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021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docx

《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docx

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

 

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

美术教育是一种公民素质教育,它不仅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而且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美育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

可以说,没有美育就没有完全的素质教育。

那么,美术教育对于农村中学生的素质培养有何重要作用?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怎样,产生这些现状的原因有哪些?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又是什么?

本文将结合笔者的调查及教学经历一一阐述。

关键词: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对策;素质教育

 

引言

当前,在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实施过程中,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应试教育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框架下,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严重滞后,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而要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必须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分析研究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才能找到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

文献综述

通过对我国《新课程标准》的研究,能发现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更加注重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美术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但在实施过程中,因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出现了城市和农村的差别。

鉴于这种变化,及对一些著作和论文的研究如:

《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美术课程标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农村美术教学浅见》、《中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意见》、《初探美术教学与创新》、《试论美术教育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中的重要性》等,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农村美术教育的实施还停留在理论表面,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正因为这样,笔者从当地农村中学实际出发,找到了一些矛盾现状、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能对广大美术教育实践者有所帮助。

研究方法

论文主要是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与素质教育发展不相符的现实情况、原因及对策进行研究,所应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研究、分析和归纳。

针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对当地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进行走访、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汇总。

根据调查找到当前出现在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种种问题的原因,从而寻找到解决矛盾的对策。

一、美术教育的概念及目标

美术教育是一种公民素质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教育的标志,“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知识技能的教学和其他辅助性美术教育活动,感染和培养受教育者,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一项工作。

”[1]它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艺术文化素质。

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艺术家,正如学习语文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一样。

二、中学美术教育的作用

现在,社会经济各个部门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都离不开一定的美术基本知识与技能,这些领域中的人都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如:

教师制作形象化教具,工程师绘制各种设计图,科学家设计发明创造模型等,都离不开美术。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而美术能影响人的文化、修养、品位、情绪,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2]

1.美术教育能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

“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3]一些美术学家,如罗恩菲德等人,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推至独一无二的高度。

他在其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指出:

“在艺术教学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将实施于何处。

假如孩子长大了,而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运用于生活职业。

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完书。

”[4]我国现行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大纲中,也都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力列为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

2.美术教育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被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的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3.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因为情感性是美术教育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5]

4.完善其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充分挖掘大脑右半球潜能,使直觉与抽象,情感与理智,非理性与理性得以平衡,奠定完全的人格基础。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世界美术优秀作品,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而且还要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

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于美术教育认识不足

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已久,能力培养的地位提得较高,但农村学校全面教育的成效仍然较低,艺术类学科的教育严重滞后,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陪衬和摆设。

在农村学校,重考试科目,轻视非考试学科,对艺术学科不要求或落实不够,这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学校表面上抓素质教育,而实质上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美育的思想和现象还依然存在。

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与语言、数学等其它学科地位不平等,美术课只是起着点缀的作用,可有可无,很多教师、家长和学生总认为美术课是副科。

存在着被其它文化课兼并的危机。

美术教育根本没有它的地位,不能实现它的价值。

尽管上级一再强调必须开齐上好各门课程,教育部也签发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下面学校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付了事。

只要统考学科在一年一度的评估中占到了前列,学校榜上有了名,脸上就有了光,成了一好遮百丑的局面。

对非考科目,特别是艺术学科就不闻不问,艺术教育在广大山区农村学校成了一片空白。

其次,教师不主张。

第一种情况是集中于培养少数计划参加升学考的美术尖子,名义上是兴趣小组或美术特色班,走的却是应试教学的路子。

第二种情况,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把美术课作为纯绘画性的技能训练,以绘画教学代替美术教育。

尽管有时也带着素质教育的幌子,但是忽略了美术教育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培养多向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不能发挥中学美术教育的真正功能。

第三种情况,在广大农村中学,实行所谓的“聘任制”,学校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科任教师,有些班主任为了足工作量,就聘任自己上本班的美术课。

先不考虑教师是否具有胜任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整天守着一个或两个班,完成3门课的教学,教完这一学科又教那一学科,其精力是有限的。

另外,教师一般都是只上统考科目,而对那些非考科目特别是艺术学科,都是让学生自由活动或做作业甚至改上其他学科。

因此,在客观上造成了教师主观上不主张,不作为。

再次,家长不支持。

被调查乡镇中学的学生中拥有一套绘画工具的学生只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0.3%。

由于历史的根源,农村广大家长对送孩子上学读书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偏见,认为读书是为了跳出农门,光宗耀祖。

所以,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要求孩子在学校学好语文、数学等升学考试科目即可,学习其他学科特别是“涂涂画画”、“唱唱跳跳”的艺术类学科,就视为“不务正业”,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

这样做,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忽略了“中小学教育需要奠定的基础是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基础,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体魄、劳动技能、审美情操等方面素质的基础,而不是仅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

”[6]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不利于美术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2)教学条件差,教学内容、形式不够丰富

第一,被调查的3所中学,除一些石膏模型和几十册美术图书外,再也没有别的器材。

有的中学曾经有美术活动室,但由于教室紧缺,就将其取缔。

农村中学的费用紧张是通病,很多学校辅助教学的设备紧缺、没有图片资料等,教师教学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上课像讲故事一样。

学生们总认为老师只说不做,无真才实学,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厌烦,从而对美术课失去信心。

第二,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和家长思想认识不足,上课所需的材料无法购买,99.6%的学生除了美术课本以外没有其它美术书籍。

(3)师资不足,教师美术基础知识尚差

美术师资不足,分布不平均,中学美术教师过剩,边远山区小学美术教师不足,教师素质低,很难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美术教学目的。

接受调查的3个校点,共有学生6000多人,而在岗教职工400多人,其中中学美术专业教师有17人,除1人专职外其他都为兼上一门或两门升考科目。

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未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使得“美术”在课表上成了“名存实亡”的摆设品。

加之,学校没有组织美术教研组活动,没有教学方法的研究,久而久之专业教师也成了非专业教师。

在农村,绝大部分学校尤其是小学的美术课都由其他任课老师兼代。

试想一下,这些缺乏专业知识的美术老师,上美术课时,敷衍了事,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使学生失去了兴趣。

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虽然有了美术课,但学生往往学不到新的知识。

(4)班级人口密度较大

农村中学由于硬件设施不足,教室紧缺,所以直接导致班级的平均人口密度较大。

以普通的乡镇中学为例,每班平均学生数在60至80人不等,甚至更多,这样的班级有时不利于美术课的开展,人均空间太少。

例如一些制作、手工编织等课很难开展。

四、对策研究

我国的美术教育效果和现状极不平衡,大中城市比乡村要好,沿海地区比内地、比边远地区要好。

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的中学美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

在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还有一个过程,有待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强化:

1.纠正美术教育观念上的偏差

也就是说要先做好人的工作,要让教育者对现代美术教育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随着新一轮课改,各学科间的互融性渐渐突显,在很多学科中都融入了美术学科的知识,所以,一方面要认识到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了解美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少做一些表面文章,不要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做的却是应试教学的文章。

不要让学生带着残缺的知识结构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甚至步入社会。

只有做好教育主导者的工作,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美术素质教育才能得以实施。

2.改革美术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加教学资金投入

要改正过去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7]的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

为适应山区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需求,探索适合其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新途径,笔者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农村学校的实际。

经过几年的探索,从中找到了一些改变和促进农村学校加强美术教育的方法。

(1)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加强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培养

广大农村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很多,如:

树根、树皮、树叶制作装饰画;彩绘鹅卵石;剪纸、纸浮雕;泥工;用费旧布料做布偶、拼贴画、农村特色服小件;用竹子和绵纸做风筝、竹制品编织等等。

就这一点,足可以令城里的孩子们望“农”兴叹。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教学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主体。

到大自然中上或把山区特有的物产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同样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主体发现、主体体验、主体创造、主体评析,以真正达到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原则。

第二,重过程。

对于生长在山区的孩子,由于长年置身其间,已司空见惯,如果没有人引导,很难自己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中的美。

因此,在引入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

第三,重合作。

引入美术学科教学的这些丰富的可利用的资源都处于原始状态,单独的学生个体不易独自发现。

因此,应利用学生群体合作去发现、去创造,在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2)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开展美术欣赏课

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识别美与丑的能力。

让学生明白不仅外表美是一种美,朴素美、善良美同样也是美的,而且重点是心理的、情操的美。

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

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

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

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例如:

在初二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VCD通过电视来演示。

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

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因此,电教设备的配制,是美术教改很关键的一步。

(3)贴近生活、寓教于乐

农村的美术课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让学生走出严肃沉闷的课堂,走近生活,贴近生活,融入生活,生活即学习,学习亦即生活。

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学习而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

试举一例,在《色彩的对比》一课,笔者带学生在校周围仔细地观察、揣摩,有的学生还采回各种颜色的叶片,在上课时使用,所以他们在接受这一课的新知识时就表现得很积极、很迅速,更容易掌握。

利用春秋季节,积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室外进行人物和风景写生,引导学生欣赏描绘美丽的校园、家乡的自然美景。

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了审美能力,而且,打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4)注重美术学科与其它艺术学科的渗透和融合

学生希望的美术课是活泼多样的教课形式。

目前各学校的条件有所不同。

但教师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尽量地让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相一致,不妨运用音乐、文学和美术讲授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中美术与音乐的融合让学生得到视、听觉美的全面感受。

学生在追求美好事物的同时,也能洞察音乐的韵律和调和,从中又感受到情感的线条、和协的色彩,在动感和美妙的音乐氛围中挖掘美的内涵。

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听课兴趣。

另外,如描绘京剧的脸谱,画出舞蹈中的人物造型、服装和颜色的搭配。

这些都是新课程中艺术课的新特征、新特点。

3.试行列入考试科目

时下,很多重点学校和特色学校,在招收学生时,已把美术学科纳入考试科目,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这些学校高度重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这是一项重大的举措,值得肯定,像其他学科一样把美术列入考试考查科目,必定会推动美术学科教学质量上的提升。

4.建立健全教育评价机制

过去,对学校的评估一般都是以学校的教学考试成绩为准绳,学校的教育教学重点就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中心,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毫不顾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要求人才具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对学校的评价机制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革,在发展中应不断充实,完善、提高,以达到“新课程”规定的“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五、结论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是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8]“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美育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

”[9]因此,重视艺术教育同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全面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没有美育就没有完全的素质教育。

21世纪是教育竞争的时代,希望更多的同仁来关注、研究、开拓农村美术教育的新途径,推动农村整体教育的向前发展。

我们相信,随着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地被社会认可。

21世纪的科学教育一定是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教育。

也必定是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发展的世纪。

参考文献

[1]周岩.未来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及其观念更新[J].中国美术教育,1995(5):

12~13.

[2][8]陈家泳.试论美术教育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中的重要性[EB/OL]..2005-11-18.

[3]尹少淳.创造力与美术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1994

(2):

32~33.

[4]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18.

[5][7]赖德胜.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4.

[6]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编.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0.

[9]陈朝栋.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中小学美术,2003(4):

23~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