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5914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docx

《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docx

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

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

苏州作为一个因制造业辉煌而实现经济腾飞的城市,清晰地体察到自主创新是未来竞争的利剑,顺应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适时出台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等四大行动计划,力争在产业集聚的高平台上积聚创新能量,实现从“苏州制造”到“苏州创造”的跨越。

本文通过分析苏州自主创新历史和现状,对我市自主创新关键要素的优劣势做一个基本研判,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自主创新发展的历史轨迹

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指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核心是自主创新。

它有三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由此可见,我们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是否定、排斥引进先进技术,更不是要关起门来自己一切从头干起,而是要求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切实抓好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

还要扩大和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纵观世界各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与人类历史上多次技术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的。

每一次重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伴随着大量的产业、基础设施、相关服务从技术核心国家向外围国家转移、扩散。

千年繁华的苏州不乏自主创新的辉煌历史,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没有赶上前几次世界技术革命的浪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技和创新活动逐渐恢复和发展,开始沿着世界发达国家和技术先进地区曾经走过的道路前行。

考察苏州的发展历程,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与产业演变进程紧密联系。

(一)第一阶段,休眠期——以创新停滞为主(解放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从解放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全市经济发展几经波折,缓慢前行,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亿元增至1978年的亿元,年均增速%;三次产业比例从:

发展为:

全市经济逐步恢复、调整,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仍然处于短缺经济状态,在产品供不应求的大环境下企业的重点在于生产,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自主创新基本处于休眠期。

(二)第二阶段,萌芽期——以技术模仿为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90年代中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苏州乡镇企业率先发展,凭借紧邻上海的地域优势,抓住上海工业资源外扩、技术外溢的机遇,通过模仿移植、消化吸收一些实用技术和工艺,壮大了工业基础,迎来了我市经济第一轮发展高潮。

到1996年,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亿元,比1978年改革之初增长了倍,年均增速达到%;三产比重调整为:

工业演变为主体经济,乡镇工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份额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自主创新意识开始出现萌芽,1996年县及县以下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科技经费筹集额已达亿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和研究实验的经费分别为亿元和467万元。

以技术模仿、新品研发为主的工艺改造和更新开始了我市创新之路的探索。

(三)第三阶段,蕴育期——以技术引进为主(90年代后期~“十五”期末)

90年代中期以来,科学技术是国家竞争力基础这一观念得到广泛认同,资本流动的热潮伴随着产业的转移随之兴起,我市抓住机遇,承接转移,大力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开放型经济迅速崛起,到2005年,苏州累计合同利用外资726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0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以年均%的高速度增长,2005年突破1400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业脱颖而出,2001年被美国《新闻周刊》列为“全球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之一。

2005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9%,IT等高科技产品制造产业链基本形成,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领军力量。

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多为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和现代信息产业的低端加工环节、以加工装配为主要形式,技术含量偏低,技术引进后的消化、溢出效应没有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成份还较低。

(四)第四阶段,发展期——以自主创新为主(“十一五”以来)

我市制定的《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放在“十一五”发展的重中之重位置,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大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中小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引进企业的二次创新能力,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大品牌,加快构建有苏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这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背景和宏观环境,再加上苏州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积聚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等,均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正逢绝佳机遇。

自主创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一定水平以后寻求新突破和新发展所必须跨越的关键台阶,从自主创新的三大要素——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和创新成果分析,我市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

二、自主创新主体分析

自主创新的主体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企业,第二类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从创新主体的产权性质来分,自主创新又可以分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狭义的自主创新是指苏州本地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广义的自主创新是指在苏州注册的所有企业(包括外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创新。

境外资本在苏州设立研发中心、开展研发活动,对科研人才的聚集、先进技术的外溢等意义非常重要。

(一)自主创新主体的现状

1.企业主体地位加强,自主创新主体的活力逐渐被激发

从创新的主体来看,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正在增强,企业发展离不开相对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创新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乃至生存息息相关,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是目前我市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主要力量。

2005年我市专利申请6780件,其中%由企业申请;大中型工业企业筹集科技活动经费亿元,其中81%由企业自筹;当年用于新产品开发亿元,用于R&D支出亿元,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热情高涨。

图一:

2005年苏州市专利申请人分类图表

2.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目前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苏州高新技术企业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技术创新能力的逐步增强直接推动了经济实力的提升。

目前我市已经在计算机及配套设备、数字交换设备、光纤通信、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形成产业集群,汇集了一大批相关领域内和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高新技术企业,逐步从简单的装配加工向产业链中上游延伸。

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拥有各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千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8家、省级706家、市级64家,拥有各级高新技术产品近两千个,其中省级1733个,市级94个。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连创新高,产业规模与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拉动全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使苏州成为世界知名的新兴科技城市。

从纵向来看,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从1998年的315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3085亿元,年均增速达到%,户均产值从7244万元猛增至25965万元,增长了倍。

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地位日益显现,产值占比从1998年的%升至2005年的%。

图二:

苏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

3.大中型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

大中型企业在资金、人才、设备方面等拥有的强劲实力使之成为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

大中型企业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量近年来呈现逐步增多的态势,2005年全市1206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541家,创办科技机构数达188个。

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数量和素质同步提升,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共计43464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5360人。

科研经费和研发投入大幅度增长,进行自主创新的资金得到保障,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筹集科技活动经费亿元。

在智力和资金支持下,我市取得的科研成果、专利的数量和水平也显着提高。

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亿元,新产品开发经费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

;申请专利1546件,其中专利发明339件。

4.大量外资企业为技术溢出创造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市大规模的外资流入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从1990年亿美元增至2005年亿美元,年均增长%;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资企业的数量、工业总产值、资产、利润、利税的比重分别占到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而且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本地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跨国投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又称技术扩散),技术溢出属于跨国投资的外部效应,主要通过四个渠道增强本地企业的技术能力。

一是后向和前向联系,随着跨国公司组成的产业链不断延伸扩展,我市本土企业从跨国公司设立的更高技术标准、配套产品质量控制的经验等方面获益匪浅。

二是人力资本流动,外资企业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有部分流动到本地企业中。

三是竞争效应,借助中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外资企业加剧了国内外市场竞争,产生了“鲶鱼效应”,促使本地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应用新技术、发展新产品。

四是示范效应,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或新产品为本地企业提供了模仿的样板。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或合作的研发机构数量不断增加,这些研发机构促使我市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吸引和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

2005年末认定的外资研发机构有48家。

在省科技厅公布的第二批16家江苏省外资研发机构中,我市有14家入围,占全省的%。

(二)自主创新主体存在的问题

1.国有事业独立科研机构规模不大

近年来,由于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深化,随着影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逐渐消除,外资和民营科研机构相对灵活的体制、激励机制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国有事业独立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逐年减少、研发力量削弱。

2005年末全市有国有事业独立科研机构46家,专业技术人员1952人,平均每家不足50人。

表一:

部分年份国有事业独立科研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情况

年份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机构数(个)

71

63

53

49

49

48

46

专业技术人员数(人)

3015

2218

1788

1903

1993

1766

1952

2.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不快

外资企业是苏州高科技产业的主角,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由外资企业实现,而大多数本土企业是传统产业的主角、高科技产业的配角,在高科技产业高速增长的同时,本土企业在承接外资企业“管理溢出”方面受益匪浅,但是“技术溢出”效应并非十分明显。

一方面外商掌握核心技术,以独资方式经营的比例很大,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资企业占%,外资企业中%为独资企业,“技术溢出”相当有限,本土企业难以吸收消化,更谈不上二次创新;另一方面产业的核心技术、尤其是主导产业的核心技术被外资企业牢牢掌握,外资的流入水平直接决定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本土企业相对处于技术跟随的弱势地位。

因此,从我市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总体情况来看,企业的技术力量与开发能力相对薄弱,内生创新能力不强,高校和研究院所仍然是科研的主要力量。

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不够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由于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重视程度不够,我市企业每年花费大量的资金从国内外引进技术,但是技术的溢出效应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果不多。

2005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购买国内技术的支出为亿元,用于国外技术引进的经费支出为亿元,而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支出仅亿元,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支出之比为37:

1。

4.中小企业还未成为自主创新最重要的主体

中小企业的创新活跃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高低,中小企业应该而且必须成为自主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产业组织经济学家卡曼和施瓦茨认为,对于技术创新来说,最有利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推动力来源于企业为实现差异产品的技术垄断而展开的非价格竞争;中小企业作为该市场主体在差异产品的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考察目前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近年来中小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使中小企业的生存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小企业虽然有很强的自主创新动机,但还未成为自主创新最重要的主体。

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占%,其中大型企业有科技活动的为%,中型企业为%,小型企业仅为%,小型企业中开展科研活动的企业数极少;从科研人才来看,在有科技活动的企业中,户均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9人、科学家和工程师18人,其中大型企业分别为211人和135人,中型企业分别为44人和27人,小型企业仅12人和7人;从科研经费筹集情况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万元,其中大型企业万元,中型企业万元,小型企业万元;从科研活动成果来看,每一元钱的新产品研发投入所产生的成果迥异,大型工业企业平均每一元钱的新产品研发投入可以带来30元的新产品产值,但中型和小型企业只能产生13元和12元的新产品产值,大型企业平均每家申请专利件,但中型和小型企业仅件和件。

很明显,我市中小型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在人才、资金、成果等各方面都很难担负起创新创业的重任。

5.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

我们最近组织的《苏州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情况调查》显示,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很多。

首先是创新人才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对仅有的技术骨干、优秀员工,缺乏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培养和管理机制,从而导致人才的流失;同时,熟悉工艺技术的高级技工短缺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有58%的被调查企业表示,缺乏合格科技人力资源已经阻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有%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是缺乏技术人员直接导致了技术创新活动中止和失败。

其次是资金问题,被调查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费用来源中%的企业需要自筹经费,%的企业得到了银行贷款,还有%的企业得到了政府资金支持,得到风险投资的更少,不足4%。

可见全社会对于企业创新的资金支持机制和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最后在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因素的认识上,5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是技术创新成本太高,50%认为是技术创新回报期太长,37%认为是技术创新风险太大。

三、自主创新环境分析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6中国自主创新报告》中,苏州被认为是国内外最理想的建立企业创新中心的城市之一,创新环境评价列全国第五位,但苏州自主创新环境并非无可挑剔。

(一)自主创新发展环境趋优

1.科技人才正在加快集聚

科学技术是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基础,而人才是科技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充分认识到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大量引进、培养各类人才,科技人才正在加快集聚,截至2005年底,苏州共有科技人才万人,占全部人才总量的%,每万人拥有科技人才1076人。

我市科技人才状况与当前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的实际能力基本吻合,在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专业技术人才的集聚极大的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从1990年到2005年,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增长了近3倍,总量突破48万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万人;学历层次也大幅度提高,2005年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生、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学历的比重分别为%、%、%。

人才培养和引进是加快人才高地建设的有效途径。

根据产业发展特征,全市在加强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大力加强人才载体建设,重点产业人才的集聚力显着提升,人才引进成果斐然。

仅2005年就引进大专以上各类人才5万余人,其中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3万余人,引进外地人才2万余人,留学归国人员300余人;引进的人才中,博士133人,硕士1489人,本科27854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3%、%和%。

2.自主创新政策和资金支持得到加强

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一项技术、一个发明的研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单个企业的资金力量往往无法独立支撑这种研究活动,政府财力的适时介入就成为扶植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

政府财政支出对科技发展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05年政府科技三项费用已达亿元,是1998年支出水平的13倍,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

图三:

1998~2005年科技三项费用及占比

在加大财政支出向技术创新倾斜的同时,相应的金融、税收政策也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持,对高新技术产品税费的减免、对重大科技项目的信贷支持等等,种种举措均为自主创新提供了较强有力的支持。

3.创新载体建设初现成效

作为自主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科技创业园、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平台等乘着社会各界全面推进自主创新的东风顺势而上,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科技的数量与规模同步发展。

2005年,全市科技创业机构达到23家,名列全省第一,孵化面积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400多家。

在孵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5000人,销售总收入超过30亿元;累计毕业企业400多家,累计毕业企业就业人数13000多人,累计毕业企业总收入超过20亿元。

新建、扩建了相城区脱颖科技创业园、苏州吴中(木渎)科技创业园、太仓软件园、沧浪创业园和金阊创业园,尤其是苏州科技城、苏南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正式启用掀起了科技创业园新的建设高潮。

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闪现亮点,园区的IC设计平台、软件测试平台,新区的新药创制平台、吴中区的实验动物服务中心在全省甚至全国都较有特色,在集聚企业、服务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4.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顺应自主创新的新一轮高潮,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迅速。

目前,全市共拥有生产力促进中心7家,科技情报研究所1家,技术产权交易机构1家,技术市场、科技开发服务机构3家,各类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构10家,专利、商标事务代理机构7家,技术贸易机构180家,各级咨询机构230家,初步形成了技术贸易、投融资、成果转化、信息咨询等较为完整的科技服务体系。

(二)自主创新发展的环境制约

1.人才结构不能适应转型要求

实现“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转型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源源不断的输入,而我市在人才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高层次科技人才比例却在下降,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从1990年的万人增至2005年的万人,总量增了近4倍。

但是,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的占比却出现了逐年下降的态势。

见下图。

图四:

历年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比重

为了分析这几年的变动情况,我们将专业技术人员按职称从高到低排列构筑成一个人才金字塔,很显然,金字塔底部由初级以下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构成基座呈总量、占比扩大趋势,而位于金字塔顶部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尽管总量有所增加、但占比却显着下降。

这说明,我市人才金字塔向上拓展不快,呈现扁平化趋势。

由于我市外资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未参加职称评定,因此“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指标值总体偏小,但并不影响金字塔型的整体格局。

高级人才总量和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不匹配,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已经成为我市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大瓶颈,关系着我市自主创新之路的成败。

图五: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的金字塔形分布结构

人才主要来源于两种渠道:

培养和引进。

从现有的人才培养结构来看,瓶颈在于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方面,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和壮大,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引进人才,2005年全市城镇单位增加就业人员万人,其中吸纳大学、中专、技校毕业生万人,而当年全市三类学校毕业生总数不足5万人;我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和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还需要大规模引进人才。

&D经费占GDP比重较低

目前我市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相对于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还比较少,与全省其他各市相比,苏州R&D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与国内先进城市差距更大。

2004年,南京R&D支出占GDP的比重%,常州为%,无锡为%,扬州为%,苏州仅为%;2005年,我市的R&D投入强度提高到%,依然没有达到上述各市2004年的水平。

2005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亿元,占全市R&D经费的%,平均每一家大中型企业的R&D经费投入仅377万元,仅占当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的%。

3.科技创新的投入有待多元化发展

科技创新的投入来源应该是企业自筹资金、风险投资、信贷资金、政府资金等的有机结合。

企业科技创新应该以市场投入为主,而从目前的结构来看,企业自筹仍然是筹集科技活动经费的主要方式,占比仍然维持在80%以上;政府直接投入企业的科研经费占比逐渐减少;而金融机构贷款占比在2004年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收紧银根以后占比缩小。

表二: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情况单位:

%

年份

本年经费

筹集总额

#政府资金

#企业

自筹资金

#金融机构贷款

其他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国际经验表明,风险投资是促进高科技产业进步、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苏州风险投资体系和机制尚在起步阶段,大量民间资金难以进入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机构少,风险资金规模不大,技术和资本结合困难,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也不够完善。

四、自主创新成果及转化分析

能否取得自主创新成果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检验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最终标杆,我市应用领域创新硕果累累,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创新成果技术含量不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依然有限。

(一)自主创新成果及转化现状

1.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年年攀升

“十五”以来,市场的竞争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影响,使广大市场参与者的自主创新意识逐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我市专利申请量年年取得新突破。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专利申请量突破21000件,其中发明专利2342件;专利授权量达1276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38件。

“十五”期间列入“星火计划”项目68项,“火炬计划”项目276项,获市级、省级、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分别为681项、94项、5项,“十五”期末高新技术企业已达706家。

2.产学研合作顺利推进

近年来,我市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

目前,苏州企业已与全国10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250多个产学研联合体,并在技术转化、成果推广、人才培养以及研发中心、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实施了1000多个合作项目。

这些产学研合作项目大大提升了苏州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水平,产学研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比如江苏梦兰集团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共建了龙芯产业化基地,“清华紫光产学研基地”和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创新基地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3.通过科技攻关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

通过近几年来的项目引导和扶持,我市企业科技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迅速提高,掌握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如高分辨力数码有机光导鼓攻关,DK7632-全闭环无电解低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的研究和开发,3吨、5吨、10吨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开发等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掌握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4.重视知识产权,企业自主创新结硕果

多年的市场竞争使企业深刻认识到,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和专利,沿“微笑曲线”的两端向上爬,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7件,中国名牌产品29个,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拥有名牌产品179只、省着名商标205件,国家免检产品54个,重点出口名牌5个。

在名牌效应的作用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