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文化常识教学文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5855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文化常识教学文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文化常识教学文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文化常识教学文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文化常识教学文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文化常识教学文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文化常识教学文案.docx

《高二语文文化常识教学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文化常识教学文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文化常识教学文案.docx

高二语文文化常识教学文案

 

高二语文文化常识

高二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1.天文地理

1.天文

1.二十八星宿:

东方青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

②银河称谓:

星汉:

曹操《观沧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天汉:

陆机《拟明月皎月光》:

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

清汉:

陆机《拟迢迢牵牛星》:

昭昭清汉晖

银河:

李白《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

永结无情游,相期渺(邈)云汉

绛河:

杜审言《七夕》: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星河:

杜甫《阁夜》: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天河:

王建《秋夜曲》天河悠悠漏山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银湾:

李贺《溪晚凉》玉烟清湿白如幢,银湾小转流天来

银汉:

李白《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还壁题》: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2.地理

①九州:

九州顺序分别是: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②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③五湖:

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④山东、山西:

山古时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崤山,另一个就是太行山。

山东山西就是太行山或者崤山以东或者以西

⑤河内:

黄河以北

河外:

黄河以南以西

河东:

 河东代指山西。

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河西:

河西泛指黄河以西之地,其意在古代有过变化。

  1、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

  2、汉、唐时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

河南:

——①秦汉指内蒙古河套黄河以南。

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

河北:

——黄河以北地区。

⑥江南:

长江之南

江北:

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北岸,

江左:

即江东。

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

大致范围包括今苏南、皖南、浙北、赣东北。

江右:

 江右,即今江西

江表: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⑦三秦:

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

称谓由来:

项羽将陕西一分为三,分封诸侯。

原因:

是秦国的故地,故称秦或三秦。

三楚,指先秦时期楚国的疆域,秦汉时期分为西楚、东楚、南楚。

三吴,为一历史名词,指的是东晋、南朝最为重要的地理范围。

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

狭义指的是吴、吴兴、会稽三郡,会稽为三吴的核心。

而广义除吴、吴兴、会稽三郡外,还包括了其他一些郡。

⑧关西:

“关”指的是函谷关(或潼关),关西就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

⑨淮左:

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淮南西路称淮右。

淮右多山,淮左多水

2.纪年纪时.

1.纪年:

1.干支纪年: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简称“干支”,取意于树木的干和枝。

六十年一轮回

十天干即: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即: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帝王纪年:

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的。

2.纪月:

1月份称法:

农历月份的别称 :

一月:

正月、端月、征月、开岁、华岁、早春、孟春、新正;

二月:

命月、如月、丽月、杏月、酣香、仲春;

三月:

蚕月、桃月、桐月、季春、晓春、鸢时、桃良、樱笋时;

四月:

余月、阴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阳、朱明; 

五月:

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郁蒸、天中; 

六月:

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阳、季夏; 

七月:

相月、兰月、凉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八月:

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九月:

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穷秋、抄秋;

十月:

阴月、良月、正阴月、小阳春、初冬、开冬、孟冬;

十一月:

冬月、幸月、畅月、仲冬;

十二月:

腊月、涂月、蜡月、季冬、暮冬、残冬、末冬、嘉平月。

②每个季节与“孟、仲、季”的关系:

孟春是一年的开始之月,故又有“初月”、“开岁”、“早春”之称,即阴历一月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阴历二月

季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

孟夏为夏季的第一个月,即阴历四月

仲夏,夏季之中,即阴历五月

季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六月

秋季的第一个月为孟秋,即阴历七月,又称“首秋”

秋季的第二个月——仲秋,即阴历八月,

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九月。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阴历十月。

仲冬是冬季的第二个月,即阴历的十一月

季冬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十二月

3.纪时:

①干支纪时:

干支纪时,就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按照既定方式标记时间的纪时方法。

它既定方式为把1天分为12个时辰,从晚上23点正开始,从甲子这个干支开始标注第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之后每两个小时接着顺序标注,60组干支不断循环往复。

由于地支只有12个,所以是固定不变的,古时人们说时辰的时候,只说地支就可以了,比如:

子时。

②五更报夜时间:

夜间时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现代时间

黄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

00-21:

00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

00-23:

00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

00-01:

00

鸡鸣

四更

四鼓

丁夜

01:

00-03:

00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03:

00-05:

00

③十二个时辰的称呼:

子时: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

00~1:

00

丑时:

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1:

00~3:

00

寅时: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3:

00~5:

00

卯时: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5:

00~7:

00

辰时:

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7:

00~9:

00

巳时:

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9:

00~11:

00

午时: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

’00~13:

00

未时: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13:

00~15:

00

申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15:

00~17:

00

酉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

00~19:

00

戌时: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

故称黄昏。

19:

00~21:

00

亥时:

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21:

00~23:

00

4.课后题

①平明:

天刚亮的时候

日中:

日头正当午

人定:

夜深人静的时候

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夜阑:

夜将尽时

暮春:

春节的末尾阶段

三春:

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三秋:

三秋,江南农民根据时令和收、种、管三项农事所定的名称

③.中国古代是什么时候开始才有年号纪年的?

公元前841年

哪一个朝代用一个年号纪年的时间最长?

康熙61年

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年号的长短主要和帝王的寿命以及偏好有关

2.姓字名号

①姓氏发展变化:

古人的姓名字号十分复杂。

在春秋时代以前,姓与氏是分开的。

秦以后,姓和氏逐渐不分。

到了汉代,则通称为姓了。

名是人们之间互相区别的符号,在古代社会,婴儿出生几个月后一般由父亲命名。

②名与字的关系:

古人有名有字。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

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礼记·曲礼》上说:

“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起名取字方式虽多种多样,但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古人名与字的区别:

1、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

2、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

字则是成人时所取,供外人称呼。

古人名与字的联系:

1、意义相同的:

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

2、意义相近的:

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

3、意义相反的:

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

4、意义相顺的:

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

5、意义相延的:

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

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

③名与号的关系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

《周礼·春官·大祝》:

“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

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

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

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

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

④课后题

1.《滕王阁序》: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2.《鸿门宴》:

不然,籍何以至此?

3.《苏武传》: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4.(✘注意✘自称称名,称人称字,也不能一概而论.自称有时不称名,代之一些谦卑的称法,如“臣"仆"等;称人有时也直称其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称烛之武就直呼其名,《师说》中韩愈称李蟠也直称”李氏子蟠")

5.2.

(1)班固字孟坚,固与坚都是比较顽强的,不受扭曲的!

"孟”表示排行第一,坚“与“固"同义.固”和"坚"都有"坚定不动摇"之义;

6.

(2)曹操字孟德"孟“表示排行第一"德"(行)与“操"(守)同义操和德都是品行故有德行、操行;

7.(3)韩愈字退之“愈"为胜过、超出之意,退"为约束退守之意,名与字相反相成,含警示之意"愈"与"退”意义相反;

8.(4)刘禹锡字梦得:

锡"为"赐"之意,禹锡"即大禹所赐"之意,故字为"梦得";

9.(5)李商隐字义山,商隐,即殷商隐者之意商朝末年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饿死故李商隐以字“义山"与名呼应

10.(6)秦观字少游"观"与"游”同义;

11.(7)陆游字务观,据说陆游的母亲梦见秦观而生陆游,所以用秦观的名为字,用秦观的字为名.又取《列子仲尼》“务外游不如务内观"之意;

12.(8)姜夔字尧章,传说"夔"是上古帝王尧的乐官,"章"即"乐章"之意.

13.3.

(1)明代的胡东皋,字汝登:

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泉以舒啸"一语

14.

(2)清代的宋端己,字耻夫:

出自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端居耻圣明”一句

15.(3)清代的张孟词字腾蛟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一语.

16.(4)清代的奚疑,字子复:

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语

17.(5)清代的戴殿江字襟三:

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一语.

4、礼仪制度:

1周礼五类简介:

狭义的包括:

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

吉礼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

嘉礼是和合天人之际、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如饮食之礼、婚冠之礼.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主要指天子与诸侯国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往来交际之礼,也有民间相见礼.

军礼是军队操演、征伐之礼.

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②坐次礼

项王、项伯东向座,亚父南向座,沛公北向座,张良西向座。

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增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③拜礼、揖礼:

拜礼是词语,释义为行拜谢或致敬之礼或受人礼拜而给的礼物。

拜礼是中国最传统的礼仪,古人在重要场合都会行拜礼,传统汉族拜礼与清代跪拜有所不同,传统拜礼也不等同于清代跪拜礼。

揖礼,,即相见礼,起源于周代以前,约有3000年以上历史。

武王伐纣灭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

摄政王周公采取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建立周朝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确立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体制。

此后,揖礼行于天下。

④“趋”字礼:

趋礼是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臣子对君主、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卑贱者对高贵者时常常会用到。

⑤课后题

1.社会出使礼仪

①《廉颇蔺相如列传》

斋戒,递国书: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②《苏武传》

持节、带随员、带礼物: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2.战争中的礼仪和规范

①《烛之武退秦师》

A要师出有名。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不进行不义的战争。

子犯请击之。

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C尽量以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②《季氏将伐颛臾》

A主人犯错,辅佐者要负责

B君子不能心口不一

C实行德化比使用武力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