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旁观者文 Document.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776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呵旁观者文 Documen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呵旁观者文 Documen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呵旁观者文 Documen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呵旁观者文 Documen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呵旁观者文 Documen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呵旁观者文 Document.docx

《呵旁观者文 Documen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呵旁观者文 Document.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呵旁观者文 Document.docx

呵旁观者文Document

《呵旁观者文》-----------梁启超

来自:

 尘 2008-06-2019:

06:

57

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

 

旁观者,如立于东岸,观西岸之火灾,而望其红光以为乐;如立于此船,观彼船之沈溺,而睹其凫浴以为欢。

若是者,谓之阴险也不可,谓之狠毒也不可,此种人无以名之,名之曰无血性。

嗟乎,血性者,人类之所以生,世界之所以立也;无血性,则是无人类、无世界也。

故旁观者,人类之蟊贼,世界之仇敌也。

 

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

是故人也者,对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

一家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国必亡;全世界人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世界必毁。

 

旁观云者,放弃责任之谓也。

 

中国词章家有警语二句,曰:

“济人利物非吾事,自有周公孔圣人。

”中国寻常人有熟语二句,曰:

“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此数语者,实旁观派之经典也,口号也。

 

而此种经典口号,深入于全国人之脑中,拂之不去,涤之不净。

质而言之,即“旁观”二字代表吾全国人之性质也,是即“无血性”三字为吾全国人所专有物也。

呜呼,吾为此惧!

 

旁观者,立于客位之意义也。

天下事不能有客而无主,臂之一家,大而教训其子弟,综核其财产;小而启闭其门户,洒扫其庭除,皆主人之事也。

主人为谁?

即一家之人是也。

一家之人,各尽其主人之职而家以成。

若一家之人各自立于客位,父诿之于子,子诿之于父;兄诿之于弟,弟诿之于兄;夫诿之于妇,妇诿之于夫;是之谓无主之家。

无主之家,其败亡可立而待也。

惟国亦然。

一国之主人为谁?

即一国之人是也。

西国之所以强者无他焉,一国之人各尽其主人之职而已。

中国则不然,入其国,问其主人为谁,莫之承也。

将谓百姓为主人欤?

百姓曰:

此官吏之事也,我何与焉。

将谓官吏为主人欲?

官吏曰:

我之尸此位也,为吾威势耳,为吾利源耳,其他我何知焉。

若是乎一国虽大,竟无一主人也。

无主人之国,则奴仆从而弄之,盗贼从而夺之,固宜。

《诗》曰:

“子有庭内,弗洒弗扫。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此天理所必不至也,于人乎何尤?

 

夫对于他人之家、他人之国而旁观焉,犹可言也。

何也?

 

我固客也。

(侠者之义,虽对于他国、他家亦不当旁观,今姑置勿论。

)对于吾家、吾国而旁观焉,不可言也。

何也?

我固主人也。

我尚旁观,而更望谁之代吾责也?

大抵家国之盛衰兴亡,恒以其家中、国中旁观者之有无多少为差。

国人无一旁观者,国虽小而必兴;国人尽为旁观者,国虽大而必亡。

今吾观中国四万万人,皆旁观者也。

谓余不信,请征其流派:

 

一曰浑沌派。

此派者,可谓之无脑筋之动物也。

彼等不知有所谓世界,不知有所谓国,不知何者为可忧,不千何者为可惧,质而论之,即不知人世间有应做之事也。

饥而食,饱而游,困而睡,觉而起,户以内即其小天地,争一钱可以陨身命,彼等即不知有事,何所谓办与不办?

既不知有国,何所谓亡与不亡?

譬之游鱼居将沸之鼎,犹误为水暖之春江;巢燕处半火之堂,犹疑为照屋之出日。

彼等之生也,如以机器制成者,能运动而不能知觉;其死也,如以电气殛毙者,有堕落而不有苦痛,蠕蠕然度数十寒暑而已。

彼等虽为旁观者,然曾不自知其为旁观者,吾命之为旁观派中之天民。

四万万人中属于此派者,殆不止三万五千万人。

然此又非徒不识字、不治生之人而已。

天下固有不识字、不治生之人而不浑沌者,亦有号称能识字、能治生之人而实大浑沌者。

大抵京外大小数十万之官吏,应乡、会、岁、科试数百万之士子,满天下之商人,皆于其中十有九属于此派者。

 

二曰为我派。

此派者,俗语所谓遇雷打尚按住荷包者也。

事之当办,彼非不知;国之将亡,彼非不知。

虽然,办此事而无益于我,则我惟旁观而已;亡此国而无损于我,则我惟旁观而已。

若冯道当五季鼎沸之际,朝梁夕晋,犹以五朝元老自夸;张之洞自言瓜分之后,尚不失为小朝廷大臣,皆此类也。

彼等在世界中,似是常立于主位而非立于客位者。

虽然,不过以公众之事业,而计其一己之利害;若夫公众之利害,则彼始终旁观者也。

吾昔见日本报纸中有一段,最能摹写此辈情形者,其言曰:

 

吾尝游辽东半岛,见其沿道人民,察其情态,彼等于国家存亡危机,如不自知者;彼等之待日本军队,不见为敌人,而见为商店之主顾客;彼等心目中,不知有辽东半岛割归日本与否之问题,惟知有日本银色与纹银兑换补水几何之问题。

 

此实写出魑魁罔两之情状,如禹鼎铸奸矣。

推为我之蔽,割数千里之地,赔数百兆之款,以易其衙门咫尺之地,而曾无所顾惜,何也?

吾今者既已六七十矣,但求目前数年无事,至一瞑之后,虽天翻地覆非所问也。

明知官场积习之当改而必不肯改,吾衣领饭碗之所在也。

明知学校科举之当变而不肯变,吾子孙出身之所由也。

此派者,以老聃为先圣,以杨朱为先师,一国中无论为官、为绅、为士、为商,其据要津、握重权者皆此辈也,故此派有左右世界之力量。

一国聪明才智之士,皆走集于其旗下,而方在萌芽卵孵之少年子弟,转率仿效之,如麻疯、肺病者传其种于子孙,故遗毒遍于天下,此为旁观派中之最有魔力者。

 

三曰呜呼派。

何谓呜呼派?

彼辈以咨嗟太息、痛哭流涕为独一无二之事业者也。

其面常有忧国之容,其口不少哀时之语,告以事之当办,彼则曰诚当办也,奈无从办起何;告以国之已危,彼则曰诚极危也,奈已无可救何;再穷诘之,彼则曰国运而已,天心而已。

“无可奈何”四字是其口诀,“束手待毙”一语是其真传。

如见火之起,不务扑灭,而太息于火势之炽炎;如见人之溺,不思拯援,而痛恨于波涛之澎派。

 

此派者,彼固自谓非旁观者也,然他人之旁观也以目,彼辈之旁观也以口。

彼辈非不关心国事,然以国事为诗料;非不好言时务,然以时务为谈资者也。

吾人读波兰灭亡之记,埃及惨状之史,何尝不为之感叹,然无益于波兰、埃及者,以吾固旁观也。

吾人见菲律宾与美血战,何尝不为之起敬,然无助于菲律宾者,以吾固旁观也。

所谓呜呼派者,何以异是!

 

此派似无补于世界,亦无害于世界者,虽然,灰国民之志气,阻将来之进步,其罪实不薄也。

此派者,一国中号称名士者皆归之。

 

四曰笑骂派。

此派者,谓之旁观,宁谓之后观。

以其常立于人之背后,而以冷言热语批评人者也。

彼辈不惟自为旁观者,又欲逼人使不得不为旁观者;既骂守旧,亦骂维新;既骂小人,亦骂君子;对老辈则骂其暮气已深,对青年则骂其躁进喜事;事之成也,则曰竖子成名;事之败也,则曰吾早料及。

彼辈常自立于无可指摘之地,何也?

不办事故无可指摘,旁观故无可指摘。

己不办事,而立于办事者之后,引绳批根以嘲讽掊击,此最巧黠之术,而使勇者所以短气,怯者所以灰心也。

岂直使人灰心短气而已,而将成之事,彼辈必以笑骂沮之;已成之事,彼辈能以笑骂败之。

故彼辈者,世界之阴人也。

夫排斥人未尝不可,己有主义欲伸之,而排斥他人之主义,此西国政党所不讳也。

然彼笑骂派果有何主义乎?

譬之孤舟遇风于大洋,彼辈骂风、骂波、骂大洋、骂孤舟,乃至遍骂同舟之人,若问此船当以何术可达彼岸乎,彼等瞠然无对也。

何也?

彼辈借旁观以行笑骂,失旁观之地位,则无笑骂也。

五曰暴弃派。

呜呼派者,以天下为无可为之事;暴弃派者,以我为无可为之人也。

笑骂派者,常责人而不责己;暴弃派者,常望人而不望己也。

彼辈之意,以为一国四百兆人,其三百九十九兆九亿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中,才智不知几许,英杰不知几许,我之一人岂足轻重。

推此派之极弊,必至四百兆人,人人皆除出自己,而以国事望诸其余之三百九十九兆九亿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

统计而互消之,则是四百兆人,卒至实无一人也。

夫国事者,国民人人各自有其责任者也,愈贤智则其责任愈大,即愚不肖亦不过责任稍小而已,不能谓之无也。

他人虽有绝大智慧、绝大能力,只能尽其本身分内之责任,岂能有分毫之代我?

譬之欲不食而使善饭者为我代食,欲不寝而使善睡者为我代寝,能乎否乎?

夫我虽愚不肖,然既为人矣,即为人类之一分子也,既生此国矣,即为国民之一阿屯也,我暴弃己之一身,犹可言也,污蔑人类之资格,灭损国民之体面,不可言也。

故暴弃者实人道之罪人也。

 

六曰待时派。

此派者,有旁观之实而不自居其名者也。

夫待之云者,得不得未可必之词也。

吾待至可以办事之时然后办之,若终无其时,则是终不办也。

寻常之旁观则旁观人事,彼辈之旁观则旁观天时也。

且必如何然后为可以办事之时,岂有定形哉?

办事者,无时而非可办之时;不办事者,无时而非不可办之时。

故有志之士,惟造时势而已,未闻有待时势者也。

待时云者,欲觇风潮之所向,而从旁拾其余利,向于东则随之而东,向于西则随之而西,是乡愿之本色,而旁观派之最巧者也。

 

以上六派,吾中国人之性质尽于是矣。

其为派不同,而其为旁观者则同。

若是乎,吾中国四万万人,果无一非旁观者也;吾中国虽有四万万人,果无一主人也。

以无一主人之国,而立于世界生存竞争最剧最烈、万鬼环瞰、百虎眈视之大舞台,吾不知其如何而可也。

六派之中,第一派为不知责任之人,以下五派为不行责任之人,知而不行,与不知等耳。

 

且彼不知者犹有翼焉,冀其他日之知而即行也。

若知而不行,则是自绝于天地也。

故吾责第一派之人犹浅,责以下五派之人最深。

 

虽然,以阳明学知行各一之说论之,彼知而不行者,终是未知而已。

苟知之极明,则行之必极勇。

猛虎在于后,虽跛者或能跃数丈之涧;燎火及于邻,虽弱者或能运千钧之力。

 

何也?

彼确知猛虎、大火之一至,而吾之性命必无幸也。

夫国亡种灭之惨酷,又岂止猛虎、大火而已。

吾以为举国之旁观者直未知之耳,或知其一二而未知其究竟耳。

若真知之,若究竟知之,吾意虽箝其手、缄其口,犹不能使之默然而息,块然而坐也。

安有悠悠日月,歌舞太平,如此江山,坐付他族,袖手而作壁上之观,面缚以待死期之至,如今日者耶?

嗟乎!

今之拥高位,秩厚禄,与夫号称先达名士有闻于时者,皆一国中过去之人也。

如已退院之僧,如已闭房之妇,彼自顾此身之寄居此世界,不知尚有几年,故其于国也有过客之观,其苟且以媮逸乐,袖手以终余年,固无足怪焉。

若无辈青年,正一国将来之主人也,与此国为缘之日正长。

前途茫茫,未知所届。

国之兴也,我辈实躬享其荣;国之亡也,我辈实亲尝其惨。

欲避无可避,欲逃无可逃,其荣也非他人之所得攘,其惨也非他人之所得代。

言念及此,夫宁可旁观耶?

夫宁可旁观耶?

吾岂好为深文刻薄之言以骂尽天下哉?

毋亦发于不忍旁观区区之苦心,不得不大声疾呼,以为我同胞四万万人告也。

旁观之反对曰任。

孔子曰: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孟子曰: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任之谓也。

   ——有感于风西先生的“鲁迅为什么弃医学文” 

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文化绵绵流长,看客历史文化则非也,诚如林语堂所言,秦汉以前,国人血性凛然,大义浩然,多慷概悲歌之士;隋唐时代,气度泱然,蝇营苟且之辈非时矣;然五代以降,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性,酱缸社会及人性,伪善是为世风;更有甚者:

元清异族,专制统治,酷烈异常!

为生存及利益计,由是汉奸辈出,看客文化亦发扬光大成为主要之国民性也。

读史之余,笔者细细把研,认为看客种类及心态大抵可分四类:

 

第一类:

普通看客——在热闹发生自己身边时无法控制自己的好奇心,挤进去看看,有时会推人及己,对受害者心存恻隐;同时,看看别人的不幸,可以对自己说:

原来咱们还是幸运,因为还有比我们更不幸的人(看来这心态并非阿Q的专利)。

这种看客可称作良民看客,但是不排除真的需要的时候,他们也会讨个人血馒头。

可是不要以为他们只会如此,他们也有强烈的情感表现,明朝末年,无数良民拥到郐子手跟前,只为花银子争购一两或几钱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肉,有的当场生啖入腹,只为第四类看客的忽悠老百姓,说袁崇焕是与清军勾结的卖国贼;他们是盲从的一族,没有太多的是非判断能力,所以群盲是也。

 

第二类:

职业看客——这种人主要是觉得生活太无聊,增加一点刺激,可以排遣生活的单调,因此,他们往往忍不住在高潮时喝一声“好!

”对这类人来说,本无什么是与非,只要有热闹看,只要有刺激便可,其内心对受害人亦无任何同情心可言;如果可能,他们会趁乱用备好的馒头沾上人血,然后冒充郐子手助理卖给需要的人,赚点小外快。

这种看客是为流氓看客。

 

第三类:

帮闲看客——这类人只相信丛则法则,自己做小民受尽了欺凌,因此,在能够安全地欺凌比自己更弱的人时便会想法体验一下强者的快感。

因此,他们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看客,还希望能在中间客串一个角色,譬如帮着维持一下刑场、替人家喝一喝道,将那普通看客如潮水般地驱来赶去……,由于免费尝了一下权力的残羹剩饭,他们中心充满了快感;同时还会产生一种成就感或满足感。

于是,在郐子手干完事,他们会忙不迭地递上毛巾或搬来椅子,同时不忘夸奖一声,您老好身手!

一看就是少林科班专业出身的;或者上前在众人的再次惊叫声中,以各种各样的手段凌辱死者的尸体,将那血淋的人头或踢开或拾起戏弄……如果博得刽子手赞许的一个眼神,他们便会受宠若惊,兴奋好多天。

这类看客系恶棍看客。

 

第四类:

裁判兼评论员看客——这类人本身在权力的边缘或根本就在权力之外的草根阶层中,虽然深知自己不过是奴才的身份,也希望傍着权力在奴才圈靠主人提拔混个“人尖儿”,所以,他们不放过任何向主人献媚以求得到亲睐的机会,或许那个倒霉鬼本来就是他告密或栽赃陷害的结果;因此,在热闹的现场,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是看客,俨然就是现场播音员兼主子的发言人,往往不容置疑的极权威的声音发布“内部消息”,或是引根论据,论证那个倒霉鬼该诛,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或以民间评论补充主旋律,颂扬主人辩识坏人为民除害的英明。

此辈深谙:

只要他持之以恒地表现,必能得到主人的注意,从而使自己做稳了奴隶进而被提拔为奴隶头的“崇高”人生目标得以实现。

这类看客实为小人看客!

他们一般有些文化,也有自己的是非价值观,但是为了利益和权利,他们可以出卖灵魂。

他们是官场上的投机家,如果风水顺的话,在恶贯满盈之后,他们也可能捞个不入流的顶子带带。

 

还有一类看客,相应良民看客可命名为暴民看客,试举例说明:

明朝末年,无数良民拥到郐子手跟前,只为花银子争购一两或几钱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的人肉,购得后有的当场愤然生啖入腹,有的狂咬后啐地,场面十分暴力恐怖!

笔者本欲将其列为第五类看客,但是仔细一琢磨,其实他们就是第一类看客,而之所以出现变异,实乃第四类看客的忽悠的结果,譬如在此案例中,便有大量帮闲看客附合朝迁的舆论主旋律,说袁崇焕是与清军勾结的卖国贼,怂恿并率领民众当场以这种极端的方式表示他们的“爱国心”!

因此,这类看客是盲从的一族,没有太多的是非判断能力,所谓群盲是也,但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良民,因此,殊为可悲!

 

以上四类看客皆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都认为那个倒霉的角色与己无关。

本来嘛,看客看客,顾名思义,他们认为自己是无利害关系的第三者,即案外人。

他们永远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或许会成为那个悲剧的主角,等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这一天到来时,他们会蓦地发现自己过去怎么那么糊涂!

然而,此时,一切都迟了!

 

备注:

本文系对清末民初的国民性研究,非特指当代也,若读者认为与当代国民性或现象相同或相似,则纯属巧合,与作者无关。

“看客现象”这一体现奴性、麻木、封建、狭隘、自私等关联性的文化形态却在当下有死灰复燃之迹象。

这不得不让我们为之警醒。

时下,爱管“闲事”的国人越来越少了,热衷于“看热闹”、“看白戏”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看别人不慎失足落水的惨烈、看歹徒光天化日之下的行窃、看轻身跳楼的男女、看老人孕妇不慎跌倒、看瘦弱的女子被人当街强暴……凡此“热闹场面”、“白戏种种”,皆在可看之列,并能迅速集聚一大批围观者来。

这里,我将上述社会现象称作“国人的围观情结”。

实际上,这种“围观情结”流露出的仍旧是鲁迅当年深恶痛绝的“看客心态”。

虽然我们当下,中国大地呈现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社会日益开放透明的蓬勃景象,我们今天的中国也不再是鲁迅先生时代下的封建专制社会,但“看客现象”这一体现奴性、麻木、封建、狭隘、自私等关联性的文化形态却在当下有死灰复燃之迹象。

这不得不让我们为之警醒,需要我们对当下国人的“围观情结”、“看客心态”再次进行系统的反思。

当然,不同的看客群体,针对不同的社会事件,其呈现出的“看客心态”和行为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这里,我把当下国人中的“看客群体”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幸灾乐祸式”看客。

这类看客人心冷漠,麻木不仁,把别人的痛苦和灾难当作愉悦自己的儿戏,毫无同情和怜悯之心。

在“跳楼秀”中,有的看客举起手机拍照,有的起哄高喊“哦,要跳快跳,快来看热闹”。

据报道,沈阳一女子欲跳楼时,反应极快的小商贩甚至临时做起了望远镜生意,或是兜售矿泉水、饼干等,围观者居然坐着马扎拿着望远镜兴致勃勃地看起了“表演”。

第二类,“见义不敢为”看客。

这类看客面对邪恶或突发事件,总是用“理性人”假设权衡一番,在内心道德驱使与见义勇为可能引发的后果之间进行着艰难的抉择和博弈。

近年来,从“彭宇案”到“老太捡金案”再到“钓鱼执法案”,类似报道的新闻事件越来越多。

这使得人们“路不敢拾遗”、“伤不敢救助”,大家深知做好事成本太大,于是选择集体沉默,免得惹上官司和麻烦。

第三类,“明哲保身式”看客。

这类看客在明哲保身主义的内心作祟下,不愿作出头鸟,在内心中为自己寻找台阶。

“他们比我先来,他们怎么不救呢?

我干嘛出风头啊,这不是自找麻烦?

”结果,在看客的人群中,不论是素质高的还是素质低的,不论是有学识的还是不学无术的,统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道德义举成为无奈之举,面对国人日渐麻木的“看客之心”,我们除了为社会注射新的“道德血液”,更重要的是寻求相关制度的建设。

如重建社会结构中的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机制,减少见义勇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见义有为给以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对社会义举予以表彰和嘉奖。

当然,我们还应该注重和加强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因为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契约型社会,如果每个公民都有权利意识、监督意识、守法意识、规则意识以及公德意识,并积极参与到建构现代公民社会的行列中来,社会则定能实现良序化的治理,国人的“围观情结”、“看客心态”也就自然不会再出现。

人怎么堕落到如此程度

10月30日下午,在大连开往上海的T131列车上,一名年轻女子突发精神性疾病,当众脱下衣裤。

正当车上司乘人员忙着安抚病人情绪时,10多名男性乘客不顾女病人惊恐尖叫,拿着具有拍照、录像功能的手机围上前去拍摄,列车长一气之下怒斥这些乘客太猥琐,太不讲道德了。

(11月1日南海网)

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表现出的是一副“事不关己”的冷漠心态,而这群“猥琐拍客”则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意识”。

他们不再置身事外,而是“积极”介入事件中,成为事件的一部分;他们不再满足于“看客”的欢呼,而是拿起现代科技进步创造的视频工具记录事件――不变的是记录时的“冷漠”,而比冷漠更让人愤怒的则是其所透露出的猥琐心态、低级趣味,甚至是无聊、下流。

这是人情淡漠的表现。

随着整个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心理逐渐增强,彼此之间的“冷漠”程度也在迅速增强。

互帮互助的精神逐渐淡化,他人的困境不再能引起人们感同身受的反馈,很多人像竖起毛刺的豪猪,既苦于感受不到同类的温暖,又以“自我保护”为由彼此隔离,而一些如“南京彭宇案”之类的公共事件也在为人情冷漠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讲,这群“猥琐拍客”的出现也反映出当下道德滑坡日益严重。

如果因发病而赤身裸体的人是他们的亲人,相信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会有拍的举动,但是,为何对方换成了陌生人,他们就会瞬间变得如此猥琐呢?

列车上发病脱衣被人围观本就很不幸,“猥琐拍客”们的拍摄对这位女子造成了进一步的伤害,他们纯粹是将自己的快乐或者说变态的满足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对别人即使不能伸出援手,至少不应造成伤害――这是做人的底线。

但是,这些“拍客”们对陌生女子的肆意伤害说明,在陌生人的社会里,彼此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已经被突破。

而当猥琐的人足够多时,道德的耻感便减弱或消失了,虽然在列车长的怒斥下这些人被驱散,但这样的怒斥并不会带来自责或反思――或许他们已经丧失了道德的反思能力。

但我们的社会却不能不对此作出反思,“猥琐拍客”中多是年轻人的事实说明,在年轻人中,道德滑坡现象及其带来的影响要严重得多。

道德的底线一破再破,似乎已经无所谓底线,一切好坏美丑的判断都在以“能否给我带来快乐”为标准,这是相当危险的。

既不做“猥琐拍客”也不做“冷漠看客”其实并不难,这并不需要要求每个人都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只要能够做到具有同情心,懂得尊重别人就可以了――这些都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要求,却需要一再重申,不能不说是现实的悲哀。

社会患上传染病

包括复旦学生、校友及校外人员在内的18人黄山遇险事件,由于一位民警在救援中的不幸罹难以及有媒体反映获救学生的“冷漠”、网民曝光个别获救学生忙于社团夺权与急于控制媒体的市侩气,遂招致群情激愤和接踵而来的理性思考。

为贸然犯险的年少无知搭上一条杰出的生命,这些天以来,已经让我们痛楚万分,而随之而来的冷漠与市侩气,更让我们齿冷。

当然,获救学生成为万炮齐轰的焦点时,想来也有满腹委屈,虽说相比牺牲民警张宁海而言,这点委屈如过眼烟云。

不过,如果舆论的炮火仅仅集中在18名遇险者身上,确实未必公平,这次由偶然事件引发的浩大舆论声浪,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大学生的言行,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看他们熟谙地运用“协调关系”、“危机公关”、“利用资源”、“控制媒体”这样的语言,悚然而惊之余,也不由想,如果这类对话,发生在两个负责干部之间,是否就更顺理成章、见惯不怪呢?

近年来,一些地方每逢发生恶性事故或群体性事件,某些主政官员习以为常的做法,不就是和这些大学生的私下对话异曲同工吗?

被扭曲了的官场文化,不但渗入高校,甚至已经蔓延到了中小学。

就在中小学,不少老师甚至公然在教学生说谎,上级领导来视察,要学生谎称“作业很少,体育活动很多”;作文课,要学生为了高分“合理想象”,千万别写“离谱”的真话;竞选学生干部,也有家长掺和其间,教孩子拉票甚至“贿选”……试想,当“名利+权势=成功”的公式成为无需证明的公理之时,那些一路参悟应试教育真谛的“优秀生”,难道还悟不透这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市侩文化吗?

这样沉重的责任,真的能只由这18名遇险者来承担吗?

这些招数、这样的语言、这类的行为方式,是从何处习得,冰冻三尺是一日之寒吗?

究竟该谁来负其责?

还有冷漠。

当孩子们从小到大被灌输除了对自己的分数负责、其余一概漠视的观念时,当不少平民的生命在不该发生的事故中失去而一些官员还在扯皮推诿责任时,当基础教育中生命教育仍然醒目地缺席,使长期耳濡目染的学生患上“爱无能症”,对他人的生命抱持漠然态度时,这难道只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吗?

显然,冷漠与市侩气,都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症候,症状在学生,病根在社会环境,在教育缺失。

当我们嘲骂这18名遇险者之际,谁真的敢说自己对冷漠与市侩就有极其可信的免疫力吗?

普通警察张宁海的牺牲,不但换回了学生的“活”,更唤醒国人对“病根”的深刻反思,或者还将成为向冷漠与市侩文化宣战的契机,他的生命,的确重于泰山……

冷漠背后的文化深思

中国人的冷漠是出了名的。

明朝薛己先生说:

“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

”不但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再大的刺激也没有用;思想的漠然迟钝,夏虫不可语冰,任何的语言都不起多大的作用。

并且,这种冷漠症,具有极强的感染性,一传十,十传百,乃至万千。

此症患者临床表现为:

眼睛呈现灰色或白色状,也有犀利无比,脸皮僵硬,不但针扎不痛,就是刀割无妨,心肠坚不可摧,原子弹也莫奈其何,旁观不幸,无动于衷,对外界反射减退或消失……出现了一种症候群现象,凡是相关联的器官都随之变化,凡是相关联的人都一同感染,症状一致。

   林语堂先生对这一症候群病灶产生的原因,做了如此诊断:

“中国人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明哲保身,莫谈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