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726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docx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docx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备课

课 题 :

1•1认识正负数(2-8页)

主备人:

范明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

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探究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

大家喜欢旅游吗?

你知道中国最热的地方是哪里吗?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x疆的吐鲁番。

(出示x疆吐鲁番图片及相关信息)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分析素材,交流从中读到的数学信息。

师:

在第二条信息中,提到了吐鲁番日温差特别大,这里有两个温度:

零上13℃和零下3℃。

(板书:

零上13℃   零下3℃)

2.出示温度计示意图,让学生标出零上13℃和零下3℃,说出零上13℃和零下3℃表示的意思。

师引导学生明白:

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师:

你知道零上13℃和零下3℃表示什么意思吗?

3.创造符号,表示零上13℃和零下3℃.

师:

如果只写13℃和3℃,你还能看出它们原来的意思吗?

同学们能不能创造一种符号来代替文字,并且能区分出零上13℃和零下3℃呢?

(板书:

13℃   3℃)

① 小组讨论

② 班内交流

③ 引导学生统一符号

4.认识正负号,学习正负号的读法。

师:

老师发现我们班有不少同学用到了这样的符号——(板书:

+ -),这些同学真是了不起,这种符号正是我们统一用的数学符号。

 

师小结:

这里的“+”和“-”号跟我们以前接触的加减号虽然模样一样,但是表示的意义却完全不一样。

我们知道加减号表示的是一种运算,而在这里它们是为了区别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读作“正号”,“-”读作“负号”。

(板书:

正号   负号)

师指着+13℃和-3℃问:

怎么读?

用正负号代替文字有什么好处?

5.认识正负数,深化概念。

① 正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的其他温度,认识正负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其他温度)

② 引导学生明白:

正数的正号可以省略,负数的负号不可以省略。

③ 师小结:

如果去掉“零下”或者是去掉“-”号,就不能区分零上温度和   零下温度了,“+”号可以省略,“-”号不可以省略。

(板书:

可省略  不可省略)

6.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掌握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

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吐鲁番的气候情况,知道了那里很热,大家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吐鲁番会这么热呢?

(生回答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为什么吐鲁番会这么热?

请看大屏幕(教师出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及相关信息)

① 引导学生分析图意,说出信息表示的意思

师:

这里的“比海平面低155米”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

比海平面低155米用什么数表示?

如何表示?

(板书-155米)

②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学生讨论交流)

③ 班内交流

④ 师小结:

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板书: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认识正负数。

(板书课题:

认识正负数)

三、基本练习,巩固对正负数的认识。

1.做游戏,快速区别正负数、并且会读正负数。

(教师出示卡片)

2.指名说数,判断正负数。

师小结:

通过游戏,我们发现正负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正负数表示的是相反的两个量

2.口头举例

师:

比如说,如果学校以东用正数表示的话,那么学校以西就应该用负数表示。

李红家在学校东面300米处,应该表示为+300米;王军家在学校以西100米处,则应该表示为-100米。

 再比如说,李军家是开商店的,李军的妈妈昨天收入170元,支出80元

如果收入记作+170元的话,那么支出就应该记作-80元。

五、应用拓展,巩固概念。

1.用正负数表示水位

师:

眼看夏天就要到了,老师通过新闻得知,我国南方又开始着手准备防汛工作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清凉水库8月2日至7日的水位情况。

(教师出示清凉水库信息)

2.当堂检测,用正负数表示盈利和亏损

师:

看来大家对正负数掌握得不错,能够利用正负数来表示生活中意义相反的两个量,老师想考考大家,有没有信息接受挑战?

 (教师出示盈利和亏损题)

六、师生结课,布置作业。

 1.结课:

①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②师结课: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都很出色!

我们知道正数之间是有大小的,负数与正数之间有没有大小呢?

负数与负数之间有没有大小呢?

如果有,该怎么区别它们之间的大小呢?

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正负数之间,负数与负数之间的大小。

2.作业:

师: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经验,寻找生活中的正负数。

七:

板书设计:

                         认识正负数

零上13℃   (+)13℃    +:

正号    可省略

零下3℃    (-)3℃     -:

负号    不可省略

+38℃   +49℃   +82℃   +13℃    正数

-3℃    -10℃     -155米         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 题 :

2•1分数的意义(9-13页)

主备人:

范明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中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三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于分数你知道哪些知识?

2、试着举个分数的例子并说出各部分名称

3、以五分之二为例,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

二、合作探究

1、情境图“分橡皮泥”。

把1块红色橡皮泥和4块黑色橡皮泥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这块橡皮泥的几分之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画有图形的题卡分一分,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

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适时引领:

把4块橡皮泥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1份占这个整体的1/4。

2、情境图“分彩纸”

把4张黄色纸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这些纸的几分之几?

把6张纸平均分给3人呢?

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分别解决两个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分组学习,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中。

解决第二个问题:

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再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并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三、集体展示:

1、把4块黑色橡皮泥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1份占这个整体的1/4。

2、把4张黄色纸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这些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利用4张正方形纸片动手摆一摆,可能会出现1/2、2/4两个答案。

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辩析、补充,得出结论。

教师适时引领:

每份是2张黄色纸,为什么说是占这个整体的1/2呢?

通过摆纸片得到第一问题的结论:

把4张纸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1/2。

四、强化梳理: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举例:

学生举例还可以把哪些量看作单位“1”?

并区分单位“1”与自然数1的不同。

五、达标测评:

1.自主练习1.2

2.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

(课件出示)

3.游戏:

“取糖果”。

学生按要求取糖果:

盒子里有11块糖,取出总数的2/11;取出剩下的1/9;再取出剩下的1/4;如果取出2块,是取出了剩下的几分之几?

……

独立完成,进行交流

4.在向地震灾区捐款活动中,小明捐了零花钱的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3/4,小芳捐的钱数一定比小明多吗?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第二课时

一、 自主学习  

1、 在课本上找出分数的定义

2、 明确什么是单位“1”

3、 举例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

二、合作探究

1、每份是2张纸,为什么一个占总数的1/2而另一个占总数的1/3呢?

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得到结论。

2、举例说明自己对单位“1”、分数单位的理解。

3、9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几个苹果?

三、班级展示

1、通过对分黄纸和绿纸的情况比较,得到:

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

所以同样是2张纸,表示出的分数一个是1/2,一个是1/3。

2、为什么6个苹果是9个苹果的三分之二?

3、拓展应用

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动手分分看,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1张长方形纸片、8根小棒、长1米的绳子),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得到不同的分数。

交流:

你利用什么材料,得到一个什么分数,你是怎样得到的?

 总结: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四、达标检测

1、自主练习

(1)出示红、黄、绿不同颜色的铅笔。

教师提出问题:

红色的铅笔占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

你是怎么样知道的?

看到这些铅笔,你还想到了哪些分数?

(2)观察第二幅图,你又能想到哪些分数?

让学生结合分数的意义说一说得到的分数是怎么得到的。

2、自主练习

(1)出示题目

(2)独立思考,想一想,括号里可以添哪些分数?

(3)交流,让学生介绍所填的分数,以及为什么这样填

(4)拓展,你能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第三课时

一、自主学习  

1、明确什么是单位“1”

2、举例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

3、你知道哪些分数?

说一说他们的意义。

二、合作探究

1、谈话:

我们在计算中能够得出分数,你能用你手中的纸片再表示几个分数吗?

生折纸,并用水彩笔表示出分数。

谈话:

哪个同学能展示一下你得到的分数?

生展示折纸得到的分数。

谈话: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是同学们表示的1/4,如果我再涂一份是几分之几,再涂一份呢?

……

谈话:

你能再用图表示出一些这样的分数吗?

 

2.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谈话:

同学们请看刚才我们得出的分数,请你仔细观察,能把这些分数分分类吗?

三、展示交流

1、小组讨论分类情况,然后交流。

谈话:

数学上把符合这类特征的分数叫真分数。

谁能说一下什么样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把符合这两类特征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想一想:

什么样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练一练:

下面分数哪些是真分数?

哪些是假分数?

为什么?

10/10、9/10、42/6、17/9、25/8、7/8

2、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谈话:

我们刚才研究了这么多分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一下,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是怎样的?

谁能表示出2/3?

学生表示在练习纸上,然后交流是怎么做的。

谈话:

谁能再表示出3/3和4/2。

你的根据是什么?

谈话:

谁能再表示出5/3?

你为什么这样表示?

学生交流。

谈话: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看到5/3这个假分数,可以看成是1和2/3组成的。

我们可以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板书),这个由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读作:

一又三分之二。

同学们,你能找到9/4的位置吗?

生表示出来,然后交流。

学生交流:

 怎样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四、达标检测

1、自主练习4

生完成。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尤其是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2.自主练习7。

想一想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

3、自主练习9、10学生独立完成

师范附小“博雅和乐”教育“121”课堂教学案

课 题 :

2•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4-18页)

主备人:

范明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上节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于分数你知道哪些知识?

2、试着举个分数的例子并说出各部分名称。

3、以五分之二为例,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

二、合作探究

1、谈话:

在寒假中,小红和小丽自己动手制作了些粘贴画,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本14页的情境图,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①平均每幅画用多少米毛线?

②平均每幅画用多少个圆片?

2、解决问题一:

平均每幅画用多少米毛线?

怎么求?

学生列出算式:

1÷4=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要求平均每幅画用多少米毛线,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多少?

所以列式为1÷4。

谈话:

1÷4得多少?

学生可能用循环小数表示或保留两位小数。

还有可能说得四分之一。

谈话:

可以,不过保留两位小数不够准确,算式的结果一般不用循环小数表示。

用1/4表示,是怎样想的?

谁能说一说。

下面我们用手中的纸条表示1米来研究一下。

学生操作后交流。

谈话:

两数相除,除不尽时,商可以用分数表示,1÷4就等于1/4。

4、 解决问题二:

平均每幅画用多少个圆片?

列出算式:

3÷4=

学生可能得出3/4,

谈话: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借助手中的纸条来研究。

 

实验后请几名学生交流各种分法,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谈话:

把3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3个圆片的1/4,每份是3/4个。

所以3÷4=3/4。

随机练习:

1÷3=  2÷5=  8÷6=

学生可能用小数表示,师点拨也可用分数表示。

三、展示交流。

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4=1/4     3÷4=3/4

两个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

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如果分别用字母a和b表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分数与除法的这种关系怎样表示?

 

a÷b=a/b 

左侧b≠0,那么右侧的b是否可以是0?

为什么?

学生交流:

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⑵、判断:

“分数就是除法,除法就是分数”这句话对不对?

四、达标检测。

1、自主练习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学生试做,最后一组教师适当加以点拨。

2、自主练习2,这是一道实践题,可让学生自主完成,同位交流。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在课本上找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举例说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

1、谈话:

在校园科技周活动中,同学们展示了自己制作的一些桌套。

请看大屏幕,这是同学们为单人桌缝制了的桌套。

请大家仔细阅读这组信息(2米布做了3个桌套)。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平均每个桌套用几米布?

学生列出算式。

谈话:

我们在计算中能够得出分数,你能用你手中的纸片再表示几个分数吗?

生折纸,并用水彩笔表示出分数。

三、展示交流。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谈话:

我们刚才研究了这么多分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一下,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是怎样的?

谁能表示出2/3?

学生表示在练习纸上,然后交流是怎么做的。

谈话:

谁能再表示出3/3和4/2。

你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交流:

 怎样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四、达标检测

1、自主练习

生完成。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尤其是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2.自主练习

想一想,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

师范附小“博雅和乐”教育“121”课堂教学教案

课 题 :

2•3分数的基本性质(19-23页)

主备人:

范明臣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

纸条、彩笔、各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谈话:

(出示课件)光明小学举行了校园科技周活动,看:

同学们正在制作科技展牌。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三幅作品,请看第一张,看到这幅作品,你想到了那个分数?

你是怎样想到的?

请看第二幅作品,图片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

第三幅作品呢?

大家比较这三张展牌,注意观察,这三个分数,你认为哪个大呢?

二、合作探究

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请小组长快速地从一号信封中拿出三张一样长的纸条,小组合作,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分别表示出这三个分数,然后比一比,看,这三个分数相等吗?

 生操作。

  师展示一组的纸条。

同学们都是这样涂的吗?

你有什么发现?

三、组内交流

谈话:

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两组相等的分数,思考:

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应怎样变化?

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同学。

小组长注意,要把你们组发现的规律记在练习本上。

四、班级展示

哪个小组想把你们组发现的规律和探究的过程展示给同学们?

学生可能得出很多规律。

对于他们组的发现,你想提问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你是怎么发现的?

(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老师提)

哪个组还有补充。

对他们的补充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谈话:

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也会不变吗?

你是怎么发现的?

大家听明白了吗?

你能把刚才同学们的发现概括出来吗?

学生能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板书)

五、梳理拓展

谈话:

这是同学们根据这两组例子发现的规律,是不是所有的分数经过这样的变化,大小都不变呢?

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请同学们打开信封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素材,先用一张纸条或在一条线段上表示一个分数,然后根据规律变化出另一个分数并在另一张纸条或线段上表示出来。

最后再放在一起比较,看两个分数大小是否相等。

生操作。

谈话:

谁来展示一下你们的验证情况。

学生展示。

谈话:

这个结论是你发现的,请你骄傲的写上去。

哪组跟他们验证的分数不同?

谈话:

有没有验证出两个分数大小不相等的?

(没有)也就是说我们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

请同学们利用这个规律完成下面的题=  括号内可以填几?

为什么0不可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补充0除外,并告诉学生:

这个规律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出示课题

六、达标检测

1、光明小学的同学还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版面,你知道图片部分占这个版面的几分之几吗?

你能写出两个与十分之二相等的分数吗?

说说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2、请你把相等的分数连起来。

                                 

3、请你来当设计师。

光明小学计划做一块综合栏目的展牌,内容如下:

“知识城堡”占版,“活动乐园”占版,“科技图片”占版,“生活园地”占版,其余的为“开心一刻”。

(1)哪些栏目的版面一样大?

(2)哪种栏目的版面最大?

(3)请你画图设计版面。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吗?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还有哪些困惑?

(重点是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可让学生举例说明;针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可补例练习。

二、强化训练

1、填一填

(1)=  = 

(2)3÷()==

2、做自主练习第6题: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9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选两个分数说一说是怎样化的,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3、比较大小。

  4/5○15/20    1/3○4/9  8/9○8/7 20/24○10/12

  做完后,让学生谈一谈比较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

1、 做自主练习第6题和第7题。

第6题:

动物的毛色遗传于他们的父母。

如,平均每30只小猫中,就有5只像他们的父亲,其余的像他们的母亲。

毛色像母亲的小猫占几分之几?

  第7题:

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1年全世界野生丹顶鹤约有2000只,其中我国约有500只。

我国野生丹顶鹤的数量约占全世界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说一说列式的根据。

对于计算的结果,如果有学生想到化简,应予以肯定,加以表扬。

2、在一年之中,哪个季节的青岛更吸引游客呢?

请看自主练习第9题:

据统计,2006年到青岛旅游的游客中,夏天来的占,冬天来的占。

青岛的哪个季节更吸引游客?

让学生独立完成此题,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做自主练习第11题:

右图是小华家刚买的新房平面图。

A、B分别是卫生间和厨房。

你能按下列要求将剩下的部分划分成3个室吗?

(1)   客厅占总面积的。

        

(2)   主卧室占总面积的。

(3)   小卧室占总面积的。

  做题前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弄清客厅、主卧室、小卧室各占谁的几分之几,再让学生完成此题。

4、自主练习第13题:

按规律填数。

(1),,,( ),( ),( )

(2),,,( ),( ),( )

(3),,,,( ),( ),( )

 可以先让学生试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范附小“博雅和乐”教育“121”课堂教学教案

课 题 :

回顾整理(24-27页)

主备人:

范明臣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本单元进行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理解,进一步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并能熟练地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在探索分数的意义,探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数感,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熟练的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探究、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谈话: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内容?

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咱们交流一下吧!

学生自由发言

二、合作交流

1、独立思考,拓展延伸

师谈话:

同学们在这一单元中学到的知识可真不少呀,这么多内容散乱无序,同学们想不想对它们进行整理呀?

下面请大家结合刚才回顾的知识,想一想知识之间的联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一下,好吗?

2、组内交流,补充完善

师谈话:

把整理好的内容在组内交流,交流时一个同学一个同学地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小组内自由交流)

3、全班进行组与组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总结提升。

师谈话: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合作整理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谈话:

你认为那个小组整理得更合理更有创意?

为什么?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三、基本练习,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