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884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题

一、《桃花源记》对比阅读

(一)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①,恐妖伪事起②,非有住持者,悉逐之。

客僧惧逐,多权③窜山谷。

有法朗④者,深入雁门山。

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

朗多赍⑤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

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

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

见僧惧愕,问云:

“汝乃何人?

”僧曰:

“我人也。

”妇人笑云:

“宁⑥有人形骸⑦如此?

”僧曰:

“我事⑧佛。

佛须摈落⑨形骸,故尔。

”因问:

“佛是何者?

”僧具言之。

相顾笑曰:

“语甚有理。

”复问:

“宗旨如何?

”僧为讲《金刚经》。

称善数四。

僧因问:

“此处是何世界?

”妇人云:

“我自⑩秦人,随蒙恬筑长城。

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⑪逃窜至此。

初食草根,得以不死。

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

”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

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

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

(选自《秦时妇人》)

【注释】①客僧:

外来和尚。

②妖伪事起:

兴妖作怪,蛊惑人心。

③权:

权且,暂且。

④法朗:

和尚法号。

⑤赍:

携带。

⑥宁:

难道。

⑦形骸:

形体。

⑧事:

侍奉,供奉。

⑨摈落:

剃光头。

⑩自:

本是。

⑪弊:

压迫。

译文:

唐朝开元年间,代州都督因为五台山客僧多,恐怕妖伪之事发生,就下令把没有度牒的和尚,全部赶走。

客僧害怕被驱逐,大多暂时逃避到山谷中去。

有个叫法朗的和尚,逃进雁门山深处。

雁门山深涧当中有个石洞,能容纳人出进。

法朗就多带干粮,想要住在这座山里,于是他就寻找洞口进去了。

走了几百步之后,那里渐渐空阔了。

到了平地,踏过流水,渡过到另一岸,那里太阳、月亮都很明亮。

又走了二里,到一个草屋中,草屋中有女人,穿着草叶,但容颜端庄秀丽。

她看见和尚,害怕而又惊讶,就问和尚说:

"你是什么人?

"和尚说:

"我是人啊!

"女人笑着说:

"难道有这样形骸的人吗?

"和尚说:

"我侍奉佛,侍奉佛必须剃光头发,所以这样。

"她又顺便问:

"佛是干什么的?

"法朗就详细地说给她听。

女人们互相看了看,笑着说:

"他的话很有道理。

"又问:

"佛教的宗旨如何?

"法朗就给她们讲解《金刚经》。

她们听了再三再四称赞叫好。

法朗就问她们:

"这个地方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女人说:

"我们本来是秦时人,随着蒙恬修筑长城。

蒙恬多使用妇女,我们忍受不了那样的折磨,就逃避到这里。

当初吃草根,得以不死。

来到这里也不知道年岁,也没有再到人间。

"于是她们就把法朗留下,用草根养活他。

草根涩,根本不能吃。

法朗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天,就暂时告辞出去,到人间去寻找粮食。

等到他到了代州,准备好粮食再去时,却迷失了道路,不知道那个地方在哪儿了。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2分)

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逃窜至此。

(1处1分,共2分)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每个1分,共4分)

(1)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2)无论魏晋:

不要说,更不必说。

(3)并衣草叶:

穿(衣)(4)僧具言之:

详细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2分)

A.乃不知有汉/汝乃何人B.寻病终/遂寻洞入

C.皆出酒食/初食草根D.悉如外人/悉逐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

“(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向外人说啊。

”(2分)

(2)相顾笑曰:

“语甚有理。

译文:

女人们互相看了看,笑着说:

“他的话很有道理。

”(2分)

5.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2分)

(1)《桃花源记》中人们来到桃源村和《秦时妇人》中人们来到雁荡山的原因各是什么?

答:

前者是“避秦时乱”,后者是“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

(2)说说两篇文章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

答:

①都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②里面住着一群为避难而来的人;③无意间被外人发现;④结果是再寻而不得,极为神秘。

(至少答出两点)

(二)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

园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

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

刚。

③洵:

确实。

④浣:

洗衣。

译文:

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的样子,男女老少都在田间耕作。

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在努力耕田劳作,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生产、四处游玩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

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人正挑粪给园子施肥,女子从井里打了水又在浣洗衣。

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棵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和狗都在鸣叫(此起彼伏)。

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遗憾比他们差得远呢!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⑴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⑵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⑶偶舍骑步行:

放弃,舍弃⑷方担粪灌园:

正,正在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译文:

(渔人)又走了几十步,(洞口)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

⑵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译文:

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幼都在田间耕耘种作。

3.语段【甲】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2分)

答:

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分)

答:

和谐安宁;自得其乐。

(每项1分)

二、《小石潭记》对比阅读

(一)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注]①道州:

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合营溪:

汇入营溪。

③敧:

倾斜。

④嵌:

张开。

⑤逸民退士:

遁世隐居的人。

⑥置州:

设置州郡。

译文:

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

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

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

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辏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

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潭)水和(游)鱼;[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大约,大概②以其境过清清:

凄清,冷清清

③南流数十步南:

向南④不可名状名:

说出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2分)

因为“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作者借右溪的无人赏爱,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5、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4分)

甲文:

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乙文:

正面(直接)描写水流湍急

6、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试举一例说明。

(2分)

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右溪记》中元结由小溪引起感慨,以议论为主,兼以抒情,将作者隐士的襟怀与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表现俱足,使写景的志趣得以体现。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记叙了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二)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

“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

第五级瀑布。

②罅(xià):

裂缝。

③掉:

摇动。

译文:

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

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

山上的和尚说:

“这是瀑布的声音。

”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

石头青绿,陡峭如刀削,达不到寸肤(长度单位)的宽度,三面石头就像外城一样耸立。

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山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

游人们或坐或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

1.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2分)

A.伐竹取道齐师伐我

B.似与游者相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2分)

A.无从致书以观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皆以美于徐公

3.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瀑布在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

(每句2分,意对即可)

4.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

(3分)

(1)《次北固山下》水的特点:

平(或:

绿)

(2)《小石潭记》水的特点:

(3)《观第五泄记》水的特点:

伟(或:

疾)(每处1分)

5.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

(2分)

诗文

语句

表达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

(1)思乡之情

《小石潭记》

心乐之

心情快乐

《观第五泄记》

(2)而犹不忍去(每处1分)

依依不舍

(三)

【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文】①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雁山,从两家僮。

冬日妍燠②,黄叶布地。

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③然如浮屠氏④。

时落日正射东南山,山气尽紫。

鸟相呼如归人,入宿石梁。

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脚空嵌⑤,类腐木根。

檐端有小树长尺许,倒挂绝壁上,叶着霜正红,绝可爱。

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

月已没,白云西来如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瓴⑥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⑦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

灯下相顾,苍然无语。

夜将半,设两榻对卧,子约沾醉⑧,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选自《五峰集》

【注释】①选自《五峰集》。

作者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

②妍燠,暖和。

③髡,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

④浮屠氏,和尚,今译“佛陀”。

⑤空嵌,孔窍玲珑剔透的样子。

⑥瓴,瓦沟。

⑦铿镗,这里指橡栗落在积叶上的声音。

⑧沾醉,大醉。

【译文】

泰定元年的冬天,我与客人张子约、陈叔夏带着两个仆人又来到雁山。

冬天天气暖和,黄叶布满大地。

两位客人看见北面山口立着一块石头,很像一个和尚。

这时落日直射在东南山上,山中尽显紫气。

鸟儿犹如赶着回家的人一样彼此呼唤,一道进入石梁过夜。

石梁拔地而起,向上看,就像有架大梯子靠在房檐;向下是一中空的石梁洞,其中可以容纳千人;地上石梯玲珑剔透,就像腐木的根。

石檐的外端有一棵只有一尺来高的小树,倒挂在绝壁上,树叶因为霜的关系变成红色,十分可爱。

石梁下有一石梁寺,寺中的僧人沏茶端酒,主人和客人都喝醉了。

月亮消失了,白云如流水般从西面飘来;风将橡栗吹落到瓦上,又弹到岩石下小屋上,从瓦沟上迸出,击中地上的落叶,发出咚咚的声音,几乎不像世间敲击金属石头的声音。

点灯对望,没有话说。

午夜来到,架起两张床,面对面躺着,子约已大醉,等到天亮,还在唤他的仆人,不知道他的仆人已经睡在了岩石下面了。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2分)

①隔篁竹:

成林的竹子(竹林)②斗折蛇行:

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③从两家僮:

使……跟从,带领④小树长尺许:

小树高一尺左右(小树一尺来高)

⑤比晓:

等到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使人感到心神凄楚,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②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

路上,(两位)客人看见北面山口立着一块石头,光秃秃的,很像一个和尚。

3.下列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D】(2分)

A.甲文中“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往来翕忽”从侧面描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B.乙文除了描写“景美”之外,还写到了子约的醉态,表现了人的性情之美。

C.甲文按“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的思路写景;乙文交代了空间的变化,但主要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D.甲文动静结合,画线句将石潭静景展露无遗,富有色彩美、谐调美。

乙文形象生动,画线句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橡栗落地“三级跳”的过程,妙趣横生。

4.两篇文章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4分)

甲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以及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乙文表达了作者纵情山水、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核舟记》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魏学洢《核舟记》)

【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节选林嗣环《口技》)

译文: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

“着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

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

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

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发出;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许许的声音,抢救东西的声音,救火的声音。

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要争先恐后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

撤去屏风一看里面,(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2)如有所语:

说话

(3)两股战战:

大腿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

A.启窗而观            俄而百千人大呼

B.佛印绝类弥勒        群响毕绝

C.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高可二泰许            珠可历历数也

3.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4.【甲】文为了清楚而有条理地介绍核舟“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作者采用了空间说明顺序;【乙】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通过刻画“宾客”的神态、动等细节,运用侧面(间接)描写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善”。

5.【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民间艺人微雕和口技技艺的高超。

这样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保护或传承它们呢?

(写出两条合理建议)

示例:

①宣传倡导,全民参与。

②开展技艺表演进校园(社区)活动。

(或:

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学习技艺……)

四、《北冥有鱼》对比阅读

(一)

【甲】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庄周家贫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

“诺!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

‘鲋鱼来,子何为者耶?

’对曰:

‘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

‘诺!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

‘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注释】①贷粟:

借粮。

②邑金:

封地交纳的租税。

③忿然作色:

生气而变了脸色。

④中道:

道路中间。

⑤波臣:

水里的小人物。

⑥激:

引。

⑦吾失吾常与:

我失去曾经做伴的(水)。

⑧处:

安身之地。

⑨然:

乃,就。

译文:

【乙】庄周家里穷困,因此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粮。

监河侯答应说:

“好的!

我将要收到封地上的租税,收到后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

”庄周气得变了脸色,说:

“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路中间有呼救声。

我回头一看,原来车辙中有条鲋鱼困在那里。

我问它说:

‘鲋鱼,你(在这)做什么呀?

’它回答说:

‘我是东海水族的臣民,你有一升半斗的水救活我吗?

’我说:

‘好的!

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国和越国的国王,引过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回东海)好吗?

’鲋鱼气得变了脸色,说:

‘我离开住惯了的地方,就无法生存。

(现在)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

你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还不如早一点到干鱼市场来找我!

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断两处)(2分)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是鸟也:

(2)志怪者也:

记载

(3)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使……活(4)君乃言此:

竟然,却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你)还不如早一点到干鱼市场来找我。

4.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监河侯的形象特点。

(4分)

见难不助,却用空话骗人,十分虚伪。

(二)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译文:

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大海,就是天池。

里面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