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14铝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42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14铝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14铝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14铝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14铝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14铝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14铝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含答案.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14铝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14铝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14铝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含答案.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14铝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含答案

课时分层训练(十四) 铝及其化合物

(建议用时:

45分钟)

A级 基础达标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l与稀HNO3反应可生成H2

B.Al、Al2O3、Al(OH)3都可溶于NaOH溶液和盐酸中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

D.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氨水滴入Al2(SO4)3溶液和Al2(SO4)3溶液滴入浓氨水的反应

A [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与Al反应生成的不是H2。

]

2.(2018·青岛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箔插入稀硝酸中,无现象,说明铝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B.

如右图所示,①中为AlCl3溶液,②中为浓氨水,①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C.Al2O3Na[Al(OH)4](aq)Al(OH)3

D.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铝的存在形式:

A [铝与稀HNO3发生反应有NO生成,不能形成氧化膜,A不正确;浓氨水挥发出的NH3被AlCl3溶液吸收生成白色沉淀Al(OH)3,B正确;Al2O3为两性氧化物与NaOH反应生成Na[Al(OH)4],Na[Al(OH)4]溶液遇CO2生成Al(OH)3,C正确;当n(NaOH)∶n(AlCl3)=3时,恰好生成Al(OH)3,当n(NaOH)∶n(AlCl3)=4时,恰好生成Na[Al(OH)4],D正确。

]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AlCl3溶液中含有的Mg2+、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AlCl3的损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

95160080】

A.NaOH溶液可以用氨水来代替

B.溶液a中含有Al3+、K+、Cl-、Na+、OH-

C.溶液b中只含有NaCl

D.向溶液a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H

D [A项用氨水将会使Al3+、Mg2+均沉淀下来,达不到分离的目的;B项溶液a中,Al3+已转化为[Al(OH)4]-;C项b中含有KCl、NaCl、HCl等物质;D项若不控制pH,沉淀a[Al(OH)3]将不能分离出来。

]

4.(2015·山东高考)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

A.AlCl3       B.Na2O

C.FeCl2D.SiO2

A [A.铝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和碳酸氢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Al(OH)3↓+3CO2↑。

B.氧化钠加入碳酸氢钡溶液中只产生碳酸钡沉淀,没有气体产生。

C.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不是氯化亚铁。

D.二氧化硅和碳酸氢钡溶液不反应。

]

5.(2014·安徽高考)室温下,在0.2mol·L-1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1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

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

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

C [A.Al2(SO4)3为强酸弱碱盐,Al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3++3H2OAl(OH)3+3H+,A错误。

B.a~b段,加入NaOH消耗H+,使Al3++3H2OAl(OH)3+3H+反应正向进行,Al3+的浓度减小,B错误。

C.b~c段,pH变化不明显,说明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C正确。

D.c~d过程中,pH变化较大,说明发生了反应:

Al(OH)3+NaOH===Na[Al(OH)4],所以c点以后Al(OH)3开始溶解,D错误。

]

6.把X溶液逐滴滴入Y溶液中,与把Y溶液逐滴滴入X溶液中,反应现象不同的是(  )

选项

A

B

C

D

X

NaHCO3

Na[Al(OH)4]

NaHCO3

MgCl2

Y

Ca(OH)2

HCl

HCl

NaOH

B [A、C、D三项中,无论前者滴入到后者中,还是后者滴入到前者中,反应现象均相同;B项,若将Na[Al(OH)4]溶液滴入盐酸中,开始盐酸过量,没有沉淀生成,随着Na[Al(OH)4]溶液的增多,会产生白色沉淀Al(OH)3,若将盐酸滴入Na[Al(OH)4]溶液中,开始盐酸少量,会立即产生白色沉淀Al(OH)3,随着加入盐酸的过量,最后白色沉淀逐渐溶解,反应现象不同,符合题意。

]

7.甲和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0.2mol·L-1AlCl3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和氨水,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导学号:

95160081】

A.实验过程中甲中和乙中的现象始终保持一致

B.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C.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

D.乙中沉淀可能比甲中的多

D [Al(OH)3能溶于NaOH溶液,而不溶于氨水,NaOH溶液和氨水均为一元碱的水溶液,根据加入的碱溶液的量进行分析,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若加入的碱溶液均不足量或均恰好完全反应生成Al(OH)3,则甲、乙中的现象一致,生成沉淀的量相等;②若加入的碱溶液均过量,过量的NaOH会使生成的Al(OH)3沉淀部分溶解或完全溶解,而加入氨水的烧杯中生成的Al(OH)3不会溶解。

综上分析,只有D项符合题意。

]

8.利用铝灰(主要成分为Al、Al2O3、AlN、FeO等)制备铝鞣剂[主要成分为Al(OH)2Cl]的一种工艺如下:

(1)气体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铝灰在90℃水解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解”采用90℃而不在室温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溶”时,Al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废渣”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5)采用喷雾干燥而不用蒸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铝灰主要成分为Al、Al2O3、AlN、FeO等加入水发生反应,AlN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氨气,加入盐酸酸溶后,生成氯化铝溶液和氯化亚铁溶液,加入漂白剂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入纯碱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全部沉淀,采用喷雾干燥制备铝鞣剂。

(1)气体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生成的是氨气,铝灰中的AlN和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N+3H2OAl(OH)3+NH3↑,加热可以促进氮化铝水解生成氨气,降低NH3在水中的溶解度,促使NH3逸出。

(2)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酸溶时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铝溶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

(3)加入漂白液的作用是利用次氯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的强氧化性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ClO-===2Fe3++Cl-+H2O。

(4)上述分析可知“废渣”成分为氢氧化铁沉淀,化学式为Fe(OH)3。

(5)铝鞣剂主要成分为Al(OH)2Cl,在加热蒸发时会发生水解,为防止水解利用喷雾干燥,减少铝鞣剂水解。

【答案】 

(1)AlN+3H2OAl(OH)3+NH3↑ 加快AlN水解反应速率;降低NH3在水中的溶解度,促使NH3逸出

(2)Al2O3+6H+===2Al3++3H2O

(3)2Fe2++2H++ClO-===2Fe3++Cl-+H2O

(4)Fe(OH)3

(5)防止Al(OH)2Cl水解生成Al(OH)3

B级 专项突破

9.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abc(“―→”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

选项

a

b

c

A

Al2O3

Na[Al(OH)4]

Al(OH)3

B

AlCl3

Al(OH)3

Na[Al(OH)4]

C

Al

Al(OH)3

Al2O3

D

MgCl2

Mg(OH)2

MgO

C [A、B、D三项中的转化关系分别为:

、、,C项中Al不能经一步反应转化为Al(OH)3。

]

10.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图像的一组是(  )

选项

A

AlCl3、Mg(NO3)2、HNO3

NaOH

B

Na2CO3、NH4HCO3、Na2SO4

Ba(OH)2

C

NH4NO3、Al(NO3)3、Fe(NO3)3、HCl

NaOH

D

Na[Al(OH)4]、氨水、NaOH

H2SO4

C [A项,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NaOH溶液时,图像中间一段沉淀质量不变的反应不存在,与图像变化不符;B项,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Ba(OH)2溶液时,不存在沉淀部分溶解的反应,与图像变化不符;C项,在甲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NaOH先与盐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随后Al3+、Fe3+开始沉淀,当两种离子沉淀完全后,OH-和NH反应,此时沉淀质量不变,最后OH-与Al(OH)3反应,沉淀部分溶解与图像变化相符;D项,向甲溶液中加硫酸时,最终沉淀会全部溶解,与图像变化不符。

]

11.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l(OH)4]、Na2SiO3、Na2CO3、NaOH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O~a段加入的盐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B.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CO

C.在滴加盐酸的全过程中主要粒子参与反应的先后顺序是OH-、SiO、CO、HCO、[Al(OH)4]-、Al(OH)3

D.在e~f段,盐酸与Al(OH)3反应生成AlCl3,使沉淀部分溶解

C [HCl溶液应先与OH-反应,A项正确;由图像中耗用HCl溶液的体积可知,在b~c段HCl与CO反应转化为HCO,B项正确;从消耗HCl溶液的体积可推知,在滴加盐酸的全过程中主要粒子参与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OH-、SiO、CO、[Al(OH)4]-、HCO、Al(OH)3,C项错误;在e~f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而H2SiO3不溶于HCl溶液,D项正确。

]

12.(2018·黄冈高三检测)某无色稀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

阴离子

CO、SiO、[Al(OH)4]-、Cl-

阳离子

Al3+、Fe3+、Mg2+、NH、Na+

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1)若Y是盐酸,则Oa段转化为沉淀的离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