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590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71 大小:4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docx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docx(1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docx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

单元总体设计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教学重点:

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教学难点:

1.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特别是数位中有0的数的读写

2.近似数的归类

课时分配:

  九课时

教案

二次备课

第一节

(1)

教学内容: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向学生呈现一组图画,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数。

故宫占地720000平方米;2003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市森林”环绕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

提问:

这些都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

教师提问: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在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比较大,是我们学过的,你们认识它们吗?

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二、探索新课

1.复习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

(2)提问:

10个一是多少?

10个十是多少?

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怎么样的?

(4)读出下面各数

4958.3026.4005.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2.认识“十万”

出示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

提问:

10张100元是多少元?

20张呢?

50张呢?

100张是多少元?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

提问:

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是一百张,那么这一捆人民币是多少元?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收银员一共收了9捆人民币,共是多少元?

提问:

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

(可以借助计数器)

教师质疑:

万位满十了怎么办?

(小组讨论)

老师小结:

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

十万

3.认识“百万、千万、亿”

出示汽车图并提问:

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

你是怎么想的?

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提问: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

10个一千万呢?

分别板书:

百万、千万、亿

同时告诉学生:

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

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

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3页第1题。

在进行练习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拨珠时只在一个数位上拨。

2.教材第4页第2题。

教师要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

注意指导学生手口要一致,训

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遇到进位问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材第4页第3题和第4题。

教师可以补充数数的题目。

4.教材第4题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答案。

如果有的学生完成有困难,

可以先让他们拨一拨计数器,明确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四、思维训练

如果给你足够多的小木块,你用什么方法表示出“12345”这

个数?

与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又正确又简便。

五、课堂小结

老师提问:

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

住了哪些计数单位?

一共有几个?

在这些计数单位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认识更大的数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十个万是十万

教学反思: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第二节

(2)

教学内容:

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亿”。

2.知道亿以内数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及我国的计数习惯(四位一级)。

4.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初步感知十万等数的大小,并能在感知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数位顺序表的形成和数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

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及亿以内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

请同学们默读下面一段话。

(出示主题图)

 

如果把全国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头尾相连,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30圈,制造这些筷子需要砍伐25000000棵大树,使森林面积减少2000000平方米。

据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在校中小学生约2.2亿,按每人每学期课本平均重1500克计算,如果课本能循环使用5年,可节约5280000吨文化纸。

生产这些纸要耗费3000000亩木材、528000000吨纯净水、6335000万吨煤、1584000万吨化工原料。

师提问:

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和感受?

说一说。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2.发现问题。

(1)小调查。

会读的同学请举手,有困难的同学也请举手。

(老师统计、分类)

(2)小汇报。

请有困难的学生代表上台说一说,(学生可能会指着25000000和2000000等较大的数说,这个数我不会读。

(3)小交流。

请会读的同学来读一读,读完后,教师提出问题:

25000000和2000000是怎么来的,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3.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十万”

(1)提出自学要求。

请同学们带着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本第2和第3页,边看边思考;100000元它表示什么?

1000000元呢?

你还看懂了什么?

(2)教师巡视。

走近那些自学有一定困难的学生,适时、适度地与他们进行交流、指导。

及时地了解大部分同学的想法,并把他们的看法进行分类,作出如何引导的策略。

(3)100000元是怎么来的?

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这个问题,只要是他们的描述有一定的理由,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

(4)如果10000可以在计数器上这样拨(如下图),那么100000怎么拨呢?

你能继续拨下去吗?

(学生可能会在万位上拨10个珠子,也有的学生会从中发现“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的数学思想并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此时,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是很有效的。

 

老师小结:

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

十万

(5)师出示相关数据资料:

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2.认识“百万、千万、亿”

(1)出示汽车图并提问:

师:

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

你是怎么想的?

生:

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2)师提问: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

10个一千万呢?

生:

根据老师的提问在计数器上拨珠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

百万、千万、亿

(3)最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三、方法应用

(1)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吗?

我应该怎样记?

(2)师:

是啊!

有什么规律呢?

让我们一起来整理数位顺序表吧!

从这个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3)生可能会从中发现: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师:

刚才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但有些还没有解决。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每人做一道,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准确地完成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解决刚才提出的众多问题中还未解决的问题)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

能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你高兴吗?

说说有什么收获!

希望你们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

五、课堂练习:

练一练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数一数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教学反思: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第三节(3)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谈话:

昨天,我们在数学课上认识了比较大的数,还记得

有几位吗?

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计数单位?

指名回答:

我们认识了9个计数单位分别是个、十、百、千、

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从右往左)

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教师:

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了万以内数的读法。

你们还记得吗?

能读出这些数吗?

7424600800010000

321550950097010

提问:

谁能说一说读这些数的方法?

你们想知道你们收集到的比万大的数如何读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

1.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

例如:

长江流域的面积是1807199平方千米;

赤道长40076千米;

马里亚纳海沟距离海平面11034米;

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

全国总人口约

为1295330000人。

祖国大陆约有1265830000人,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

2.把数据进行分类。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请把以上数据进行分类。

小组学习后,可能会有几种分类情况:

a按照位数分类,相同位数的数分成一类。

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按照数据所表示的意思分类,如表示地理常识的分一类,表示

人口的分成一类。

b按照0的个数或位置分类,中间有0的数分成一类,末尾有0

的数为一类。

学生怎么分都可以,只要能说出道理。

老师可以抓住学生按0

的位置分类这一标准,进行以下教学。

3.研究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1)介绍数位。

老师说明:

这些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了,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如4958,是由4个千,9个百,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

8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就是个位;5个十在右边第二位,就是十位;9个百在右边第三位,就是百位;4个千在右边第四位,就是千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叫数位。

(2)介绍数位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