。

有在世界4万个高尔夫球场中排名第六的金石高尔夫球场,有金石乡村俱乐部,有中华武馆,有模特影视艺术中心,可以说全国最漂亮、艺术水准最高的女模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