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昆乱史依弘》北京演出简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8982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武昆乱史依弘》北京演出简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文武昆乱史依弘》北京演出简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文武昆乱史依弘》北京演出简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文武昆乱史依弘》北京演出简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文武昆乱史依弘》北京演出简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武昆乱史依弘》北京演出简报.docx

《《文武昆乱史依弘》北京演出简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武昆乱史依弘》北京演出简报.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武昆乱史依弘》北京演出简报.docx

《文武昆乱史依弘》北京演出简报

连演五台传统大戏

史依弘将唱京昆马拉松

2012-12-12京华时报记者田超

史依弘要挑战京昆大戏王俭摄

本报讯(记者田超)明年1月9日至13日,“文武昆乱史依弘”系列演出将在国家大剧院举办。

前天,史依弘在演出发布会上表示,这次将与蔡正仁等名家合作连演五台京昆大戏,其中与张军合演的《牡丹亭》将完全遵照传统昆曲的演法。

在这五天的系列演出中,史依弘将依次上演京剧《白蛇传》、昆曲《牡丹亭》、京剧《穆桂英挂帅》、京剧《奇双会》和京剧《玉堂春》。

演出制作人林恺也为这次密集的演出捏了把汗,他把演出称为史依弘的“铁人五项”和“京昆马拉松”。

今年6月初,史依弘与张军合演的昆曲《牡丹亭》在舞美、唱腔等方面跟传统昆曲有很大不同,也引来媒体、戏迷的广泛争议。

史依弘透露,这次大剧院演出将完全按照俞振飞、言慧珠老师的版本演,“这次我们演《牡丹亭》完全按照传统来演,这个戏我是一点一点跟张洵澎老师学的。

 

史依弘文武昆乱众位大师加持

2013/01/06    来源:

 北青网      作者:

郭佳

1月9日至13日亮相国家大剧院

  本报记者郭佳自上海报道 上海京剧院的排练厅中第一次传出了悠扬的竹笛声,沪上京剧青衣头牌史依弘袅袅婷婷演起了缱绻娇羞的杜丽娘,而在她身旁,“天生一个唐明皇”蔡正仁、“小言慧珠”张洵澎、当今麒派掌门陈少云、“昆曲王子”张军等一干上海京昆界的新派人物穿梭左右。

即将于1月9日至13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文武昆乱”史依弘专场,对于流派和师承界限分明的京剧界无异于大胆之举,多位大师级人物的帮衬,更使之成为一次戏曲界观念的破与立。

  尊俞振飞言慧珠演出版本柳梦梅“卖萌”杜丽娘奔放

  从程派《锁麟囊》到去年的《2012牡丹亭》,史依弘近年来在制作人介入下的每一次尝试都跳脱了梅派青衣的范畴,公众舆论也是毁誉两极。

而此次将演出的《牡丹亭》在史依弘看来是一次创新之后的回炉,指导老师张洵澎说:

“这是1959年俞(振飞)老和言(慧珠)老演出的版本,剧中虽然不乏东方戏剧的含蓄,但柳梦梅被诠释成一个挚诚的花痴,时而俏皮时而幽默,用流行词汇形容就是‘Q版’和‘萌版’。

  早在十多年前排演时,被大家戏称为“澎派”的张洵澎,就用自己从老师言慧珠那里承袭下来的一贯开放思维创造了不少奔放的身段和扮相,比如“幽媾”一段的下腰接吻,比如杜丽娘领口别着的预示春心荡漾的红花,比如将腰、胯、胸、脖子等女性特征发挥到极致……

  蔡张版“吻戏”发扬张洵澎“猛料”相授

  上世纪80年代,正是蔡正仁与张洵澎版《牡丹亭》中的接吻为当时尚处封闭传统美学中的戏曲打开了思路,随后便有人在《活捉》等剧中借鉴并推而广之。

在张洵澎的表演中,不仅借鉴了赵燕侠等大师外化的塑造人物的方式,她更从自己的丈夫、国家篮球队的蔡国强身上借鉴了“急停”技巧,从体操队员身上学到了展腿伸展的优美身段,这些都成就了日后的“澎派”。

  多年来,“抬头是娇气、低头是傲气,青春可人、美丽动人到风骨迷人”,这些杜丽娘的一个个细节张洵澎随时准备掏出倾囊授予学生。

而她给史依弘和张军排演的这出《牡丹亭》则更为大胆,甚至还有自己原来不曾用过的猛料。

  用行动击碎“保守派”误读蔡正仁助演《贩马记》

  去年,史依弘和张军的《2012牡丹亭》以争议收场,有人认为其昆味不正、删改超出了创新范畴。

批评最重的正是张军的老师蔡正仁。

在媒体鼓动下话有些说过了头的蔡正仁,此次将与史依弘联袂《贩马记》,用行动击碎公众对于他保守派的误读。

但其实早在担任上昆团长时他就曾经支持陈士争做过一个现代剧场版的《牡丹亭》,并且至今还为那个版本没能上演而表示“可惜了”。

  对于自己去年的言论,蔡正仁不愿做过多的解释,但对于史依弘,他的评价是“过去京昆兼擅是传统,梅大师、程大师都如此,梅大师常演的昆曲剧目就有《游园惊梦》、《刺虎》、《思凡》等。

但现在全国的京剧界,能演昆曲大戏的又有几人?

  《牡丹亭》仍升调门唱原调观众会睡着

  去年在演出中升了两个调门,这一做法广受诟病,但今年史依弘在《游园》中还是做了升调门的处理,“我反复听了很多遍,用昆曲原调唱观众绝对要睡着,而且对我来说不仅发挥不了自己的长处,更直奔大本嗓去了。

”早在史依弘还是戏校学生时,蔡正仁就曾经跟她说应该学学昆曲,对于表演和身段的细腻会有帮助。

“京剧演员学昆曲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京中有昆、昆中有京,只是现在这个传统已经被丢得差不多了。

史依弘从功夫一流的刀马旦过渡到艺术寿命更长的青衣行当也是在张洵澎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可以说没有昆曲就没有史依弘的今天。

史依弘说:

“现在京剧舞台的小生多年来似乎只有一种模式,但其实不能只有一种范儿。

俩大师手把手指导史依弘

2013年01月07日北京晚报罗颖

 

  上海的冬天很难熬,尤其是这几天,雪片夹着小冰粒从天而降,空气中更加阴冷潮湿。

在位于衡山路上海京剧院6层的排练厅里,空调开得嗡嗡响也压不住寒气,不少人都裹着棉衣捧着热水。

著名梅派青衣史依弘可顾不上这些,衣衫单薄的她一门心思投入到排练中。

距离9日至13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文武昆乱史依弘”系列演出时间越来越近,五天时间领衔五台大戏,搁谁都肝儿颤,史依弘心里着急艺术上却不敢马虎,头一天排练昆曲《牡丹亭》请来昆曲大师张洵澎坐镇,第二天排练《贩马记》,搭档是另一位昆曲泰斗蔡正仁,在两位年龄加起来超过140岁的“熊猫级”大师手把手的调教下,史依弘的心里总算有了底。

  “手把手”说得一点都不夸张,在排演昆曲《牡丹亭》时,张洵澎不仅在唱腔、身段、调度上亲自示范,就连杜丽娘头上的纱巾怎么别都有一番讲究,“本来头纱是要全部压下去,把脑袋显出来的,但是现在她演的是一个魂魄,头纱立起来会有一种朦胧感,当年我演的时候就是这样,都是我自己设计的”,张洵澎一边拿着别针给史依弘调整头纱的位置一边对记者说。

为什么要做到如此毫厘不差?

史依弘解释,这次演出的是俞言版的《牡丹亭》,是1958年昆曲大师俞振飞、言慧珠的经典版本,作为艺术指导的张洵澎和蔡正仁是俞、言两位大师出色的弟子,他们传承的俞言版《牡丹亭》也是绝对的经典,既然是传承,就要一丝不苟地按照传统规规矩矩地演唱,看看一样的菜老祖宗是怎么做的,争取还原最地道的韵味。

  “韵味”这个词代表了太丰富的内涵,是张洵澎当年表演时灵光一闪在杜丽娘领口上别上的一朵桃红色绢花,是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时羞涩的一转身,更是杜丽娘藕断丝不断,含着却有光的眼神,这些都是值得青年戏曲演员好好琢磨的。

就拿表演的尺度来说,张洵澎的杜丽娘并非因循腼腆,而是激越而忘情的,就在史依弘与著名的昆曲小生张军表演揽腰欲接吻时,张洵澎觉得还不够深情,“手要托住腰,脸再凑上去一点,表演再放开一点”,面对73岁的张洵澎,两位青年演员倒不好意思了。

“我们平时都管张老师叫"澎"派,她的表演很外露,现在比20年前更奔放了”,张军感叹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老一代艺术家对人物诠释的精准,“那种情感的表达就在身段的细微变化中,动作和节奏稍有延迟感觉就溜走了”。

  史依弘在排练,比她更紧张的是张洵澎。

从史依弘研究生班毕业后的第一部大戏《宝莲灯》找到张洵澎担任指导,到之后她断断续续学了《游园惊梦》《贩马记》等昆曲片段,再到现在能够演出全本《牡丹亭》《贩马记》,史依弘在京剧和昆曲两条路上齐头并进让张洵澎非常欣慰。

在排练时,张洵澎很少踏踏实实坐在椅子上,即便坐下也是直直挺着腰板,一副准备随时起身指导的架势,“很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只能坐着给年轻人说戏了,至少我现在还能站起来给他们亲自示范一下,我肚子里还有很多好戏,我得抓紧时间多给他们一些东西”,张洵澎的话语中满含急切之心。

“我相信你的戏码一贴出去就会震惊四座,我敢说现在能同时演唱全本京剧和昆曲的年轻演员几乎没有”,昆曲名家蔡正仁的话语里有对史依弘的赞赏,也有对“京昆不分家”这个传统丢失的惋惜,“昆曲是百戏之祖,京剧演员学昆曲,在过去一点都不稀奇,梅兰芳、程砚秋、言慧珠、李玉茹……哪个京剧大家不唱昆曲?

梅兰芳有几十段昆曲的底子,他表演才能如此细腻,这样的好传统应该发扬下去,所以史依弘要演昆曲我一定帮。

”在蔡正仁说这番话的时候,史依弘就坐在他身旁,嘴角上扬,露出两排整齐洁白的牙齿,眼里闪着亮光,她的笑特别美,不甜腻,不聒噪,像极了她塑造的杜丽娘,温婉而坚定,只是杜丽娘为爱情,史依弘为艺术。

史依弘再演《牡丹亭》

张洵澎蔡正仁等前辈把关

2013-01-07京华时报田超

史依弘、张军正在排练田超供图

1月9日至13日,“文武昆乱史依弘”系列演出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1月3日,上海京剧院排练场,蔡正仁、张洵澎、陈少云等前辈艺术家正在和史依弘排练这次演出的五台大戏。

谈到这次演出的初衷,史依弘说:

“我跟蔡老师一个想法,原来的京剧、昆曲演员京昆都能演,我只是想把丢掉的传统捡回来。

在这次的“文武昆乱”系列演出中,史依弘将与蔡正仁、陈少云等前辈合作接连上演《白蛇传》《牡丹亭》《穆桂英挂帅》《贩马记》和《玉堂春》五台大戏。

史依弘说:

“当时制作人林恺跟我说了这个想法,我就答应了,但后来的一周我真有点犹豫、害怕。

要连演五个大戏,文戏、武戏、京剧、昆曲都有,我都怕唱串了词。

”不过,史依弘说自己现在并不后悔:

“很多时候,要想干点事,可能就得凭着一股子冲劲。

在系列演出的最后两天,昆曲大师蔡正仁将与史依弘合作两出戏《贩马记》和《玉堂春》。

蔡正仁表示,原来的梅兰芳大师会很多出昆曲,很多京剧演员也都能演出全本的昆曲剧目,现在的舞台上却十分新鲜了。

史依弘说:

“我跟蔡老师一个想法,原来的京剧、昆曲演员京昆都能演,我只是想把丢掉的传统捡回来。

去年6月初,由史依弘、张军合演的昆曲《2012牡丹亭》在上海首演后,引起了不少争议。

有人对史依弘过高的“调门”感到不适应,也有人对舞台上透明的桌子椅子看不惯。

这次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牡丹亭》,史依弘、张军将回归传统,完全按照传统的昆曲版本演出。

对于调门过高的争论,史依弘回应说: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嗓音特点,我要低声低气地演怕台下观众睡着了,张洵澎老师也让我按照自己的嗓音特点来,大家都很包容。

 

史依弘独挑五台传统大戏最怕唱错词

2012年12月12日北京青年报居芸悠郭佳

史依弘

本报讯(实习记者居芸悠记者郭佳)一位京剧演员独挑五台传统大戏,剧种涉及京剧、昆曲,青衣、刀马旦、武旦、闺门旦等不同行当,昆曲大师蔡正仁、青年老生蓝天等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和新近崭露头角的梨园少壮派助阵演出。

这样的精彩戏码将于2013年1月9日至13日在国家大剧院[微博]上演的“文武昆乱史依弘”系列演出中呈现。

昨日,该系列演出的新闻发布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领衔主演史依弘、演出制作人林恺以及国家大剧院与上海京剧院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

  京剧演员史依弘在观众印象中,一直是走在京剧新排、新编、创新的道路上,但其实她在演绎传统戏方面,也是中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

这次“文武昆乱史依弘”的演出计划,就是希望能够让观众看到史依弘对传统戏曲的重视与付出。

据悉,五天的剧目安排,前后推翻了十数种搭配,终于敲定全本《白蛇传》的游湖借伞至合钵毁塔、昆曲《牡丹亭》的游园惊梦至回生婚走、全部《穆桂英》、全部《奇双会》(贩马记)、《玉堂春》这五台好听、好看、有代表性的大戏。

五天大戏,囊括了文武昆乱各种类型的旦角戏。

  据介绍,此次演出有许多个第一,史依弘第一次在北京演出《奇双会》;第一次演出传统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她也是当今唯一一位能演出全部《牡丹亭》的京剧演员;第一次和昆曲大师蔡正仁合作京剧剧目《玉堂春》;第一次连续一起演出全部《穆桂英》,自《穆柯寨》、《枪挑穆天王》到《大破天门阵》;第一次和青京赛老生组金奖第一名的青年老生蓝天同台演出。

  史依弘昨天笑谈,这五天连唱下来,体力倒不是最需要担心的,倒是担心别串了词。

“我昨天到北京,晚上睡着睡着,热醒了。

我就躺在那里默词。

《牡丹亭》的词非常多,难记。

到时候不要《白蛇传》串到《牡丹亭》,《玉堂春》串到《贩马记》才好。

许郎、柳郎、官人的叫乱了就要出笑话。

  在这五天戏中,昆曲《牡丹亭》是引起众多关注的一出戏。

史依弘说,这次演出的是俞振飞、言慧珠版本的《牡丹亭》。

这是她向昆曲名家张洵澎一点一滴学下来的,唱腔和表演,演出规律,完全依照俞言版中的所有昆曲要求。

此次的艺术指导为蔡正仁与张洵澎。

  至于五天的戏,怎么看才好的问题,史依弘表示,自己常常推荐刚接触京剧的年轻朋友可以从观看《白蛇传》开始入门,因为这出戏中各种技巧齐备,唱腔、身段、武功、表演兼具,情感完整,描述感人,而最终观众的反应总是最热烈的。

文武昆乱史依弘挑战“铁人五项”

2012年12月12日北京晚报牛春梅

本报讯(记者牛春梅)史依弘可能是京剧圈里最能折腾的演员了,作为上海京剧院的当家旦角,这两年她来北京演出总有新“花样”。

近日她又宣布,将于明年1月9日至13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文武昆乱史依弘”系列演出,一人独挑《玉堂春》、《白蛇传》、《牡丹亭》、《贩马记》、《穆桂英》5部京昆传统戏,更将青衣、刀马旦、武旦、闺门旦等不同行当一肩挑。

去年,身为梅派名角的史依弘出演程派经典《锁麟囊》,一度备受关注,因为一般成熟的京剧演员是不会再轻易尝试其他流派的戏。

今年上半年,她又因在昆曲新版《牡丹亭》中的创新而成为舆论焦点。

尽管曾经备受争议与质疑,但这一切并没有让她的脚步有丝毫迟疑,胆子反而更大了。

这回再度来到北京,她还是那么洒脱、自信地笑谈自己的新计划。

经纪人林恺说,史依弘身上有着许多名角缺少的勤奋,以她今时今日的成就,凭着几部看家戏已经足够过一辈子了,可她依然不肯停下来,依然在努力,在探索。

此次演出的主题“文武昆乱”,是京剧界对全才演员的一种褒奖。

从演出剧目的安排来看,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她曾前后推翻了十数种搭配,才确定下这5部大戏,囊括了文武昆乱各种类型的旦角戏。

林恺戏称这是“铁人五项”,它对演员的表演功力、记忆力,甚至体力都是很大的挑战。

其中,“文”有《玉堂春》的《起解会审》、《白蛇传》的《断桥》;昆曲《牡丹亭》、《贩马记》也是大文戏。

“武”有《穆桂英》中的《穆柯寨》、《枪挑穆天王》与《大破天门阵》,是扎靠的刀马旦重头戏;另外《白蛇传》的《盗仙草》、《水漫金山》都是吃重的武旦戏。

昆曲则是演出经典中的经典,她挑选的是俞(振飞)言(慧珠)版《牡丹亭》。

最后的“乱”,是指来源于徽调的《贩马记》。

对于史依弘的大胆尝试,上海京剧院的戏曲名家们都非常支持。

昆曲名宿蔡正仁和京剧麒派名角陈少云将加盟此次演出,与史依弘共同演绎《贩马记》。

另外,蔡正仁还将与她合作演出京剧《玉堂春》,再次证明“京昆不分家”的老话。

 

史依弘《文武昆乱史依弘》五天大戏连轴转

2013年01月14日 北京晚报罗颖 

梅派青衣史依弘

1月9日至13日,梅派青衣史依弘在国家大剧院领衔《文武昆乱史依弘》五天大戏,算得上是上周剧场演出中可圈可点的事件。

昨天最后一场大戏在《玉堂春》中落幕,史依弘5次返场,并清唱了一首《梨花颂》之后,观众才肯放她走。

五天的战斗没在史依弘的脸上露出疲惫,神采奕奕地接受到后台朋友们的道贺,也不停地合影、签名,大家对她五天的辛劳,有觉得心疼的,有表达敬佩的,铁人、超人之称呼不绝于耳。

  9日登场的五天大戏,8日晚上史依弘才到北京,因为直至7日,还一整天在上海京剧院排《穆桂英》,一连20多天没休息的排练,感动了一同演出的所有演员。

因为担心交通状况,虽然住得不远,但每天下午3点半就出发到国家大剧院,在舞台上和乐队对对腔,和其他演员对对戏后,稍微吃点东西,敷片面膜后,6点开始化妆穿戴,等待7点半的演出。

  每天演出的剧目不同,风格也不同,但看出观众是越来越喜欢史依弘,明显地看出掌声的频率和热度是一天比一天高,演出结束,后台探望与道贺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

道贺的朋友中特别醒目的是一头白发,86岁高龄的奥斯卡终身评委卢燕,她连看了两天戏,两天都到后台探望史依弘,一直说“太好了,特别累吧!

”对史依弘倍极赞誉,她还问史依弘有没有兴趣下回和她一块儿演出话剧。

卢燕还从纽约带回一条超级名牌丝巾送给史依弘,直说这是最新款的,特别配依弘的肤色。

卢燕看的后两天戏,都是和昆曲小生泰斗蔡正仁搭配演出的,卢燕一见到蔡正仁,立刻用上海话说:

一出场就简直活脱是个俞振飞。

  张君秋弟子,京剧老艺术家82岁的吴吟秋更是疼极了史依弘,他更了不得,连看了5场,一场没落。

他说:

“史依弘的这次演出必定会给戏曲界带来一定影响,她的文戏武戏甚至是昆曲都很亮眼。

依弘这个姑娘不容易,文武兼备、昆腔皮黄都好,拓宽戏路这就对了,戏是活人唱的,哪一位祖师爷不是这么唱出来的,她这个岁数正该这么唱,得唱出自己的面貌,她走的这条路我支持!

  五天的演出,以第三场《穆桂英》票房最好,前头《穆柯寨》、《枪挑穆天王》活泼可爱的剧情,笑声不断,后头《大破天门阵》大靠飞舞,尽显功力。

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也看了这一场,他说特别喜欢史依弘的演出,从开场一直看到近十一点结束,还到后台祝贺史依弘,对她武戏的身手,表示佩服。

和他同来的《新剧本》总编辑洪业,极为赞赏史依弘的演出,一再重述要有演出后的剧评,她在微博上写到:

我昨天看到十一点,深深被史依弘折服,除了叫好还得叫好,给力,赞。

曲剧《烟壶》、京剧《风雨同仁堂》、电视剧《大清药王》的编剧张永和也看了几场演出,连说“好极了,太棒了”,他说看了史依弘的演出,更明确了一个观点:

京剧就是角儿的艺术,没有角儿,京剧就完了。

他对于上海京剧院出奇的认真与齐整,表示赞赏,尤其武戏中精气神全力铆上,说得提上一笔。

 

《文武昆乱史依弘》观后——

是时候进戏园子里回回炉了

2013年01月15日  北京青年报  吕彦妮

国家大剧院一开年即制作策划了《文武昆乱史依弘》,五出大戏拿出手,无论京昆,先生样样唱得响,武得活,文能夫妻儿戏庭院深深,武能盗草水斗破阵出征。

《白蛇传》《牡丹亭》《穆桂英》《奇双会》(贩马记)《玉堂春》,连续五天的“马拉松”式演出,看到第四天,坐在观众席里的我都开始有些腿软,但史依弘和蔡正仁老先生《奇双会》(贩马记)的一场《写状》,娇娇诺诺嘤嘤切切,刻画出了一对恩爱正直的夫妻,生生扫去我周身的疲倦和乏力。

很难想象的事情于是就在这方舞台上现身——这门表演艺术竟可以帮人卸去现实世界蝇营狗苟的包袱,同时亦可以将另一种有力的审美加持在人身上。

或许,戏里讲的事情都太过遥远难及,坐在观众席里的我们就更可以体味出白驹过隙留下的芳华和涤荡。

五天演出,我眼睛盯着舞台上“空的空间”、“一桌二椅”、“时空转换”、“假定性”的自由纯熟运用,脑子里不停转地冒出一连串的问题:

为什么演员可以在一段唱词里忽而独白忽而与观众交代忽而又与对手交流,彼此之间转换自如,没有任何断点和不适?

台词为什么如此凝练优美,没有一句废话?

为什么有的地方唱腔要一路高挑或孜孜拖曳?

紧拉慢唱的美学内核是什么?

明明是威武森严的演剧氛围,却怎么就因为一点点轻巧的着墨而变得可爱起来了?

这一份“做戏”的轻重缓急,到底是靠什么来把持的?

程式化的表演保证了一代代戏子、一出出剧目的准确和流传,却为什么不是僵化的,而是活的?

舞台上明明空荡荡一片却可以让观众深信它可山可水可人间,可天可地可入仙?

一出剧的成败,几乎大半要靠演员个人魅力与本事,要能妥妥拿住全场,到底个人的修为要何等高级?

一出戏怎么能做到又秀了演员的功力又完成了基本叙事还能兼顾着讲出朴实深邃的道理?

……

这每一个问题,都让我在下意识回看当下的大部分舞台剧演出时,不忍直面和对比。

现在的老中青创作者们,一直在寻找着更新鲜的、更有力量的、更花里胡哨的表现形式,但大部分的手段与方法既无趣味,也毫无章法和依据可言(或可说,是无法把自己的整体审美和手段维持全场演出不坠落)。

对戏剧文本的解读和理解,更是良莠不齐参差难断,作品文学性中的或优雅或批判或思辨,与舞台呈现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割裂状态。

谈至演员对自身的训练与要求,总要先说一句,我知道对于上了台的戏剧表演来说,演员总是最无辜的,受限于作品与导演与舞台空间等多方面因素,但在天分和悟性和诚恳之外,总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是可以去自我完成的,比如头、手、眼,做、念、想。

而对观众而言,一出传统京剧带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大抵就是一种规整但高级的审美标准了。

走青山,望白云,家乡何在。

一个水底鱼,十万八千里,五秒钟。

锣鼓琴弦袖口衣襟全是戏,拖曳唱腔顿间凝视都是招儿。

有情有理有美有技。

每一帧我们在戏曲舞台上见到的画面,之所以珍贵,全因为在“讲究”二字里沁润着呢。

.

略查资料便可知晓,有关“戏曲的创新与守旧”的探讨早已经不是新的命题,在这件事情上,我辈没有划破天明的见解,却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个小小的典故。

是在演出中和行家闲谈,我才得知“守旧”二字,源头其实本出自戏曲界,指的是古时演出时,舞台后方挂着的那块好看的帷幕。

“守旧”一般做工精细挑费昂贵,一般人不会私人拥有,梅兰芳梅先生独立挑班之后,才有了属于他自己的“守旧”。

可见,这是一个梨园人水平与实力的象征。

而这两个字,也因此有了华丽丽的画面感。

就为了帷幕上那一丛丛吐露的花蕊或腾飞的凤鸾,这一次,我愿意站在“守旧”这边。

也盼身负使命的剧院和制作人,可以将更多好角、好戏送上舞台。

不管是创作者,还是观众,都是时候,进到戏园子里,回回炉了。

 

梨园·史依弘“文武昆乱”晋京系列之《玉堂春》

一泓清水通碧海

2013-01-15来源:

京华时报记者:

伍依依



以传统老戏《玉堂春》作为史依弘“文武昆乱”晋京系列演出的压轴,让人不得不佩服上海京剧院当家大青衣的胆量。

该剧是所有旦角都不能回避的启蒙戏,有数不尽的流派版本珠玉在前,想把如此“大众化”的苏三唱出味儿来,如同要将白菜炒成燕鲍翅一样难。

不过,当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后,原本卑微的苏三,早已化作心头至清至纯的形象——鲜红的罪衣罪裙,成了苏三别样雍容的衬托;大堂上屡屡被喝令低头的女子,其实始终高昂不屈。

史版“玉堂春”流动在舞台上的是生动鲜活的梅韵。

依弘的嗓音条件并非众多梅派传人里最好的,但是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磨,她的声音感觉已经非常有梅大师的特点——醇厚悠长。

醇厚,使得“起解”中苏三的“十恨”,达到了坤旦很难有的高度——从容大气中不失澎湃激情,颇有“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的气象。

悠长,使得略显堆砌的“十恨”唱词不再是絮絮叨叨的罗列铺排,每一恨都有了耐人回味的地方。

十恨唱完,一旦一丑,兜兜转转,丝唱弦舞,很单调的起解路,谁也没觉得烦,谁也没觉得闷。

舞台上下在一恨接一恨中,不仅积蓄着百转千回的情意,还都盼着凄凄惨惨的苏三能有沉冤得雪的一刻。

梅派的《玉堂春》实际上只唱“起解”和“会审”两折。

在隆重的“会审”一折,堂下犯妇苏三的每次回话,于唱腔之外,都更需通过念、做、表显现出人物性格、心情、经历的复杂,这也是史版“玉堂春”最具梅派风度的地方。

当依弘款款走进大堂时,举手投足、一颦一蹙间都不失优雅。

面对高高在上的三位大人那缓缓一跪,连番被喝令后的慢慢低头,皆是梅派青衣独有的雍容高贵。

“会审”中几个重点念白如“苦哇”“容禀”,在她口中抑扬顿挫、句读分明,越是高音越见甜润,细而长的尾音在袅袅不断中蓄含了海一般深沉的情感——虽是弱质女流倒也洞悉世事,虽有满腹冤屈依然仪态万千。

感情柔美哀怨的“苏三”在依弘演来,其风姿是这样地我见犹怜。

至此方能体会,一出启蒙戏为何能盛演不衰,为何历经百多年观众仍旧如醉如痴。

 

史依弘:

不辜负最好的年华

2012年12月18日北京晚报罗颖

“官人、秀才、公子、相公……一天一部戏,一部戏一个称呼,到时候可别弄混了”,上周著名梅派青衣史依弘从上海来到北京,这里干燥的气候让她难以入眠,于是夜深人静开始背起了唱词,这一背不要紧,突然感觉有了压力。

这次来北京史依弘是为即将于明年元月9日至13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文武昆乱史依弘”系列演出做宣传,连续5天五台传统大戏,分别是全本《白蛇传》、昆曲《牡丹亭》、全本《穆桂英》、全本《奇双会》(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