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409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20g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80.5g,同时生成氢气0.4g。

试计算: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01%)。

【答案】65%40%28.87%

【解析】

【分析】

样品中的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详解】

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为y;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z;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答:

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5%,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8.87%。

【点睛】

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锌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求出锌的质量;反应后的溶液是硫酸锌溶液,利用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溶质硫酸锌的质量。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进行下列实验:

取样品14g,放入烧杯中,加入96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100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是___________?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答案】10g                  2.9g   14.6%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即反应前所有混合物的总质量=滤液的总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利用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计算出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

(3)、根据题意,反应完全后过滤,所得滤液为氯化钠溶液,滤液中的溶质NaCl包括混合物中原有的NaCl和反应生成的NaCl;根据上述方程式可以求出生成NaCl的质量,而混合物中原有的NaCl的质量=混合物总质量-氯化钙的质量,据此可以计算出滤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100%计算即可。

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沉淀的质量=14g+96g-100g=10g;

(2)、设固体混合物中含氯化钙的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CaCl2=CaCO3↓+2NaCl

 111  100117

  x  10gy

解得,x=11.1gy=11.7g

(3)、原混合物中含氯化钠的质量=14g-11.1g=2.9g

则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4.6%      

答:

(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3.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的质量分数,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

取12.5g样品研碎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20.8 g稀盐酸后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次数

1

2

3

4

5

烧杯及所称物质总质量/g

72.2

91.9

111.6

131.3

152.1

 

请计算:

⑴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⑵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

【答案】80%12.5%

【解析】

【详解】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前四次加入盐酸后,共产生二氧化碳:

1.1g×4=4.4g

设大理石中CaCO3的质量为x,完全反应时,生成CaCl2的质量为y

解得x=10gy=11.1g

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80%

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2.5%

答:

(1)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2)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5%。

4.为了测定含有氯化钾和碳酸钾的化肥中氯化钾的含量,取5g混合物和11.1%的氯化钙溶液做如下实验: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请列出能与氯化钙反应的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

(3)该化肥样品中氯化钾的纯度为_____;

(4)过滤后,最终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5)若按上述过程用此化肥样品100t,可以生产出纯净的氯化钾_____t。

【答案】K2CO3+CaCl2=CaCO3↓+2KCl

72.4%10%102.2

【解析】

【详解】

(1)碳酸钾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2CO3+CaCl2=CaCO3↓+2KCl;

(2)设参与反应的碳酸钾的质量为x,氯化钙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z。

x=1.38g

y=1.11g

z=1.49g

(3)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5g-1.38g=3.62g

该化肥样品中氯化钾的纯度=

×100%=72.4%

(4)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

1.11g÷11.1%=10g

过滤后,最终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0%

(5)此化肥样品100t中含氯化钾的质量=100t×72.4%=72.4t

此化肥样品100t中含碳酸钾的质量=100t-72.4t=27.6t

设27.6t碳酸钾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m。

m=29.8t

若按上述过程用此化肥样品100t,可以生产出纯净的氯化钾的质量=29.8t+72.4t=102.2t。

5.某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7.3%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图2

(1)该同学能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2)该同学把制取气体后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6%的Na2CO3溶液,测得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数据如下:

Na2CO3溶液质量/g

10

20

30

40

50

60

70

沉淀质量/g

0

1

n

3

4

5

m

 

则m=__________。

加入10gNa2CO3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图2中画出向废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时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曲线。

________

【答案】2.2g;5;Na2CO3+CaCl2=CaCO3↓+2NaCl

【解析】

试题分析:

(1)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与碳酸钙反应的HCl的质量=50g×7.3%=3.65g

CaCO3+2HCl=CaCl2+H2O+CO2↑

7344

3.65gx

=

x=2.2g

考点:

化学方程式计算。

6.某化学实验小组取实验室中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

(1)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加入稀盐酸A烧杯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

(3)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前B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4)将C烧杯内溶液蒸发掉11.6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5)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_____。

(6)工业上有150t此氢氧化钠废液,若将其变成氯化钠回收,可得到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

【答案】

NaCl、Na2CO3、NaOH10%40g70.2t

【解析】

【详解】

(1)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2)第一次加入稀盐酸A烧杯中参加反应的物质为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质量的比例式为: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00g+150g-245.6g=4.4g;

设生成4.4g二氧化碳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为y:

y=7.3g

第二次加入盐酸的质量为:

150g×7.3%=10.95g;

第二次加入150g7.3%的稀盐酸,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即盐酸与B烧杯溶液中的碱性物质恰好反应完全,根据计算可知,碳酸钠消耗了7.3g盐酸,剩余的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即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前B烧杯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前B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NaCl、Na2CO3、NaOH;

(4)由以上可知,C烧杯中的溶质为NaCl,设C中氯化钠的质量为z,根据氯元素质量守恒可知:

z=23.4g

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实验共用7.3%的稀盐酸200g,设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m:

200g×7.3%=m×36.5%

m=40g

(6)由以上实验可知,50g该氢氧化钠样品溶液与200g7.3%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得到23.4g氯化钠,所以150t此氢氧化钠废液,变成氯化钠回收,可得到氯化钠的质量为:

7.NaOH潮解后极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而变质.为测定实验室一瓶放置已久的烧碱中NaOH含量,某同学取适量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200g溶液;再加入200g稀硫酸(足量)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为395.6g.请计算:

(1)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___g.

(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50.0g,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用同浓度的硫酸,与一瓶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杂质都是Na2CO3)的烧碱样品反应,需要硫酸的质量都相等.其原因是:

__(从钠元素质量守恒的角度解释).

【答案】4.478.8%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每46g钠元素生成142g硫酸钠,消耗98g硫酸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减少就等于反应过程中所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所以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200g+200g﹣395.6g=4.4g.故填:

4.4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可以解决此题.

故填:

78.8%

解:

设所取样品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x.

解得:

则烧碱样品中NaOH%=

答:

烧碱样品中NaOH的百分含量为78.8%.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氧化钠转化成碳酸钠的过程中,钠元素的质量没变,故填: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每46g钠元素生成142g硫酸钠,消耗98g硫酸.

 

8.向100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u(OH)2质量为______g。

(2)计算硫酸铜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

【答案】9.816%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象可见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9.8g

(2)设硫酸铜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x=16g

硫酸铜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

硫酸铜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6%。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9.现有两种稀溶液:

标记为A的0.0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标记为B的0.365%的盐酸。

假设本题所涉及的各种稀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1.00g·mL-1,且每滴溶液的体积近似为0.05mL,试解答下列各小题。

(1)恰好完全中和20.0gA溶液,需加入B溶液多少克?

(2)在盛有20.0mLA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再向瓶中缓缓倒入10.0mLB溶液,边倒边振荡,充分混合后溶液呈无色。

若取该无色混合液3.00mL于一支试管内,再向试管内滴加1滴A溶液,试通过计算说明此时试管内溶液呈现的颜色。

【答案】

(1)2.00g

(2)因为中和20.0g氢氧化钠溶液需0.365%的盐酸2g。

3.00mL混合液中剩余氯化氢的质量为:

0.365%×8g×3.00mL/30.0mL=2.92×10-3g。

设1滴A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中和氯化氢的质量为x。

NaOH   +   HCl===NaCl+H2O

4036.5

0.05g×0.0400%x

x=1.825×10-5g≈1.83×10-5g<2.92×10-3g;

所以盐酸有剩余,溶液显无色。

【解析】

试题分析:

已知量:

氢氧化钠:

20.0g×0.0400%=0.008g;0.365%的盐酸;10.0mLB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10.0mLB溶液;混合液3.00mL;未知量:

(l)恰好完全中和20.0gA溶液,需加入B溶液的质量;

(2)试管内溶液的颜色;

解:

(1)恰好完全中和20.0gA溶液,需加入B溶液的质量为x

HCl+NaOH==NaCl+H2O

36.540

0.365%x0.008g

=

x=2.00g

(2)20.0mL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质量为8g;因为恰好完全中和20.0gA溶液,需0.365%的盐酸的质量为2.00g,3mL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

3mL·30mL-1×8g×0.365%=2.92g×10-3g;

设1滴A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中和1氯化氢的质量为y,

HCl+NaOH==NaCl+H2O

36.540

y0.05g×0.04%

=

y-1.825g×10-3g<2.92g×10-3g;

所以盐酸有剩余,溶液显无色。

考点:

化学方程式计算;数据的处理;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10.某同学测定一瓶标签残缺的硫酸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30g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方程式为:

MgSO4+2NaOH=Na2SO4+Mg(OH)2↓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需NaOH的质量为g.

(2)计算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列式计算).

【答案】

(1)10;

(2)20%

【解析】

试题分析: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需NaOH的质量为:

100g×10%=10g.

(2)由反应的曲线可知,当加入40g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设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MgSO4+2NaOH═Mg(OH)2↓+Na2SO4

12080

x40g×10%

解得:

x=6g

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故答为:

(1)10.

(2)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