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父母的爱》.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856961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文阅读《父母的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群文阅读《父母的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群文阅读《父母的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群文阅读《父母的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群文阅读《父母的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群文阅读《父母的爱》.docx

《群文阅读《父母的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文阅读《父母的爱》.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群文阅读《父母的爱》.docx

群文阅读《父母的爱》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上语文第六组课文

  彭林荣

姓名

年级

议题

父母的爱

选文篇目及来源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课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人教版第六单元四篇课文,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宽广。

以单元导读为主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整合,使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父母之爱的深沉宽广。

2、通过阅读这几篇文章,引导学生学会把握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3、对比阅读四篇课文,了解几篇课文的异同,读中学写。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这几篇文章,引导学生学会把握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教具准备

群文略读记录表(附后)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明确要求(约2分钟)

  同学们,现在我们拿到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

请大家翻到第六组课文看看,对比一下,人教版教材与我们学的西师版教材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每个单元课文的前面有一段话;每篇阅读课文前面也有一段话。

)观察得真仔细。

每个单元课文的前面的那段话叫单元导读。

每篇阅读课文前面的那一段话叫自读提示。

齐读第六组课文的单元导读内容。

(生读)读了导读的内容,你了解到了些什么?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讲父母的爱;阅读本单元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要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看,通过读短短的一个单元导读,我们就能了解到这么多有用的信息。

接下来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就可以讲讲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抓住那些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语句来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二、阅读概览,归纳内容(约6分钟)

  (过渡):

前几天,老师已经请大家自己阅读了本单元的四篇文章(板书四篇文章的题目:

《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

老师还请同学们在预习本上认真填写了《群文阅读记录表》。

现在,我们先来交流这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1.学生汇报:

  这四篇文章分别写了什么?

  2.由学生汇报引出主题并概括主要内容:

  《地震中的父与子》──父爱伟大

  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慈母情深》──慈母情深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表扬、批评都是爱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写的诗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学会看病》——母爱深沉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3.小结:

同学们通过自己独立阅读,能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真能干。

四、片段分享与精彩赏析

  那你们读这些打动人心的文章时,找出了哪些最让你感动的段落或句子?

请你给大家读一读,再和我们一起来分享让你感动的原因。

在你读之前,请先邀请大家把书翻到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一)《地震中的父与子》(约8分钟)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语言、外貌等语句,感受父爱的伟大

预设:

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请说说这句话让你感动的原因,并想想自己是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如:

“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时间很长,挖掘得十分艰辛,但他一直没有放弃”等等。

(2)读了这句话,你们能想象出父亲在36小时中是怎么挖掘的吗?

谁来说说?

(3)小结:

刚才我们抓住对父亲外貌描写的这句话谈了体会。

(板书:

外貌)

过渡:

联系上下文,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段让你感动?

2、“谁愿意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

(1)这是从哪方面来描写父亲的?

(这是对父亲语言的描写)(师板书:

语言)

(2)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几句话让你感动的原因。

(如:

“父亲找儿子的决心很坚定”等。

3、总结:

是啊,从描写父亲外貌、语言等语句中,我们看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出了巨大的力量。

过渡: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母亲的爱也是那样的深沉。

在阅读《慈母情深》时,你在阅读表中又写下了哪些最让你感动的段落或句子?

请继续交流。

(二)《慈母情深》:

(约8分钟)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等的语句,感受深深的母爱

预设:

1、“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1)请说说这句话让你感动的原因,并想想自己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2)从“掏”、“数”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3)小结:

我们从母亲数钱的动作,体会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板书:

动作)

过渡:

课文中还有描写母亲动作的语句吗?

你又从中体会到什么?

请继续交流。

2、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母亲动作的倒装句、排比句: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1)你为什么感动?

结合重点词句说一说。

(母亲很劳累,很辛苦。

(2)仔细读读,看看这段话跟我们平时写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倒装句和排比句,强调了作者看到母亲时的吃惊,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辛苦)

过渡:

课文中还有对母亲动作的描写吗?

请继续交流。

3、“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你为什么感动?

也结合重点词句说一说。

(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争分夺秒,拼命挣钱。

4、总结:

母亲挣钱不易,却毅然给“我”钱买书,两相对比,足见慈母情深!

过渡:

我们继续交流其它两篇课文。

(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约5分钟)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写人物的内心感悟的语句,体会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

1、提出学习要求:

老师在检查你们的阅读单时,发现许多同学在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都提出了自己没弄明白的地方。

现在,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大家相互解答疑问。

如果在小组内还不能解答,就请待会儿提出来全班讨论。

2、小组讨论(2分钟)

3、全班交流:

你们组还有哪些疑问?

预设: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1)从这段话中,你们知道这里的“两股风”各指什么吗?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2)结合全文的内容说说:

巴迪的诗究竟写得好不好?

面对同一首诗,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却说“糟糕透了”,这是为什么?

(其实巴迪的诗写得很一般。

从“精彩极了”,我们体会到母亲非常爱他,因为她想鼓励巴迪坚持写作。

从“糟糕透了”,我们又体会到父亲也很爱巴迪,他想严格要求巴迪,时刻警告他不能太骄傲。

(3)小结:

看来大家都明白,热情鼓励是一种爱,严格要求更是一种爱。

这个道理起初巴迪并不明白,曾感到委屈难过。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巴迪才渐渐体会到这一点。

你们交流的这段话其实写的是巴迪内心的感悟。

(板书:

内心感悟)

(4)“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相信同学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谁来说说?

(如:

我们既不能因为听了赞扬的话就骄傲自满,又不能因为听了批评的话就灰心丧气,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完善自己。

(5)总结:

读了巴迪这些内心的感悟,相信我们都明白了,父亲和母亲的这两个极端的评价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四)《学会看病》(约8分钟)

重点引导学生品悟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感悟母爱真谛。

过渡:

对儿子写的小诗,母亲和父亲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深深的爱。

面对生病的孩子,《学会看病》中的母亲又是怎样做的?

通过阅读,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得最精彩?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

1、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

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1)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母亲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忐忑不安”)

(2)理解“忐忑不安”:

从字形上来猜一下它是什么意思?

(心在一上一下,很紧张,很不安。

汉字真神奇,从字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来。

(3)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语句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忐忑不安?

(引导学生抓住“坠”、“时间艰涩地流动”等重点词句体会母亲忐忑不安的心情)

(4)小结:

看,这里把母亲的心理活动写得十分细腻,紧紧吸引住了我们。

(板书:

心理活动)。

过渡:

句子中还不止一处写到了母亲的心理活动。

你还找到了哪些精彩句段?

2、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1)你体会到母亲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后悔)

(2)文中是怎样细致地描写母亲后悔心情的?

读一读。

(3)结合课文内容,相机理解“雪上加霜”、“按图索骥”的意思。

……

3、从全文看,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母亲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4、小结:

孩子独自走后,母亲忐忑不安、心痛难忍,犹豫过,后悔过,担心过,自责过,经历了许多痛苦的心理感受。

但她还是没有被心软战胜,最终还是让孩子独自去看病了。

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

(她要孩子学会独立生活。

5、总结:

这正是母亲的良苦用心啊!

这样的母爱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五、对比阅读,读中学写(约3分钟)

  1、今天我们重点分享了这本语文书上的四篇文章。

对比一下,这四篇课文在写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

(四篇文章都抓住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来表现父母的爱,但写法上各有侧重)

2、总结:

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深沉与宽广的父母之爱。

是啊,从我们的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对我们倾注了无穷的爱。

同学们,请你运用从这四篇课文中学到的写法,用笔记录下父母对你的爱吧!

  

 

群文阅读记录表

文章题目

让自己最感动或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段

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写作方法

地震中的父与子

 

 

 

慈母情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学会看病

 

 

 

教研部门推荐意见

 

该课议题鲜明,能在教学西师版教材的基础上引入人教版教材作为课外群文的补充。

通过阅读这几篇文章,引导学生学会把握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

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了解几篇课文的异同,学会了作者写人的表达方法,使学生懂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

同意推荐。

 

                                             单位签章

                           

                                               2013年11月16日 

附:

阅读材料

地震中的父与子

  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

“阿曼达,我的儿子!

”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

“我的儿子!

”“我的女儿!

”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

“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

“谁愿意帮助我?

”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

“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

“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

“阿曼达!

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

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

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

“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

快来人!

  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

“出来吧!

阿曼达。

  “不!

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巴迪,真是你写的吗?

多美的诗啊!

精彩极了!

”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

”我红着脸问。

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他晚上七点钟回来。

”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

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

我实在等不及了。

我敬仰我的父亲。

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

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

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

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

”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

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

”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

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

”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

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

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

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写的短篇小说。

“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

”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我有个慈详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

“巴迪,这是你写的吗?

精彩极了。

”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

“这个糟糕透了。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

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

“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慈母情深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书价一元多钱。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

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

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呆呆地将那些母亲扫视一遍,却没有发现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你找谁?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一个老头儿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大声问:

“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

“大姐,别给他!

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

”接着又对着我喊:

“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

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

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

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学会看病

儿子长得比我高了。

一天,我看他有点儿打蔫儿,就习惯性地摸摸他的头,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我知道他在发烧。

  “你病了。

”我说。

  “噢,可能是病了。

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

妈妈,我该吃点儿什么药?

”他问。

  我当过许多年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我在家里给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这次,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

”我说。

  “看病还用学吗?

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

”他大吃一惊。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

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

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

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

”儿子说。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

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

”他说。

  “正是。

”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

  “那好吧……”他摸着脑门,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

  “你到街上去打车,然后到医院。

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病历本。

然后到内科,先到分诊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

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妈妈,您不要说了。

”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我的心立刻软了。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

“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

”他挣开我的手,说:

“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枝笔,把您说的看病的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

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虽然我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如果寻找适宜锻炼看病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

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

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

  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我已经学会了看病。

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

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儿子骄傲地宣布。

然后又补充说:

“您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