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模块考试语文读本3篇文言文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337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模块考试语文读本3篇文言文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必修2模块考试语文读本3篇文言文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必修2模块考试语文读本3篇文言文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必修2模块考试语文读本3篇文言文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必修2模块考试语文读本3篇文言文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2模块考试语文读本3篇文言文复习.docx

《必修2模块考试语文读本3篇文言文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模块考试语文读本3篇文言文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2模块考试语文读本3篇文言文复习.docx

必修2模块考试语文读本3篇文言文复习

 必修2模块考试语文读本3篇文言文复习

    《始得西山宴游记》《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秋声赋》

                                            高一语文集备组

复习重点内容推荐:

一、读本:

文言文阅读(8分)

《始得西山宴游记》《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秋声赋》(3选1)。

篇目1:

《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原文: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土娄)为类。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

   自从我成了被贬受辱的人,居住在这个州里,经常惊恐不安。

在那空闲的时候,就缓步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历,天天与我的同事、朋友上高山,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溪流。

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一到就拨开茅草坐下,倒出壶里的酒来尽情喝醉;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着了作起梦来,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那里;醒来后即起来,起来后即回家。

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为坐在法华西亭,嘹望西山,才开始指点着它并称道它的奇异。

于是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丛生的草木,焚烧茂密的茅草,直至山的高处才停止。

然后,我们攀援着登上山去,伸开两腿坐下,观赏风景,只见所有几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垫下面。

它们的高高下下的形势:

山峰高耸,山谷凹陷,有的象小土堆,有的象洞穴;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青山白水互相缠绕,视野之外的景物与高天相连,向四面眺望都是一样。

然后知道这座山的卓然耸立,不与小丘同类。

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拿起酒杯来倒满酒,喝醉得身子倾倒,不知道太阳落山了。

昏暗的晚色,从远处来临,来了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但还不想回家。

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然后才知道我以前的游览不能算做游览,真正的游览从这一次才开始。

所以为这次游览写了篇文章作为记述。

这年,是元和四年。

赏析:

   柳宗元和韩愈一样,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代表作家。

他写作的山水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后人所重视。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作品,主要写在他贬官永州时期。

柳宗元是一个很有热情的政治家,他和刘禹锡等人一起,参与了中唐时期的政治革新运动,受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当保守派的迫害全面来始的时候,他和他的战友们一起,被贬为永州司马。

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谪居边远地区的生活永州现在湖南零陵,唐朝时这里被人们看成是一个蛮荒之地。

周围虽有不少的奇山异水,但是因为人迹罕至,所以没有被人们发现。

柳宗元来到这里以后,心情抑郁,就常常用探幽寻胜,徜徉山水来自我消遣。

他非常惊异地发现了永州的自然山水非常悠美,使他流连忘返,并生发为文字。

他连着写了好多篇游记,特别是其中的八篇(《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成为前后连贯、脉络相通的一组散文,被后人称为“永州八记”。

而《始得西山宴游记》就是八记中的第一篇文章。

“西山”,在永州之西,西山和永州之间隔了一条湘江。

它从朝阳岩起到王茂岭止,绵延数里之长。

这篇游记它的题目就很耐人寻味。

文章既然写游西山的经过,那为什么不像一般作者那样,起一个叫《游西山记》的题目呢?

有人说可能考虑到作者在游西山的时候还饮酒取乐,以酒来助游兴。

那他为什么不起一个《宴游西山记》的题目呢?

看来这篇文章题目“始得”二字,定有奥妙。

“始”,开始。

“得”,原义获得,引申为发现。

字面意思是,开始发现西山的奇特,获得宴游之乐的游记。

笔者看法,始得”可能有三个意思:

 

    一是这篇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所以“始得”作为八篇的开头。

表达了第一次寻访到永州山水之美的意思; 

   二更重要的在于作者游览永州并不是从游西山开始的。

在游西山之前,他曾经到过一些地方,并且也写过一些记载游览的文章。

如游西山之前,他曾游过一个祠庙“八华寺”,并发动在那里建造了一个西亭。

他还写了一篇《永州八华寺新作西亭记》的散文。

但柳宗元觉得只有在游览了西山之后,他才算真正的发现了永州山水的特别之处。

并且在游览过程中,获得了一种独特的感受。

这种感受是他过去游览的时候,从来没有体会到的,给他非常深刻的印象。

所以他就把游览西山看成是游览永州山水的真正起点。

那么“始得”这两个字就非常郑重的标明了游览西山以前的和这次游览西山的分界; 

   三对作者有特殊意义。

从心境上看,它破解了作者被贬永州后“恒惴栗”的心情,取得了“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审美感受;从游览本身看,这之前,因游心境压抑而无乐趣,从这儿才开始真正的游览。

 

   我认为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题目“始得”二字有密切关系。

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

所以需要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应仔细加以体会。

文章内容是写发现并且宴游的经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受。

具体安排是,先写游西山的情形,再写游西山的经过和感受。

这样文章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自余为僇人”到“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第1自然段结束。

这里并没从“始得”二字落笔直接写游览西山。

这部分没有涉及到游西山的内容,而是先写平日的游览,即游西山以前的游览活动。

 

   文章一开头,先交待了自己当时的身份和处境。

这是一种特殊的身份和特殊的处境,也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具体背景。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余”,第一人称代词,作者自指。

“僇人”,罪人。

“僇”同“戮”,即杀戮。

因柳宗元在革新活动中得罪了皇帝成为朝廷的罪人,被贬官到永州,所以自称为“僇人”。

“是”,指代词,此,这。

“是州”,此州,指永州。

永州是个荒凉的地方,柳宗元生活在这里,与自己的战友隔绝,音信皆无,所以感到政治前景暗淡,心情当然是常常恐惧不安的。

这几句说,这是我成为朝廷罪人以后,住在永州这个地方,常常恐惧不安。

 

这个开头,包含了许许多多长久积压在内心的悲愤心情,当然其中就有一种无声的抗议。

自己是这样一种罪人的特殊身份,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处境里,怀有这样的心情,因此当他游山玩水的时候,那种感受自然同那些风流闲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

他是要在游览中,排解内心的忧愤,在游览中忘却现实处境,想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寄托。

所以他写:

“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慢慢而游。

”“其隟也”在句中充当状语。

“隟”,空隙,闲下,空闲。

这是说,每当自己政务之余,偶有空闲的时候,到处走走、玩玩。

 

     在“行”“游”两个动词前面,作者故意用了“施施”“慢慢”两个重叠的形容词。

“施施”“慢慢”,是漫步走着的样子,漫不经心的外在动作。

通过外在动作的描写,实际上表现了作者在游览的时候,一种寂寞、愁闷的、无可无不可的精神状态。

两个“而”字是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谓语之间,表示前后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间的“地”。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日”,天天,每天。

“其徒”,泛指同游的人,不一定专指他的仆从。

“入”,走过,穿过。

“穷”,本义终极、尽头,这里用作动词,是寻根追源的意思。

“回”,弯曲。

“穷回溪”,意思是沿着曲折的溪流往前走,一直走到源头。

“幽泉怪石”,这就是作者所要寻访的自然山水。

为了表示他追求的心之切,游兴之浓。

这里连用了三个短句,“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每个句子里边都用一个动词,与“高山”“深林”“回溪”相搭配。

读起来有一种运动节奏感。

这三个短句又简洁地概述了游览过程。

 

下面写平日的宴游之乐。

“到则披草而坐……觉而起,起而归。

”“披”,分开,把草拨开。

“倾壶”,把壶中酒倒光。

“更”,更加,进而。

“更相枕以卧”比“披草而坐”更进了一步。

所以说“更”。

“枕”,用作动词,枕靠枕相济。

“相枕”是动词“卧”的行为方式作状语。

中间加“以”,连词,相当于“而”。

“意”,内心活动,因心中有所思,于是便有所梦。

这就是“意有所极”,而“梦亦同趣”的意思。

“趣”通假字,同“趋”。

“觉”,梦醒,相对上句梦而言。

这几句说,到了就分开杂草坐下,倒尽壶中的酒,喝得大醉,醉了就相互枕靠着躺下,一躺下就常常做梦,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睡醒了就起身,一起身就回城。

 

   这一节写作者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间,以幽泉怪石为伴,根本无意于留恋山水景色,他寻访山水的目的,是为了远离现实世界,暂时忘却自己所处的险恶处境。

而我们读这几句的时候,是否会感到这些语句有一种回环。

复沓的韵味。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呢?

这是作者在这里运用了顶针续麻的修辞方法(上句尾与下句头用的是同一个字)这样就上下勾连,连贯而下。

“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

”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有助于表现游览者那种要有所忘怀,又要有所追求的情趣,造成一种回环、复沓的韵味。

它概括了一个接一个的漫游活动,略去了无关紧要的交待性叙述,强调了这些动作的连续性和随意性,渲染了乘兴而来,漫不经心的心情。

“以为凡是,皆我有也。

”这是对第1段课文的总结。

“以为”,认为。

这两字表明这是作者的主观结论。

而“以为”如何如何,就被第2段内容否定了。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又领起第2段课文。

这几句说,我自以为永州的山水凡有点特别形态的,都被我游遍了,却从来不知道西山的奇特和怪异。

而且这里“怪特”二字,又概括了西山的情态。

作者没有看到西山、游览西山,所以说“未始知西山怪特”。

这是从反面来扣住题目里“始得”二字。

 

   下面我们从全文结构上来分析这段文字的作用。

写过去游览的情形好像与游览西山没有关系。

所以有人提出这段文字是否多余?

笔者认为作者先写未得西山,再写始得西山,这样安排会使游览西山的内容更加突出。

这种写法古人称之为“反笔写法”。

反笔即陪衬的手法。

现在称之为“铺垫”“反衬”“侧面烘托”。

它可以突出始得西山非同寻常。

这“非同寻常”一方面指西山本身形状很怪特;另一方面也是指作者游览西山以后,他所得到的感受非常独特,是过去从来未曾体验过的。

这样的结构安排,前人曾评论说:

“篇中欲写今日始见西山,先写昔日未见西山;欲写昔日未见西山,先写昔日得见诸山。

”尽管第1段没有从正面入题,但和后面游览西山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

这第1段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作者在布局结构方面的匠心所在。

篇目2: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原文: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矣!

无忽。

因驮黄檗人往,不一。

山中人王维白。

译文:

  现在正是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可以一游。

您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

  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

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

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

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

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

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僮仆已入睡,多想从前你我于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呜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

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邀请你当作闲事吗?

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

不要忽略。

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

赏析:

 

王维于开元二十年前后曾在辋川隐居,他对田园风光、自然山水怀有特殊的情感,写了许多诗歌赞美那里的生活和景物.在隐居生活中他经常和野老共话桑麻,同朋友饮酒赋诗,与山僧谈经论道.在这些人中,裴迪是他最好的伴侣.早在移居辋川之前,他们就一同在终南山隐居过,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后,他们又经常“浮舟往来生,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辋川集》就是他二人的唱和诗集,记录了他们的生活和逸兴雅趣.写这封信时,裴迪已回家去温习经书准备应试了,王维深感寂寞,只得独自去游山赏景。

   “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岁末寒冬的山间景致在王维眼中也是很优美动人的.故山景气如何和畅,他略而不述,专讲了饭后归来时所见到的一片晚景:

灞水深沉、月照城郭;辋川在月光中涟漪起伏;山上灯火,透过树林明灭可见;村巷里的寒犬叫声、夜舂声和山寺里的疏钟声一并传来.作者所写的是夜景,那河水、城郭、远火,都是在月色朦胧中看到的,而那犬吠、夜舂和疏钟则是在黑夜里听到的,作者通过所见所闻,来写那寒夜的景物特色,这样就更切实、逼真.下面写他归家后的境遇和感触.当僮仆静默时,他却思绪不宁,感到十分孤独了!

他不禁想到往日与裴迪一起走过仄径去寻幽访胜,对着清流赋诗论文的快乐.这一段所写是一天中游山的经历和感受,但从“猥不敢相烦”到“多思曩昔”却是写对裴迪的思念,这是信的本旨,目的是引起对方来同游故山的兴趣. 

   下面便是正式的邀请了,王维希望裴迪来年春天能够前来.他用想像中的大好春光召唤对方,“草木蔓发”以下六个四字句,凝练地描绘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白鲦轻快地在水中游动,白鸥展开那矫健的翅膀掠空飞翔,野雉在麦陇中鸣叫,草木染绿了春山,露水滋润了堤岸.这一切与前面岁末景色的淡雅清冷恰成鲜明的对照.作者不但在寒冬夜色中保留着浓厚的游兴,还能敏锐地预感到春天不久就要降临,他已开始品味到未来的深趣,这说明山中人王维正是那种“天机清妙者”,即对自然风光有浓厚的兴趣,对佳山丽水具有极强领悟能力的人.他既能发现岁末寒冬之夜朦胧可见、清晰可闻的景物,又能凭自己的经验想像出来年春光的优美动人.人们说王维“诗中有画”,其实王维文中也是有画的。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虽然是一封书信,但可以说它也是作者以诗人的语言、画家的构思写成的一篇优美的写景记游散文,一首赞美自然风光和表述友情的抒情诗。

图美,作品中的“构图”大体上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景物的取舍和布局。

(1)讲究绘画的结构美。

作者选择了辋川风景中两幅典型的图画,一幅是辋川寒山图,一幅是辋川春山图。

两幅图画的构建体现了王维对自然具有敏锐的感悟力,以及取景布局的匠心构思。

现以辋川冬山图为例,分析他的这种艺术构思匠心之处。

作者首先从全局着眼,从大处落墨,以“清月映郭”为这幅巨画摹下广阔的背景,把辋川的总体布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接着按照由远及近、由山而水的层次,把所见之景一层层地铺开去,同时也把辋川的自然美景一层层地揭示在欣赏者的面前。

粗线条勾勒完毕,作者就开始细致的描画工作,“水”,在月光中沦涟;“月”,在水中涤荡。

远山忽明忽暗。

再在自然图景中点染几声犬吠、夜舂、寺钟之声,使整幅静态的画面动态化了,且着上作者的情感的色彩。

王维的这种构图的手法把“故山殊可过”这一主题集具体化、形象化了。

 

  

(2)讲究虚实相生之美。

清人笪重光《画荃》说:

“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可见虚实相生是艺术追求最高的境界。

“艺术通过逼真的形象表现出内在的精神,即用可以描写的东西表达出不可以描写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化景物为情思”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一文里,作者所描绘的辋川寒山图、辋川春山图,就是采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

其中辋川冬景图为眼前所见之景,为“实景”,辋川春景图为想象之景,为“虚景”。

一实一虚,形成对比,亦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完整的辋川风景图。

同一幅图里,则体现了“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艺术原则。

在第一幅画里,透过“实”的画面,我们看到了辋川月下寒夜的幽寂、清寥的意境美;在第二幅画里,我们则看到了“虚”景之中充溢着跃动生机。

两幅画图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闲居生活中那种闲逸萧散的情趣无不涤荡于其中,真正做到了景与情的水乳交融。

 

色彩美

色彩是绘画艺术的重要元素,绘画作品通过色彩来传达作者的情愫或者对生活的理解;写景抒情散文也是通过作者对外界景物穷形尽相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理念。

可见,绘画与摹景散文的要旨殊途同归,都是抒情达意,因而摹景散文的最高顶峰是水墨山水。

 

作为画家的王维自然对色彩具有敏锐的感悟力,善于运用自己精心调配的色彩来表现自然之美,充分体现了“以我观物,故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一文学观。

在“辋川冬景图”中,作者以冷色调——浅黑色为主色调,以月亮的浅红色为配色,通过光线明暗的变化,使整个画面极富层次感:

山上满眼凄凄,清月织成一个朦胧的网,网住了灞水,网住了城郭。

水也青青,郭也缥缈,游人亦虚空。

月,映照着水,把水照亮了;水映衬着月,把月洗淡了。

辋水波光鳞鳞,月亮晶莹剔透,水与月一起荡漾着,奏出一曲和谐的旋律,撩拨着游人的心弦。

衬托水的是月,衬托山的则是树,蓊郁的参天古木在山的怀抱里沉沉的睡去,陪它入梦的还有忽明忽暗的点点灯火……在“辋川春山图”中,作者则敏锐地捕捉到了想象中的春山是新雨洗刷过的,舍其多而杂的颜色,只以绿色为主色调,选取了“春山可望”,足见山色的一片新绿;以白色为配色,“轻鲦出水”、“白鸥矫翼”,足见水中的一派生机。

只用“绿”、“白”两种色彩简单一点染,整个春山就象一幅明快的版画呈现于欣赏者的面前,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树也葱葱,点缀了草;草亦萋萋,装饰了山。

山把它的艳姿倒映在水里,水也分享了绿的氛围,便碧透开去……轻鲦遨游于水中,传递给游人一份快乐;白鸥矫健于天空,传递给游人一份激情;野鸡信步于麦陇,传递给游人一份闲适。

山水树草编织了绿色的情调;轻鲦、白鸥、野鸡,谱写了绿色的生命。

满眼皆绿,满心欢乐!

 

   作者笔下两幅图突出的光线与色调的明暗对比,通过对比表现了辋川山水之美。

 

    第一段写游山的缘由及独游的经过。

描写是蓝田的冬夜图,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如一幅水墨国画,着墨淡雅,用笔清疏,写意传神,基调寂静而清幽,是实景的真实描绘。

(体会第一段,重点把握词语:

下、景气、殊、过、猥、辄、憩、讫、去) 

   第二段:

故山冬夜,清丽淡远,宁静和谐,静默独坐,多思与你同游,携手赋诗。

描写用欢快流畅之笔写了一幅春色图,把春日山中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得清新朗秀,令人不胜向往。

第三段:

故山春景斑斓夺目,生机勃勃,只想邀你同游,表现出作者静寂,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他在一种寻觅大自然宁静逸趣的状态下,沉醉于大自然富于生机而又不受干扰的境界中。

篇目3:

《秋声赋》

秋声赋

    欧阳修

原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

“异哉!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 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故之兵,街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

“此何声也?

汝出视之。

”童子曰:

“星月胶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

“噫嘻悲哉!

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盖夫秋之为状也: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百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

草本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零。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为其代表作。

《秋声赋》则为其文赋佳作。

简注与简介:

悚(sǒng)然:

惊惧。

 (cōng):

金属相击声。

(lì)冽:

寒冷。

砭(biān):

剌。

黟(yī):

黑。

戕(qiāng):

杀害。

   此赋作于仁宗佑四年1059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

描绘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借景抒写了对人事忧劳和与秋关联的音声情象的悲感,但最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却转喻祸根在人。

全篇语言流畅、声情并茂,不愧为佳作。

译文:

    欧阳先生我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

“奇怪啊!

”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声,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好像金属相互撞击。

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听不到到任何号令声,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于是对童子说:

“这是什么声音?

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说:

“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

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 

  我恍然大悟,叹道:

“唉,可悲啊!

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什么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

秋天的情景是:

它的色调凄凄惨淡,烟霭飘散,云气密集;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

秋风未起时,绿草彼此争盛,丰美繁茂;树木葱茏青翠,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一旦秋风吹过,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

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

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象征着用兵,它在五行中属金。

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

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

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

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

夷,是杀戮的意思,凡万物过了繁盛期,都会走向衰败。

 

  “唉,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

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

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费心劳神,必然会损耗精力。

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

(人非金石)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

应当仔细考虑究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