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及答案.docx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左图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图和右图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不正确的( )
A. 该国是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B. 首都堪培拉有“花园城市”称号
C. 该国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D. 地形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2)右图气候资料反映了左图中( )地的气候特征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1)D
(2)A
【解析】【分析】
(1)澳大利亚是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首都是堪培拉,有“花园城市”称号;该国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澳大利亚地形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为山地,故D符合题意。
(2)右图气候资料是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地中海气候,澳大利亚西南部是属于地中海气候,即左图中①地,故选A。
【点评】
(1)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主要位于热带和南温带,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东、西高,中部低;西部高原面积广大,东部是山脉,中部以平原为主。
澳大利亚是世界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主要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
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
(2)澳大利亚气候呈现典型的“半环状”分布特征,最外环为小部分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第二环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内部为大面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非常干旱。
东南部和西南部有小部分地中海气候,此外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某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
下图示意该国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低纬度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③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④A地降水比B地多 ⑤1月份气温最低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2)下列最适宜该国发展的农业是( )
A. 畜牧业 B. 橡胶种植 C. 水稻种植 D. 棉花种植
【答案】
(1)C
(2)A
【解析】【分析】
(1)由图可知,该国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小,A地处于迎风坡,降水比B地多,该国属于南半球,1月份时气温最高,故选C。
(2)由图可知,该国大部分是位于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这种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故选A。
【点评】
(1)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新西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高。
(2)新西兰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广袤的森林和牧场使新西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
当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使得作物光照不足,谷物生长条件较差。
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于是新西兰发展了举世闻名的乳畜业,主要生产乳制品。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形成这种地理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阳因素
D. 人为因素
【答案】A
【解析】【分析】解: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出现垂直地带性规律,导致植被分布出现垂直变化。
这也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温差大,形成多样的温度带;
2.海陆位置:
我国东西距离海洋远近不同,降水差异明显,形成四类干湿地区;
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具有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
4.亚欧大陆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有关四地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冬冷夏热
B. 乙地夏季炎热干燥
C. 丙地冬季温和多雨
D. 丁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2)导致甲地气候与丁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答案】
(1)B
(2)B
【解析】【分析】
(1)A.甲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不符合题意;
B.乙地处于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符合题意;
C.丙地全年高温,6~9月多雨,11月~次年5月少雨,不符合题意;
D.丁地全年高温多雨,不符合题意;
(2)影响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就是海陆分布,甲地更靠近大西洋。
故答案为:
(1)B;
(2)B。
【点评】甲地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处于地中海沿岸,且气温和降水不同期,属于地中海气候;丙地全年高温,6~9月多雨,11月~次年5月少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主要有海陆差异,地形地势差异,纬度差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5.下面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四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A. 夏季凉爽
B. 降水年际变化小
C. 冬季寒冷
D. 雨热同期
【答案】D
【解析】【分析】解:
由图中哈尔滨、北京、武汉和广州四城市的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四城市都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其中北京和哈尔滨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而武汉和广州冬季气温在0℃以上,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
D
【点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步骤如下:
首先判断半球,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15℃,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0℃者,为温带气候类型;最热月气温在5℃以下者,为寒带气候类型。
第三步,以水定型,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性: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6.有关气温分布河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低,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C.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气温完全一致
D.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海洋气温高于大陆气温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故答案为:
B。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主要有三条:
①从纬度位置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读图,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 )
A. 全年高温多雨
B.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 冬季寒冷干燥
D. 全年炎热干燥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由图中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该气候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尤其以地中海沿岸最为明显,故称为地中海气候。
故答案为:
B。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8.下图示意加拿大50°N附近地形剖面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中曲线箭头示意气流运动方向。
气温年较差指某地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通过比较城市①、②、④的气温年较差,可推测城市③的气温年较差( )
A. 小于① B. 间于②和④之间 C. 大于④ D. 间于①和②之间
(2)城市①的气候特征可表达为( )
A. 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干燥
B.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多
C. 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D. 全年温和少雨
(3)造成①地和②地之间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活动
B. 地形
C. 纬度
D. 河流
【答案】
(1)B
(2)C
(3)B
【解析】【分析】
(1)读图比较可知,①、②、④的气温年较差,由西向东逐渐增大,由此可推测城市③的气温年较差间于②和④之间。
故选B。
(2)读①地的气温和降水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故选C。
(3)读图中①、②的位置可知,①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富,②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所以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因素是地形。
故选B。
故答案为:
(1)B;
(2)C;(3)B;
【点评】
(1)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三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得出第另外一个城市的年较差,既要考虑四个城市的温度问题,又要考虑四个城市的位置关系,比较难。
(2)考查学生对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理解分析能力,这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必考点,学生要掌握以温定型,以水定带的规律。
(3)同样考查学生的看图能力,分析两个城市的位置关系,联系书本所学知识,有一定难度。
9.一般而言,赤道穿过的南北纬10°范围内地区,往往终年高温多雨,雨林广布,但也有例外。
下面两图中,左图为右图(非洲局部)中广表热带稀树草原的日出美景照片。
此热带稀树草原区降水量就远小于热带雨林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大湖泊海拔范围是( )
A. <500米 B. 500米-1000米 C. 1000米-2000米 D. >2000米
(2)图示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平原 B. 高原 C. 丘陵 D. 盆地
(3)照片具体拍摄地点是可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根据右图推测,形成左图照片所示植被景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稠密 B. 海拔高 C. 人为干扰 D. 纬度大于10°
【答案】
(1)C
(2)B
(3)C
(4)B
【解析】【分析】
(1)由图示海拔信息和最大湖泊位置可知,图中最大湖泊海拔范围位于1000米-2000米之间,故选C。
(2)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由图中信息可判定,图示地区海拔较高,地面较平坦,是高原地形,故选B。
(3)图所示的是非洲的东非高原,该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其地形特点是海拔高,地面较平坦,故丙地符合拍摄地点,故选C。
(4)图所示地区位于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是热带草原气候,故选B。
【点评】
(1)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2)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形以高原为主,包括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大型高原地形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整个大洲西北部和东南部有两列山脉,整体上海岸线十分平直,岛屿、海湾数量少。
(3) 非洲主要气候类型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
这种分布特征原因在于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整个大陆基本被赤道均分为两部分,因此纬度地带性明显。
非洲气候带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向南北依次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此外在非洲东部还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
(4)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
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0.读等温线分布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此时可能为1月初
B. 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
C. 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D.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
【答案】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等温线自北向南温度逐渐降低,因此该地区位于南半球,C错;甲处的等温线弯曲且向温度高的地方凸出,因此甲地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温度低;乙处的等温线弯曲且向温度低的地方凸出,因此乙地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温度高。
因此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此时可能为7月初,A错;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B正确;图中等温线不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仅反映气温受局部因素的影响,D错。
故答案为:
B。
【点评】 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分布规律为:
①纬度分布:
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②海陆分布: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③地形分布:
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11.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
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
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2)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 )
A.冬冷夏热
B.冬雨夏干
C.终年高温多雨
D.终年温和多雨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
(1)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2)由图可知,甲位于欧洲西部,该地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点评】
(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2)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12.《中国诗词大会》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话题屡登热搜榜,引发广泛热议。
古诗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常见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
诗句: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地理现象( )
A. 城市热岛效应
B. 全球变暖
C. 气温的垂直变化
D. 降水的差异
【答案】A
【解析】【分析】解: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即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表明城市的气温高于外围乡村,形象的说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故答案为:
A
【点评】城市热岛环流。
城市热岛效应其实就是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现象。
城市市区由于受到人为热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气温普遍比较高,因此气流就会膨胀上升,形成了低压,而周边的郊区与城市相比较,气温就很低了,因此气压高,于是气流就从郊区流向城市,故而就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
13.气候数据有多种呈现方式,右图是把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在以气温和降水量为坐标的图上,一个月份的点在图中的坐标就是该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A. 20℃ B. 11℃ C. 10℃ D. 50℃
(2)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B.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C. 全年高温多雨
D. 全年高温干旱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观察题中所给图片可知,图中的横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mm),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图中该地7月气温最高,为25℃;1月气温最低,为5℃。
因此该地气温年较差为20℃,选A。
(2)读图可知,该地6、7、8月为夏季,气温在20℃及以上,气温高,其降水量分别为35mm、10mm、20mm,夏季降水少;12、1、2月为冬季,气温在5℃~10℃之间,较为温和。
冬季三个月降水量分别为90mm、60mm、80mm,降水较多。
因此该地区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选B。
【点评】
(1)年内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即气候直方图,是最常见的气候资料表示方法,它是将地理数据信息采用图像的形式给予形象的显示,它能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读图时要注意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值及变化。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14. 8月12日,浙江温岭石塘镇是个宁静安详的海岸小镇……傍晚,窗外传来一阵阵可怕的呼啸声,年久失修的木质窗框在狂风的摇动下不断地颤抖。
突然,大雨倾泻而下。
风和雨好像渐渐统治了世界,整个大地在风雨里无助地颤动。
——摘自某同学日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同学经历的天气是( )
A.
B.
C.
D.
(2)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灾害是( )
A.沙尘蔽日
B.异常高温
C.地面下沉
D.强风暴雨
(3)为减少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损失和伤亡,应 ( )
①及时躲到附近大树下避雨
②加强监测和预报
③修建防灾减灾工程
④多搭建轻型房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B
(2)D
(3)C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
A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B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C表示的天气是冰雹,D表示的天气是霾。
题干描述的是台风带来大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2)读题干可知,此时为强风暴天气,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灾害是强风暴雨。
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
(3)题干描述的自然灾害为强风暴天气,为减少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损失和伤亡,应加强监测和预报和修建防灾减灾工程。
故答案为:
C。
【点评】
(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是人们认识天气的重要载体。
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