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47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选择题

1.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

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  )

A.A

B.B

C.C

D.D

2.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年间为2.2亩,清康熙年间为1.5亩。

尽管明清时期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很多徽州村落却走向鼎盛。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耕作方式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地域性商帮兴盛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手工业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徽州成为交通枢纽

3.苏轼诗云:

“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

诗句反映出当时()

A.在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B.坊市界限被打破

C.政府加强了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D.商品经济的繁荣

4.个体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B.个体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个体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很不稳定

D.个体小农经济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5.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

一位学者曾经指出:

“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

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

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

”这位学者认为“海禁”政策造成()

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

6.《国语·齐语》载:

“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

恶金(指铁)以铸锄、斤,试诸壤土”材料说明春秋时期(  )

A.齐国以铁器做农具

B.齐国手工业发达

C.铁器最早用作农具

D.农业的精耕细作

7.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色。

下列各项符合唐代手工业状况的是(  )

A.冶铁业开始使用灌钢法

B.出现需要多人操作的花楼机

C.丝织品吸收花鸟画风格

D.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8.明清两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籍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徽商挂着官职继续从事商业活动(朝奉本是一种古老的官职,其实并没有实权)。

“徽州朝奉”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

A.徽商弃商从政

B.徽商追求虚荣

C.政府厉行抑商

D.政府放弃抑商

9.“……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以下无法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B.“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C.“蜀人利交子之轻便,一贯有卖一贯一百者”

D.“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

10.康熙年间,钱塘人俞森在《荒政丛书》中记载:

“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当时(  )

A.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

B.小农经济并非是完全封闭的

C.农村商品经济相当发达

D.纺织业是农村家庭支柱产业

11.“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2.陆游《杂赋》诗写道: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说明宋代(  )

A.开始出现草市

B.草市具备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夜市比较繁荣

D.草市交易只能在早上进行

13.据《吴江县志》卷4《镇市村》记载:

“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

但到了北宋时期却出现“诸镇监官,掌警逻盗窃及烟火之禁,兼征税榷酤”“以商况较盛者为镇,次者为市”的局面。

这反映了北宋之后()

A.市和镇有着比较严格的界线

B.市仅具经济职能,镇即镇守地方

C.纯粹以贸易为特征的镇市尚未涌现

D.市镇的性质开始发生了变化

14.《唐六典》记载: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反映出(  )

A.劳动人民的勤劳

B.商业经营受时间限制

C.商业政策的宽松

D.城市的繁华景象

15.《盐铁论·水旱》说:

“铁器,民之大用也。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  )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16.“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土贵要予赋水轮》)该诗描述的灌溉工具是(  )

A.A

B.B

C.C

D.D

17.雍正皇帝认为: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这说明其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重农抑商

C.盐铁官营

D.工商皆本

1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有官营、民营、工场手工业三种基本形态

②官营手工业对商品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③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④从唐代起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

“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下列史实不能够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

A.交子的出现

B.坊市界限的打破

C.商帮的形成

D.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20.乾隆时的《陶冶图说》中记载:

“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山环水绕,僻处一隅,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这表明(  )

A.清代开始景德镇具有瓷都的地位

B.景德镇多民营制瓷手工业

C.手工业发展提高了富商地位

D.清代手工业经济重心南移

21.《荀子·富国篇》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

”这反映出古代农民提高农业产量的主要方法是(  )

A.种植五谷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男耕女织

22.受京杭大运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唐朝时扬州是工商业繁荣的大都会。

扬州当时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

A.“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B.“南北水陆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在此起航停泊”

C.“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

D.“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23.据史载,西汉统治者经常对农民采取一些“扶贫”措施。

例如,公元前67年,汉宣帝下令“假(农民)公田,贷种、食”;公元2年,汉平帝下令以“赐(农民)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

此举主要是为了(  )

A.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B.增加地主经济收入

C.弥补生产资料不足

D.打击商人敛财致富

24.“私通外夷,已有禁例。

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

”(《明宣宗实录》)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明朝前期私人海外贸易已有一定规模②“海禁”政策根源于私人海外贸易的兴盛

③明朝前期严格禁止所有的对外贸易④海外贸易的丰厚回报使官民铤而走险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25.下图为嘉峪关地区出土的魏晋时期画像砖,据此可以判断当时(  )

A.我国北方开始出现铁犁牛耕

B.西北地区农耕技术全国领先

C.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

D.我国古代犁耕技术已经定型

二、非选择题

26.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和社会状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尚书·盘庚中》记载:

“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

材料二 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三 白银在宋代已具有货币的各项职能,到了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的流通更加广泛。

1436年解除银禁,白银的流通便公开化,且更普遍,朝野上下都使用白银,白银取得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成了正式通货。

到嘉靖年间(1522-1566年)政府又规定了白银同钱的比价,还规定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遂取得法定通货的地位。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飞钱”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概括我国古代货币发展的基本趋势。

(3)商朝使用贝币,秦朝通用圆形方孔钱,北宋出现纸币,明清使用白银。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

27.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7至18世纪,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比唐、宋两代获得更大的发展,形成了空前的全球性大循环贸易,并且一直延续和保持到鸦片战争前夕而不衰。

这一时期,从广州起航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迅速增加到7条,抵达世界7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此之多的外国商船和商品来广州进行贸易,使珠江之滨的广州呈现出一派外贸繁荣的景象。

英国人威廉希克为之惊奇,并发出了广州珠江的商船可以与伦敦泰晤士河相媲美的感叹:

“珠江上船舶运行忙碌的情景,就像伦敦桥下泰晤士河。

不同的是,河面的帆船形式不一,还有大帆船,在外国人眼里再没有比排列着长达几英里的帆船更为壮观的了。

——根据XX有关资料整理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时期广州繁荣的原因。

28.中国古代农业历史悠久,手工业素称发达,二者在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足以令国人自豪,时至今日仍对我们有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某高三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一幅示意图。

材料二 1987年,在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发现了我国古代的一艘沉船,被称为“南海一号”。

据专家称,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

但因技术及资金问题而延迟了研究。

2011年4月底,“南海一号”完成了第二次试发掘,目前已出水2000多件完整瓷器,汇集了众多名窑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二级文物。

中国古陶瓷协会会长、陶瓷鉴定泰斗耿宝昌对着出水的瓷器连呼惊叹:

“搞了一辈子的瓷器研究,却从未见过如此多的瓷类珍宝,很多连听都没听说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示意图,你认为该同学对与农业有关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从牵引动力来看,从图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时,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研究?

试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至少两个角度)

(3)“南海一号”是我国宋朝时期的沉船,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一下,我们将会从它那现已密封的船舱中找到哪些种类的瓷器?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北宋苏洵说: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到了明清时期,多实行定额地租,佃农所交地租,多的占到收获物的80%。

材料三 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土地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劳动者“卖田宅鬻子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